左西孟旦、硝普钠和多巴酚丁胺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对比研究

2019-01-04 06:50任珊珊王永虎彭宇晓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8年11期
关键词:酚丁胺孟旦左西

任珊珊 王永虎 彭宇晓

(河南省唐河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唐河473400)

急性心力衰竭是一种由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急性心肌损害等原因,导致心肌收缩能力不足、心排血量急性骤降、肺循环阻力增加,引起肺循环充血而出现急性肺水肿、肺淤血并可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综合征。该病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心尖部可闻及奔马律,具有极高复发率、致残率和致死率,已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目前,临床针对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普遍以左西孟旦、硝普钠与多巴酚丁胺等药物控制体液潴留,提高组织器官灌注量,改善心力衰竭症状为主。基于此,我院特展开此次研究,旨在探讨左西孟旦、硝普钠与多巴酚丁胺三种药物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优先用药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A组、B组和C组各30例。A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52~79岁,平均年龄(66.25±7.61)岁;病程 1~9 年,平均病程(5.21±1.38)年。B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55~79岁,平均年龄(67.56±6.62)岁;病程 1~7年,平均病程(5.22±1.28)年。C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53~80岁,平均年龄(66.11±6.54)岁;病程 1~9年,平均病程(5.23±1.30)年。三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经临床检查确诊为急性心力衰竭;(2)无合并恶性肿瘤,肝、肾功能障碍或免疫系统疾病;(3)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Ⅱ~Ⅳ级;(4)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安置心脏起搏器者;(2)对本研究药物过敏或存在禁忌症者;(3)近3个月内曾接受大手术或发生脑血管意外者。

1.3 治疗方法 三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吸氧、强心及利尿等常规治疗。A组接受左西孟旦注射液(国药准字H20100043)治疗:初始剂量为0.5μg/(kg·min),持续静脉滴注30 min,此后以0.2 μg/(kg·min)剂量持续静脉滴注24 h。B组接受注射用硝普钠(国药准字H20093909)治疗:50 mg硝普钠加入至5%葡萄糖溶液500 ml中稀释,起始输入速度为0.5 μg/(kg·min),依据患者血压、心率调整至合适剂量持续滴注[<10 μg/(kg·min)],1次/d。C组接受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58536)治疗:初始剂量为2.5 μg/(kg·min),静脉滴注,此后依据治疗反应调整剂量[<10 μg/(kg·min)],持续静脉滴注24 h。三组均连续治疗3周。

1.4 观察指标 (1)观察三组治疗前后肌钙蛋白(hs-cTnT)、B型脑钠肽(BNP)水平变化。(2)观察三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变化,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以及心排血量(CO),连续测3个心动周期取平均值。(3)比较三组临床疗效。

1.5 疗效评定标准[2]显效:呼吸困难、迫坐呼吸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NYHA分级达到Ⅰ级或提高2级及以上;有效:呼吸困难、迫坐呼吸等临床症状有所好转,NYHA分级提高1级;无效:呼吸困难、迫坐呼吸等临床症状及NYHA分级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6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治疗前后hs-cTnT、BNP水平比较 三组治疗前的hs-cTnT、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的 hs-cTnT、BNP均较前显著下降,且A组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5)。见表1。

表1 三组治疗前后hs-cTnT、BNP水平比较(±s)

表1 三组治疗前后hs-cTnT、BNP水平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B组和C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n hs-cTnT(ng/L)治疗前 治疗后BNP(mg/L)治疗前 治疗后A组B组C组30 30 30 86.91±12.12 85.47±11.98 86.57±12.04 20.45±6.33*#38.12±7.82*36.79±6.17*843.95±38.33 831.88±35.30 810.75±36.56 103.36±24.44*#205.90±26.67*196.65±25.56*

2.2 三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比较 三组治疗前的CO、LVEDd、LVE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的LVEDd、LVESd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CO显著升高(P<0.05);A组治疗后的LVESd显著低于B组和C组,CO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三组治疗后的LV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比较(±s)

表2 三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B组和C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n LVEDd(mm)治疗前 治疗后LVESd(mm)治疗前 治疗后CO(L/min)治疗前 治疗后A组B组C组30 30 30 46.72±5.45 46.68±5.41 46.53±4.75 38.29±4.26*39.52±4.34*38.68±3.12*50.40±4.23 51.29±4.17 50.32±3.99 44.21±3.98*#48.25±4.02*47.68±4.13*3.50±0.26 3.58±0.29 3.21±0.22 5.35±0.51*#4.51±0.36*4.32±0.64*

2.3 三组临床疗效比较 A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间疗效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三组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心力衰竭是各类严重性器质性心脏疾病进展至终末阶段的不良临床事件,可依据发作急缓分为急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其中,急性心力衰竭发作快、病情重,若未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可导致肺瘀血、心源性休克,甚至引起死亡。硝普钠是一种血管扩张药,可通过血管内皮细胞产生NO,扩张动脉和静脉平滑肌,从而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排血量,加之该药具有起效快的优势,故临床多用于急性心力衰竭[3]。但硝普钠作用时效较短,一旦停止用药,作用效果仅能维持10 min,溶液稳定性差,且长期应用可加大肾脏功能损害。多巴酚丁胺是一种正性肌力药物。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4],多巴酚丁胺可激活腺苷环化酶,将ATP转化c-AMP,促进钙离子进入心脏细胞膜,从而增强心肌收缩力和搏出量,发挥改善心功能的作用。但该药大量应用可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而加重缺血。左西孟旦是一种新型钙离子增敏剂,不仅能够加强患者心肌收缩蛋白对钙离子的敏感性,亦可改善心脏收缩功能,对急性心力衰竭具有良好疗效。左西孟旦可从多方面发挥作用,具体途径如下[5]:(1)与心肌hs-cTnT结合产生正性肌力作用,增加心肌收缩蛋白的钙离子敏感性,提高心肌收缩力;(2)开放血管平滑肌三磷酸腺苷敏感性钾离子通道,升高细胞外钾离子浓度,促进CO合成,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舒张冠状动脉血管,促进血流量增加,从而改善血流供应。

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5);治疗前,三组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LVESd明显低于B组和C组,CO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5),但三组LV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左西孟旦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临床疗效。我们考虑这与左西孟旦扩张血管,改善血流灌注,促进病情恢复有关。BNP是一种结构稳固、抗干扰的活性环状多肽,主要由心肌细胞分泌,在心室容量、压力负荷增高或左心功能受损时表达升高,可作为急性心力衰竭敏感指标反映心功能情况[6]。hs-cTnT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可调节心脏内游离钙离子及ATP苷酶活性,以平衡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的相互作用,当心肌受损后其浓度显著上升,故被广泛应用于心衰等心肌细胞损伤的诊断中。本研究结果还发现,治疗前,三组hs-cTnT、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hs-cTnT、BNP水平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5)。说明,左西孟旦改善患者心肌损伤状态作用效果优于硝普钠和多巴酚丁胺。综上所述,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显著优于硝普钠与多巴酚丁胺,且能够调节hs-cTnT、hs-CRP、BNP表达,促进患者心功能恢复。

猜你喜欢
酚丁胺孟旦左西
左西孟旦治疗肺动脉高压老年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观察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疗效
左西孟旦治疗重症冠心病所致心衰的临床疗效
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中利用药物半衰期做好护理配合的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行左西孟旦治疗的临床疗效
左西孟旦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急性左心衰竭的效果观察
微量注射泵泵入硝酸甘油、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西替利嗪与左西替利嗪对大鼠氨茶碱血药浓度的影响
多巴酚丁胺速尿舒血宁联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82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