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洗止痒方与雌三醇乳膏治疗绝经后妇女外阴瘙痒疗效比较

2019-01-04 06:51左莉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8年11期
关键词:杀虫外阴甲硝唑

左莉

(河南省三门峡市中医院妇产科 三门峡472000)

外阴瘙痒多发于绝经后女性,常为阵发性发作,也可为持续性发作,若未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可合并生殖器感染、盆腔炎等,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与工作。现阶段,临床治疗外阴瘙痒多以西医药物为主,如抗生素、雌激素等,虽可在短期内控制外阴瘙痒症状,但随治疗时间延长,治疗效果会逐渐下降,且停药后病情易反复发作[1]。与西医相比,中医药治疗具有疗效佳、副作用少等优势,可多靶点、多层次、多途径发挥药理作用,现已逐渐用于外阴瘙痒等妇科疾病治疗中。中医学认为,外阴瘙痒多与血热阻遏肝经、湿热下注有关,治疗需遵循燥湿止痒、清热解毒原则。基于该治疗原则,我院采用自拟外洗止痒方治疗绝经后妇女外阴瘙痒,取得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98例绝经后外阴瘙痒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49例。A组年龄 41~66岁,平均年龄(52.34±5.78)岁;病程 4个月~6年,平均病程(2.41±1.52)年;疾病类型:外阴白斑4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24例,外阴湿疹7例,滴虫性阴道炎14例。B组年龄42~66岁,平均年龄(53.27±4.43)岁;病程5个月~6年,平均病程(2.63±1.29)年;疾病类型:外阴白斑3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22例,外阴湿疹8例,滴虫性阴道炎16例。两组年龄、病程、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临床表现为外阴皮肤与黏膜变白、粗糙、色素减退、萎缩变薄且失去弹性、伴或不伴刺激性灼烧疼痛,甚至出现皲裂、抓痕;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近期接受过系统治疗者;血液病及糖尿病等引起外阴瘙痒者;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者;急慢性感染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接受常规西药治疗:外阴白斑及外阴瘙痒者予以常规抗感染、抗过敏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予以20 mg硝酸咪康唑栓(国药准字H20113238)治疗,每晚睡前塞入阴道深处,并口服氟康唑分散片(国药准字H20066938)150 mg,1次/d;滴虫性阴道炎予以0.2 g甲硝唑阴道泡腾片(国药准字H21024255)治疗,每晚睡前放入阴道深处,并口服甲硝唑片(国药准字H20057303),0.2 g/次,3次/d。A组采用自拟外洗止痒方外洗治疗,组方:蛇床子30 g、半枝莲20 g、丹参20 g、百部15 g、花椒 15 g、苦参 15 g、白芷 10 g、薄荷 10 g、蝉蜕 5 g。将上述药材浸泡于1 000 ml凉水中,浸泡30 min,煮沸后再煎20 min,将药液倒入盆内,让患者暴露外阴蹲于盆上方适当高度进行熏蒸,待药汁温度适宜时坐浴其中,药汁冷却后擦干阴部,1剂/d,早晚各1次。B组采用雌三醇乳膏(国药准字H20091091)外涂治疗,将其均匀涂抹于瘙痒部位,2次/d。两组连续治疗2周,且治疗期间需保证外阴清洁,禁止食用刺激性食物及进行性生活。

1.4 观察指标与标准 (1)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痊愈:阴部无瘙痒感,带下质、量、味、色恢复正常,菌检呈阴性;有效:阴道瘙痒显著好转,带下质、量、色、味轻微,菌检呈阴性;无效:上述症状及体征无明显变化,甚至加剧,菌检呈阳性[2]。总有效率=有效率+痊愈率。(2)对两组治疗前后瘙痒严重程度进行量化积分比较。3分:瘙痒难以忍受,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与工作;2分:瘙痒明显,但能忍受;1分:偶发瘙痒,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与工作;0分:无瘙痒。(3)对两组治疗前后瘙痒发作频次进行量化积分比较。3分:每天发作5次以上;2分:每天发作2~5次;1分:每天发作 0~2次;0分:无发作。(4)治疗后随访6个月,记录两组随访3个月、6个月的复发率。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A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瘙痒严重程度及发作频次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瘙痒严重程度及发作频次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瘙痒严重程度及发作频次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瘙痒严重程度及发作频次积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瘙痒严重程度及发作频次积分比较(分,±s)

?

2.3 两组复发率比较 治疗后,随访3个月、6个月,两组均无脱落病例,A组复发率明显低于B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复发率比较[例(%)]

3 讨论

外阴瘙痒是多种妇科疾病的常见症状,主要是由慢性局部刺激因素所致,而严重局部刺激多系病原菌感染所致。基于该病理机制,西医临床针对外阴瘙痒多应用抗菌类药物及雌激素联合治疗。抗菌类药物包含甲硝唑片、甲硝唑阴道泡腾片、氟康唑分散片、硝酸咪康唑栓等,对细菌、霉菌、滴虫等致病菌具有抑制、杀灭作用。而雌三醇乳膏为临床常用雌激素类药物,能使阴道上皮增生变厚,加快病变组织软化,产生大量腺体,进而提高机体抗感染能力,改善外阴瘙痒症状,控制病情进展[3]。

中医学在外阴瘙痒等妇科疾病治疗中拥有丰富经验,认为外阴瘙痒属“带下、阴痒”等范畴,病理病机为肝经湿热下注,带下浸渍阴部,或湿热生虫,虫蚀阴中以致阴痒。《妇人大全良方》记载:“夫妇人阴痒者,是虫蚀所为。”《医宗金鉴》曰:“妇人阴痒,多因湿热生虫、虫毒作痒。”绝经后女性肾气渐衰,天癸将竭,肝肾亏虚,精血不足,阴部无以濡养,受虫毒、湿热等外邪侵袭,常致虚实夹杂之证。因此,中医提出以燥湿、杀虫止痒、解毒等法治之。关于外阴瘙痒,《女科证治准绳》中记载:“治之当外以熏洗坐导药之乃可”。基于此,我院选用自拟外洗止痒方外洗治疗绝经后妇女外阴瘙痒,取得显著效果。方中蛇床子、百部、苦参具有清热燥湿、止痒杀虫之效;蝉蜕可清热止痒;薄荷可疏风散热、清新怡神;白芷可祛风燥湿、消肿止痛;花椒可杀虫、除湿、止痛;丹参可清心除烦、通经止痛;半枝莲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诸药合用共奏燥湿、清热解毒、消炎止痛之功。此外,半枝莲对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存在抑制作用;百部则具有抗菌、杀虫作用;蛇床子能杀灭阴道滴虫,且可抑制多种真菌;花椒同样具有强效抗菌、抑制真菌作用,且可增强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多药联合可发挥协同抗菌、杀虫作用,对改善瘙痒,提高治疗效果具有积极促进作用[4]。而中药外洗,能使药力透皮吸收,进入血液循环,最大限度发挥药物效果,并刺激皮肤神经末梢感受器,经神经系统生成新反射,破坏原有病理反射联系,从而起到治疗疾病的目的[5]。

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P<0.05);治疗前,两组瘙痒严重程度及发作频次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瘙痒严重程度及发作频次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6个月,两组均无脱落病例,A组复发率明显低于B组(P<0.05)。说明自拟外洗止痒方可显著提高绝经后妇女外阴瘙痒的治疗效果,控制瘙痒症状,并降低复发率。

猜你喜欢
杀虫外阴甲硝唑
“难言之隐”的针对性治疗方法
牙膏中甲硝唑和诺氟沙星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40189-2021)
新颖手性酰胺类的合成、杀虫活性和药害研究
以“肥”杀虫 药肥两用 一举多得
甲硝唑,3类人不能拿起就吃
惹人痒的外阴白斑
甲硝唑栓联合雌激素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观察
冬青油对蠕形螨体外杀虫的作用研究
家用卫生杀虫产品质量安全知识
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快速鉴定法的实用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