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节苷脂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认知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2019-01-04 06:51曾友福韩玉惠洪春永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8年11期
关键词:神经节达拉神经功能

曾友福 韩玉惠 洪春永

(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神经内科 福建漳州363000)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治疗方法一直是研究的重点,目前,使用神经保护剂是治疗该病的重要方法,常用药物包括神经节苷脂和依达拉奉,但单一用药效果不够理想。近年来,研究发现联合使用这两种药物可获得更满意的效果[1~3]。本研究探讨神经节苷脂配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47~79岁,平均年龄(59.24±6.18)岁;发病时间 3~21 h,平均发病时间(12.34±2.61)h。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49~80岁,平均年龄(59.73±6.34)岁;发病时间3~19 h,平均发病时间(12.67±2.53)h。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经CT或MRI诊断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初次发病者;发病72 h内接受治疗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3 排除标准 合并严重心、肝、肾等脏器疾病者;患有精神疾病或无法配合治疗者;对本研究药物存在禁忌者;大面积脑梗死或昏迷患者;治疗时间低于1周者。

1.4 治疗方法

1.4.1 基础治疗 根据实际情况,两组患者均给予抗血小板治疗、稳定斑块、降压和控制血糖等对症治疗。

1.4.2 对照组 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国药准字 H20110125)30 ml,加入 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稀释后静脉滴注,30 min内完成滴注,2次/d。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

1.4.3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83783)6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稀释后静脉滴注,30 min内完成滴注,1次/d。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

1.5 观察指标 (1)分别在治疗前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及神经行为认知状况测试量表(NCSE)评价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MoCA包括记忆、语言、执行功能、抽象思维、计算等8个认知领域和11个检查项目,总分30分,≥26分为正常;<26分为认知功能损伤。NCSE包括定向能力、专注能力、记忆能力和计算能力等,评分越高,说明认知功能越好。(2)分别在治疗前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评分越低,说明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效果越好。

1.6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MoCA评分和NCSE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oCA评分和NCSE评分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MoCA评分和NCSE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MoCA评分和NCSE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MoCA评分和NCSE评分比较(分,±s)

组别 n MoCA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NCSE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40 40 t P 16.92±3.57 17.03±3.41 0.140 0.888 25.38±4.29 21.45±4.32 4.082 0.000 34.52±3.67 34.85±3.46 0.413 0.680 47.04±4.13 39.49±4.56 7.761 0.000

2.2 两组NIHS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NIHSS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NIHSS评分比较(分,±s)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40 40 t P 20.19±0.75 20.52±0.89 1.793 0.076 15.21±0.43 17.68±0.39 26.909 0.000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指各种因素引起脑部血液供应障碍致使脑组织缺氧或缺血坏死,发生急性脑梗死后会释放出大量氧自由基和氨基酸,使脑神经细胞损伤进一步加重。目前,治疗急性脑梗死主要以减轻颅内水肿、解除脑梗死、减轻继发性损伤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等为原则[4~5]。

依达拉奉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常用药物,是一种自由基清除剂,具有较高的脂溶性和血脑屏障通过率,能够明显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和次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还可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有效清除脑组织中的羟基基团和氧化自由基,减轻其对脑组织血管内皮细胞造成的损害[6~7]。但单独使用依达拉奉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在保护脑神经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方面效果欠佳,有研究结果显示,单独采用依达拉奉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仅为70.00%,而采用依达拉奉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则高达96.00%,且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程度也比对照组更佳[8]。神经节苷脂是一种新型的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研究发现该药物能够通过激活脑组织Na+-K+-ATP酶,使脑细胞水肿情况有效减轻,发挥较好的脑神经保护作用,同时其还可增强神经生长因子活性,促进新神经网络形成,对受损的脑神经进行修复[9~11]。神经节苷脂进入机体后,以稳定的方式与神经细胞膜相结合,引起膜的功能变化,给药后2 h在脑和脊髓中可测得放射活性高峰,4~8 h后减半,药物清除较为缓慢,主要经肾脏排泄。目前,临床应用神经节苷脂仅少数病人出现皮疹,不良反应较少。依达拉奉与神经节苷脂联合应用能够发挥协同作用,可同时发挥清除氧化自由基等有害物质、减轻脑细胞水肿和保护脑神经等综合作用,还能够激活神经营养因子受体,增加神经营养因子合成和释放,营养脑神经,促进脑神经修复,从而整体提高临床疗效,此外,神经节苷脂不良反应较少,因此,与依达拉奉联合应用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12]。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的MoCA评分和NCSE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依达拉奉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明显地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神经功能,而且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联合用药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充分体现出了联合用药的优势。

综上所述,神经节苷脂配合依达拉奉可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的恢复,且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神经节达拉神经功能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PCI 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给予依达拉奉的效果评价
高压氧辅助治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5-HT、NE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超声引导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原发性痛经
达沙替尼联合氟达拉滨对慢粒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
甲泼尼龙与神经节苷酯治疗急性脊髓炎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