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肠内营养在急性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中的应用

2019-01-04 06:51张师静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8年11期
关键词:营养状况肠道黏膜

张师静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临床营养科 河南郑州450007)

吞咽困难为脑卒中患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其约占据了全部脑卒中患者的22%~65%左右,该病的发生极易导致患者缺乏营养、水电解质失衡、呼吸道感染等不良后果,从而对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造成不良影响,影响患者病情恢复情况,严重者甚至导致患者死亡[1~2]。因此,临床上必须予以充分重视,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及干预,尽可能改善患者病情。故本研究选取于我院就诊合并有吞咽困难症状的急性脑卒中患者,旨在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急性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于我院就诊合并有吞咽困难症状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男35例,女30例;年龄 48~84岁,平均(66.8±5.6)岁;脑梗死 49例,脑出血16例。观察组男37例,女28例,年龄47~82岁,平均(67.9±5.5)岁;脑梗死48例,脑出血17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患者均经颅脑CT或MRI证实,并符合急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均于48 h内送诊;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参与本研究,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者;合并有糖尿病或内分泌性疾病者;合并重要脏器严重病变;发病前,有营养不良性疾病或肠道疾病或有应激性溃疡伴出血现象发生;不愿参与研究者或中途退出研究者。

1.3 治疗方法 治疗前及治疗后均取患者空腹静脉血,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罗氏诊断上海有限公司生产)进行上述指标检测,并均以相同治疗原则为患者实施治疗,对于脑出血患者需予以患者制动、调控血压、脱水等治疗;对于脑梗死患者则需行他汀类药物、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及代谢、稳定斑块、纠正水电解质等治疗。同时两组患者均行营养支持治疗。

1.3.1 对照组 在患者意识清醒后给予在常规营养支持治疗。

1.3.2 观察组 在常规营养支持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制剂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即给予患者立适康(产品标准代号Q/lbyy00645)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每次 100~125 ml,6 次 /d;若无异常现象发生,第2天间断给予患者20%立适康200~250 ml/次,6次 /d,每天用量控制在 1 200~1 500 ml;第3天间断以30%立适康250~300 ml/次,6次/d,每天用量控制在1 500~1 800 ml。治疗3周。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状况变化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关营养指标包括,血红蛋白(Hb)、前清蛋白(PA)、血清清蛋白(Alb)等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总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相关营养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Hb、PA、Alb等指标对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相关营养指标比较(g/L,±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相关营养指标比较(g/L,±s)

Alb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组别 n Hb治疗前 治疗后PA治疗前 治疗后65 65 t P 135.53±2.91 135.63±3.12 0.189>0.05 123.35±2.84 105.93±3.09 33.464<0.05 0.27±0.01 0.27±0.01 0.000>0.05 0.23±0.03 0.19±0.02 8.944<0.05 38.59±3.56 38.64±3.49 0.081>0.05 35.98±3.65 32.59±3.66 5.288<0.05

2.2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 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急性脑卒中为临床常见病,该病患者多为中老年,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该病的发生率也呈逐渐上升的趋势[3]。该病患多可见恶心、呕吐等症状,且多数患者还可见吞咽障碍,而吞咽障碍的发生对患者进食情况造成极大影响,导致患者营养不良[4]。且脑卒中患者的肠道黏膜极易受损,易造成肠道功能障碍,使得细菌及毒素经破坏的黏膜屏障进入血液,诱发炎性反应,进一步影响患者的免疫功能[5]。患者意识恢复清醒后,再予患者营养支持,则极易导致患者营养不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诱发多种疾病的发生,增加患者的病死率[6]。因此,临床上除必须要予以充分重视,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给予患者有效的营养支持,改善患者机体对营养物质的需求,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中在不同时间点给予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Hb、PA、Alb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早期营养支持在改善急性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营养状况方面可发挥积极作用。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促使营养物质经门静脉系统吸收,并输送至肝脏,促进调节内脏蛋白质的合成及代谢;且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还可有效的维持、改善肠道黏膜的细胞结构及功能,对预防肠道细菌滋生有重要作用;另外,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还具有操作简单、费用低等特点,易于被患者接受[7~8]。此外,本研究中所选用的立适康属于整蛋白型EN乳剂的一种,其含有丰富的热量、蛋白质及膳食纤维,并富含谷氨酰胺,可显著减轻消化道负担,肠道耐受性更好,在治疗期间,能够有效减少腹泻等不良反应的发生;且该物质还可通过肠道的两条吸收途径被人体直接吸收,能够有效的维持肠黏膜平障碍功能,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在临床上逐渐得到广泛应用[9]。综上所述,对于急性脑卒中伴吞咽功能患者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为患者提供必要的热量供应及营养支持,有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对改善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预后、促进其及早恢复有重要价值。

猜你喜欢
营养状况肠道黏膜
云南省老年结核病患者营养状况的调查
加温输注肠内营养对ICU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
70%的能量,号称“肠道修复菌之王”的它,还有哪些未知待探索?
Tiger17促进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夏季谨防肠道传染病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常做9件事肠道不会差
北京市房山区532名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窦黏膜脱垂10 例临床效果报道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