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临床表现特点和鉴别诊断研究

2019-01-05 19:57陈健华梁丹丹黄锭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6期
关键词:虹膜眼压青光眼

陈健华 梁丹丹 黄锭

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也被称为Posner-Shlossman综合征,是眼部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其主要特征是非肉芽肿性葡萄膜炎,并且眼压明显升高[1]。该类患者以20~50岁的青壮年为主,且男性多于女性,起病突然,炎症轻微,多为单眼发病,对视力不会造成较大的影响[2]。由于该病与其他眼部疾病有较多的相似之处,因此,明确该病的临床表现特点,鉴别诊断,从而为正确治疗提供依据是临床研究的关键。本次研究对2016年4月~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48例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临床表现特点,鉴别诊断,内容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48例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 入选患者均符合刘家琪等[3]在《实用眼科学》中的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诊断标准。患者中男30例, 女18例;年龄22~49岁, 平均年龄(33.2±5.6)岁;单眼发病35例(35只眼),双眼发病13例(26只眼);其中左眼33例, 右眼28例;初发就诊36例, 复发就诊12例;有青光眼家族病史8例, 无青光眼家族病史40例;发病持续时间2~25 d, 平均持续时间(13.2±4.5)d。

1.2 方法 患者均采用全身用药治疗和局部用药治疗相结合的方式, 联合使用高渗剂、碳酸酐酶抑制剂和β肾上腺素阻滞剂等降压药物, 如静脉滴注甘露醇, 未使用缩瞳剂。局部用药使用妥布霉素滴眼液(4~6次/d)、噻吗洛尔滴眼液(2次/d)、布林佐胺滴眼液(2次/d), 阿昔洛韦眼药水(4~6次/d)。1周为1个疗程, 3个疗程后, 总结治疗效果。入选患者均进行眼压检查、视力检查、视野检查和临床诊查, 对临床表现特点和鉴别诊断等资料收集、整理、分析。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 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临床表现在视力、眼压、瞳孔、前房、杯盘比、视野中特点明显。

2.2 治疗效果 经过治疗, 48例患者的视力全部恢复正常,治疗有效率为100%。前房渗出物吸收效果明显, 角膜透明,眼压下降。随访3~12个月, 2例患者在6个月内复发, 占4.2%,再次治疗后, 12个月内未发生再次复发。4例患者无视乳头萎缩凹陷、永久性视功能损害, 占8.3%;4例患者从单眼发病变为双眼发病, 占8.3%, 经过治疗随访12个月, 未发生复发情况。

3 讨论

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Posner-Schossman Syndroms,PSS)是前部葡萄膜炎伴有青光眼的一种特殊形式,该病的发生机制不明,但普遍观点认为患病后的眼压升高可能与前列腺素增加、过度劳累、免疫遗传因素、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等有关[4]。相关研究认为是蛋白质渗出、视网膜静脉周围发生炎症或炎性反应累及睫状体,从而导致眼压升高[5]。由于该病在发生后只有轻度的不适、眼部红肿、视物模糊或虹视等症状,进而导致被忽视,但单眼反复发作,最终会导致眼压升高、眼底杯盘比扩大、视野缺损等视功能损害,导致视力受损严重。因此,分析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特点和鉴别诊断对该病的治疗恢复视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对本院就诊的48例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临床表现特点和鉴别诊断如下。

3.1 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临床表现特点

3.1.1 临床表现 48例患者入院时均存在不明诱因单眼或双眼胀痛、眼红、视物模糊、虹视症状, 同时存在灰白色、大小不等的羊脂状角膜后沉淀物, 其中10例伴有结膜睫状充血, 伴有角膜轻度水肿6例, 结膜睫状充血的发生位置多为角膜后的中下方。

3.1.2 视力 48例患者中, 24例患者的矫正视力>1.0, 其中左眼14例, 右眼10例, ;18例患者的矫正视力为0.5~0.9,其中左眼10例, 右眼8例;6例患者矫正视力<0.5, 其中左眼2例, 右眼4例。

3.1.3 眼压 48例患者中, 25例患者的眼压为22~40 mm Hg(1 mm Hg=0.133 kPa), 13例患者眼压为41~60 mm Hg, 9例患者眼压>60 mm Hg。有1例患者的眼压未表现出升高, 但眼科检查发现视野存在损害的情况。

3.1.4 瞳孔 48例患者中, 18例患者的瞳孔表现出轻度的散大现象, 且光反射迟钝, 30例患者的瞳孔表现正常, 对光反射正常。

3.1.5 前房 48例患者中, 在发病阶段, 13例患者的眼房水轻度闪辉, 35例患者的眼房水出现丁道尔现象阴性表现。

3.1.6 杯盘比 48例患者中, 杯盘比在正常范围内的患者44例, 杯盘比比正常杯盘比大患者4例(C/D>0.6)。

3.1.7 视野 48例患者视野计算根据Goldmann视野计测定, 其中2例患者存在视野损害的情况, 46例患者视野完全正常。发生视野损害的2例患者中, 1例患者是周边视野损害,1例患者是管状视野。

3.2 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的鉴别诊断 临床中, 由于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不具有典型性特点, 因此, 对临床的准确诊断造成影响, 容易导致误诊发生, 因此, 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的鉴别诊断对临床治疗起到了重要作用。

3.2.1 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鉴别诊断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在发病后, 患者具有明显的自觉症状, 前房角大部分关闭, 眼压急剧升高, 视力明显下降, 若是急性发作, 多数不能自行缓解, 需要针对性治疗, 多次发作导致视功能受到明显的损害, 严重者会导致失明, 一些患者出现青光眼急性发作的“三联症”[6]。而青光焰睫状体炎综合征在发生后则患者自觉症状不明显, 在眼压升高的状态下, 前房角开放, 只有角膜出现水肿的患者视物模糊, 且多为单眼发病, 在多次发病后能够自然缓解。

3.2.2 与急性虹膜睫状体炎及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继发性青光眼的鉴别 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是眼前节发生炎性渗出, 能够观察到前房明显混浊, 瞳孔虽小, 且后粘连, 视力下降明显,若出现继发性青光眼, 则视力降低的情况更加明显[7]。而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的炎症表现轻微, 前房混浊的程度轻,瞳孔正常或稍大一些, 视力无变化或出现轻度下降的情况。

3.2.3 与中间型葡萄膜炎鉴别 中间型葡萄膜炎发生病变后累及睫状体的平坦部位, 玻璃体基底部, 周边视网膜和脉络膜出现炎症性增殖性疾病, 玻璃体雪球样混浊具有典型性,眼底周边渗出灰白色雪堤样, 且下方周边的视网膜血管发生改变。而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则玻璃体未发生混浊, 无视网膜渗出性改变, 且局限在睫状体部, 未扩散。

3.2.4 与Fuch虹膜异色性睫状体炎鉴别 Fuch虹膜异色性睫状体炎表现出虹膜异色, 轻度睫状体炎, 角膜后有沉着物, 且为灰白色, 未出现融合的情况, 前部的玻璃体内有小白点状的混浊, 房角镜能够看到小梁新生血管, 眼压持续升高, 很难控制, 会出现继发青光眼的可能性[8-10]。

综上所述,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作为常见眼病,临床医生要掌握该病的临床表现特点,并且能够与其他眼病鉴别诊断,从而提高临床诊断率,使患者接受有效治疗。

猜你喜欢
虹膜眼压青光眼
青光眼问答
24h眼压的重复性测量及夜间坐卧位眼压的差别
双眼虹膜劈裂症一例
眼压自测法——指测法
“青光眼之家”11周年
基于轮廓匹配和多项式拟合的虹膜分割算法
防治青光眼,别只盯着眼睛看
中医药治疗青光眼的研究进展
一种基于虹膜识别技术的车辆启动系统
轻压眼球自测眼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