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左心衰竭患者焦虑障碍的临床研究

2019-01-05 19:57杨明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6期
关键词:左心心内科有效率

杨明国

左心衰竭是现在临床上心内科比较多发的一种疾病,主要的表现有呼吸困难、咳嗽、踹息,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该病一般发病较急,必须要及时采取措施治理,帮助患者缓解症状,严重的还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异常焦虑抑郁,影响治疗效果[1]。为此,本次研究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本院80例心内科左心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探讨,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本院80例心内科左心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45~70岁。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43~7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标准:沟通障碍患者;肿瘤患者。本研究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经过患者家属同意。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治疗,首先给予患者地西泮,使用剂量为2.5 mg/次,3次/d;或给予患者阿普唑仑,剂量为0.4 mg/次,3次/d;对于焦虑严重者,可以给予氟西汀30 mg/d治疗,失眠严重者可以给予地西泮10 mg肌内注射。

1.2.2 观察组 给予心理疏导联合综合治疗,首先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开导患者,保持心情愉快,树立健康的心态面对疾病,控制好情绪变化,例如教会患者肌肉松弛法进行放松,尽可能的减少外界的刺激,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的休息环境。其次多与家属交流,告知家属多陪伴患者,给予更多的支持鼓励,让患者安心的治疗,增强信心,消除不良的情绪。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心理想法,针对性的给予疏导和帮助,满足患者的需求,找到压力源,减轻其心理压力。向患者讲解和疾病相关的知识,增强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从而提高治疗的依从性;除此之外医护人员要尽量减少外界环境对患者的影响,以免加重病情,睡觉前给予患者热牛奶,热水泡脚等 ,减轻压力 ,放松心情 ,听轻音乐 ,保持良好的心态,消除负性情绪。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后HAMD评分。

1.4 判定标准 焦虑评分使用HAMD量表进行评定,采用0~4分的5级评分法,0分:表示没有焦虑症状;1分:表示焦虑症状较轻;2分:表示焦虑症状中等;3分:表示焦虑症状严重;4分:表示焦虑症状极重[2]。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治疗后患者的焦虑量表评分减分率>70%,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有效:治疗后患者的焦虑症状评分减分率在30%~70%,临床症状有所缓解;无效:治疗后患者的焦虑量表评分减分率<30%,临床症状没有好转,或者是病情恶化更加严重[3]。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显效22例、占55.0%,有效 15 例、占 37.5%,无效 3 例、占 7.5%,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治疗显效20例、占50.0.%,有效10例、占25.0%,无效10例、占25.0%,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01,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HAMD评分为(0.89±0.12)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HAMD评分为(1.15±0.31)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947,P<0.05)。

3 讨论

左心衰竭是现在临床上发病患者较多的一种疾病,最近几年来,该病的患者一直在不断增加,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生活质量。导致患者出现左心衰竭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机体在外界刺激的作用下,或者是由于其他原因引起的交感神经异常兴奋,使得患者分泌一些异常的急性缩血管物质,最后引起左心衰竭[4]。发病后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有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其次,在治疗的同时还应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以免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的情绪症状,影响预后康复;严重的焦虑症状还有可能会使得患者的心脏异常复极化,出现房颤,增加了心肌的耗氧量,不利于预后[5]。因此在治疗的时候,给予患者抗焦虑的药物,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开导患者,保持心情愉快,树立健康的心态,增强治疗的信心,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消除心理不良的情绪症状,可以增强治疗的效果,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显效22例、占55.0%,有效 15例、占 37.5%,无效 3例、占 7.5%,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治疗显效20例、占50.0.%,有效10例、占25.0%,无效10例、占25.0%,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01,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HAMD评分为(0.89±0.12)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HAMD评分为(1.15±0.31)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947,P<0.05)。说明心理疏导联合综合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消除负性情绪,缓解症状,增强治疗的效果。左心衰竭患者的焦虑有时候不仅仅是单一的思想问题,有的患者还会出现肢体症状,因此在治疗的时候要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其具体情况,在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从根本出发,才能帮助患者缓解焦虑障碍[6-10]。如果盲目的治疗,有可能加重患者的焦虑症状,使得病情更为严重。综合治疗联合心理疏导治疗,可以在用药的同时进行心理疏导,有利于促进患者的病情康复,标本兼治,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对于心内科左心衰竭患者,采取心理疏导联合综合治疗 ,效果显著 ,可以增强疗效 ,缓解焦虑障碍 ,改善预后,值得在今后的治疗中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左心心内科有效率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急诊抢救的护理干预措施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依托胸痛中心建设开展心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探索与应用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慢性左心衰竭冠心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分析
对心内科新护士应用人性化带教模式的教学效果观察
左心衰竭如何用药治疗
很有效率
糖代谢异常不同阶段对左心结构及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