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2019-01-05 19:57王延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6期
关键词:心源性心内科心脏病

王延军

心源性猝死是现在临床上比较多发的一种疾病,主要是由于患者在心脏病恢复期间、或者是稳定期的时候,出现心脏异常而引起的猝死。最近几年来,心源性猝死的患者一直在不断增加,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危害较大[1]。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引起心源性猝死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总结,探讨出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是现在临床上需要完成的重点课题之一。为此,本次研究于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本院收治的80例心源性猝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探讨,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实验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心源性猝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5例,女 25 例 ,年龄 58~80 岁 ,体重 55~78 kg。所有纳入患者均确诊为心源性猝死。排除标准:有沟通障碍的患者,有肿瘤的患者,由其他原因引起的猝死患者。本次研究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经过患者家属同意。所有患者均有胸闷、胸痛症状,心电图检查结果异常。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国际心脏学会、国际心脏病学会、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心源性猝死的诊断标准。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发放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调查表的主要内容有导致患者猝死的因素,例如猝死前的运动情况、吸烟情况、情绪是否激动、饮酒习惯、排便是否用力。调查完成后,对每个患者的情况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结果。

1.3 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导致患者出现心源性猝死的原因以及引起心源性猝死的危险因素。

2 结果

2.1 导致患者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 80例患者中,由于冠心病导致的心源性猝死患者35例,占比为43.75%;由于肺源性心脏病导致的心源性猝死患者15例,占比为18.75%;由于急性心肌炎引起的心源性猝死患者12例,占比为15.00%;由于高血压心脏病导致的心源性猝死患者10例,占比为12.50%;由于其他原因导致的心源性猝死患者8例,占比为10.00%。

2.2 导致患者心源性猝死的危险因素 80例患者的猝死原因主要为以下几点:由于情绪异常激动导致的猝死患者32例,占比为40.00%;由于运动过于剧烈导致的猝死患者20例,占比为25.00%;由于排便用力过大导致的猝死患者15例,占比为18.75%;由于喝酒导致的猝死患者10例,占比为12.50%;由于吸烟导致的猝死患者2例,占比为2.50%;无明显诱因导致的猝死患者1例,占比为1.25%。

3 讨论

心内科老年患者心源性猝死是现在临床上治疗中比较多发的一种症状,给患者家属带来极大的痛苦,是导致患者死亡的原因,如果处理不到,容易引起一系列的医疗纠纷[2]。心源性猝死一般发病较急,病情发展快,不可预料,长时间的心血管疾病、心肌病等,都会对患者的心肌造成损伤,使得心肌重塑,发病的时候一般会有不同的症状出现,例如心室颤动(室颤)、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等[3]。本次调查研究的结果显示,导致患者心源性猝死的病因主要有冠心病、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心肌炎、高血压心脏病、其他原因等。导致患者心源性猝死的危险因素主要有情绪异常激动、运动过于剧烈、排便用力过大、喝酒、吸烟等,其中仅仅有一小部分患者没有出现明显的诱因便猝死,说明猝死的原因与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不良有关,在以后的治疗中要注意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有相关的研究结果显示,如果患者日常经常吸烟、饮酒等,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猝死的风险更大;因为烟草里面的尼古丁可以增强血管的收缩能力,使得患者出现冠脉痉挛,导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的症状更为严重。酒精很有较强的细胞毒性,经常饮用会损伤患者的心肌细胞,导致心肌出现严重的缺血缺氧症状[4]。如果患者排便时用力过大,容易使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最后引发血栓。剧烈运动、情绪异常激动等,有可能使得患者的心脏负荷较大,心率加快,导致心肌异常缺血,增强了心肌的耗氧量,出现心律失常、心绞痛等症状。此外,由于老年患者年龄较大,身体各项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应激反应能力降低,在受到外界刺激的时候,也很容易导致心源性猝死[5]。因此 ,对于医护人员来说 ,在今后的治疗过程中 ,要注意多与老年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增加对疾病的认知,增强治疗的依从性,还可以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明白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对于病情好转的重要性;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让其养成良好的饮食行为,戒烟戒酒,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多吃一些低脂肪的食物,多吃纤维素丰富的食物,每天保持心情愉快,按时排便,运动的时候注意控制好运动量,不能运动时间过长,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运动,例如打太极拳,慢步走等,劳逸结合才能有益于身心健康,重要的是要保持心情愉快,保持乐观的心态 ,积极面对疾病的治疗 ,放松心情 ,听轻音乐等 ,消除心里的不良情绪,增强治疗的信心[6-12]。如果感觉到有异常症状的时候及时到医院检查,以免耽误治疗的最佳时机。

综上所述,对于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心源性猝死,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对危险因素进行合理的评估,减少风险因素的出现,减少心源性猝死的情况出现,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猜你喜欢
心源性心内科心脏病
“心慌”一定是心脏病吗?
中医新解心脏病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依托胸痛中心建设开展心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探索与应用
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分析
基于心内科老年患者在院内心源性猝死病因及临床危险因素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对心内科新护士应用人性化带教模式的教学效果观察
心源性猝死的10个“魔鬼时刻”
肺超声在心源性肺水肿诊疗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