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剧早期表演特点初探

2019-01-10 00:06
影剧新作 2019年3期
关键词:赣剧行当剧种

陈 俐

赣剧,作为江西省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它的历史很长,但得名“赣剧”这个名称,却始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关于赣剧这个剧种的介绍已有很多著述,学术界对赣剧的定义是:新中国建国初期将流行于赣东北的饶河派、信河派的声腔进行整合,经过不断改革而形成了集“高昆乱”为一体的多声腔的大剧种。

从赣剧形成的过程来看,它也是覆盖全省的大型剧种。1951年,江西省文化主管部门以赣东北的饶河、广信两个流派的班社为基础,组成了江西省实验赣剧团,标志着“赣剧”名称的正式出现。如果说这个时候赣剧还是偏于赣东北一隅,那么到了1959年,赣剧吸收了流行于九江地区的青阳腔,使原来的赣剧高腔更加丰富。1960年,东河戏剧团并为江西省赣剧院四团,标志着东河戏正式成为赣剧的一个支派。1980年,兴国县赣剧团成立,进一步表明赣剧覆盖到了赣南。1980年初,盱河戏中的海盐腔被赣剧吸纳,赣剧完成了一个集“高、昆、乱”为一体的大型多声腔剧种的形成过程,覆盖着江西的全境,是名符其实的省剧。

由此可见,赣剧从源流来看,是个古老的剧种;从发展来看,直到新时期依然在丰富着它的声腔;从个人流派上来看,发展并不成熟。故此,可以说赣剧是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剧种。对此,本文试从“赣剧各声腔流派的行当体制及其沿革”“赣剧各行当的演唱发声及表演特点”“赣剧早期的表演风格”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赣剧各声腔流派的行当体制及其沿革

由于赣剧是多声腔多流派的剧种,行当体制有所差别,但因为它们的源头都是明代的弋阳腔,所以都深受弋阳腔的影响。如与弋阳腔渊源最深的饶河派,行当体制完全沿袭了弋阳腔,分为三生(正生、老生、小生)、三旦(正旦、小旦、老旦)、三花(大花、二花、小花),依然延续当时的叫法,称为“九角头”。随着剧目的不断丰富,班社的人数也不断增长,剧中的角色行当相应增加,由九行当增为十三行,俗称“十三太保”。具体情况是:生行增加的次要角色称为副生,净、花脸行增加的次要角色称为四花,旦行的变化相对较大,因为家庭伦理戏的增多,剧中旦角也增多,女主角(除老旦、彩旦外)称为大旦,其余根据剧中戏份的轻重分为二旦、三旦等,原来占主导地位的正旦,地位反而退居次要。信河派由于风格比较细腻,剧中人物身份更为复杂,于是行当分工就更细致。一个班社有二十个主要角色,即六种生(增加了武生、外)、六种花(增加了五花和区别于三花的小花,即丑角)、八种旦(正旦为二路旦,还有四旦、武旦以及原本为丑行应工的彩旦和专演丫鬟的托盘旦)。

青阳腔的行当为十色体制: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夫、十杂,后又增有摇旦、二肩、三肩和娃娃生。东河派行当体制与饶河派同,宜黄戏则是生、旦、花各四个。宁河戏最初与饶河派一样,也是“九角头”,后来因为地域的原因,受青阳腔影响,主要角色行当为十个,称为“十顶网子”。西河派最早沿袭青阳腔的行当体制,后来自己另立门户,从“一末”中分出“五老”,把“九夫”并入了“四旦”,“九小”则兼演“文武”,原来的“十杂”不再成为一个行当,专门扮演家院、旗牌之类的小人物。

在演唱发声上,各流派有不同,但正生发边音、小生为仄音、大花为水音、二花为朱砂音则大体相同或相似,饶河派小生、旦角真假声结合,西河派几乎所有角色都用真假声。

表演化妆服装上,东河戏较为独特,化妆使用的色彩仅限红、黑、白,生角化妆不擦水粉,服装没有水袖,演文戏时连眉毛也不画,旦角的化妆虽然包头,但是不插花,有水袖但与其他流派的水袖相比较短。

综上,赣剧各流派表演上的特点是古朴厚实、亲切逼真、乡土气息浓郁,虽然程式化不像京剧那么规范严格,但却不允许随便“越矩”。

随着时代的发展,京剧的影响遍及全国,不仅在表演程式上给地方剧种带来变化,而且行当体制上也影响着地方剧种,青衣、花旦、花衫等叫法已充斥赣剧各流派,传统的叫法逐渐被青年一代所遗忘。

二、赣剧各行当的演唱发声及表演特点

如上所说,赣剧各行当演唱发声有着与其他剧种不同的鲜明的特点。下面分条逐一简述:

正生,又称“挂须”,专演中年男性角色,挂黑髯口,要求文武皆能,但以唱功为主,演唱上最大的特点是唱弹腔时,常使用“呃”“啊”等衬词,舌根翻高八度发假声,赣剧行话称之为“边音”。正生本音(嗓)讲究“酥”,边音(假声)讲究“秀”,这样高低参差,显得清越动听。赣剧正生也有开脸戏,如《三投唐》的王伯当,《土台挡亮》的康茂才,《铁笼山》的姜维等。

小生,扮演的是青少年男子,要求唱念做打文武双全,演唱特点同样体现在弹腔上,使用真假嗓结合,显得自然挺拔,清柔圆润。尤其饶河派对小生的真假嗓更是讲究,有“不啊不咦,不是饶河戏”之说。小生戏中也有勾脸戏,如《双钉案》少年包拯。

老生,扮演的都是老年男性角色,戴白或黪髯口,唱念做都很吃重,演唱时使用本嗓,显得刚柔相济,苍老而不失稳健。

大旦,又称小旦,因为在班社中地位举足轻重,所以又叫“驮梁旦”。几乎所有剧中不同身份的青年女性都由大旦扮演,所以,这个行当成为赣剧中技艺要求最高的一个,能文能武,唱做皆擅。演唱发声上以大小嗓相结合,“一七”辙是最常用的辙口。与其他剧种不同的是,赣剧大旦还带演花脸和小生戏,比如《月明楼》里的张飞、《祭风台》的周瑜、《清官册》的赵德芳、《宫门带》的李世民。

正旦,相当于京剧中的青衣,扮演的大多是端庄典雅、温良贤惠的已婚女子,所演剧目大多数是悲剧,即俗称的“苦情戏”,如《秦香莲》《江天雪》等。

武旦,扮演的是剧中英武豪放的女性武将或侠女,动作大开大合,以做、念、打为主,所演人物性格常常带有喜剧色彩,如《扈家庄》的扈三娘、《十字坡》的孙二娘等。

老旦,顾名思义,扮演的是剧中老年女姓,俗称“老妈旦”,唱念都用本嗓,表演沉稳苍劲。

彩旦,又叫“丑旦”或“女丑”,多扮演恶妇刁婆,也有时演粗陋不堪的老丫鬟,表演动作幅度大,诙谐幽默。最为程式化的动作为生气时的“三大步一扭腰”,脸部化妆为用黑痣点破面相。

大花,多扮演忠臣良将,以唱功为主相当于京剧中的铜锤花脸,脸谱勾画大多使用红黑白三色为主,表演讲究功架和气势,虎深龙爪,唱腔发声以喉部和额头、鼻腔共鸣为主,如水珠滚滚鼓动,所以又叫水音。大花的“叫口”与“笑”也有自己的特点,粗旷奔放,声震四野。赣剧中大花扮演的比较独特的人物有《五行山》中的孙悟空。

二花,扮演的基本上是奇形异相、性格或粗犷或鲁莽憨厚的男性,常常带有喜剧色彩,表演重做功和武功,顿步沉稳有力,发声多带“炸音”,俗称“朱砂音”或“霸音”。

三花,又叫“小花脸”,也叫小丑,也有叫丑老的。道白以方言土语为主,有时随机应变,使用演出地方言,对演员学习方言的本领有一定的要求。唱腔较少,演唱时使用本嗓,幽默风趣,滑稽可爱,有时也扮演奸猾可恶之人物,表演极具浓郁的生活气息。有时兼演性格滑稽诙谐的女性角色,如《碧玉簪》中的王氏等。

三、赣剧早期的表演风格

赣剧起源于弋阳腔,探讨它的表演自然也是从弋阳腔开始。弋阳腔形成之初,与道教有着密切的关系,最早经常演出的戏文《目连传》,就成为赣剧表演的源头。而之后的连台本大戏都是历史和神话故事,因而赣剧在弋阳腔时期所演的题材基本上限于宗教和宫廷两个方面。

《目连传》作为弋阳腔的开山之作,它的表演为赣剧今后的表演艺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宗教内容的剧目,里面的表演形式不可避免地带有祭祀仪式的色彩,庄严中又接地气。后来的神话及历史宫廷剧目都是龙争虎斗、金戈铁马的场面,表演上则是大气磅礴、热烈奔放。同时由于赣东北甚至整个江西虽然地处江南,但民风却尚武好勇,剽悍豪爽,因而表演上动作大,线条粗,身段严谨却不死板,形成了朴实无华、亲切逼真、富有浓厚乡土气息的现实主义风格的表演传统。赣剧表演艺术即由此滥觞,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并向前发展。

清代初年花部兴起,后来的弹腔表演依然保持着“其音慷慨,血气为之动荡”的舞台风貌。最明显的体现就是,江西各地方大戏表演武打套路时,一直沿袭着演《目连传》时的杂耍传统,使用真刀真枪,惊险无比,直到民国之后,因受京剧的影响,才改为如今的刀枪把子。

根据前人的研究表明,早期赣剧的表演有如下形式:

一种是与剧情无关或关系不大的表演。这类表演纯粹以宣扬迷信或者卖弄技巧为目的。纯粹的宗教祭祀仪式,脱离剧情,充满着浓烈的迷信色彩,有时甚至沦为愚弄观众的一种陋习。最典型的是演《目连传》中“捉刘氏”的表演,又叫“捉邪”。其表演过程为:戏班进到一地演出,当地人就会说某处充满邪气,常常闹鬼,要戏班捉鬼驱邪。班社的人把当地人所指邪气之处,用晒垫或者囤皮围起来,然后由戏班的正旦演员化妆扮演刘氏,混入观众群中。这时由二花扮演的菩萨,带着五个龙套扮成五藏,在台上闪展腾挪,东眺西看,然后下台将人群中的“刘氏”捉拿到台上,一顿“鞭打”,之后“刘氏”挣脱,跳下台奔逃而去,“菩萨”和“五藏”在后面紧追不舍。而“刘氏”早已躲避在起来,令人无法发现。菩萨、五藏追不到“刘氏”,便走到围好的“邪”处,取出事先埋好的竹罐,将一只活公鸡头扭下,放入竹罐,用红布将罐口扎紧,埋在地下,然后用五根两指粗、约一尺长的木桩钉住,寓意“刘氏”永世不得翻身。

还有一种火爆炽烈的杂耍式表演。这种表演纯粹为表演而表演,多是演员为了卖弄武功,吸引观众,并不一定与剧情有必然的联系。这种表演大多惊险绝伦,给观众极大的刺激,有时表演者甚至会付出生命的代价。如“打布”“扯顺风旗”“两头人”“打叉”等,均属这类的表演。

以上表演由于过分的追求感官刺激,脱离剧情,尤其对演员的人身安全造成极大伤害,因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多被淘汰。

另一种是从剧情和人物出发所创造的表演。这类表演同样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剧种个性。赣剧高腔时代就注重做功,提倡演员的发挥创造,但是它又最讲“规矩”,切忌随心所欲毫无根据地乱动。生旦净丑的刚柔秀媚,都要恰当好处,讲究“样式”。旦角讲究跷功,动作轻柔细腻,圆场如风行水上。花脸的动作大开大合,起霸时,两臂伸展,五指叉开,如雄鹰展翅,昂头挺胸,双膝高抬,一步一顿,落地有力,戏台台板都要震动得咚咚作响,可算得虎虎生威。前者代表人物有刘四妹、徐四妹,二人均能踩跷在圆竹竿上行走。后者代表人物如清代老一辈花脸演员王万兴,嗓音洪亮,身材高大,演《古城会》的关公,在上场门一亮相,威气凛然,令观者肃然起敬。后来的夏庭宜、杨树贞等也是杰出代表。

赣剧早期表演可谓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客观反映现实生活的同时又不失夸张讽刺,注重个体和群体的配合,整个舞台饱满丰富,生机勃勃。归纳起来,赣剧早期表演主要有以下特点:

首先,贴近生活,崇尚自然。赣剧早期许多著名演员在表演上善于创造,善于从生活中吸取养分,善于从人物性格出发创造程式化动作,因而他们的表演真实可信,真挚动人。如被称为赣剧“梅兰芳”的俞六喜,在演《小尼思凡》时就强调手、足、臂、腰都要配合剧中人物情绪,对小尼姑色空的情绪把握极为准确。小尼姑从小出家,生活在庵庙里,与世隔绝,森严寺规,每日烧香念佛,使得十几岁的小女孩失去了部分天性,所以不能把她演成一般的花旦,身段要稳重,脚步要轻盈,脸上似愁,眼中含怨。但当表演到“见几个年轻书生在佛殿上耍,他把眼睛瞧着咱,咱把眼睛瞧着他;他与咱,咱与他,两下里眉来眼去,眼去眉来,不由人,把一片念佛的心思抛却在高梁上挂”时,则要表露女孩子天性的自然流露。著名小生郑瑞笙演出《水牢面相》,表现董洪在水中的繁重表演,长达二十分钟,并且使用了喷水的绝技。诸如此类充满生活气息的表演还有《珍珠记》中的“吃米果”、《金貂记》中尉迟恭“撕螃蟹”、《黄鹤楼》中周瑜以腰带上的反光判断时辰等。

其次,漫画式的讽刺夸张但又不失生活的真实。这也是赣剧常用的表演手法,一般针对的对象为剧中的反面人物。如《张三借靴》中守财奴刘二,《寿阳关》中的恶婶娘,《双贵图》中蓝母等。《张三借靴》中,张三向刘二借靴,刘二先是百般推脱,后万般无奈借出去了。但等张三拿着靴子去后,刘二又后悔不迭,打着赤脚追去,把靴子抢回自己穿上,可是又生怕把靴子磨损了,于是跪在地上,把膝盖当脚,而双脚则朝天高举,爬着回家去。这段的表演对吝啬鬼的刻画可谓登峰造极。

第三、表演不仅个体上讲究,群体上也很讲究。因为表演的是大场面,因而舞台上场面比较壮观,但杂而不乱,令观者赏心悦目。比如赣剧的武戏《黄飞虎反五关》和《铁栅关》中,交战双方士兵并非通常看到的双方各出四人,而是八人或十人。激烈的兵刃交锋固然是避免不了的,为了表现战争场面的壮观,体现双方主帅的智慧,还要“斗阵”,舞台上采取的是“连环阵”或“双连环阵”形式。两方士兵相对而立,在锣鼓的伴奏中对绕参差而行,步调一致,整齐划一,杂而不乱,令观者叹为观止。这种场面对龙套的要求极高,其中只要一人出错,整个舞台全乱。

而文戏里面也有这样壮观的场面,在《二度梅》中,陈杏元和番时,宫娥使女们腰间悬马形,呈“8”字形跑圆场,沿用跑旱船的技艺,穿梭往来,既使得整个舞台显得饱满而有生气,同时又不妨碍演员的表演,极具观赏性。

第四、表演风格粗犷阳刚。由于赣剧早期伶人都是男性,再加上长期在乡野之间辗转演出和赣东北民风的强悍,因而表演风格上显得比较粗犷,阳刚气十足,饶河派表现得尤为突出。演唱上,大都靠天生的嗓音,吐字归音也不甚讲究,显得奔放有余,细腻不足。除俞六喜等极少数演员外,以唱腔闻名的演员比较罕见。当赣剧第一代女演员出现的时候,赣剧无论在表演还是演唱上,都出现了巨大的变化。赣剧的表演尤其是演唱艺术,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

猜你喜欢
赣剧行当剧种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新兴剧种的建构理念与文化再生
《中国戏曲剧种剧种全集》(西藏卷)首出成果
地方戏曲进江西中小学校园的探索
论博物馆对老行当档案的保护与利用
网络网际之网络新行当
时代更迭下的赣剧的发展和传播探究
2019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112个剧种118个剧目献演
“花衫”行当考辨
那些渐行渐远的老行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