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文言文简答题

2019-01-10 15:44徐明军
新世纪智能(语文备考) 2019年2期
关键词:沐阳治学答题

□徐明军

江苏高考文言文从2014年开始呈现出稍许的变化,变化在于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题,从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发展到主观问答题的形式,这种变化无疑显示命题专家对考生能否读懂文章很关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乱蒙乱撞得分的可能性,对考生的读懂文言的能力和分析概括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那么我们就根据近年来江苏高考试卷对文言文简答题如何答题进行了一个系统的梳理。

一、了解考查的常见内容和角度

考查的内容和角度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归纳概括内容要点阐释原因、写作意图,评析作者的观点态度,归纳事物特点,说明某观点或特点的具体表现,根据文本推断相关内容,阐发相关事理等;二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概括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鉴赏次要人物所起的作用等。

二、明确答题步骤,规避常见失误

1.带着方向,通读全文

在通读全文之前,可以先关注最后一道简答题,做到心中有数,在通读时遇到相关信息顺手圈画,以节省答题时搜索相关信息的时间。同时,叙述类文本注意圈画人物、事件、结果、时间等要素,并关注时间的变化;论述类文本谨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结构,标出关键词句,把握大概层次。

2.仔细审题,明确指令

认真研读问题的每一个字,明确需要归纳、概括、阐发、评析的范围、范畴和角度。范围如是联系某一段落,还是某几段落,或是联系全文。范畴如为人、为政、管理等某一方面或对象的限制。角度如原因、目的、措施、理念等。还要明确题目要求的答案呈现方式,如概括、简析、分析、请用自己的话等。考试一定要避免答非所问以及不顾及问题要求的失误。

3.寻找答题区间,理清层次

在明确题目指令的基础上,回归文本,寻找答题区间,圈画和题目有关的信息,尽量不要遗漏。如2014年江苏卷第9题:请简要概括作者拒绝做严生老师的原因。根据“作者拒绝做严生老师的原因”这一答题指向,从文中筛选出“仆之所避者名也,所忧者其实也……又不敢自谓有可师乎人者耳。若乃名者,方为薄世笑骂,仆脆怯,尤不足当也。内不足为,外不足当”(第1段),“仆才能勇敢不如韩退之,故又不为人师……拒为师弟子名,而不敢当其礼者也”(第2段),“苟去其名,全其实,以其余易其不足,亦可交以为师矣”(第3段)等相关信息。再如2015年江苏卷第9题:欧阳发在治学方面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欧阳发治学体现在“刻苦于学”(第1段),“既长,益学问,不治科举文词,独探古始立论议”(第2段),“自书契以来至今,君臣世系,制度文物,旁至天文地理,无所不学”(第2段),“其学不务为抄掠应目前,必刮剖根本见终始,论次使族分部列,考之必得,得之必可用也”(第2段)。再如2016年江苏卷第9题:根据文中张汝霖的科举经历,概括当时科举考试的相关特点。相关信息分散在前两段,“少不肯临池学书,字丑拙,试有司,辄不利。遂输粟入太学”“乃拈‘六十而耳顺’题”(第1段),“友人以经书题相商”“入闱,日未午,即完牍,牍落一老教谕房……《易经》以大父拟元”(第2段)。再如2017年江苏卷第9题:根据第三段,概括汪中在治学、为文方面的特点,不超过30个字。相关信息明确告诉我们在第3段,找出文中第3段对应的关键句“于六经、子、史以及词章、金石之学,罔不综览”“博考三代典礼,至于文字训诂、名物象数”,“深于《春秋》之学,著《春秋述义》”;“取则于古,故卓然成一家言”。再如2018年江苏卷第9题:文中“可以风世”的内容有哪些?请简要概括。具体可以从作者在沐阳为官离任后重到沐阳的情形以及最后一段分析:“四品尊官,奉母闲居,犹能念及五十年前之旧令尹”“俾知官可重来,其官可想,迎故官如新官,其主人亦可想。孟子曰:闻伯夷、柳下惠之风者,奋乎百世之下,而况于亲炙之者乎?”

4.加工处理信息,组织语言作答

对筛选出的相关信息,要进行分辨整合:重复的内容作删选处理,互补的内容做合并处理,有概括性词语的要圈画,无概括性词语的要辨明意思和性质。信息处理完毕,根据题目指令,归类合并,进行提取概括,组织语言作答。按照题目范畴和角度进行语言转换,或摘录核心词语,或合并核心词语,或透过现象看本质,并由具体材料进行抽象化提炼,或由抽象概念还原为具体表现。组织答案时要注意避免照抄原文、重复交叉、不合范畴、不合角度、不顾及表达指令等失误。如2014年江苏卷第9题,据第1段“仆之所避者名也,所忧者其实也……又不敢自谓有可师乎人者耳。若乃名者,方为薄世笑骂,仆脆怯,尤不足当也。内不足为,外不足当”中画线句信息可提炼出“不愿承担老师之名”,据第2段“仆才能勇敢不如韩退之,故又不为人师……拒为师弟子名,而不敢当其礼者也”可提炼出“实际才能不足以做老师”,据第3段“苟去其名,全其实,以其余易其不足,亦可交以为师矣”可提炼出“可以互相学习”。注意这些信息中存在着交叉印证的内容,要善于进行归纳和处理,不要出现重复交叉的概括。再如2015年江苏卷第9题,根据“刻苦于学”“既长,益学问,不治科举文词,独探古始立论议”可概括出勤奋刻苦;根据“自书契以来至今,君臣世系,制度文物,旁至天文地理,无所不学”可概括出广泛涉猎;根据“其学不务为抄掠应目前,必刮剖根本见终始”可概括出刨根究底;根据“论次使族分部列”可概括出分门别类;根据“考之必得,得之必可用也”可概括出学以致用。再如2016年江苏卷第9题,根据“少不肯临池学书,字丑拙,试有司,辄不利”可以提炼出“考生书法的优劣对考试成绩有影响”,根据“遂输粟入太学”可提炼出“可捐纳财货进入太学”,根据“乃拈‘六十而耳顺’题”及“友人以经书题相商”两处信息可提炼出“考题出自经书”,根据“入闲,日未午,即完牍,牍落一老教谕房……《易经》以大父拟元”可提炼出“考官的喜好直接决定考试结果”。再如2017年江苏卷第9题,根据题目要求,找出文中第三段对应的关键句:治学方面如“于六经、子、史以及词章、金石之学,罔不综览”“博考三代典礼,至于文字训诂、名物象数”,可概括其治学有广泛的特点;又根据“深于《春秋》之学,著《春秋述义》”内容,可概括其治学有专精的特点。为文方面抓住“取则于古,故卓然成一家言”的句子可概括出他取则于古,自成一家的特点。再如2018年江苏卷第9题,根据注解可知“风世”是劝勉世人的意思。作答时需要从整体上把握全文,从作者的为官和为人两方面作答,具体可以从作者在沐阳为官离任后重到沐阳的情形以及最后一段分析:“四品尊官,奉母闲居,犹能念及五十年前之旧令尹”“俾知官可重来,其官可想,迎故官如新官,其主人亦可想。孟子曰:闻伯夷、柳下惠之风者,奋乎百世之下,而况于亲炙之者乎?”说明为官一任,造福百姓,人们就会怀念他。为人有君子之风,后世的人们就会以他为榜样。

从近几年的江苏高考文言文题型来看,这种以主观题形式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题型已经逐步稳定,这种类型题目的解答必须建立在读懂文言文的基础上,文言文其实对于广大考生来说是很容易拿高分的题型,只要在平时的文言文阅读中注意积累,那么到高考时便“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猜你喜欢
沐阳治学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从《中庸》治学观浅谈党史学习的方法
My Favourite Book:徐沐阳
邀你来答题
蝴鰈飞啊飞
王国维《广韵》批校与治学精神
分期付款
我的睡眠跑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