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硕士研究生自主研究的问题与路径分析*

2019-01-11 03:18何浩冉张茂林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院
教书育人 2019年18期
关键词:硕士生研究性硕士

何浩冉 张茂林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院)

硕士研究生自主学习的核心是自主研究。硕士研究生自主研究是指硕士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在自主求知、自主思考的基础上,自主确定研究课题,并通过研究性学习,提高研究能力的过程。

一 地方高校硕士研究生自主研究的必要性

(一)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本质要求

研究性是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本质要求。首先,研究生教育有开展科学研究的“探究性”;其次,研究生教育过程具有“创新性和学术性”;最后,研究生的教育层次具有“精英性和高层次性”。[1]因此,要注重培养硕士研究生的探究精神和科研能力,引导硕士研究生进行自主研究。

(二)硕士研究生终身研究的基本要求

教育家保罗·朗格朗认为教育过程并不随学校学习的结束而结束,应贯穿生命的全程。[2]鉴于此,硕士研究生应树立终身研究理念,有一种“活到老研究到老的精神”。其实现终身研究的途径就是学会自主研究。因此,硕士研究生要不断求知、思考,掌握自主研究方法,提高自主研究能力。

(三)新时代创新驱动的必然要求

国务院发布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提出:“要推动教育创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把创新思维、创造力的培养贯穿教育全过程。”[3]有研究者对此进行了数据分析,英国传媒机构BBC基于此对未来职业的“被淘汰率”进行了筛选,数据显示:电话推销员、会计等非创新性工作被取代的概率分别为99%、97.6%;科学家、教师等创新性工作被取代的概率分别为6.2%、0.4%。[4]由此可见,培养硕士研究生的自主研究能力是大势所趋。

二 地方高校硕士研究生自主研究存在的问题

(一)硕士研究生的研究性学习不足

1 研究性动机不强

有数据显示:学习目标上,致力于学术研究的硕士研究生仅占25.2%,多数人的学习目标都是非学术性范畴;学习内容上,多数硕士研究生会在课余时间做兼职、休闲娱乐等,课余时间写论文的仅有18.7%;学习策略上,半数硕士研究生仍习惯选择导师讲授,与他人探讨的仅有18.7%。[5]

2 自主研究能力有限

部分硕士研究生学术研究理论基础薄弱、应用能力不强。自主研究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且缺乏自主研究方法。同时,缺乏有组织的、规范的自主研究经历,导致对自主研究过程没有清晰的认识。这严重阻碍了硕士研究生自主研究能力的发展。

(二)硕士生导师的研究性教学缺乏

地方高校硕士研究生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走向了本科化,硕士生导师的研究性教学缺乏,偏离了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和初心。

1 教学方式缺乏研究性

一些硕士生导师研究性教学意识薄弱,研究性教学明显缺乏。硕士生导师习惯采用简单易行的讲授法,大多数课堂依然是照本宣科,并没有采用启发式的“学习模式”,使得教会学生自主学习与思考的研究性教学难以推进,阻碍了硕士研究生自主研究能力的发展。[6]

2 对自主研究过程缺乏指导

首先,对选题缺乏指导。硕士生导师多属于“放任型”和“喂养型”,要么对此不关注,要么从自己擅长的领域给其指定一个题目。其次,对初稿和终稿缺乏指导。部分硕士生导师忽略研究生课程论文的初稿而直接看终稿。拿到终稿后,也是看一遍格式和标题,并未给予太多指导。

(三)地方高校的自主研究环境不佳

1 自主研究设施落后

首先,线下线上资源不足。部分地方高校的藏书量及购买的数据库偏少,硕士研究生难以获得全面且前沿的资料。其次,自主研究场所匮乏。部分地方高校实验室、自习室数量有限,不能满足硕士研究生自主研究的需要,严重降低了自主研究的积极性。

2 自主研究氛围不浓

第一,部分硕士研究生与导师交流太少。多数是由于自己没有想法或惧怕导师,于是选择言听计从,这不利于自主研究氛围的形成。第二,地方高校提供给硕士研究生的机会太少。硕士研究生自主研究课题数量少、申请难度大,只有极少数硕士研究生得到锻炼,打击了部分硕士研究生自主研究的热情。

3 自主研究机制不活

第一,部分地方高校以物质奖励为主。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表明,人最终还是会有更高级的精神需求。因此,精神奖励在某种程度上比物质奖励更重要。第二,部分地方高校缺乏处罚机制,对自主研究的监督力度不够,导致部分硕士研究生科研态度不端正。

三 解决地方高校硕士研究生自主研究问题的对策

(一)硕士研究生加强研究性学习

1 增强研究性动机

“所谓大学者,非仅为多数学生按时授课,实为共同研究学术之机关。”[7]可见,自主研究是硕士研究生的主要学习目标。首先,硕士研究生应践行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即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可行并有意义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获取知识的学习方式。[8]其次,硕士研究生应采取探索的方法学习,在探索中获取知识,形成研究性思维,养成自主研究习惯。

2 提升自主研究能力

以写论文为例,硕士研究生要提升自主研究能力,就要多看、多写、多改。首先,理论知识是能力提升的基础。硕士研究生要多读名著、论文以奠定理论基础。其次要善于及时地把自己平时的所见、所闻转换成学术成果。最后“三分文章,七分修改”,经过不断修改,进一步加强论文的学术性、确定性及准确性。[9]

(二)硕士生导师加强研究性教学

1 积极改变教学方法

首先,硕士生导师应寓教于研,在讨论、辩论中教学。采取研究性教学以提升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效率。其次,与硕士研究生交流时,要善于启发诱导,而不是将自己的思想灌输于他。最后,对硕士研究生的自主研究进行指导时,要激发其自主研究的热情,指引其在探索中不断进步。

2 全面指导研究过程

硕士生导师对硕士研究生的自主研究应实行针对选题、初稿、终稿的全过程指导。选题方面,硕士生导师应从选题是否新颖、是否具备研究价值、是否符合自身实力等方面加以指导;初稿方面,硕士生导师应从初稿的基本结构是否合理、论点是否明确、论据是否充分等方面加以指导;终稿方面,硕士生导师应从论文层次结构是否清晰、论文内容是否丰满等方面加以指导。[10]

(三)地方高校优化自主研究环境

科研设施是基础,科研氛围是催化剂,科研机制是保障。因此,完善硕士研究生自主研究设施、营造硕士研究生自主研究氛围、活化硕士研究生自主研究机制是优化自主研究环境的重要手段。

1 完善自主研究设施

地方高校应丰富图书馆的藏书,同时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科学技术,及时更新线下书目和线上资源。同时,购买更多、更权威的网络数据库,使得硕士研究生可收集最前沿、有效的研究资料。此外,还应建立更多实验基地和自习室,为硕士研究生自主研究提供园地。

2 营造自主研究氛围

地方高校应倡导平等的学术气氛,鼓励硕士研究生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加硕士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交流,减少学术壁垒、重复研究等现象。同时,简化申请课题的流程,增加课题数量。尽可能鼓励硕士研究生参与其中,以营造一种人人在研究,人人爱研究的自主研究氛围。

3 活化自主研究机制

在重视物质奖励的同时也要注重精神奖励。定期召开表彰大会,评出“科研标兵”,鼓励硕士研究生自主研究。另外,也应建立处罚机制。运用处罚机制倒逼硕士研究生重视自主研究。对于那些自主研究不认真的硕士研究生,可以取消其一年内申报课题或评优评先资格。

总之,研究性是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本质要求,培养硕士研究生的自主研究能力是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灵魂,是提高硕士研究生自主研究水平的关键。

猜你喜欢
硕士生研究性硕士
我国2021年在学研究生规模达333万人
黑河学院与俄罗斯阿穆尔国立大学联合培养本科生和硕士生签约
山东艺术学院作品精选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厦大硕士创业新一站 卖卤味
研究性论文摘要的写作方法
建筑学硕士揽了“瓷器活儿”
赵燕磊
Younger and Older learners’Advantages on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Different Learning Sett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