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2019-01-11 14:29江苏省淮安市清河实验小学马晓妮
小学时代 2019年26期
关键词:消化教师应意识

江苏省淮安市清河实验小学 马晓妮

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思维不成熟、学习能力差的阶段。因此,教师必须要利用小学生的年龄特性,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帮助小学生解决各种各样的学习问题。通过培养小学生的提问意识,帮助小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丰富小学生的思维体系,不断刷新小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学习观,从而使小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更好地学习新知识。另外,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还能塑造小学生的个性,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性决定,他们虽然对新鲜知识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但对学习缺乏耐心和恒心,不能很好地解决学习问题,很容易养成被动式的奴性学习习惯。教师通过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小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从而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

二、语文教师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存在的问题

1.师生关系不和谐,学生不敢提问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由于教师教学过于严厉,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学生很容易养成惧怕教师的心理。由于不能与教师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灵沟通,也不能与教师建立深度信任的友谊,这就使得学生在实际课堂学习中,即便遇到学习难题,也不敢向教师提问。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个性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限制。

2.学生思维混乱,抓不住提问的重点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学生的学习任务变得越来越重。一些语文教师为了追赶教学进度,没有重视学生接受和消化知识的能力,致使学生还未消化掉旧知识的同时,就开始学习新知识。久而久之,学生的语文思维变得越发混乱。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存在诸多疑问。但由于掌握的语文知识有限,无法准确地表达自身的学习欲望和需求,从而在提问时抓不住重点,使教师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疑惑。

3.没有依托交流,学生提问过于被动

众所周知,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他们不具备健全的思维体系。很多知识需要通过亲身实践,以及教师的细致讲解,才能够准确地获得。语文是一门知识体系庞杂、综合性强的基础学科,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进行学习交流是十分重要的。受传统教学思想束缚,教师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交流时间,致使学生思维固化,提问过于被动,从而无法依托合作学习,提升自身的语文能力。

4.没有消化问题的时间,问题意识不足

学习是一个过程,它既强调“学”,也强调“习”。虽然学生提出了一些有价值、有高度的问题,教师也给予了及时的解决。但由于没有充足的消化时间,致使学生不能从问题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从而导致问题导学法失去意义,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成为了空谈。基于此,教师必须要重视提高学生学习地位,给学生提供更好、更多的思考空间,从而使学生能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三、语文教师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方法

1.创设学习情境,培养学生敢于提问的心态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创设学习情境已成为了教师的基本技能。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必须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言,敢于表达自我,从而养成提问的好习惯。首先,教师应根据教学要求,不断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能够准确发现学习时存在的问题。通过向教师提问,解决自身的疑惑问题。例如,教师在教《我是什么》时,可以让学生在阅读文章后,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然后教师再进行一一解答。为了提升教学效果,通过依托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创设更好的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升学生提问的质量。其次,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学习地位。通过营造轻松自如的学习气氛,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友谊。例如,教师在教《曹冲称象》时,可以先让学生阅读文章,然后利用一些趣味性的小问题,训练学生的思维,从而激发学生提问的欲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到学习环境中。

2.教会学生学习,促进学生抓住提问的重点

为了提高学生提问的质量,以及抓住知识重点的能力,教师必须要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教会学生提问的方式方法。首先,教师应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通过给学生留一些预习作业,让学生养成自主阅读与写作的习惯。通过记录不懂、不理解的问题,让学生听课过程中,学会重点听不理解的知识内容。其次,教师应引导学生消化知识内容。通过在教学结束后,让学生记录自己仍没有理解的问题,鼓励学生及时向教师提问,从而解决心中的疑惑。例如,教师在教《登鹳雀楼》时,应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诗中的意象。通过掌握学生存有疑惑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讲解,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古诗。最后,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异议。通过让学生表达自我,掌握学生的思维模式。例如,教师在教《妈妈睡了》时,可以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通过问妈妈为什么睡了等问题,让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从而在掌握学生思维动态的同时,拓宽学生的语文思维。

3.加强沟通与交流,培养学生善于提问的能力

为了实现深层次的语文学习,教师必须要翻转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地位。通过加强师生、生生间的沟通与交流,不断培养学生善于提问的能力。例如,教师在教《日月潭》时,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提问。通过让学生阅读文章内容,鼓励学生自由发问。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加强教学效果,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回答问题的同学,为自己解决疑惑。另外,为了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通过组建学习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相应的知识比拼。通过让各个小组互相提问题、解答问题,不断优化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4.利用自主学习时间,让学生充分消化问题

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语文,掌握提问和解答的技巧,教师必须要给学生更加充足的消化时间。例如,教师在教《树之歌》时,应根据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对学生进行细致性的解答,帮助学生掌握文章的主旨内容和中心含义。通过给学生更多消化知识的时间,使这些问题和答案成为学生知识体系中的一部分,从而提升学生语文的综合素养。

总之,学习语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要想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就必须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拓宽学生的思维格局,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从而使学生能够依托问题,解决各种语文难题。

猜你喜欢
消化教师应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胃不舒服”未必都是消化问题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教师应如“水”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
意识不会死
消化不良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趴在桌上午睡不会影响消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