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应关注学生核心素养

2019-01-11 14:29江苏省扬州市维扬实验小学郭东兵
小学时代 2019年26期
关键词:足球教学内容动作

江苏省扬州市维扬实验小学 郭东兵

小学体育教学应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三个途径:

一、教学内容选择应紧扣学生的认知结构

长期以来,体育教学内容的单一化、低龄化一直困扰着体育教育工作者,如3、4岁幼儿就会的前滚翻,到了小学再教;篮球项目中单手肩上投篮、行进间投篮等教学内容;排球正面双手垫球和上手传球等,学了好几年,真正掌握运动技能的学生很少,能够上场比赛的学生则更是寥寥无几。体育课程内容的结构化应关注学生的认知结构,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难度的教学内容。教师首先应在开始阶段呈现完整的单元内容,引导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动作概念。在教学的过程中,向学生呈现出不同难度和不同组合的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循序渐进地练习,享受着完整、连续的学、练、赛所带来的快乐。如在小学足球教学中,所有学段的教学内容中都有球性练习、踢球技术、接球技术、运球及运球过人等内容,但在具体内容安排上还是有所区别的。如在球性练习中,水平二的三至四年级以原地的揉球、脚底拉球、盘球和脚背正面颠球等技术为主,而水平三的五至六年级则学习多种部位颠球等相对复杂的技术。在本单元教学中合理选择球性练习(揉球、脚底拉球、原地颠球)基本技术(脚内侧传、接球、脚背正面传接球)等教学内容,并且在教学中搭配一些游戏、比赛和体能练习内容,如在教授脚内侧传接球技术时,我们可以选择“传球比多”的教学比赛和“竞速脚内侧敲球”的体能练习来巩固所学的动作技术。实践证明,这样的系列化、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可以有效调动起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方法的运用应紧扣项目的技术结构

1.“男生不会立定跳远”——技术特点。在进行五年级立定跳远教学时,笔者发现几个男生立定跳远的成绩很差,究其原因是他没有掌握正确的立定跳远动作,很多男生在起跳、腾空的动作阶段,双手要么是夹在身体两侧,要么是向后摆动,手臂根本没有前摆的动作。立定跳远从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学习了将近五年,测试了近五年,为什么学生还不能掌握正确的动作方法(尤其是摆臂的动作)呢?我不禁回想起在小学游戏中经常练习“青蛙跳”和“兔子跳”,为了更加形象逼真,教师往往会要求学生在练习“青蛙跳”时双手背在后背,“兔子跳”时,两手放在头顶变成了“耳朵”,学生整个跳跃的过程中,双手没有任何动作要求,始终处于静止状态。这些练习使学生产生了错误的动作定势,可能会对以后的立定跳远的学习产生“负迁移”,加之少数教师在立定跳远教学中忽视了手臂动作的动作要求,以致部分学生到了五、六年级在练习立定跳远时,还不会上下肢蹬摆配合的动作。当然,体育教学中碎片化、单一化现象比比皆是,如在快速跑教学中经常选择高抬腿等作为专门性练习,但无论是原地练习还是行进间练习中,教师往往强调的是腿的高抬和快频率,而很少提及对摆臂的要求。在实心球教学中,教师注重的是手臂和躯干的技术动作,而忽视了头部动作在投掷运动中的重要作用。同样在推铅球教学中也很少提及左手臂的动作方法等等。教学中,每个运动项目都是由多个技术环节构成的,而这些技术环节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应把握好各个技术环节的特点,有的放矢地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手段,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比如,立定跳远可以分为预摆、起跳、腾空、落地等几个阶段,动作技术又有下肢动作、躯干动作和上肢动作。在开始教学时,教师就要呈现完整的动作结构,帮学生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在模仿、练习、纠错和教师的指导中,逐步掌握立定跳远的重点环节,并培养学生对跳跃运动的结构性认识。投掷教学也应该强调头及非投掷手的动作方法及要求,而在球类教学中则应将所教的技术进行有机地组合。在足球课中,我们可以将传球、运球、射门等技术组合起来练习,接着就是分组的对抗练习,再有就是小场地的5对5、7对7的比赛。

2.“一操多用”——项目规则。笔者曾经看到一个图片报道某个足球特色学校的大课间活动,全校学生排成整齐的队伍,每人手拿一只足球在做操。“一操多用”的现象在平时体育教学中很常见,即教师在准备活动中始终使用一套徒手操,这样可以节约出体育教师编操和学生学操的时间,有效提高体育教学效率。但每个运动项目都有其严格明确和必须遵守的比赛规则,我们在平常的教学中应该严格按照比赛的规则。如在足球比赛中,除了守门员和掷界外球时是严禁用手触及球的,如果我们在足球教学中做的球操还是与篮球课中的球操一模一样,都是手拿着球做一些伸展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踢腿运动、跳跃运动的话,就违反了足球的规则。因此,在足球教学中,我们应该强化这个规则意识,要求学生练习过程中不得用手触碰足球,更不能长时间地用手拿着足球做“篮球操”。在篮球教学中,教师就要提醒学生不能抱着球走或跑。对于田径项目的教学则更加强调规则意识,如快速跑中的抢跑、跳远中的起跳点不准(脚踩线或在起跳板后起跳)、投掷项目中器械出手后的犯规等等。

三、教学流程的设计应紧扣教学的课堂结构

体育课的结构有很多种分法,但最经常使用的是三段式结构,即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这三个部分是环环相扣,不能割裂的有机整体。准备部分主要由课堂常规、引导语、一般性准备活动和专项性准备活动等内容组成,引导语中教师通常会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到基本部分的学习,做好心理准备。而一般性和专项性的准备活动则为学生体育学习提供了身体准备,使学生以适宜的身体状态参加运动技能的学习和体能的练习中,避免在练习中出现伤害事故。而在基本部分则是对准备活动所提问题及专项准备活动的积极回应,学生带着问题练习,更有目的性和趣味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结束部分则需要在短时间内对学生在基本部分学习中承载负荷较多的肌肉或肌肉群进行有效的放松。教师在总结中对准备部分所提的问题进行解答,与学生共同揭开谜底,为一节课画上圆满的句号。如在《实心球》教学中教师在开始时提出“如何提高出手的速度?”准备活动中编排了热身球操和两个专项准备活动(激活腰部及肩部肌肉的练习)。在基本部分则采用多种形式的拉肩、背弓、弓步振臂、屈臂打和投球练习,提高肩关节和腰部的柔韧性,以增大投掷动作的幅度,有效提高实心球的出手速度。在体能练习中则通过两个人的对抗性练习,以增加学生的上下肢力量。结束部分对肩部、腰部的肌肉进行拉伸练习,再结合学生本节课的练习体验,得出了“幅度是决定出手速度的重要因素”的结论,巩固了本节课学习成果。

体育课程内容的结构化是从学生的实际特点出发,面向全体学生教学,突出了教学内容的系统性、连续性,教学方法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教学流程的层次性、递进性。体育课程内容的结构化的实施,必定对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和锻炼习惯的养成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足球教学内容动作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动作描写要具体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认识足球(一)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