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资源在高中美术鉴赏中的应用分析

2019-01-12 16:08马琳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乡土美术资源

◎马琳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常常采用言语式和填充式的教学方式,极大程度地消减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阻碍了学生审美以及美术素养的提升。对此,教师应当将新课标理念践行于实处,把乡土资源渗入于美术鉴赏教学之中,丰富美术鉴赏教学形式和教育资源,促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体悟到乡土文化的内涵精髓,促使他们的文化自信、审美素养等均得以充分良好的提升。

一、乡土资源在高中美术鉴赏中的应用价值

(一)丰富美术鉴赏教学内涵

乡土资源属于本土文化,艺术形式多种多样,将其与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进行深度融合,能够让鉴赏教学更具生活性和人文性特征,丰富教学的形式与内涵,激起学生的学习性质,促使其能够更加深刻地感悟到家乡文化以及家乡艺术的价值,让他们的审美能力以及美术素养得到充分良好的提升。

(二)提升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

当代高中生大多对流行文化较为感兴趣,他们常常忽视对乡土文化、传统艺术的探索和认知,这不但阻碍了学生的健康和全面发展,同时也使得优秀艺术及文化无法得到良好的保护和传承。而将乡土资源渗入于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之中,则能够让学生从根源上认知乡土以文化和传统艺术的精髓之处,促使学生的审美及文化传承意识得到有力培养,推动传统文化的宣扬与传承。

二、乡土资源在高中美术鉴赏中的应用策略

(一)组织乡土写生,激起学习兴趣

美术鉴赏教学旨在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让学生从中领悟到创作者的想法与思想情感,促使学生的观察、感受以及审美能力得到良好的提升。对此,美术教师应当革新自身的教学观念与方法,将学生的实际以及发展需求当作教学切入点,组织学生参观当地乡土自然资源,对乡土风景进行采风,以各式各样的实践性教学方式促使学生能够认知到乡土美术资源的特色化、多样化特征。

例如,教师可在班内组建多个美术小组,并为各小组布置乡土化的美术作业,指引他们在假期对当地的农田、树林、山水等进行采风写实,让学生能够在采风写实中将自身所学的美术知识加以实践,深化他们学习体验和美术认知,促使其美术学习和鉴赏兴趣得到良好的激发。

(二)引入乡土材料,丰富教育资源

乡土资源的辅助教学优势主要体现在乡土材料方面,尤其是农村地区,其有着极为丰富的乡土材料,教师将这些乡土材料引入鉴赏教学之中,丰富美术鉴赏教学资源的同时,也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教学有效性得到充分良好的提升。

例如,教师可将当地的花草引入课堂之中,与学生一同对其色彩、形态等特征进行观摩和讨论,然后指引学生以此为对象进行美术创作,促使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得到充分有效的调动,让他们的审美及创作能力得以有序提升。又如,教师可将富有当地特色的鞋面、鞋垫、枕头、服饰、窗花等刺绣作品带入课题之中,向学生讲述刺绣中一些特殊符号及图案的寓意,如鸳鸯图案是祝福新婚夫妻、鱼或鼠的符号是祝福男性平安多财等,以此来扩展学生的审美及文化视野,促使他们的学习和探索乡土文化的兴趣得到良好地激发,进而推动鉴赏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三)牵线乡土艺人,宣扬当地文化

乡土资源源于生活,这使得其有着极强的生活化特征。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部分美术教师缺乏对乡土文化的考究契机,使得他们往往无法将当地的传统艺术或乡土资源加以利用,致使鉴赏教学显得无趣和枯燥,影响学生审美素养的发展。对此,高中美术教师应当积极牵线当地乡土艺人,将一些优秀的艺术匠人邀请至课堂之上,对学生进行专业性的知识讲座,以此来深化自身和学生的乡土文化认知。如此一来,不但能够让学生的审美素养得到充分有效的提升,同时也能够推动当地传统艺术和乡土文化的宣扬与传承。

例如,在讲授“建筑艺术”的知识点时,教师可将当地的优秀建筑匠人邀请至课堂中来,发挥其艺术和实际经验丰富的优势,为学生诠释我国建筑艺术的内涵与精髓,让学生的民族归属感与自豪感得到有力的培养,扩充其审美认知,实现教学效果提升的同时,为当地文化艺术的宣扬与传承奠基。

结语

总之,高中美术教师应当从学生实际出发,革新自身的教学观念与方法,将乡土资源全面渗入于美术鉴赏教学之中,发挥其辅助和促进教学的作用,创设趣味性、人文性、实效性兼备的课堂环境,进而为学生的健康和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乡土美术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乡土中国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