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遗民绘画中的隐喻表达

2019-01-12 16:08华明婕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遗民画者文人

◎华明婕

元代社会的特殊性在于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少数民族掌权,蒙古人及其盟友掌握了长江三角洲以南的各地政权,因而江南地区的文人先贤一举从社会的高层沦为了被剥削者。面对如此境况,对故国怀有深刻感情或立志于出仕的文人们纷纷选择了隐匿于民间,他们把注意力转向了艺术,以此作为表达内心情感的手段。由于政治的特殊性,几乎所有由宋转入元朝的文人,都无法直接抒情明志,而绘画就逐渐变成了文人们表达内心的艺术途径,通过“隐喻”的手法将自己的情感潜藏其中。

一、从元代的“遗民”到遗民绘画

遗民是指朝代更替交换之时,在新朝继续生活的前朝人。宋元之际,外族入侵使遗民之义更为彰显,从而产生了如今我们所熟知的遗民典型。在元朝早期,为了表达对故国的忠贞,很多人拒绝臣服于蒙古,他们一方面不愿接受蒙古的招揽,一方面又无处实现政治抱负。这批人有的曾在宋朝为官,有的义愤填膺坚决不事二主,他们即是所谓的“遗民”。他们空有一腔悲愤但也别无他法,所以自愿成为前朝遗民,以书画来书写内心的情怀。

在政治上的剧变中,江南地区的文人受到了极大的压抑,心中满是失落与伤痛。因此遗民画家认为,当无法通过行为完成外在的反抗之时,人就会寻找其他途径以追求精神自由与情感抒发。也正是由于政治上的问题,元代的绘画虽然没有雄壮强大的气魄,但是其内涵与韵味极其丰富,通过画作直接向世人传递出其内心的讯息,对于当时无法表达内心情感的文人来说,无疑是最为理想的表达方式。

二、绘画中的隐喻表达

隐喻和比拟、比喻一样属于修辞手法,指的是用其他意象代替实际描写的事物,使观者在观察意象的同时领会、体悟到意象背后的深层含义。

传统绘画中为大家所熟知的意象如梅、兰、竹、菊,文人以其为“四君子”,通过此种意象表现在画面中使观者感受到的是更深层的含义。郑燮酷爱画竹,其作品《风竹图》以风竹的形象联想到百姓,掉落的竹叶如同无所依靠的人民,使其倍感苦痛,因此他为官时实行一系列政策以拯救在磨难中挣扎的人民,而画竹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其品行修养中所具有的君子风范。

隐喻不止可以表现一个人的品行修养,而且还暗含国破家亡之痛。元代画家龚开的《瘦马图》,采取与以往形式不同的刻画方式,一匹瘦骨嶙峋的马立于风中,呈垂首状,饱含苍凉之感,但从马的眼神中可以看出画者着重刻画的不屈之态。此马原是先朝的“天闲”之马,战争过后已无主人饲养流落荒外,以两朝之马的状态作对比,黍离之悲蕴含其中。

由此可见,“隐喻”是绘画中常见的表现方式之一,尤其在两朝交替之时,愈来愈多的画家运用此种方式抒发内心的矛盾、彷徨与悲痛,使作品产生了别样的力量。

三、元代遗民画家中的隐喻表达

元代绘画中的“隐喻”与其特定的政治环境有关,这一方法贯穿了元代绘画的始终。归纳起来,元代绘画中的“隐喻”最明显的类型可以分为以下两种:隐喻故国之思、隐喻未能实现的政治抱负。

第一,元代遗民画家以画隐喻亡国之痛。遗民画家由宋入元,他们大多有着丰厚的学识和卓越的绘画技巧,在思想上追求隐逸的状态。他们或者隐逸不仕,或者隐逸于山水田园之中,或者寄情于书画之间。他们对于出仕早已不抱有期待,从而通过这种隐逸的生活抒发亡国之思。

第二,隐喻未能实现的政治抱负。易代之际,一些饱含学识的文人因政治原因无法出仕新朝,理想抱负无法实现,不少遗民在绘画上找到了自我实现的途径。敢于和蒙古、色目贵族直接抗争的遗民画家温日观,嫉恶如仇,不慕权贵,坚决不仕新朝。温日观擅长水墨写意葡萄,常常借助酒力,进入无拘无束的创作状态:“酒酣兴发,以手泼墨,然后挥墨,迅于行草,收拾散落,顷刻而就,如神。甚奇特也。”

结语

从南宋的半壁江山到元大一统,巨大的社会变化对中国传统的视觉艺术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时“画者,不欲画人事。非画者不识人事,是乃疏于人事之故也”,遗民画家的国家观念以及政治抱负蕴含在艺术意象中表现出来,这种创作方式绝非偶然,而是在时代的发展下应运而生。元代遗民绘画以“隐喻”的方式,体现于文人在改朝换代之际的亡国之痛、政治抱负等方面,这些情感与画面紧密联系在一起,构成了元代遗民绘画重要的特征之一。遗民画家的寄寓方式,常常影响后世画家的创作。

猜你喜欢
遗民画者文人
古代文人与琴棋书画
绘画分析与心理治疗在派出所民警心理健康工作中的应用
古代文人的雅号由来
试析几处西周墓地中的殷周杂处
西夏遗民研究的全新力作——《西夏遗民文献整理与研究》评介
西夏遗民余阙对魏晋六朝诗歌的接受
西夏遗民文献研究的全新力作——《西夏遗民文献整理与研究》
文人吃蛙
蒙马特与798
撕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