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文化自信基础

2019-01-12 21:12吴书飞
魅力中国 2019年21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中华民族革命

吴书飞

(中共来安县委党校,安徽 来安 239200)

早在清末时期我国一些思想家就提出了关于复兴文化的问题,魏源就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后来孙中山、梁启超和章太炎为代表的“国粹派”分别提出了“振兴中华”“少年中国”“古学复兴”等,但最后都失败了。今天的中国又再次强调文化自信,那我们的文化自信到底自信的是什么文化,又如何加强文化自信呢?

让中国人“自信”的“文化”,至少包括三个层面: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因此,我们要加强文化自信建设必须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一、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一)引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马克思主义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精华,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是我们党不懈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理论结晶,是科学的思想理论,我们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引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二)推动文化内容创新

1.立足实践。实践是文化的来源,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都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在上层建筑上的反映,都具有明显的时代性。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上,201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90.0309万亿元,大约13.6万亿美元,中国经济总量首次突破90万亿;科技上,我们看到了“天鲲”试航、“嫦娥”奔月、“北斗”棋布等等,国家兴旺,文化必然兴盛。

2.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要想做到文化自信就要弘扬好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这就是文化传承。而文化的传承,不是对传统文化的全盘继承,而是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比如我们所遵循的孝文化中,通常都会提到“二十四孝”,而这其中“亲尝汤药”是我们应该积极宣传的,而“埋儿奉母”则不可取。

3.借鉴优秀外来文化。我们今天在发展文化时,要着眼于中华文化的长远发展,以更加开阔的视野、自信的心态,吸纳各国文化之长,使中华文化不仅植根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而且符合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做到博采众长、为我所用。

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首先,要知晓文化。中国地大物博,各区域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底蕴。树立文化自信要以知晓自身的文化家底为基础。比如说许多人从课本和老师那里知道了安徽省全椒县有个吴敬梓,却不知道全椒县还有个薛时雨。薛时雨的作品因为没有进入课本和课堂而不为人知,有《藤花馆诗删》留存于世。类似薛时雨这样的历史人物以及他们留存的作品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了解、盘点。只有知晓中华文化是如此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我们的文化自信才会更有底气。

其次,要挖掘文化。现在我们关于中华文化的知识系统,只是建立在已经发现、知晓的文化遗产基础之上的,还有很多文化遗产未被发现。比如,现在我们对思想史的认识主要依据的是历代思想家留存的著作,但民间也留存有不少思想史的材料如家规族训,它们呈现了思想史的另外一面,需要深入挖掘。还有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也需要我们去深入挖掘。只有做好文化挖掘工作,中华文化的丰富性才能得到充分彰显,我们才能更具文化自信。

最后,要研究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我们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和方针,也是树立文化自信的必然途径。又如,清华简被发现之后,不少学者都在持续不断地识读其文字,虽然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但还有一些更难的文字需要识读。可见,树立文化自信,需要沉下心来研究我们的文化。只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之后,才能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更好树立文化自信。

三、继承和发扬革命文化

(一)以革命文化筑牢理想信念。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始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苦苦挣扎,面对民族的危难,无数仁人志士为寻求民族复兴不屈不挠、奋勇前行,但终究未能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和中华民族衰败的趋势。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中国共产党义无反顾扛起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的大旗,在深刻总结了各阶级历次探索失败的教训后,清醒而坚决地选择了以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的复兴之路。

(二)以革命文化激发担当意识。实现民族复兴的大任并不是一个自生自成的发展过程,需要一代代建设者敢于担当、勇于担当,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信念。在党扛起历史使命,带领人民踏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形成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系列革命精神。这种革命精神在新中国成立后转化为主人翁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劳模精神等在和平年代建设社会主义的崇高精神境界,激励广大人民群众致力于将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革命精神是革命文化的灵魂,以革命文化去激发担当意识既能从精神层面培养敢于担当的精神品质,又能在情感认同中激发敢于担当和善于担当的意识和勇气。

在社会构成的各种要素中,文化的影响最为广泛,如同空气,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只有建立起全民族的文化自信,我们的道路选择、理论创新和制度构建,才能从文化心理和情感上得到最广泛最大程度的认同。

文化成果丰硕,文化气韵悠长,世界将更广泛更深入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旺盛活力和无穷魅力。中华文化的盛放,让人类多样文明汇聚的大舞台呈现更加绚丽的光彩。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中华民族革命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华侨图书馆将建海外漂流站 让中华文化传播海外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以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路径思考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中国的出行革命
粉红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