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探讨

2019-01-14 09:33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巉口中心小学梁克利
家长 2019年28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情景课文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巉口中心小学 梁克利

一、创设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实现有效教学,就必须立足学生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学习能力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喜欢游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利用学生喜欢的游戏、故事、图画等创设出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走入课堂,开始自主学习。如在教学语文课文时,教师可根据具体课文内容,借助网络为学生搜集与课文有关的图画、视频等,将这些资料有机整合形成课件,在课前为学生播放,创设出具体的情景,在调动起学生兴趣后以问题导入课堂,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与小组同学讨论协作解决问题,以实现对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锻炼。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将微课灵活应用其中,在微课中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以任务为导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习惯。

二、重视课前预习,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在语文学中,课前预习是一个重要环节,合理利用课前预习,可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但由于小学生知识储备较少,学习能力有限,因此若教师完全放开手将不利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同时也会阻碍教学进度。因此,在指导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扮演导师的角色,给予学生及时、到位的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清晰的学习思路,让学生充分利用时间进行有效学习。如在指导学生自主阅读一篇课文前,教师提前告诉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时需完成“读、画、想、说”等一系列自主学习,并明确指出各个步骤的具体要求,这样可降低学习难度,同时使学生有一个大体的预习方向以及清晰的预习思路,预习的效率也会得到提高。在预习环节,教师要合理利用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以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习惯与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应用问题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也要讲究策略与技巧,如在学习一篇课文时,不是直接将问题抛给学生,而是指导学生在初读课文后质疑,之后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提出问题,最终深入探究,得到正确答案。教师要对学生预习情况及时检查,通过检查给学生一定的压力,让学生能自觉完成预习任务;同时,通过检查,教师也能准确掌握学生预习情况,在教学过程中也会更有针对性,教学效率会更高。

三、注重评价,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模式提倡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积极运用自身智慧、知识,从课本、课堂等中获得相关知识与技能,从而达到学习目的。但为保证自主学习的有效性,教师还需注重教学评价与总结。教师应正确认识到,科学、全面、客观的评价可使学生清楚认识到自身在学习中的优点与缺点,进而在教师的指导下调整学习计划,提高学习的有效性。为此,教师要立足实际情况,给予科学适当的评价,及时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足,帮助学生有效学习。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采取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对于提升学生学习能力、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采用科学教学策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情景课文
情景交际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如何提高低年级数学课前预习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石化企业情景构建的应用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楼梯间 要小心
背课文
做好课前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