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竞赛模式创新路径探析

2019-01-14 02:46蔡弥柏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33期
关键词:高校体育创新

蔡弥柏

摘  要:高校体育竞赛不仅是素质教育成果的展现,还是我国体育发展重要的组成部分,体育竞赛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培养其竞争意识。本文采取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分析法对4所高校大学生对于体育竞赛的参与度、体育竞赛组织形式及大学生参与体育竞赛的兴趣进行研究,最终得出高校体育竞赛存在竞赛项目少、操作难度大和相关体制匮乏等问题,并对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在体育项目、体育设施及场地等方面进行创新,使得高校体育竞赛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体育  竞赛制度  创新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11(c)-0121-02

1  创新高校体育竞赛模式的目的

创新高校体育竞赛模式是对目前我国高校体育竞赛模式的补充完善,开发出一系列高效可行的体育竞赛模式。国际性的体育竞赛,之所以能得到广大群众的高度重视,离不开竞赛模式的创新和完善,体育运动不仅可以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还可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享受,其自身具有独特的魅力[1]。

2  研究方法

2.1 问卷调查法

在对体育科研方法和社会学调查等资料进行大量阅读和分析后,根据研究内容提出相应问题。问卷由学校老师进行统一发放,各校随机选取100名学生对其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共计发放400份,最终收回368份,回收率为92%,包含有效问卷359份,有效率为89.8%。

2.2 文献资料法

查找相关书籍以及文件数据库,对2015年至今有关本研究的相关文献对其研究成果进行分析,为本次研究提供数据基础[2]。根据实际需求,共选取有关文献共计20篇,结合研究内容对其中10篇文献进行参考。

2.3 逻辑分析法

采取逻辑分析的方式,对于体育竞赛参与情况、体育竞赛组织情况等方面结合各高校自身情况,对高校目前体育竞赛制度上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

3  研究结果及分析

3.1 研究结果

3.1.1 大学生参与体育竞赛的情况

高校体育竞赛参与人数是体育工作开展如何的一个数据参考,也是高校体育能否有效开展的基础保障。但从调查结果来看,参与体育竞赛的积极性不高,中其中3所高校不参与体育竞赛的人员占总数的20%以上,其中某专门学院不参与体育竞赛的人员占总数比例最少仅为3.1%,在调查中发现,4所高校都是偶尔开展体育竞赛活动而不是经常对体育竞赛活动进行开展,经了解发现这与体育设备及场地老化有关,此外学生学业任务较重课余时间不多因此大多数学生没有参与体育竞赛的自主性。

3.1.2 高校体育竞赛组织情况

经调查发现,现下高校体育竞赛开展主体组织者为学生会和体育部。调查结果显示,高校体育竞赛组织力的影响情况分别为学院体育部占39%左右、学生会体育部占30%左右、各系体育部占23%左右、各班体委占8%左右[3]。如图1所示,一般每年各高校在体育部的带动下都会开展几次大规模的传统体育竞赛,竞赛通常以大型且周期长的比赛为主,而學生开展的体育竞赛则以小型且周期短的比赛为主,二者相辅相成。

3.1.3 大学生对体育竞赛的兴趣度

从调查情况来看,大学生普遍对于体育竞赛兴趣度较高,感兴趣的在80%以上,只有某大学学生对体育竞赛感兴趣的人数较少,不感兴趣的大学生占总体的70.8%,相比其他3所高校对于体育竞赛的兴趣度全然不够。只有大学生对于体育竞赛具备浓烈的兴趣,才会主动参与到体育竞赛中去,运动潜能才会被激发,反之则不然。

3.2 研究分析

通过上述研究发现,目前高校体育竞赛开展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3.2.1 体育竞赛项目少

校园体育竞赛开展项目仅为十几项无法满足学生需求。同时,没有针对大学生本身特点的体育竞赛内容,因此大学生对于体育竞赛的参与度不够,没有很大的自主热情[4]。

3.2.2 体育竞赛难度大

高校体育部开展竞赛数量较少,而由学生自发组织开展的体育竞赛又不能被纳入学院体育竞赛工作范围内,导致有些高校对于学生自发组织的体育竞赛关注度不够。

3.2.3 体育竞赛激励机制匮乏

由于高校体育竞赛组织形式分别为学院体育部和学生自身两种方式组成,但竞赛奖励只用于学院体育部组织的体育竞赛上,而学生虽然组织体育竞赛次数较多,但奖励档次不高,因此大学生对于体育竞赛自主参与性被影响。

4  体育竞赛模式创新路径

4.1 体育竞赛项目创新

高校体育竞赛其本质是极具竞争性的比赛,但有些学生竞赛技能不高甚至没有竞赛技能,往往没有机会参与。大多数的高校体育竞赛比如一年一度的运动会,所有单项的体育比赛只是那些少数竞赛技能高学生的主场[5]。为有效使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体育竞赛中去,需将体育竞赛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将体育竞赛的娱乐性、健身性、有趣性开发到极致。在运动会的开幕仪式上和各项比赛开始前加入健美操、团体舞、武术、军体拳、球类表演等,这样促使那些不具竞赛技能的大学生广泛参与到体育竞赛中来,此外结合各地区高校实际特点对一些娱乐性、健身性、有趣性较强的体育竞赛进行开发,将课外活动和体育竞赛有机结合。在日常的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过程中,对于某些常规的体育竞赛机制、规则、方法对学生进行讲解,让更多大学生对于体育竞赛有正确的了解。

4.2 体育设施和场地创新

调查结果显示,体育设施的不完善是制约体育竞赛开展的主要原因,而造成该类问题出现的基本原因是资金投入量不足。目前由于高校持续扩招,各高校学生数量急剧增加,但校内的体育设施和场地依旧维持原样,虽有部分增加但无法对大学生实际需求进行满足。所以加强资金投入就显得很有必要,对体育设施和场地进行完善和改良,某些适合大学生且受喜爱程度较高、花费较低的设施要大量进行引进,体育设施和场地完备,大学生才能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体育活动从而激发其对体育竞赛的兴趣[6]。一些资金不足条件较差的高校,学校鼓励学生自主建造体育设施对高校内部体育资源进行发掘,最大程度为体育竞赛有效开展创造适当条件。

4.3 体育竞赛体制创新

对于高校体育竞赛的奖励体制进行创新,在以往发放礼品的基础上,对表现突出的运动员给予优秀运动员称号,对于各项记录保持者进行课程加分、精神及物质双重奖励,尽可能让所有体育竞赛参与者,获得形式多样的各种奖励。调查结果显示,高校普遍采取的课外体育活动为俱乐部活动、结伴出游和单独活动,对于课外体育活动没有完善的体系和制度,缺乏管理态度,开展高校工作的制定者及管理者都是学校领导,对于体育竞赛及课外体育活动进行高度重视,所有工作才得以有效展开。现下已将体育竞赛及课外体育活动归入体育教学范围内,因此校领导要将一些错误的课外体育活动形式进行改变,对体育竞赛重视起来,对于活动开展的相应工作实际进行落实,派专人进行管理和监察[7]。从软件及硬件两方面进行着手,通过网络手段对大学生进行体育管理、体育技巧等方面的说明,将种类丰富的体育资源提供给大学生,让其对单项课外活动技术重点进行把控,规避采用错误技术带来危险。

4.4 体育竞赛纳入学生体育成绩

由于受传统体育观念的影响,虽有明文规定体育竞赛是体育教学的构成部分,但高校对于体育竞赛普遍存在管理程度不够、学生参与率低、体育竞赛认识不足的情况,根据以上问题高校应形成体育课内外一体的系统管理模式,把体育竞赛、体育课归入体育教学管理中去,采取考核、考勤手段,将大学生参与体育竞赛出席率按适当比例列入成绩考评中,充分带动大学生参加体育竞赛的积极性。

5  結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以高校体育竞赛需求作为出发点,对高校体育竞赛制度进行完善及创新,提高大学生对于体育竞赛的兴趣及参与度,充分认识到体育竞赛的重要性,锻炼身体的同时,满足学生的生理心理需要,对校园体育文化进行丰富,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对于不足之处进行整改,极大程度上发挥高校体育竞赛的实际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乐,孟昭亮.依托学科竞赛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思考与探索[J].科教导刊,2018(3):8-9.

[2] 袁伟忠,王凌凌.材料专业大学生学科竞赛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才智,2018(12):59.

[3] 刘佳,程丹.浅谈高校体育教学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与思考建议[J].田径,2018(6):36-38.

[4] 郑建福.论我国搏击类竞赛中体育保险制度模式的构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8,41(4):50-54.

[5] 闫朋沂.茶文化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福建茶叶,2018(6):196.

[6] 邓万金.我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动态链管理体系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8,41(2):101-108.

[7] 吴焕玺.赣南采茶舞蹈引入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若干思考[J].福建茶叶,2018,40(2):207-208.

猜你喜欢
高校体育创新
浙江省金华市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的互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