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预激综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观察

2019-01-15 09:16刘洋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帕酮室上性普罗

刘洋

(吉林油田总医院,吉林 松原 138000)

预激综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为临床多发的一种心律失常疾病,虽然并不会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但是却也会造成血流动力学恶化,因而需及时介入有效的治疗[1]。

1 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将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预激综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按照随机排列表法分组,胺碘酮组患者中共计40例,包括男性24例与女性16例,年龄最小者50岁、最大者80岁,平均(64.7±5.2)岁;普罗帕酮组患者中共计有40例,包括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最小者49岁、最大者78岁,平均(63.2±5.1)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性不鲜明(P>0.05),可进行针对性临床比对。

1.2 方法

1.2.1 普罗帕酮组 将70 mg的普罗帕酮加入到20 mL的葡萄糖注射液当中,充分混合摇匀,行静脉推注,且要将推注总时长控制在5 min之内。对患者的心电图进行持续监测,若用药20 min之后还没有好转,则再次给药,再次给药的剂量控制在210 mg,避免剂量过大而诱发并发症。

1.2.2 胺碘酮组 将150 mg的胺碘酮加入到剂量为20 mL的葡萄糖注射液中,充分混合摇匀,行静脉推注,并控制推注总时长在5 min内。推注后同样对患者心电图加以持续观察,用药20 min后并未转成窦性心律,则再次给药,将给药速度控制在每分钟0.5 mg,持续静脉滴注24 h。

1.3 疗效评价标准[2]①显效:用药之后心率恢复到每分钟80次-100次,室上性心动过速转为窦性心律,头晕等症状消失;②有效:用药之后室上性心动过速转为窦性心律,但持续时间低于10 min,头晕等相关症状消失;③无效:用药治疗后亦无法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症状没有消失甚至趋于加重。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获得情况[n(%)]

表2 对比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n(%)]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经SPSS 19.0进行处理。计数和计量资料比较分别行χ2和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获得情况 对表1数据的分析发现:胺碘酮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0%与普罗帕酮组的92.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比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对比表2中统计数据,与普罗帕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2.5%比较,胺碘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明显降低(P<0.05)。

3 讨论

在此次实验中,对普罗帕酮、胺碘酮这两种不同用药方案的治疗疗效进行分析,提示: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5%与95.0%对比差异无意义,但胺碘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低于普罗帕酮组的22.5%、心悸发生率要低于普罗帕酮组(P<0.05)。普罗帕酮是一种广谱高效膜抑制性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持久、见效快[3],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特别是在心悸上尤为显著。

对预激综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使用胺碘酮与普罗帕酮的治疗疗效无差异,普罗帕酮见效快但患者耐受差,适用于无严重器质性心脏病者;胺碘酮虽见效慢但不良反应低,适用于器质性心脏病者应用。

猜你喜欢
帕酮室上性普罗
普罗之城——通州新潞运河创意区
奇怪的纸盒子
国产碘克沙醇和碘普罗胺致肾功能不全患者产生肾毒性的比较
普罗帕酮治疗预激综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观察
针对性护理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普罗帕酮和美托洛尔治疗34例病毒性心肌炎致期前收缩的效果观察
中毒患者血液中普罗帕酮LC-MS/MS检测方法的建立
普罗帕酮在家兔体内的死后分布1)
婴幼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诊断及治疗
耳针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18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