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丛神经鞘瘤1例

2019-01-16 08:04邱景山孙鸿慧
安徽医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鞘瘤斜角臂丛

邱景山 孙鸿慧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45岁,因“发现左颈部肿块2个月”入院。查体:左颈部锁骨上区扪及一包块,大小约2.5 cm×2.5 cm,质硬,活动度低,触压时左上肢有触电样感。彩超提示:颈部实质回声结节,边界尚清。颈部增强CT提示:斜角肌间隙内椭圆形低密度影,增强扫描有轻度强化,见图1。神经鞘瘤的MRI增强可见病灶有完整包膜,可见靶征与神经出入征[1]。术前诊断:(左)臂丛神经鞘瘤。手术方法:全麻成功后,患者仰卧位,垫肩、头偏健侧,锁骨上横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颈阔肌,翻起皮瓣,向前牵拉肩胛舌骨肌,暴露前中斜角肌间隙,显露肿瘤及其附神经束的上下界,显微镜下在肿瘤隆起的最外侧沿神经束走向切开肿瘤包膜,至肿瘤实质表层,在包膜内用小血管钳钝性分离将肿瘤完整摘除,见图2,完全保留神经主干。置引流条,缝合切口,适度加压包扎。结果:病理报告示(左颈部)神经鞘瘤。患者术后切口无麻木,患侧上肢无疼痛、肌力V级,手指活动良好。随诊3个月余,患者左上肢活动正常,手指肌肉无萎缩。

图1 颈部CT,斜角肌间隙内椭圆形低密度影,增强扫描有轻度强化

图2 术中完整摘除肿瘤

2 讨论

颈部神经鞘瘤来自神经鞘施万细胞,常发生于颈丛、迷走神经、交感神经及臂丛神经[2]。肿瘤可在神经束的一侧呈膨胀性生长,亦可将神经束分成多束[3]。臂丛神经鞘瘤颈部CT表现为斜角肌间隙内椭圆形或梭形低密度影,增强扫描有轻度强化。较大的肿瘤可压迫臂丛神经引起局部胀痛或向手臂放射性电击感,而小的肿瘤临床上往往无感觉,患者以颈部包块就诊。发病率低,临床上易误诊为颈部淋巴结或转移性肿瘤,手术中将神经主干损伤[4]。手术切除是治疗神经鞘瘤的有效方法[2]。手术应在显微镜下进行,术中顺着神经束在肿瘤最隆起处切开,此处往往远离神经主干。分离肿瘤时尽量减少横断包膜,保持神经束纵向的完整,从而减少对神经束的损伤。

臂丛神经鞘瘤临床不可怱视,诊断明确后,手术治疗时要掌握正确的手术技巧,不致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猜你喜欢
鞘瘤斜角臂丛
听神经鞘瘤血供来源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现状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的临床研究
右美托咪定和地塞米松作为臂丛神经阻滞添加剂的临床疗效
肩膀硬成“铁”可尝试放松斜角肌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结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用于患儿上肢手术的价值
针刀治疗中斜角肌综合征的体会
腘窝处神经鞘瘤超声误诊1例
颌下腺神经鞘瘤超声误诊1例
腹膜后神经鞘瘤超声表现1例
3D臂丛解剖动画在麻醉解剖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