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高校思政课堂的案例选择
——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为例

2019-01-16 03:19田爱玲
山西青年 2019年23期
关键词:马原马克思马克思主义

田爱玲

(武汉传媒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0)

为进一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活跃高校思政课堂,在“马原课”的教学上对案例选择进行了几点思考,主要是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中国故事串联起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精华。在思政课教学中,深耕教材是前提,明晰教材主线,根据教材专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案例导入,以达到理论结合实际的效果。本文主要从“马原课”的部分专题进行案例思考。

一、运用鲜活的马克思形象,激发学生“马原课”学习兴趣

绪论是学习“马原课”的重要开端,结合习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让学生走近马克思,了解马克思是顶天立地的伟人,是有血有肉的常人。整理漫画素材串联起马克思生平,通过情景剧《青年的选择》讲述马克思不平凡的一生,最后的落脚点是马克思一生的理想是为人类幸福而奋斗,找到实现共产主义的光明大道。结合马克思生平讲述,让大学生思考自己一生为何大事而来,如何践行新时代新青年的使命。运用马克思一生诸多的小案例带入学生寻求马克思思想,回归到19世纪,追寻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同时,也可以结合马克思个人案例,思考我国不同时代的新青年们对国家社会的展望,思考上个世纪中国共产党员们的初心和使命与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的美好期望不谋而合。通过讲述中国梦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正确理论和指导思想的重要性,告诉学生在探寻马克思主义的道路上,我们结合当今实际,认识到即使行路艰难,对理想社会的期许从未改变。思考自身的理想和追求,引用马克思主义这束明光真正融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

二、人类历史之谜的哲学探究,思考当今社会发展的动力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的重要贡献之一,该专题的学习要求学生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历史是人民群众的事业等相关内容进行理解学习。该专题理论性较强,可以通过运用案例故事,结合当今时事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当今社会发展的动力,思考国家政策制定的初衷,落实的惠利。可以结合学生关注的影视作品,例如《战狼》、《厉害了我的国》等作品,对比近期热播的《复仇者联盟》系列,引导学生思考意识形态的相关内容。明确主流意识和主流价值可以以高超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对社会意识有更深刻的认识。也有利于引导学生以正确的价值观念审视社会现象。另外,人民史观也是该专题的重要内容,可以结合莱茵报时期马克思维护人民利益的故事,引出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是为人民谋福利;可以思考革命时期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求得人民解放;可以讲述新中国成立时期一代代中国人为中国建设创造的奇迹;可以讲述今天在扶贫工作中以人民为中心的尖刀班故事。问题是时代之音,引导学生关注当今社会时事热点,会发现国家关注困难群众,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反腐建设政治生态,环保打响蓝天保卫战等等,由此可以看出,今天的诸多政策都是从人民立场出发,保障人民利益,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体现,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创新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时代新表达,以人民为中心,以百姓心为心是新时代的人民立场。

三、坚实的领导力量,不变的理论信仰

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都涌现出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案例,从共产党创立之初,吸纳了很多优秀的青年才俊,从今天国家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程,中华民族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进行案例陈述,社会革命的不断开展,出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成果。中国共产党带领着中华民族在复兴道路上一路奔跑,是我们坚实的领导力量。有这样的领跑者,我们也需要艰苦奋斗,撸起袖子加油干,新征程一旦出发必须到达。今天我们应该抓住难得历史机遇,把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结合起来,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既坚定信仰,又结合实际,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荣光。

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马克思主义观。通过课程学习,利用时代故事,引用经典案例,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学生一生的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猜你喜欢
马原马克思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像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朋友,马原
洪峰马原们的乌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