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作文

2019-01-16 03:19胡建国
山西青年 2019年23期
关键词:有性百味袁枚

胡建国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旅游与财经分院,江苏 苏州 215104)

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

以上是今年江苏高考语文卷的材料作文试题,接地气,也很应景。说接地气,是高考出了一个关于“吃”的作文题;说应景,今年的语文考试恰逢端午节。这就像是在节假日的餐桌上遇到一道好菜,开心又开胃。

一、中国烹调中的“五味”思想

最早谈论“五味调和”的是伊尹。《吕氏春秋·本味篇》:“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1]诚然,这是伊尹借做菜调味的道理向商汤谈论治国理政。伊尹也被称为用“五味调和”理论治理天下的宰相,被厨界尊为中华厨祖。历史上还有一位用调味谈论治国理政的是春秋战国时代的齐国大臣晏婴。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3月27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引用了晏婴“以味说政”的典故:中国人早就懂得了“和而不同”的道理。生活在2500年前的中国史学家左丘明在《左传》中记录了齐国上大夫晏子关于“和”的一段话:“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2]五味调和不仅是中华烹调的精髓,也是中国人为人处世的人生哲理,经世治国的重要思想。对高中生来说,要写出这样立意深广的作文,难度是显而易见的。

古代烹调著书中论述“物各有性”的是袁枚,他也是厨祖的候选人之一。厨师把其著书《随园食单》中的菜点奉为经典,因此,袁枚也有中国古代“食圣”的美誉。袁枚对中国烹调的最大贡献是在于《随园食单》前半部分中的20个“须知单”和14个“戒单”,堪称是中国烹饪理论最早的教科书。在首个“须知单”《先天须知》中,袁枚开宗明义:“凡物各有先天,如人各有资禀。人性下愚,虽孔、孟教之,无益也;物性不良,虽易牙烹之,亦无味也。”[3]显然,袁枚要论述的“物性”是指食材的优劣。材料作文题中的“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强调的是物的不同性质。感觉材料这样表述有牵强附会之嫌,也不够严谨。“共存相生”是客观的,五味调和的目的是百味纷呈。材料表述不妨改为:物各有性,共存相生。水有水味,盐有盐味。盐入水,水得味。这样表达的意思就清晰明了。

二、教育需要有“五味调和”的思想

这么一改,会不会是在“抬杠”呢?高考分数一分“压死人”。假设我参加高考,是不敢写这样“出格”的作文,不然,用苏州话来讲是“拎勿清哉”。要是真有考生“杠”上一句:农夫山泉有点甜。老师和家长定会替考生“捏上一把汗”。在厨界,还有这样的高厨,制盐数百种,诸如金菊盐、陈皮盐等,各种各样的盐应有尽有,真是创意无限。有语文老师分析今年作文试题材料后认为:议论文更容易下笔记叙文有希望拿高分。对一个涉世未深的高中生来说,要写出一篇高分的“五味人生”作文是蛮有难度的,如果从读书学琴的“五味”落笔,倒是有料可写,有感可发。如有考生结合材料写一篇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议论文,那应该是老师和家长期盼的高分作文。

考试还有一把利器是押题。江苏卷有“魔鬼”试卷之称,按照这个说法,命题“不按常理出牌”也是可以理解的。说不定明年作文试题“杀回马枪”,再出一个孔子“不时不食”的材料作文题。最佳作文最有可能出自苏州考生之笔。因为,最讲究“不时不食”的是苏州人。那自然是一个玩笑。诚然,无论是老子《道德经》中“治大国,若烹小鲜。”的生动比喻,还是庄子《庄子·养生主》中“庖丁解牛”的动听故事,都隐含着中国哲理和中国智慧。

当下,我们的教育缺少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各类频繁的教学比赛,几乎是“标准化生产”出来的。一堂优质课要对照比赛评分细则“千锤百炼”,用教师的行话来说是要不断“打磨”,才能获得“老师上课行云如水,学生回答滴水不漏”的最佳教学效果。不知这样的“标准化”教学,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去哪儿了?重视标准答案的应试教育难以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有学者指出,“没有批判性思维教育就没有真正的素质教育”[4]。

高考刚过,就有作家撰文谈“高考作文”,回忆当年媒体组织作家测试写高考作文一事,测试结果是自己得了一个不及格的分数。于是,感慨批他作文不及格的那位语文老师与他是两条并行的铁轨,去向不同的远方而已。笔者以为,字词句章,用词准确,语句表述通顺是作文的基本要求。立意、构思、文采等是评出作文高分的依据。为什么在“作文”这件事上考生和作家一定要“分道扬镳”呢?教育需要有“五味调和”的思想,才能培养出“百味纷呈”的各类人才。

猜你喜欢
有性百味袁枚
四季有海,百味俱鲜
【再读苏州】吴有性与淡淡斋
享万卷书香 品百味人生
一百顶高帽子
探秘外星人的繁衍之道
关注性情 求新求变——浅论袁枚的“性灵说”
袁枚的高帽子
不见民门,垂首处百味人生
谁是百味之母
女孩有性没朋友,没性有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