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队伍现状的思考

2019-01-16 03:19
山西青年 2019年23期
关键词:职称高校教师教师队伍

徐 菊

(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325)

2018年6月21日,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教育部长陈宝生同志在会上做了“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的重要讲话,指出应用型高校也要加强一流本科教育。应用型高校的一流本科教育有赖于较高学术水平与较强应用能力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才是高校教学质量的基础和根本保证[1]。然而,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本篇将对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

一、注重学历学位,轻待实践能力

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引进教师时更注重的是教师拥有的学历、学位、科研水平,对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关注较少[3]。诸多高校在招聘骨干教师的公告上明确了科研业绩的要求,其中论文、项目居多。新教师进入高校后,高校为改善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进一步鼓励新教师读硕读博,以及论文写作、发表,科研项目申请和主持,忽略了实践实训能力的强化。

二、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不合理

近年来,应用型本科高校迅猛发展,招生规模年年扩大。相应地,高校对教师数量的需求也随之增加。但是,新引进的教师多为35周岁以下、高校直接毕业的青年教师。他们的加入,使得高校教师队伍更新新鲜血液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变化[4],如教师年龄结构发生变化,青年教师占比上升,平均年龄下降,随之而来的问题便是,职称结构走低,正副高级职称占比小,中级及以下职称占据70%以上。

三、教学素质不高

应用型本科高校以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较高学术水平与较强应用能力的教师队伍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障。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队伍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数量已经有了明显的增加,但仍然满足不了学生实践实训教学的需求[2]。除此外,担任专业理论教学的教师中一大批是刚出校门、高学历、高学位的新任教师,他们在教学上缺乏实践、缺乏经验[5],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问题,这对高校、学生都是弊端。

四、教学任务繁重,教师数量不足

在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并结合一部分应用型学院的实际情况发现,一半以上的教师每学期需要完成课堂教学300学时以上,大多数教授的授课学时也在200学时以上,这说明应用型本科高校非常注重教学环节[1]。而进一步了解发现,部分教师在一学期中需要带3门课程,更胜者要带5门,这些课程包含通识课程、公选课、专业选修课等所有属性课程,教学压力非常大。这一现象也从另一角度说明了应用型本科高校对教师数量的要求大,需要更多专业知识深厚、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来完成繁重的、基础的教学任务。

五、职称评聘机制不合理

现今高校中教师职称评估标准多以发表文章的数量来衡量教师的水平,或是申请科研项目的级别来评估教师的综合素质,这本身就是明显的学术性偏向[6]。在这一评估标准下,实验实践教师为了更好地晋升,也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学术科研上,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提升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得教师队伍中出现了不重视实践应用的现象。

六、高层次人才匮乏

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高层次人才必须是能引领和带动高校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的“领头羊”。虽然应用型本科高校引进了一大批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的博士和硕士,然而他们没有职称,没有教学经历,缺乏实践能力。高层次人才的引进、稳定、培养是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持续发展和提升办学质量的迫切工作。

“教师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不管是学术性大学还是应用型大学,教师都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大力培养能够进行专业理论教学、实践实训指导的教师队伍,完善职称评聘机制,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双管齐下,特别注重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只有建设好教师队伍,应用型本科教育才能越来越好,应用型高校才能为社会输送更多知识技能兼备的人才。

猜你喜欢
职称高校教师教师队伍
扎实推进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六部门:职称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
论高校教师的法治素养培育
谈谈高校教师的教学学术
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学术造假将被撤销职称并记入诚信档案
基于主观幸福感的高校教师工作绩效提升策略
《职称评审管理暂行规定》让学术造假撤销职称有法可依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