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超与DSA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应用价值

2019-01-23 10:48郝云
中国疗养医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颈动脉斑块例数

郝云

颈动脉是脑部主要供血血管,它的主要任务是将血液从心脏运送到头部和颈部的大血管内。60%的脑梗死患者是由于颈动脉狭窄导致的,是诱发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导致患者出现认识功能障碍,颅内出血发生率增高的主要原因。因此,及时发现颈动脉狭窄,指导临床给予科学的治疗尤为重要[1-3]。在精确评价病变和确定治疗方案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是诊断颈动脉狭窄的金标准,但DSA诊断颈动脉狭窄是有创检查,且费用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因此,临床寻求一种无创、操作简便、准确率高的检测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4-5]。本文探讨彩超与DSA诊断颈动脉狭窄的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共100例,均为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疑似颈动脉狭窄患者。男61例,女39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65.5±3.9)岁;病变部位:椎动脉26例,颈内动脉53例,锁骨下动脉21例;合并高血压43例,高脂血症29例,糖尿病28例。本研究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2 仪器和试剂 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飞利浦公司提供Philips IU22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DSA:德国Siemens公司,型号:Axiom Artis Zeego。造影剂:Bracco公司生产的Sono Vue造影剂。

1.3 彩超诊断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颈部检查,探头频率:7~12 MHz,头部尽量向后伸,充分舒展颈部,彩超检查范围,探头从颈根部向头侧移动作横向扫查,对双侧颈总动脉(CAA)、颈总动脉分叉部位(BIF)、颈内动脉(ICA)、颈外动脉(ECA)依次检测。对患者血管内膜情况、斑块、斑块内部情况、血流速度、回声大小进行详细记录,记录颈总动脉中段收缩期峰值流速,对血管内膜厚度进行测量。

1.4 DSA诊断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双侧腹股沟区,常规消毒铺巾,检查范围:颈内动脉起始段、颈动脉分叉部。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置入5F导管鞘,行选择性颈动脉造影,详细观察并记录有无血管闭塞、狭窄等,依据情况选取正、侧、斜三个方位的摄片。注射造影剂时启动计时器,探头固定2 min后行序列采集图像,将DSA诊断作为金标准。

1.5 判定标准 灵敏度=真阳性例数/(真阳性例数+假阴性例数)×100%;特异度=真阴性例数/(真阴性例数+假阳性例数)×100%;准确度=(真阳性例数+真阴性例数)/(真阳性例数+假阳性例数+真阴性例数+假阴性例数)×100%。

狭窄程度=(1-狭窄处直径狭窄/远端正常直径)×100%。

正常:0级;轻度狭窄:1级,狭窄率<50%;中度狭窄:2级,狭窄率≥50%~69%;重度狭窄:3级,狭窄率≥70%~99%;闭塞:4级,狭窄率为100%。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软件,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行χ2检验,置信区间95%,α=0.05,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彩超、DSA诊断结果比较(表1) 100例患者中,DSA诊断结果提示,颈动脉狭窄者91例;彩超诊断结果提示,颈动脉狭窄者84例,以DSA为金标准。彩超诊断的特异度为55.6%(5/9),灵敏度为87.9%(80/91),准确度为85.0%(85/100)。

表1 彩超、DSA诊断结果比较(n)

2.2 彩超、DSA诊断颈动脉狭窄程度比较(表2)91例劲动脉狭窄患者检出118条颈动脉血管狭窄。彩超诊断对颈动脉狭窄程度灵敏度为91.6%,特异度为89.6%,符合率为87.3%。彩超、DSA诊断颈动脉狭窄程度诊断结果的Kappa值=0.861,一致性较好。以重度狭窄率70%作为切分点,彩超诊断灵敏度为85.9%,特异度为88.5%,彩超、DSA诊断颈动脉狭窄程度结果一致性的Kappa值=0.771,一致性一般。

表2 彩超、DSA诊断颈动脉狭窄程度比较(n)

2.3 彩超诊断各部位发生率情况 颈总动脉分叉部位(BIF)劲动脉狭窄的发生率最高,为52.4%,其次为CCA、ICA、ECA(表3)。

表3 彩超诊断各部位发生率情况(n)

3 讨论

颈动脉狭窄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尤其是颈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比较严重,颈动脉狭窄或出现斑块,增加了整条颈动脉血管闭塞的发生率,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脑梗死发生率提高,严重者可能导致死亡。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不易发现,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早期筛查的难度。临床诊断颈动脉狭窄的主要手段是DSA,且一直以DSA作为诊断的金标准,但是DSA诊断是有创检查,操作不够简便,且经济费用较高,部分患者,如过敏体质者可能导致造影剂过敏,还会增加粥样硬化斑块和血栓脱落的发生率。因此,临床寻求一种无创、操作简便、患者接受度高的早期诊断颈动脉狭窄的方法意义重大[6-8]。

彩超较多的用于血管系统的检测,尤其是对粥样硬化的诊断,是一种操作简便,无创,安全性较高的诊疗手段,对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可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而这一特点为彩超诊断颈动脉狭窄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9-10]。彩超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影像学特点为内膜增厚,斑块形成,颈动脉管腔轻度狭窄时,无明显的血流信号,斑块形成的部位可见血流充盈缺损;当颈动脉狭窄程度达到2级时(中度狭窄),病变部位的血流信号变细、颜色明亮,可出现五彩镶嵌样;当颈动脉狭窄程度达到3级或闭塞时,血流信号中断,影像学提示,颈总动脉膨大处斑块处血流充盈缺损。

本研究结果提示,BIF颈动脉狭窄的发生率最高,为52.4%,其次为CCA(22.6%)、ICA(20.2%)、ECA(4.8%)。原因主要为颈动总动脉分叉处和颈内动脉起始段的血流缓慢,易发生湍流现象,导致了脂质和白细胞容易在这个部位沉积,进而形成堵塞。

本研究结果提示,彩超诊断对颈动脉狭窄程度灵敏度为91.6%,特异度为89.6%,符合率为87.3%。彩超、DSA诊断颈动脉狭窄程度诊断结果的Kappa值=0.861,一致性较好。这说明彩超可作为临床诊断颈动脉狭窄的重要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与DSA比较,彩超诊断还是有一定的误诊及漏诊情况,原因可能与动脉血管易受到颅骨干扰,导致超声成像无法准确的呈现病变血管有关。这也说明,彩超诊断无法完全替代DSA诊断,临床中针对介入、手术或脑血管高危因素等患者应及时给予DSA诊断。

综上所述,彩超在诊断颈动脉狭窄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为临床在治疗措施上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

猜你喜欢
颈动脉斑块例数
责任斑块狭窄度及颅内斑块总数与复发性卒中相关:基于高分辨血管壁成像的单中心病例对照研究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超声对颈动脉蹼的识别意义探讨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观察糖尿病足护理“五部曲”的健康教育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的效果
孕晚期经会阴超声评价宫颈各参数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