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中医文化重要论述对高等中医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启示※

2019-01-29 08:40张洪雷邱宗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14期
关键词:中医药总书记院校

张洪雷 邱宗江

(1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文化研究中心,江苏 南京 210023;2 中共东海县委党校,江苏 东海 2223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实践中秉持中国共产党支持和鼓励中医药发展的优良传统,在一系列讲话中,就中医药的定位、性质、时期、方向、方针、目标、原则等方面做出精辟论述。这些重要论述,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资源和优势资源。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习近平中医文化思想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对于做好新形势下高等中医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1 习近平中医文化的内涵

习近平中医文化重要论述内容丰富,涉及领域广,且随着中医药事业的推进仍在不断地发展,这对于把握习近平中医文化重要论述内涵、进而提炼其本质特征具有一定的难度。本文把习近平中医文化重要论述界定为: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为振兴发展中医药事业,实现健康中国建设和文化强国建设目标而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和新要求,主要包括中医药科学论、中医药资源论、中医药优势论、中医文化自信论、中医文化创新论、中西医并重论、中医药发展机遇论、中医药目标论等方面。

(1)中医药科学论是指中医药不仅是科学,而且是“我国古代科学的瑰宝”。(2)中医药资源论是指“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1]。(3)中医药优势论。中医药的优势是相对西医而言的,如“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理念,技术手段与非技术手段并用的治疗方法,身心一元论思想,“因人、因时、因地”个体化治疗方案,“医乃仁术、医者仁心”的人文关怀精神,中医“简、便、廉、验”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因为副作用小,疗效好,中草药价格相对便宜,很多患者都喜欢看中医。”[2](4)中医文化自信论。文化自信是更深厚的自信,它比中医理论自信、方法自信、技术自信更基础、更广泛。习近平强调指出:“希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增强民族自信。”[3](5) 中医文化创新论。创新是中医的灵魂,也是中医永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才能增加中医文化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中医文化的吸引力。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3](6)中西医并重论。当下,中西医无论在机构建设、人才培养、资金投入等都是西医为主,中医为辅,并没有实现并重。所以习近平总书记首先要求真正做到“中西医并重”,对中西医要平等对待,不能厚此薄彼;要一视同仁,不能重西轻中。(7)中医药发展机遇论。现在中医药发展是国家重视,地方支持,广大人民群众喜爱,中医药面临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3](8)中医药目标论。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中医药发展目标是:对内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现全民健康;对外促进人类健康,为全球卫生治理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中医药科学论是习近平中医文化思想的本质,中医药资源论和中医药优势论是习近平中医文化思想的重要特征,中医文化自信论是习近平中医文化思想的内在要求,中医文化创新论是习近平中医文化思想的理论品质,中西医并重论是习近平中医文化思想的重要原则,中医药发展机遇论是习近平中医文化思想的历史方位,中医药目标论是习近平中医文化思想的崇高追求,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完整的习近平中医文化思想体系。

2 高等中医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现状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认为从总体上看,当前高等中医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主流积极、健康向上,朝气蓬勃、思想活跃,好学上进,视野开阔。但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在一些错误思潮的影响下,高等中医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对中医药缺乏文化自信。从主观方面分析,中医院校大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后才开始学习中医药理论知识,思维从现代科学范式一下过渡到中医范式。加上中医药理论哲理性比较强,对有些学生来说,理解中医学中的气、阴阳五行等知识有一定难度,导致对所学专业感到困惑。从客观方面分析,在科学主义的影响下,民国时期的废医存药、废医验药、取消中医等错误思潮虽然过去了近百年时间,但阴魂不散,时常以另外形式出现。如新世纪初出现的“告别中医中药”签名活动等。这或多或少影响高等中医院校大学生的思想,导致他们缺乏中医文化自信。

其次,对中医药学科定位认识不清。中医是科学还是人文,中医是文化还是技术,中医是自然哲学还是经验医学,中医是科学文化还是人文文化,中医与科学的关系是什么,中医与西医的关系是什么,一些学生分辨不清楚,由此导致对中医学科定位认识模糊。此外,中医未来发展方向是科学化、现代化还是中西医结合等,这些问题困扰着中医学子,导致他们对振兴发展中医药的使命感不强。

3 习近平中医文化思想对高等中医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启示

3.1 习近平关于中医药科学定位的思想为高等中医院校大学生解疑释惑、确立文化自信 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4]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科学定位的讲话,有利于坚定中医院校大学生学好中医的理想和信念。事实上,中医药学是我国具有原创思维的医学科学,凝聚深邃的哲学智慧。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阴阳平衡的健康观、辨证论治的治疗观、医乃仁术的伦理观、贵中尚和的价值观等。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的科学定位,有利于化解中医院校大学生心中长期存在的“中医是否科学”的疑虑和困惑。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代科学成果不胜枚举,但能担当“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的唯有中医药学。因为中医药学凝聚着中国古代儒、道、释等各家智慧,全面吸收了中国古代天文、地利、人事等知识而运用于人类健康养生和防病治病,完整系统地保有中华文明的思维方式和核心价值。中国本土科学家屠呦呦在葛洪《肘后备急方》的启发下发现了青蒿素,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2017年诺贝尔医学奖成果与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食饮有节、起居有常……度百岁乃去”的思想不谋而合。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学的科学定位增强了中医学子对中医药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的科学定位还为高等中医院校大学生确立了文化自信。近代以来,伴随着西学东渐,在科学主义的影响下,西方用自己的医学范式来评价中医药,结果就出现顺西方医学者昌、逆西方医学者亡的现象。再加上长期以来西方学者以社会进化论为理论武器,以物质先进文化就先进为评价准则,对包括中医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进行贬低和污蔑,这给中医院校大学生带来深深的文化自卑感。事实上,中医文化与西医文化是平等“差异”的关系,而不是先进落后的“差距”关系。伴随着中国的崛起,包括中医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复兴势在必行。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的科学定位,语言富有哲理,阐释道理明了,释疑解惑直接,与高等中医院校大学生产生强烈的心灵共鸣,坚定了他们对中医药的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

3.2 习近平关于中医药发展机遇的思想给高等中医院校大学生以精神鼓舞、思想激励 近代以来,中医药的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联。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中国兴,则中医兴,中医兴,则中华兴。民国时期,中医药学处于披荆斩棘的求生存状态;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鼓励、支持中医药发展,中医药迎来从求生存到求发展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中医药开始探索进一步发展的道路。当下,伴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医药也迎来振兴的大好时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3]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事业发展形势全面、客观、正确的评估,给高等中医院校大学生以巨大的精神鼓舞和思想激励。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出发,提出没有全民健康就不可能有全面小康,把振兴发展中医药事业融入“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颁布和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首次从法律层面确立了中医药的重要地位,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发布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为中医药事业未来发展提供了指南和路线图;建立了国务院中医药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方针的提出,由此将发展中医药事业纳入到传承中华文明和建设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这是中医药发展迎来的天时。

当下,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医药已经成为183个国家和地区合作交流的重要选项,并正在作为中华文化的靓丽名片沿着“一带一路”走向世界。陕西、广东、甘肃、福建、湖北等地纷纷制定所在省的《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行动计划》,江苏、安徽、河南、天津、山西、湖南等地纷纷制定本省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2016—2030年)》或《贯彻落实〈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实施方案》。此外,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外重要场合多次对中医药的大力宣传等,这是中医药发展迎来的地利。

近代以来,中医药历经磨难而能顽强生存下来,其重要因素就是中医药在中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中医药已经融入中国人的精神血脉中,广大人民群众相信中医药、喜欢中医药,热爱中医药,并把中医药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当下,社会各界积极主动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医药事业呈现生机勃勃的气象。习近平在西安考察中医馆时说:“很多患者喜欢看中医,因为副作用小,疗效好,中草药价格相对便宜。像我们自己也喜欢看中医。”[2]这是中医药发展迎来的人和。作为高等中医院校的大学生,要紧紧抓住中医药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传授与保护、传播与交流等方面取得新进展、新成果、新突破。

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发展机遇的判断全面、客观、准确。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中医药发展机遇的思想,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医药发展迎来的大好机遇,不断树立为振兴中医药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振兴中医药事业中,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谱写中医药复兴的光辉篇章。

3.3 习近平关于中医药发展方向的思想为高等中医院校大学生指明了奋斗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5]对于高等中医药院校大学生而言,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健康,为中华医药谋复兴,把中医药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6]习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发展方向的讲话为中医学子指明了努力奋斗的方向。

首先是继承好中医药。中医学子要坚定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理想信念,在对待中医药方面不能崇洋媚外,不能数典忘祖。回顾中医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在西方医学没有进入中国之前,中医药学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世界医学宝库贡献了中国智慧。在继承中医药方面只有回看走过的路,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事实上,只有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有所创新。对待中医药经典理论,必须原原本本的继承,要从中医药经典、历代中医名家、大家的医案中吸取精华;要把中医的“简便廉验”“三因制宜”“辨证施治”“不治已病治未病”“药食同源”和非药物疗法等特色优势继承下来;不能用现代医学范式来衡量和评价中医药学;继承要尽量避免中医药理论的碎片化、空心化。

其次是发展好中医药。作为中医药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要吸收现代科学技术为我所用,不能封闭僵化、不能墨守成规。习近平总书记提示我们,“深入研究和科学总结中医药学,对丰富世界医学事业、推进生命科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4]青蒿素治疗疟疾、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等都是发展好中医药的典型案例。此外,中医重视功能而西医重视结构,中医注重时间而西医注重空间,中医重视动态而西医重视静态,中医重视整体综合而西医重视分析还原,中医重视平衡而西医重视对抗,中医重视个体而西医重视群体等。可以说中西医各有所长。中医如果一味地模仿西医,就势必弱化自身的特色优势。我们只有坚持中医自己的范式,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发展好中医药,才能在新时代有所新作为,做出新贡献。

第三是利用好中医药。中医药学既是我国独具特色的科学,也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文化,可以多方面地加以利用。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既可用以治病救人,又可用以养生保健;既可用以延年益寿,又可用以未病先防;作为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既可形成中医药健康产业以服务群众,又可进行中药材种植以扶贫脱困;作为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既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又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快中医药研究;作为我国优秀的文化资源,既可用以传承中华文化优秀基因,又可促进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以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资源,既可用以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又可用以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等。利用好中医药,关键要在这五个方面发力。

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发展方向的分析精辟、深刻,富有哲理。继承好中医药是发展好、利用好中医药的前提和基础,发展好、利用好中医药是继承好中医药的目标和方向。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充分利用习近平关于中医药发展方向的思想为中医院校大学生指引人生奋斗的方向,满足中医院校大学生发展需求和期待,从而增强中医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3.4 习近平关于中医药发展目标的思想有利于高等中医院校大学生认清肩负的责任、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7]从某种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高等中医院校的青年大学生就是振兴发展中医药的主力军。实现中医药复兴、建设健康中国是所有中医人的历史使命,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作为新时代的中医学子要在健康中国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刻苦拼搏,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郑重发出了建设健康中国的号召,在讲话中强调“要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在瑞士日内瓦出席中国向世界卫生组织赠送针灸铜人雕塑仪式的致辞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期待世界卫生组织为推动传统医学振兴发展发挥更大作用,为促进人类健康、改善全球卫生治理做出更大贡献。”[8]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发展目标的思想有利于高等中医院校大学生认清自己所肩负的责任、使命和担当。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激发广大青少年的历史责任感,”对于中医院校大学生来说,就是要用中医梦、建设健康中国来激发广大中医学子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中医药复兴和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征程中找准自身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当下,中医药发展处于最好的时代,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广大中医学子要增强民族自信,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在健康中国建设中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在促进人类健康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猜你喜欢
中医药总书记院校
带着“民政题”与总书记面对面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