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任学说与卵巢功能失调性疾病的治疗

2019-01-29 08:40张莉莉曾纪红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14期
关键词:冲脉胞宫任脉

张莉莉 曾纪红 马 玲

(南昌市生殖医院生殖医学科,江西 南昌 330000)

冲任学说属于中医学基础理论之一,在妇科疾病的诊治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历代医家均十分重视冲任学说,认为冲任与经、带、胎、产、哺乳等生理功能均有密切联系,对女性生理有重要作用。采取调理冲任法可有效治疗不孕、闭经、卵巢早衰等卵巢功能失调性疾病,对患者内分泌、卵巢功能、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均有改善效果。以下将从冲任二脉与女性卵巢的生理、病理机制分析出发,对调理冲任法治疗卵巢功能失调性疾病的机理进行探讨。

1 冲任学说对女性生殖系统生理功能的认识

1.1 冲任二脉对女性生殖内分泌活动的影响 从脉象上看,冲任二脉起源于胞中,下出于会阴,冲任学说也是历代医家诊治妇科疾病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冲脉“渗三阴”“渗诸阳”,有要冲之义,既可承肾赋滋养胞宫,又是联系先天之肾和后天之脾胃的通道,可调节十二经,属五脏六腑之海,对女性生理有重要作用,因此冲脉又有“血海”之谓。女性以血为本,月事以血为用,冲脉盛则月事以时下。冲脉对于女性生理起重要作用,为“冲为血海”,脏腑之血均归于冲脉,得肾气濡润,脾胃长养,肝血调和;任脉则主胞胎,属“阴脉之海”,可资助冲脉发挥作用,血海气血的蓄溢和调匀,均与月经和乳汁生化有直接关系。任脉通过经络与全身阴脉在膻中穴汇集,属女性妊养本源,司精、血、津、液,承阴血、津液而养胞胎,受之于五脏六腑经血,与冲脉相资则可以督阳相配。女性冲任二脉均源于胞中,循经主要之处在特有器官,因此冲任二脉的作用与经、带、孕、产、乳均有紧密联系,冲任调和方能保证月事来潮和孕育正常,冲任的生理功能是维持女性正常生殖内分泌活动的基础条件。

1.2 冲任学说对卵巢功能失调性疾病的认识 冲任二脉损伤是卵巢功能失调综合征的主要病机,《素问·骨空论》认为:“任脉有疾则女子带下瘕聚。”[1]《妇人大全良方》有云:“妇人病有三十六种,皆由冲任劳损所致。”[2]《医学源流论》中则指出:“明于冲任之故,则洞悉本源,后发之病,虽千条万绪,可知其所起。”[3]且引申出了“经带之病,均属冲任”一说。《傅青主女科》指出:“血海过热则血崩,寒湿搏结冲任则痛经乃发。”[4]《医学衷中参西录》[5]也认为“血瘀冲任可闭经”。而产后淋滞、月经失调等并均为冲任奇脉内怯,有崩漏劳损淹缠之证。现代医家则认为[6],无论感受寒、热、湿、邪、七情内伤、体质差异、或气血失调、脏腑功能异常均会直接或间接的导致冲任损伤,胞宫、胞脉、胞络产生病理变化,从而引发卵巢功能失调综合征。

2 冲任类似于卵巢的生理功能和调控机制

西医理论中的“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子宫”性腺轴功能与中医理论中的“肾-天癸-冲任-胞宫”的作用相似,病位相同,在月经产生机制中下丘脑一级调节功能对应肾藏志藏精、主骨生髓,垂体产生促性腺激素的机制对应天癸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物质,而卵巢分泌甾体激素对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产生的直接作用与冲任通盛,胞宫方有月事和胎孕功能对应,因此现代医家多认为冲任与卵巢的生理功能类似[7]。中医学认为肾藏精、精化气,精气即肾气,是女性生理活动的根本,女性一生各个阶段的生理特征均是肾气自然盛衰的反映,肾为天癸之源,与生殖、月经、胞胎有密切联系,只有肾气盛、肾脏阴阳平衡,天癸方能泌至,冲任二脉才能通盛,经血才能注入胞宫形成月经,胞宫也能受孕育胎。肾气盛衰的变化正是女性一生生理上自然盛衰的外在反映,《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有如下表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则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方能有子……七七任脉渐虚,太冲脉衰少而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8]天癸则属于特殊的中医名词,前人未做明确定义,后世医家对天癸一词见解颇多,包括“肾间动气”说、“天真气降”说、“元精、元阴”说、“男精女血”说、“女精”说、“真精、肾水、阴精”说、“非精非血”说等,而在《医宗金鉴》[9]中则认为,天癸对女性而言乃月经之源。从以上学说可看出,天癸是古代医家对人体生理现象长期动态观察而推断出的先天存在的物质,产生于先天并受肾气支配,随肾气的生理消长变化。肾气既盛则天癸蓄积而泌,冲任通盛,月经来潮且具有生育功能;肾气渐衰则天癸渐竭,月经不再潮至,生育功能也逐渐衰退。由此可知天癸属于肾所藏泄的真精,可促进女性生殖功能和生长发育,源于先天肾气,有赖于后天水谷精气滋养,天癸至和竭均与生殖功能的始终相似,肾脏主生殖也主要由天癸表达。现代医家则认为[10],天癸的作用关系到人的体质强弱、生殖功能有无,属于肉眼看不见,但在体内客观存在的一种物质,相当于垂体、卵巢的内分泌素,其职能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相当,包括了神经、内分泌等多种调节机制。从病理学角度来看,下丘脑-垂体和卵巢轴有相互联系和影响,任意环节异常均会导致卵巢功能失调,引起妇科病症;在肾-天癸-冲任-胞宫轴体系中,肾为冲任之本,通过天癸调控冲任,而冲任二脉又可调节肾脏功能,肝肾内损则延及冲任奇脉。各种致病因素导致的冲任损伤也可反过来对肾脏功能产生影响,例如刮宫术后血不循经、肝肾亏虚,经期同房导致寒热毒邪内侵,留连下焦,肾阳或肾阴受损等。现代医家韩冰教授认为冲任损伤导致的卵巢功能失调综合征病机分为3种[11]:(1)冲任自病。例如先天性发育不良导致冲任功能不全,或流产手术操作不当损伤冲任;(2)气血、脏腑功能、其他经络病症导致冲任受累,例如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导致冲任虚弱,出现崩漏或闭经症状;(3)冲任直接受损对气血、脏腑功能和其他经络功能造成影响,例如妊娠过程中,冲脉气血上逆犯胃导致孕吐,冲任气血瘀滞导致崩漏等。可见在卵巢功能失调疾病中,冲任与卵巢在性腺轴中的调控模式相似。

3 冲任学说治疗卵巢功能失调的临床应用

在妇科临床中根据冲任学说和奇经八脉理论治疗卵巢功能失调可起到良好效果。以调理冲任气血为治疗原则,实则通之,虚则补之,但奇经病症多为虚证,或虚中夹实,因此治法与正经治法有所差异,无论补虚治实,均通因一法,调理冲任的常用治法包括补肾滋任、疏肝通任、补任填督、补肾调冲等,现以补肾调冲为例进行阐述。

补肾调冲法以平衡阴阳、调理冲任气血、滋肝补肾、疏达肝气为原则,“补肾”实则为补脏腑虚损,“调冲”一为冲和之气,二为广义冲任,是指调理冲任气血阴阳,疏泄肝木,使其达到冲和的平衡状态。因此用药时需调整体内环境平衡,以平为期,以和为标。常用的补肾填精药物包括巴戟天、杜仲、鹿角霜、覆盆子、熟地黄、菟丝子、蛇床子、紫石英等,通调冲任药物则包括当归、丹参、牛膝、鸡血藤、益母草、王不留行、紫河车、皂角刺等,常用方剂为调补冲任汤,组方为巴戟天、当归、鸡血藤、鹿角霜、肉苁蓉、蛇床子、熟地黄、菟丝子、五味子、紫石英,中医典籍中将上述药物均归于冲任二脉,有或通或补的效果,例如巴戟天通任脉、补冲脉之气,当归入任脉,丹参补冲任之血、调冲脉之气,鹿角霜温冲任之寒,入冲任督三脉,肉苁蓉为平补药物,治妇人冲任失调,菟丝子固冲脉之力,紫石英通奇脉,镇冲气上升,温养营血。全方配伍,补肾药物和调理冲任药物相须为用,可起到通调冲任、疏达肝气、滋肝补肾的效果,共同调节卵巢功能,用药则具有补而不滞、温而不燥、润而不腻、调和阴阳的特征,能让患者充精血、盛肾气,任通冲盛,协调卵巢功能,从而让卵子能顺利排出,在治疗卵巢失调性不孕症、卵巢早衰、闭经等疾病时有显著疗效。钟家芳等[12]临床研究指出,调理冲任法可改善痛经患者内分泌机制,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促进甾体激素分娩,恢复患者月经周期,且能纠正血清高促性素低雌激素状态,总有效率可达91.11%。

4 结语

冲任二脉与人体肝肾功能有密切联系,冲任失调的微观病理机制符合卵巢功能失调性疾病“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异常改变,基于冲任学说采取调理冲任法可改善患者内分泌状态和卵巢功能,提高排卵率。在今后的研究中需立足于中医基本理论,结合现代药理学方法对调理冲任法的药物作用和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并结合辨证论治的观点,发挥中药治疗多靶点、多环节的整体优势,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猜你喜欢
冲脉胞宫任脉
任脉释名浅析*
功能训练联合任脉灸用于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护理效果观察
补肾活血导法改善PER“胞宫摄精成孕”的网络调控机制研究
一个睡前养心小妙招
中医名言拾粹
从冲脉试析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基于玄府理论浅析“畅情开玄通轴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理论研讨
由释名探析冲脉之循行
从肾论治人流术后月经过少的探讨❋
从冲脉论治经前期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