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和现代医学间的哲学桥梁※

2019-01-29 08:40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14期
关键词:中医学阴阳

肖 飞

(北京医院·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卫健委老年医学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730)

中医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医发展的历史,是中国历代医学家在传统哲学思想指导下不断总结医学实践的历史。认识中医,不能离开中国传统哲学的背景。而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新的技术革命不断冲击着医学的各个领域,给中医学带来的既是全新的挑战,也是发展的机遇。在这种情况下,既要用现代哲学的眼光重新审视中医传统哲学基础,也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中医基础理论进一步研究发展,去除其中的唯心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残余,使其与现代医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传统的中医变成现代化的中医,才能为医学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 中医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周易》为中国的传统哲学的代表作之一,其中所包含的阴阳互易的思想,贯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春秋战国时期,传统哲学中的“阴阳”“五行”和“恒动”等学说在天文、地理、军事、数学、化学和社会学等各个学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中国古代的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这些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等哲学思想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不仅促使医学和巫术的分离,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而且直接推动了中医学本身的迅速发展[1]。

但是,由于封建体制的长期束缚,中国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长期处于发展缓慢的状态,中医学也不例外。例如解剖学方面,在《黄帝内经》中,已对脏腑的位置形态和功能已有了较为详尽的描述,但在此后的千余年时间内却毫无进展。直至清朝,王清任的《医林改错》问世,才进一步发展了解剖学,可惜只是昙花一现,没有引起医学界的重视。

近代,由于自然科学的发展,西方建立在解剖学和实验基础上的现代医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近几十年来,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使现代医学的各门学科,包括生理学,病理学和免疫学等等,在分子水平上得到了统一。在新技术革命现状下,各种新材料和新方法都被引进医学领域,具体表现在影像技术,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等,都对现有的临床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提出了挑战。不言而誉,中国的传统医学,即中医学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

回顾中医学发展史,不是为了简单地了解各个史实,而是为了以史为鉴,根据历史发展规律掌握当前中医学的发展方向。通过对历史上中医不同发展时期的比较,可以对目前中医学和现代医学之间的关系形成一个客观冷静的认识。如同中医学发展过程中各家学说争鸣,尤其是温病学派和伤寒学派之间的相互竞争,最终推动了中医学的长足发展,共同成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和现代医学必将在争鸣中相互促进,相互发展,而且在多年之后都将成为未来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毋庸置疑的。

2 阴阳学说与医学的关系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开宗明义:“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生杀之本始”[2]。阴阳学说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精华,也是中医学的基础。它不仅贯穿于整个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之中,而且渗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所有方面。在现代理论体系下,用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论来理解“阴阳学说”,对于该理论的正确理解是至关重要的。

2.1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及其矛盾哲学理论含义 要理解阴阳,首先应认识到这是一个哲学概念。阴阳的最初含义是很朴素的,阳代表阳性、主动、热、明、干、刚等等。阴代表阴性、被动、冷、暗、湿、柔等等。其后,阴阳被作为事物矛盾的两个对立面引进传统哲学中。传统哲学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存在着阴阳这两个对立面,并且在这两个对立面的相互作用下产生、发展和变化[3]。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4个方面。阴阳对立是指自然界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存在着阴阳这两个相互矛盾、相互对立的方面。阴阳互根是指阴阳这对矛盾的对立面又是互相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阴阳消长说明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一种消长变化的过程中。阴阳在这种消长变化中达到动态平衡。这种消长变化是绝对的,而动态平衡是相对的。阴阳转化揭示了阴阳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以互相转化。可以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而阴阳转化则是质变的过程。阴阳消长是阴阳转化的前提,阴阳转化则是阴阳消长发展的结果[3]。

阴阳的基本理论与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是一致的。阴阳具有矛盾的基本属性,即同一性和斗争性,普遍性和特殊性。同一性是指:矛盾的对立面相互为对方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矛盾的对立面可以根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在阴阳学说中,同一性表现为阴阳互根和阴阳转化。斗争性是指: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相互否定,相互排斥和相互斗争的倾向和趋势[4]。在阴阳学说中表现为阴阳对立和消长。阴阳普遍存在于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过程中,而且,这一过程始终存在阴阳的相互作用,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在不同的事物和现象中,阴阳的性质和形式是不同的,各有特点,这就是矛盾特殊性。因此,阴阳和矛盾可视为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述,都属于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有了以上对阴阳的哲学含义的认识,就不难理解太极和周易了。太极是事物和现象的统称,阴阳是其矛盾的对立面。太极图体现了阴阳学说全部内容:其黑白分色即是阴阳对立,黑白互相延伸体现了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黑白互相存在于对方的中心即为阴阳互根。所以,阴阳可视为起源于太极。故有“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之说,两仪即为阴阳,四象则为阴阳的四种基本组合方式,八卦和六十四卦分别为阴阳的八种和六十四种组合方式。在《周易》一书中,详细论述了阴阳也就是矛盾的六十四种组合形式,其爻辞则是每一组合形式的解释,通过对这些不同的矛盾组合形式的解释,可以对该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周易》作为一本哲学书,因其多含混晦涩之语言,后人不易理解,于是被人导入唯心主义的歧途,连同五行、术数等作为占卜、算命的工具。这些都需要我们用现代哲学重新进行解释。

2.2 阴阳学说中的平衡思想 根据阴阳学说,阴阳是无限可分的,阴可分为阴中之阴和阴中之阳,阳可分为阳中之阴和阳中之阳,而且可以无限分解下去,那么为什么还要进行阴阳的划分?事实上,阴阳的划分并不是为了区别什么是阴,什么是阳,而是为了理解阴阳的平衡。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如摄取与排泄,合成与分解,兴奋与抑制等等,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过程,都可以视为阴阳的平衡状态。但是这种平衡是在一定范围内的动态平衡,当阴阳失衡超出了一定的范围,就会由量变到质变,表现为疾病的形式。如果继续恶化下去就会发生另一场质变,导致死亡。所以中医认为任何疾病都是由于阴阳失衡造成的,对疾病的诊断就是要分析失去平衡的环节,造成的结果及导致的疾病。治疗时,考虑所用药物对平衡的影响,使用针对性药物,使其恢复平衡,恢复健康。

古人强调“中庸之道”与“适可而止”。中庸之道在这里并非简单的(左+右)/2=中间,而是能够保持阴阳平衡的的主动的、非被动的路线。这种思想包括在阴阳失去平衡前采取主动的手段防止阴阳的失衡,即所谓“大医治病,不治已病治未病”。适可而止就是保持平衡在正常的范围之内,容许有一定的量变,但要防止量变到质变。所以,临床上用药的时间和剂量都要适可而止,否则,不仅无法纠正阴阳失衡,甚至从一方面转向另一方面,造成相反的失衡,不能恢复到健康状态。同样,养生保健要做到劳逸结合,动静结合,温饱适中。无论过劳、过逸和过饱、过饥,都不利于阴阳平衡,不利于健康。所以说,理解阴阳的动态平衡是理解中医的一个关键。

2.3阴阳学说与现代医学的关系 阴阳学说作为哲学理论,实际上对包括医学在内的很多学科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理解这种指导作用之前,必须认识到作为哲学概念的阴阳,其本身并不特指具体的事物和现象。但是,任何哲学概念在应用到具体科学时,都必须具体到相应的事物和现象,否则是没有意义的,阴阳也不例外。

阴阳在医学中应用时,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基础,也可以指相互对立的现象。例如,在神经系统,可以把副交感/交感神经系统,传入/传出神经系统视为相应的阴阳对立面;在代谢水平,可视代谢亢盛为阳,代谢抑制为阴;或者合成代谢为阴,分解代谢为阳,也可以认为参与合成代谢的酶为阴,参与分解代谢的酶为阳。在细胞水平,可以认为细胞兴奋为阳,细胞抑制为阴;引起细胞兴奋的离子、激素、神经信号和其他一些调节因子为阳,而引起细胞抑制的离子、激素等为阴。深入到基因水平,包括基因复制、转录和翻译,每一步都有相应的增强和抑制机制,都可进行阴阳的划分,例如基因转录受着上游的调控序列以及相应调控蛋白的严格调控,无论是增强和抑制效应,还是相应的调控序列和蛋白都可划分为相应的阴阳对立面。还要说明的是,阴阳的划分必须是有关联的矛盾对立面的划分,而不是无意义的任意划分。我们可以将葡萄糖或蛋白质的合成/降解划分为阴阳,但是如果强行将葡萄糖和蛋白质划分为对立的阴阳就没有意义了。虽然二者也有一定的联系,但毕竟不是对立面,划分就没有必要了。

根据前面的讨论,区分阴阳的目的是为了认识阴阳的平衡,认识所有的矛盾对立面都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而且应该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在人体也是,比如营养物质的吸收与排泄,合成与分解,都处于相应的平衡状态,肥胖和消瘦正是由于这种平衡被破坏导致的。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随着饮食、运动和昼夜等不断波动着,但是如果血糖浓度总是超过一定范围,就导致糖尿病,总是低于正常浓度,就会诱发低血糖的一系列症状。同样,脂肪、氨基酸、维生素、激素等各种营养必须物质的浓度,都应保持在一定的平衡范围。就象维生素A不足会导致夜盲症,过量则会导致维生素A中毒等等[5]。在钙离子浓度调节中,甲状旁腺素能够升高血钙浓度,而降钙素能够降低血钙浓度,这二者各自通过多种途径对钙离子浓度进行调节,一旦失去平衡,钙离子浓度无论过高还是过低,都会造成致命的后果[5]。在分子医学水平,各种分子受体始终处于激活和抑制的动态平衡中,平衡的破坏会导致各种症状。例如有机磷农药在体内可以灭活胆碱酯酶活性,致组织中乙酰胆碱过量蓄积,使胆碱能受体始终保持在激活状态,导致各种中毒症状,使用阿托品则可以抑制受体的活性,使受体功能恢复到平衡状态,但是如果使用过量的阿托品,则会导致受体失活,平衡再次被破坏,出现阿托品中毒症状[6]。其他如酶的活性,离子通道的开放与关闭,基因的转录与活化,基因调控蛋白的修饰,包括磷酸化与去磷酸化,乙酰化与去乙酰化等等,也都处于相应的平衡状态。

然而,古人对医学的认识远没有达到细胞和分子水平。什么才是他们所论及的阴阳呢?正如前面讨论的,对于不同的对象或同一对象的不同层次,阴阳的具体含义是不同的。如人体四肢为阳,躯干为阴;而四肢外侧为阳,内侧为阴,躯干则背属阳,腹属阴。但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中医理论中所涉及的阴是指人体的营养基础,阳是指代谢功能,即所谓“体阴而用阳”。当人体处于营养不足而又高度消耗时,则表现为阴虚阳亢;当营养相对充足而代谢低下时,则表现为阴盛阳衰。这二者进一步可发展为营养不足且代谢低下,这就是阴阳互损导致阴阳两虚。只有当营养充足而且代谢适度,才是一种健康状态。至于心阴心阳,肾阴肾阳等等,则是古人认识到各脏腑除了基本的营养基础和代谢功能以外,还有着本身特有的一些营养成分和代谢功能,所以在阴阳前面冠以脏腑的名字,以示区别。对阴阳的认识也对中药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古人根据临床用药经验,通过药物阴阳的归属划分为滋阴补阳,清热去火,温中补气等等,今天完全可以通过现代技术对其成分进行分析,研究不同成分与代谢的关系,阐明这些成分对代谢通路上不同环节的抑制或增强效应,及其机理,从而使对中药由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识,更好的指导临床用药。

3 五行学说与医学的关系

3.1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及其哲学含义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传统哲学认为五行是最基本物质类型,并由此引申为世间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可划分到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物质类型中,如五味、五气、五脏和五官等等。这五种物质类型之间,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它们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四种关系。相生关系即相互资生和相互助长,其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即相互克制和相互约束,其次序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相乘即五行中的某一行对被克的一行克制太过。相侮即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太过,使克它的一行无法制约它,反而被它所克制,所以又被称为反克或反侮[3-4]。

作为哲学的五行,其目的不在于把客观世界的物质和现象划分为五种简单类型,而是揭示了世界的普遍联系。我们知道虽然世界上的事物在性质和形态上各有差异,具有无限多样性,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这就是世界统一于物质,这也就决定了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处于普遍地相互联系之中。“联系”作为哲学范畴,包括一切事物、现象之间及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相互联系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且联系是普遍存在的,一方面是世界上任何事物和现象的内部诸要素存在着相互联系;另一方面是任何事物和现象之间也处于普遍的相互联系之中。可以说普遍联系是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内在体现。五行学说正是通过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生克乘侮关系揭示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通过这种内在的联系解释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但是,古人对世界的认识远不如现代人丰富和深入,理解五行时更要看到其历史局限性。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将一切事物和现象归纳为简单的五种类别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其间的关系也可能是平行并列的,或者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等等,那种强行用五种类别之间的控制、被控制和反控制的关系来解释一切问题,往往是过于简单化了。所以说,五行的实质就在于“普遍联系”,对五行的理解也应基于此哲学原理。

3.2 五行学说与取类比象 “取类比象”实质上就是一种模拟或者说仿真的方法,通过将不同的事物和现象进行归类,根据已知的事物和现象的特性来推测同类中未知的事物和现象或其特性,并加以验证[3]。五行就是典型的例子,通过对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对其属性加以解释。如以木气的冲和条达之象来类比肝的疏泄功能,金的肃降、收敛来类比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另外,中医里还以社会结构来比喻人体,如肝为将军之官,心为君主之官。但是“取类比象”的应用必须基于类比的双方有着相同的共性,而不是毫无关系,毫无意义的比较。

3.3 五行学说与现代医学的关系 五行学说揭示了世界的普遍联系,这就要求我们分析具体事物时要有一种整体观。相对现代医学来说,中医更强调人自身的整体性,人与社会和自然的协调性。在中医学中,五行不仅仅揭示了脏腑之间的联系,而且也揭示了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必然联系。这些都对现代医学就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当前,现代医学的研究已经从单一器官转向为器官之间的相互作用,如对心脏的研究发现,心脏不仅起到循环系统中的泵的作用,还可以分泌心钠素影响肾的功能,参与水液代谢调节[7]。肺的研究也表明肺是分泌功能相当旺盛的器官。肝脏则对消化系统所吸收的营养物质进行处理,这正是中医理论中的脾土和肝木的关系,要注意的是:因为“脾主运化”,所以中医里的脾实际上是现代医学的消化系统,而不是作为体内最大淋巴器官的脾。肝脏通过对白蛋白的合成可以影响血浆渗透压,从而影响肾的排泄功能,也验证了肝木和肾水的关系。肺组织病变也能够导致心脏病变,也就是常见的肺心病[8]。很多其他的研究工作也揭示了各器官之间可以通过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互相影响,其复杂程度远远超出原来的想象。我们完全可以在五行学说指导下,研究脏腑器官之间的关系,而现代医学研究成果也可以用来验证五行学说所揭示的脏腑之间的关系。

在分子水平,各种信号分子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了调控信号网络。例如在基底神经节内,黑质的多巴胺能神经元上行抵达纹状体,控制纹状体内的胆碱能神经元的活动,转而改变纹状体内的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的活动,然后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下行抵达黑质,反馈控制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活动。这个体系虽然只有三个元素,但是各元素的关系是和五行的关系相符的,各种神经元之间相互控制,并可以反馈控制,对运动进行精细调节。当这种机制被打破时,就会导致肌肉张力过高或过低,也就是常见的震颤麻痹(帕金森病)或者舞蹈病[7]。另外如下丘脑可以合成并释放各种不同的下丘脑调节肽,调节腺垂体的活动,腺垂体可以分泌多种不同的激素,通过刺激靶腺的分泌或者直接发挥作用,调节人体的很多生理功能,而靶腺分泌的激素又可以反馈抑制下丘脑的分泌功能[7]。近年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也很多基因调节通路中不同信号分子的相互作用,如雌激素受体与MAP激酶的相互作用,直接导致了MAP级联通路的激活,扩展了雌激素的功能。所有的这些研究都证明了人体处于一个复杂的调控网络,网络的各个节点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联系,所以要基于普遍联系的原理来理解五行学说。

实际上,五行学说不仅可以用于对这些已知系统的分析,还应该用来对一些未知的系统进行分析,从而对各种研究工作起着必要的指导作用。但是这种指导作用绝不能拘泥于五行,毕竟这世界的普遍联系远远复杂与五行所揭示的几种关系。

4 阴阳五行学说的恒动观

从某种意义上说,五行学说解释了事物和现象的结构,阴阳学说解释了事物的起源与发展动力。而且,这两个学说都包含了另一个哲学观念——“恒动”。无论是阴阳还是五行,都强调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是永恒的,都是在相互运动中维持一种动态的平衡。所有的事物和现象都是在这种永恒的运动中变化和发展。而这种运动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就是事物和现象之间外部矛盾或其本身的内在矛盾的相互作用,也就是阴阳的相互作用。正因为这种相互作用的永恒性,决定了运动和发展的永恒性。

在医学中的应用就表现在对生理过程,病理过程和治疗过程都要进行动态的分析,在治疗上,不能死背教条,必须根据病情的发展和变化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这一点在中医的理论中得到极强的体现,学习中医必须掌握这一重要思想。

5 关于中医发展问题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中医要发展,应从两个方面着手。首先,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重新审视和批判传统哲学,去除其中的唯心主义的成分,使得中医学的指导思想得到净化和提高。其次,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吸收、消化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果,去除经验主义的残余,使中医学得到改造、充实、丰富和提高。下面谈几点看法和建议。

5.1 关于中医理论的改革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中,人们常常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把祖先留下来的东西当作永远不变的真理,像圣旨一样,字不能改,句不能动。实际上,任何思想都有其历史的局限性。在祖先的医学著作中难免有很多唯心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成分。今天的研究,就是要用现代科学对其中正确的成分加以肯定,错误的东西给予否定和抛弃,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给予充实、丰富和提高,将历史上的中医理论变成现代的中医理论。现代的中医理论应该是现代哲学思想指导下的,从整体到局部,从宏观到微观,更系统,更全面,更科学的医学理论。其语言应该是现代科学的语言,通俗易懂的语言。这样,才能使更多的人从对中医的迷信转为对中医的了解,更有利于中医的普及、交流和提高。

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倾向于事物的整体性、有机性和连续性,充满了辩证法思想。许多学派用不同的术语表达了他们对事物的矛盾、运动和转化的辩证观点。中医认为,人的健康决定于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应以治本为主,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对“防”和“治”的认识,中医提出“大医治病,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观点。由于这些学术观点具有悠久的历史,致使很多人至今还有“西医治标,中医治本”“西医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观念。事实上,现代医学虽然有仍有很多尚未了解的领域,但是在其已经明确的范围,还是能够做到针对病因进行治疗的,就是说“标本兼治”。例如感染,要检查是感染性还是非感染性,感染性的要分细菌病毒或其它致病原,还要进行具体的分型、亚型等等,然后才决定最后的用药。就是头疼,也要分析是血管性还是颅内高压,或是颅内感染等等;水肿要分心源性、肾源性或肝源性,营养不良型以及特发性水肿,对各种生理病理过程都要进行详细地分析,然后才决定治疗方案,决非简单的“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而且西方医学在发展的过程中已经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融合了很多中医的思想。西医认为人的健康决定于遗传、代谢和环境三大因素。在提高人体素质和免疫功能方面,西医也有了显著的进展。目前,现代医学的发展也在向预防和保健方面转向。可见,中、西医的这些基本观点已经没有多少区别。

5.2 从宏观到微观 有人认为中医理论是黑箱理论,只管输入和输出,不用管内部的运行方式,与现代科学技术没法结合。实际上,各种学科的发展都是从黑箱理论开始的,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从物体到分子,到原子,到亚原子结构,不断深入的。在对下一层次有明确认识之前,其研究都是用这种黑箱理论,通过实验条件的变化对结果的影响来推测黑箱中的内容,从而,将黑箱层层打开。医学也是如此。早期医学只是组织器官水平,只能观察在不同条件下,心输出量的增减和呼吸深浅的改变,观察神经刺激对肌肉收缩的影响,等等。后来,从组织器官到细胞,到细胞器,到分子、大分子,将黑箱逐层打开。今天,这些研究已经深入到分子水平。酶的功能,核酸的转录与翻译,大分子的相互识别,各种机理已经逐步展现出来。人们对生理、病理和药理的认识愈来愈清楚。对于展现在眼前的东西,有什么理由不去观察、研究和应用呢?为什么还要在箱子外面徘徊?所以说中医的发展,必须从整体到局部,从宏观到微观,逐层打开黑箱,否则是无法深入发展的。

5.3 从抽象到具体 阴阳五行等哲学概念,应该作为观察、分析和研究问题的思想方法来应用。在中医学中常用这些哲学术语定义不同对象和同一对象不同层次中的具体物质和现象,使得一些具体的东西显得抽象了,而且由于其含义各有不同,给后人造成了极大的混淆。如体阴用阳,阴脏阳脏,肾阴肾阳,阴邪阳邪等等。因为哲学只是给科学提供一种指导作用,并不能替代科学,所以在中医理论的改革中,应该将这些哲学术语还原为科学的术语。例如,体阴还原为营养物质基础,用阳还原为功能代谢活动;阴脏为肝、脾、肾,阳脏为心、肺;心阴为心的营养物质,心阳为心的代谢能力等等。这样处理,并不是要取消阴阳。阴阳作为思想方法仍然存在。例如在分析物质基础和代谢活动时,仍然可以将其作为一对阴阳对立面来分析和研究。

当中医向深层次发展时,必然遇到新的对象及这些对象的不同层次,对这些新的对象和层次,仍然可以用阴阳来分析。例如,对酶的抑制与激活,受体的阻遏与活化,基因转录的增强与抑制等等,都可视为阴阳的对立面。但是,没有必要在这些新的对象和层次上再冠以阴或阳的术语,避免将新的具体的对象再变得抽象了。

5.4 从定性到定量 对中医理论的研究不能停留在定性的水平上,应该向定量的方向努力。要评价不同对象和层次的阴阳对立与转化情况,也应该有新的方法和指标。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要多个指标的综合分析才能定论。就象评价一个物体的运动,我们要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形状、运动速度和方向等多个指标,才能对这个物体的运动有所把握。再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的祖先很早就知道利用杠杆原理来工作,但是在力学出现以前没有人能说清力、力臂和力矩的定量关系,所以对杠杆原理的应用永远只能停留在经验水平上的简单应用,绝不可能制造出复杂的机械制品。

所以说,没有定量的指标,中医只能停留在经验主义阶段,不同的医生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确定寒热虚实的程度,这样导致了对同一个病人的诊断用药由于各人经验的区别而互不相同。有了定量的标准,就可以通过对很多指标的综合分析,对实热、实寒、虚热、虚寒等不同证侯进行定量分析,根据阴虚阳虚的不同程度,结合中药中有效成分的含量,确定给药水平。这样也会使对中医治疗方案的掌握更为容易一些,否则无论是经验的积累,还是减少经验之间的差异都是很困难的事情。

有人会说,定量分析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是很难,但必须去做。只要中医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困难就会少一些。其实现代科技和医学有许多成果可以利用,例如对人的体温、血压、心脏活动和血液等等,都有了定量的测量方法和指标,ATP与ADP的比值可以反映物质代谢的情况[5];cAMP与cGMP的比值也许与中医的辨证分型有所关联;激素、离子、糖、脂肪、氨基酸的浓度和各种酶的活性都可以评价相应的营养物质基础和代谢情况,如果需要,我们还可以寻找一些更有意义的指标。通过这些评价,既可表明相应的阴阳平衡情况,又可以研究各种致病因素的致病机理及药物对代谢的影响,还可以使中医理论从病理和药理方面得到验证和提高。5.5对中医学中一些特殊概念的阐释 中医学中有一些特殊概念包括气、血、精、津液和脏腑等均与现代医学概念不尽相同。应当加以阐释,以示区别。下面介绍一些近年来的观点:

5.1 气 气究竟是抽象的哲学概念还是具体的科学概念,多年来一直争论不休。气散见在先秦著作里,如,庄子有“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黄帝内经》里也有“命之治在气”等等。这些都是中医理论的重要依据。实际上,“气”应该作为一种综合的、抽象的哲学概念,相当于物质的概念。在中医理论中,气是指人体中不断运动着的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具体说来,气一方面代表着人体的营养物质,包括糖、脂肪、蛋白质、核酸、维生素等一切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另一方面,气还包含着对营养物质的代谢和利用的含义。如,中药人参的“补气培元”功能,就是通过补气来提高代谢能力和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率。此外,气还包括其他两个内容,一是遗传信息,即“先天之精气”,二是呼吸的空气,即“吸入之清气”。在中医理论中,气的含义是各有不同的,这点与阴阳的含义比较相似,所以要具体场合具体分析。

5.2 血 血是流行于脉管中的红色液体,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血的主要功能营养和滋润全身。如《素问·五脏生成》说:“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这些都与现代医学中血液的含义基本相同。但是,中医更强调血对营养物质的运输能力。所以,补血就有两重含义,一是刺激造血器官的造血能力,另一是提高血液的运输能力。

5.3 津液 津液是体内各种正常水液的总称。津液有滋润、濡养作用。这与现代医学中组织液的含义基本相同。但在中医学中,津液的概念还包括许多分泌功能在内。如一些益气生津的药物可以促进唾液和泪液的分泌,增强对皮毛、肌肤、眼鼻、口腔的滋润,及内脏、骨髓和脑髓的濡养。

5.4 精 精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之精,泛指一切精微物质,包括气、血、津液和从饮食中来的营养物质。狭义之精,即通常所说的肾中所藏之精,这种精与人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均有直接关系,所以当与整个生殖发育系统有关。

5.5 脏腑 中医学中的脏腑包括五脏和六腑。脏腑的概念来源于古代的解剖知识,如《灵枢·经水》中说:“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剖而视之,其脏之尖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皆有大数。”中医理论中脏腑的功能及相互之间的关系都是通过对生理和病理长期观察和积累而总结出来的。由于封建制度的长期禁锢,中医在解剖方面受到限制,中医学中的脏腑概念与现代解剖学不能完全一致。对于脏腑的概念应该多从功能意义上去理解。即使如此,也要注意到某些功能与现代解剖学确定的脏腑功能完全不同。如“心主神明”应该是指脑的功能,由于脑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对人体各生理活动的控制作用,“心为君主之官”实际上应该是“脑为君主之官”。“心主化赤”应该是指骨髓的功能,“肾藏精,主生长发育”则为脑垂体、睾丸或卵巢的功能。而三焦则无法确定其对应的解剖学的结构,也许可以作为各种器官的内分泌功能的统称。

6 中医现代化发展的必要性

近年来,一些人打着传统哲学和中医的幌子,在社会上进行各种欺骗活动,屡屡得逞。究其原因,是人们对传统哲学和中医知之甚少。因中国古代著作的语言含混晦涩,不通俗易懂,加上专业性强,故很难普及。其中一些内容可能在当时的条件下说不清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留给后人去“领悟”。多少代人“悟”来“悟”去,有些“悟”出来了,有些则偏离了本意。到了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专业高度分化,不同学科之间也是“隔行如隔山”,相互知之甚少,科学普及工作未能及时跟上。于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有了可乘之机。一时间无数所谓的气功大师,特异功能专家,加上个别文人墨客,都出来各显神通。那种没有认真学习过中医基础理论的人,也能够编造出“发现黄帝内经”之类的谎言,为江湖骗子进行当代造神活动。他们把古代的哲学语言与现代科学术语生搬硬套在一起。用什么全息理论、控制理论、黑箱理论等等,编造出了“五行全息场”“生物超稳定系统”等自己都说不明白的东西,用来混淆视听,制造科学迷信或伪科学,使得很多人受骗上当,其中包括一些大学生,甚至一些知名学者。最后,邪教的出现,将这些骗术推向了顶峰,使更多的人受骗上当,给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还有一些江湖骗子,利用人们对中医的感情和误解,扛着中医的招牌招摇撞骗。一些无耻文人,一些媒体也参与摇旗呐喊,欺骗众多的求医问药者。在这些呐喊声中,凡是现代医学无法治疗的疾病,总有所谓的名中医有办法根治。

上述情况说明,普及科学知识,提高文化素质,仍然任重而道远。本文的目的仅仅是想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哲学和中医。说明中医学是科学,不是迷信。中医大夫是人不是神。中医不是万能的,不是什么病都能治好的。中医还有许多落后的方面需要改进、提高和发展。目前,很多中医学者和有志之士在中医潜力的开发和中医的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成效,也许有人会担心,这样一来,会使传统的东西愈来愈少,最后就没有中医了。可以说,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从中、西医对人体的研究过程来看,中医是从整体到局部,西医是从局部到整体。中、西医在对立和统一的运动中,会相互吸纳和融合,最终达到殊途同归。毕竟发展医学的目的是普及卫生知识,预防和治疗疾病,从而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强分医学流派不是目的!我们相信祖国的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一定会再创辉煌。

猜你喜欢
中医学阴阳
The Visible and the Invisible as Shadows of Light and Dark Shade:An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阴阳学说在杨式太极拳中的表现浅探
西洋参防护放疗旁效应损伤的中医学机制
法于阴阳
阴阳泛函
浅论守阴阳在养生中的重要作用
论朝医体质学的阴阳论
中医学治未病养生理论运用于七情发生学的研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