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教育近现代化先驱
——利济医学堂※

2019-01-29 09:07朱德明郑洪吴小明钱群英黄雪莲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21期
关键词:瑞安学堂医学

朱德明 郑洪 吴小明 钱群英 黄雪莲

(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医史文献教研室,浙江 杭州 310053)

中国近现代中医药教育事业历经清末政府、北洋政府、民国政府3个政权统治时期,官办、民办中医药教育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呈现在华夏大地,其中当以1885年由陈虬创办的浙江瑞安利济医学堂为嚆矢。

在中国近代史上曾经历过一段灾难深重的动荡岁月,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促使爱国的读书人纷纷探寻救国之路。一大批主张改革的知识分子提出了各自的救国方案,早已倾心经世之学的陈虬自然不甘寂寞,更是留心撰述,冀成一家之言,能为世所用。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浙江瑞安人陈虬、陈介石、何迪启、陈葆善等人主张效仿西学,在瑞安城东杨衙里创立了这所新式中医学堂——利济医学堂,可以说是一场与维新运动一脉相承的运动。

瑞安利济医学堂地处瑞安城东杨衙里的利济医院内。利济医学堂整体建筑群坐北朝南,占地面积2000 m2,平面布局呈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式。建筑群南北分为两个部分,南北依次为学堂和种植药物园。学堂部分占地700 m2,由门屋、东西厢房和主楼组成。门屋建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砖木结构,五开间,面阔16.25 m,进深两间共6.13 m。结构形式为梁架抬梁式,五架梁,屋顶为硬山造,梢间落翼。门屋正南面砌墙,明间设台门,台门有青石门框,高5.10 m,宽4.44 m。台门门额上嵌有孙衣言楷书撰就刻写的“利济医院”青石匾1块。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利济医学堂和利济医院在温州小高桥下开设分院,在周宅祠巷设利济分院学堂,又在永嘉瞿溪、平阳等地设立分校。次年分设利济学堂报馆于府前街。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因经费亏绌,医学堂停办,医院继续开诊。民国9年(1920年),建成仿西洋主楼。抗战初期因战乱,医院解散,院舍并入瑞安社会救济院,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1958年,利济医学堂所在瑞安社会救济院改称瑞安社会福利院。同年8月,瑞安社会福利院利用利济医学堂旧址创办“瑞安福利电器设备厂”,作为企业用房,其后一直沿用至2000年春。2006年5月,利济医学堂被国务院确立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利济医学堂创始人陈虬,原名国珍,字志三,号蛰庐,生于清咸丰元年(1857年),卒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享年47岁,原籍乐清,寄居瑞安已十世。池志澄《陈蛰庐先生五十寿序》:陈氏家贫,祖父三代无知书者。而虬勤奋好学,潜心经世。凡诗文、音律,无不精究。年青时与宋平子、陈介石结为莫逆之交,慨然有四方之志,人称“温州三杰”。时人认为陈虬中举进京,京中有“天下名士,浙江二蛰”之誉。康有为“公车上书”,陈虬也属主要人物。陈虬著有《治平通议》8卷,主张欲图自强,自在变法。嗣后在京(1898年)与蔡元培等筹立保浙会。后在瑞安设立近代第一所中医学校“利济医学堂”和“利济医院”;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又设分院于温州,创办《利济学堂报》于杭州。陈虬的民主改革思想、新的教育方法,为开启医林学风、培养中医药人才作出了很大贡献。此外,他们以医学堂为基地,通过整理医籍、发行讲义,为发掘提高中医理论、开展学术争鸣作出一定成绩。当时培养学生300多人,其中最负时望者,如陈葆善、林獬、池志澄、郑叔伦等,均有高度理论水平与临床经验,而且著作等身,名噪于当代。陈氏在青年时便钻研中医典籍,首学医于孟河费氏。现存《蛰庐诊录》2卷,成书于1880年,为陈虬1876—1879年随费氏的临证记录,其体例仿《寓意草》,而议论精辟可与其媲美,皆发前人所未发。他又对《内经》运气之说,深加研究。尝言:不精运气之学,则读书临床立说,皆无要领。并以运气之说与古代天文学中的“中星图”结合研究,创制医历,用来预测疾病,制订防治措施。在学术上,陈氏提倡名家则观其独到处,专家则求其独异处,以使能博采诸家,由博返约。1892年,陈虬撰《利济元经》,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瑞安利济医院刻本。陈虬还撰《利济医药讲义》《元经宝要》《瘟疫霍乱问答》等医学著作20多种[1]。

利济医学堂以“道济群生,泽衍万世”“借学堂为造就人才之地”为宗旨,运用西方办学制度和方法,传授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的新式中医学校。学堂有一套完备的规章制度,陈虬手订的16条《习医章程》的影印件,如今在展馆内仍然可见。其对入学年龄、注册要求、缴费数额、学习年限、课程设置、考试方式、毕业行医注意事项,以及行寄宿制度、伙食标准等等,都有明确规定;且还规定“课其所业有成,不拘年限”,即凡勤奋好学提前学完应修课程,考试合格的学生,可提早毕业,类似今日高等院校修学分制度。利济医院落成时招收学生,陈虬亲自制定《习医章程》规定学徒入学年龄为14岁,学习年限6年,学成要经过严格的考试,才批准试医,并给试医图章。考试采取每季度考1次,据试分班,以便次第转课。在院学生依成绩高下分3班。教学内容分普通课与专业课。普通课有国文、历史、音韵、书算、术数、制造、种植、体操、辞章著作、时务游历等。专业课主要是医学经典及各家医籍。学堂也自编一些教材,如利济教义8种和利济文课6卷。《利济教经》为启蒙类书,《教经问答》4卷是逐条解释教经疑难问题的教学参考书,《利济元经》8卷是一种深入浅出而不忘规矩的中医基础课本,《中星图略》《医历表》《医历答问》等是一种有关测候学、历本等内容的教材,《利济文课》是以集医学论文为主的综合性课本,《卫生经》是一种指导学生锻炼身心及介绍体育疗病方面的教材,《蛰庐诊录》为陈虬个人的临证记录,《新字瓯文七音铎》是陈虬首创的拼音字母。医学堂的教师聘请浙南各地名医,陈虬亲自主持教授,除平日授课外,在课余很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给学生开了医藏书表,把医书分作必读、必阅、必备3类。在课外阅读方面,学堂把当时西方传入我国的医学著作及其它书籍,也介绍给学生阅读,实开我国中西医教学相结合的先河。学堂还注重临床实习,指导学生临证不要只开处方,还必须写好脉案。学堂还设有自己独立的图书馆——心兰书馆供学生借阅,还设有生药局和鲜药圃(百草园),既便于病人服药,又有益于学生实习。陈虬的民主改革思想,新的教学方法,为开启医界学术风气,培养中医药人才做了很多工作,培养的学生达300多人,并有一定规模的实习医院,出版过畅销全国的《利济学堂报》。1895年,即利济医学堂创办的第十年,又陆续在温州市、永嘉瞿溪镇、平阳县等地设立分校。这对浙南地区提倡学术研究与争鸣,开启中医办学风气,使浙南中医办学代兴不衰,都起过不可磨灭的作用。利济医学堂是陈虬力图采用西方的办学制度与方法,来改革我国封建教育制度与方法的一个尝试。因此,该学堂具有当代中医学校的特点,是中国近代史上创办最早的中医学校[1]。

利济医学堂办学思想开放,制定了一套新式管理制度。重视西医基础课及科学技术课的开设,自编《利济教经》等中国最早的新式教科书。教学方法先进,教学内容与社会科学相结合,出现了中西医结合的教学和临床实践模式,力图采用西方医学教育制度打破中国封建教育沉闷局面。如利济医学堂《习医章程》规定学徒入学年龄和学年。教学内容分普通课与专业课。普通课有国文、历史、音韵、书算、术数、制造、种植、体操、辞章著作、时务游历等。专业课有医学经典及各家医籍。学堂把西方舶来的医学著作及其它书籍推荐给学生作为课外阅读资料,实开中西医教学相结合的先河。学堂还注重临床实习,指导学生临证不要只开处方,还必须写好脉案。学堂还设有生药局和鲜药圃,既便于病人服药和学生实习。学堂先后培养的学生达300多人,如池志澄、陈黻宸、郑缉甫、王德馨、张景嵩、张景修、何迪启、陈伟典、林獬、邱缄、张懋衍、林桑、罗庆瑱、陈兆麟、郭风鸣、胡鸣盛、陈平东、陈侠、章来峰、陈仲彬、唐黼墀、孙叔印等,他们医著等身。陈虬著有《蛰庐诊录》《利济元经》《利济医药讲义》《元经宝要》《瘟疫霍乱问答》等20多种医著。其他师生著有《卧庐医案》《白喉条辨》《燥气总论》《燥气验案》《本草时义》《陈季子医案》《河间医话》《传家验方》《医林心法》《缘督子伤寒论述注》等[2]。

利济医学堂师生的学术主张多刊载在1896年陈虬编辑出版的《利济学堂报》上,内容有利济讲义、近政备考、时事鉴要、洋务掇闻、学蔀新录、农学琐言、艺事稗乘、商务丛谈、格致卮言、见闻近录、利济外乘、经世文传。还辟有“文录”“院录”“书录”3个栏目。“文录”主要刊医家论医的文章;“院录”主要刊学堂自编的医学讲义及学堂的一些规章制度;“书录”主要刊学堂教习阐述医学名著的讲稿。该报是中国最早的中医学报,也是中国最早的综合性学报之一,彰显了浙派中医教育及临床近现代化先驱的内涵和风范。

利济医学堂首创教学、实习、科研为一体的办学新模式,堪称中国第一所推行改良维新、采用西方医学教育制度的新式中医学堂,导致了浙江各地先后创办了永嘉中医学社、普安施医施药局、国医学社、松龄医学堂、浙江中医专门学校、温州国医国学社、温州国医学校、宗景国医专修社、宁波中医专门学校、吴兴中医补习班、杭州中国医学函授社等,掀起了近现代浙派中医教育及临床近现代化的高潮,其办学理念也影响了清末及民国时期的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1902年,温州徐定超时任京师医学堂总教习,大力提倡开办医学以造就中医人才。民国伊始,绍兴丁甘仁呈文大总统,建议创办中医学校。1897年4月,曾与陈虬等共同创办“兴浙会”的章太炎,受陈虬影响,于1936年任苏州国医学校名誉校长时,发表了近百篇倡导国医改革和兴办中医教育论文,影响极大。20世纪30年代的浙江国医资历审查制度也汲取了利济医学堂的某些考核制度,其对近现代中国中医药教育影响深远。因此,利济医学院堂是浙派中医教育及临床近现代化的先驱,余音萦绕当今。

猜你喜欢
瑞安学堂医学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风筝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快乐农场
荡秋千
我的生日
森林学堂
宝宝国学堂
医学、生命科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