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病理学教学改革的探讨

2019-01-30 06:07曾勇
智慧健康 2019年6期
关键词:病理学公众微信

曾勇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0)

0 引言

病理学作为医学专业课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门课程的教学包括讲解理论基础知识和实验教学两部分。而在以往的病理学教学中,主要是通过教师借助一些教学辅助设施、情景引入等方式的讲解理论和实验标本的观察,这样的教学方法需要在特定时间和空间内进行,更多的局限在教师授课。尽管当前现代化教育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逐渐出现了虚拟切片教学技术和数码互动技术,但是由于教学学时少、每学时教学内容多,学生基础薄弱,导致实际教学中对现代教学技术的运用较少,从而使课堂上师生之间互动不充分;加之可以引用的病理学课程资源繁多,更新缓慢,制约后续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作为教学工作者,不断探索如何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一步拓展教学空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推动病理学教学改革持续深化。而微信公众平台凭借深厚的用户基础,可以有效整合文献资源,进一步拓展教学空间,推动病理学朝着更高层次发展。

1 病理学教学中微信公众平台构建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新媒体快速发展,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信息传播和共享的主要载体。在病理学教学中构建微信公众平台,可以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拓展教学空间。

1.1 微信公众平台构建

微信公众平台的构建,可以通过登录微信公众平台官网申请开通。微信公众平台二维码和公众号推荐给学生,可以通过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实现,学生扫描二维码或是搜索微信公众号即可关注微信公众平台[1]。

1.2 微信公众平台内容

微信公众平台的构建,相应内容需要充分契合学院病理学教学现状和个性化需求,展示病理学的发展史、教材和教学团队介绍等内容。伴随着课程改革持续深化,可以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平台后,上传章节知识点、PPT和病理标本图片等资料,学生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加自由的学习知识。通过后台提问,可以对教师提出问题,寻求教师的帮助[2-4]。同时,提出合理的教学改革建议,促使教师可以随时随地解决问题。通过,优化课程安排和学习进度,建立微信公众平台,定期推送和发布信息,促使教学更为精准、可靠。

2 病理学教学改革中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

微信公众平台应用,尽管使发布公告较为便捷,但是会不会导致原本紧张的学习时间变得更加紧张,该平台又与QQ群和微信群没有什么区别呢?

学生对于微信公众平台辅助教学优势认知水平较高,可以获取充足的图像资源,对于学习效率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自由学习和复习,自由调用、观察和分析图片;合理安排教学活动[5]。此种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可以随时随地复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微信深厚的用户基础优势,大范围推广和应用[6]。加之信息快捷通知,及时了解和掌握教学进度,定期推送关于病理学新的研究进展和小测试等功能。

2.1 课前预习阶段

在病理学教学改革中应用微信公众平台,可以在课前传递考核方法、实验地点和课程表传送给微信公众平台,帮助学生提前了解病理学课程相关内容[7]。同时,教师可以将课件和微课内容传输到微信公众平台,学生通过微信公众平台了解到课程学习重点和难点所在,针对性预习,可以有效提升实验课程学习成效。同时,教师不需要时刻督促学生去学习,即便课上教师也不可能对学生针对性指导,所以借助微信公众平台进行课前预习是很有必要的,发送相应语音和文字,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提升学习成效[8]。

2.2 课中学习阶段

病理学教学中,为了可以提供更多的实践操作机会,帮助学生掌握实践操作流程。所以,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观看微课视频自主学习,避免后续实习操作中出现操作失误,在过程中从玩手机转变为手机学习。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更为和谐、自由、趣味性,提升学习效率。需要注意的是,应该做好微信公众平台知识功能分区工作,完善功能模块,适当的增加病理学典故和病例模块,设置小测试和闯关游戏,提升学习效率[9-10]。

病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病理学教学包括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两部分。传统的病理实习教学使用显微镜观察病理切片并学习观察病理大体标本,普遍都是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实习室内)进行,以教师授课为主。虽然已有数码互动和虚拟切片教学技术,但学生无法在实习课之外的时间和地点进行相关学习,师生互动不足;病理学已有的精品课程、课程中心等网上教学平台是对整个课程的详细阐述,内容繁多,且更新较慢。因此,如何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拓展课堂之外的学习,为学生提供更多更方便的学习机会,是病理学教学改革需要研究的问题。微信作为智能手机的即时通讯软件,支持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视频、图片和文字,目前已经覆盖中国90%以上的智能手机。随着智能手机的迅速发展,与移动终端相结合的微信学习平台已经在一些学校实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有文献检索并综述了微信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自2013年相关文献发布以来,文献数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但临床实践课程运用较多,基础医学教学课程运用较少。如何把微信与病理学教学联系起来,让它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作用,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课题组尝试性地建立病理学教学微信公众平台,即“北大病理教学”,实现病理学实习教学数字化,改进传统病理学实习教学方法,使学生的病理学学习趋向多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3 课后复习阶段

课堂学习后,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来复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引导教师可以合理发挥微信公众平台作用,实现点对点、点对面的知识传播。并且在沟通和交流,逐渐完善学生知识结构,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3 结论

综上所述,在病理学教学改革中建立微信公众平台,可以进一步拓展教学空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凭借深厚的用户基础,有效整合文献资源,进一步拓展教学空间,推动病理学改革深化。

猜你喜欢
病理学公众微信
公众号3月热榜
皮肤科住院医师皮肤病理学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微信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猝死的法医病理学研究
78例颅脑损伤死亡法医病理学分析
微信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病理学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