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立德树人价值逻辑与实现路径

2019-01-31 01:56远,
中国电化教育 2019年10期
关键词:树人立德美育

修 远, 徐 杨

(1.吉林大学 艺术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2.吉林艺术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也同步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美育工作有其特有的时代背景、时代特征、时代内涵和时代要求,要紧密结合新时代的教育使命开展学校美育工作,把学校美育工作与立德树人有机结合起来,用立德树人来指导和推动学校美育工作,把立德树人贯穿到学校美育工作的各个层面、各个领域和各个过程,推动学校美育工作沿着新时代教育的使命健康发展。

一、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坐标

学校美育工作是学校立德树人的题中应有之义。要把美育的“美”与立德树人的“德”有机结合统一起来,实现以“美”育“德”,以“德”涵养“美”的美育工作机制。

从理论上看,美育的“美”与立德树人的“德”本质上是一致的。美和德从来都是一体的,美的东西一定蕴含德的要素,进而构成德的基本要求,符合德的标准一定是美的体现,进而构成美的固有内涵,这就是说,如果谈论“美”,就必须寓“德”于其中,没有“德”的“美”只是形而上的“美”,不是本真意义上的“美”;同理,如果谈论“德”,就必须寓“美”于其中,不“美”的东西一定是谈不上“德”的,甚至走向“德”的对立面,是对“德”的矮化和丑化。因此,学校美育工作,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通过“美”涵养“德”,寓“美”于“德”,以“美”化“德”,进而实现“美”与“德”的内在统一。简言之,就是通过“美”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通过美育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进而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从这个维度看,美育工作的本质是“立德”,学校开展美育工作的根本是做“德”的工作,就是要把学生的“德”从一开始就养好,把学生“德”的扣子从美开始扣好。

从实践要求看,学校美育工作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内在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说到底就是立德树人,德智体美劳是构成立德树人的五个基本要素,美又是这五个基本要素中不可或缺的要素。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美”与这里的“德”不是孤立的,更不是对立的,而是内在有机联系着的。而之所以把“德”与“美”并列起来作为共同构成立德树人的基本要素,是从德育与美育的实践层面来提出的。这里的“德”与这里的“美”是具体层面的“德”和具体层面的“美”,二者都是立德树人中的“德”的具体体现。正是基于理论和实践的分析,我们说,立德树人是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根本坐标。

立德树人根本坐标,规定了学校美育工作的历史方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1],“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2],“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指明了新时代党的教育的根本使命和任务,指出了新时代党的教育的基本坐标。党的一切教育工作都必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来推进、来谋划,作为党的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美育工作当然也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来进行,而且必须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来进行。只有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来开展学校美育工作,学校美育工作才把握住了新时代的脉搏,才抓住了新时代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实践中,任何悖离立德树人这一根本坐标的学校美育工作,犯的都是根本上、方向上的错误。这就是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历史方位。

立德树人根本坐标,规定了学校美育工作的基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中明确指出,“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4]。这就强调,学校美育工作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遵循。学校美育工作如何坚持立德树人,具体来说包括三个层面的意思。一是坚持立德树人的基本理念和思想,用立德树人来指导和推动学校美育工作,使学校美育工作始终贯穿着立德树人的理念,充分体现立德树人的理念;二是坚持立德树人的工作导向。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工作导向来整体谋划和设计学校美育工作,进一步完善学校美育工作的体制机制,使立德树人的导向体现到学校美育工作的实际行动中,不空谈、不空转、不打滑,推进学校美育工作走深做实;三是坚持立德树人的目标要求。把立德树人置于学校美育工作的目标源头,把立德树人的要求具体化到学校美育工作的目标中去,按照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一言以蔽之,就是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用立德树人指导推动学校美育工作的开展。

立德树人根本坐标,规定了学校美育工作的历史本使命。学校美育工作和其它历史时期的美育教育工作一样,和其它的专业教育工作一样,都有其固有的、特定的历史使命。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历史使命就是立德树人。因此,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历史使命在立德树人的实践中彰显其自身价值,并在立德树人的过程完结中检验其自身价值。正是因为新时代学校美育教育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历史使命,所以,可以认为立德树人和美育教育是内在互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在新时代,坚持美育教育,就是真正坚持立德树人,实现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必须大力推进新时代学校美育教育工作。

二、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价值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总书记这一论述重在强调美育工作的立德树人价值导向。

学校美育工作旨在培养塑造具有高尚审美情操,具有辨识美丑、善恶的审美能力,具有发现美、热爱美的审美追求的时代新人,其主要内容是弘扬“美”的主旋律、传递“美”的正能量。这就意味着学校美育工作不是价值中立的,而是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价值问题带有全局性和根本性,价值选择和确立直接关乎学校美育工作的方向走势。但是在实践中,由于西方各种价值理念渗透,学校的美育工作客观存在着去价值化、模糊价值、甚至价值错位的问题。有人打着所谓尊重美育规律的幌子,一边要求学校美育工作价值中立,一边鼓吹西方美育工作价值观,把西方的美育价值生硬塞进中国的学生课堂。有人干脆死掉虚伪的外衣,直接在课堂上灌输西方的美育价值,大有用西方美育价值取代中国的美育价值之意味和态势。现实一再说明,无论是西方的美育、还是中国的美育,都带有其特定的价值,没有价值的美育、价值中立的美育是不存在的,问题的关键是价值选择的问题。放眼全球,学校美育价值有千万种,但最根本的一种是符合中国国情的那一种,学校美育价值标准有千万条,但最根本的一条是反映中国教育使命的立德树人这一条。因此,中国的美育必须坚持中国的美育价值,而且只能是中国的美育价值,这个美育价值就是立德树人。

新时代,一切不以立德树人为价值的美育工作,都不是学校美育工作的对象和范畴,也不是学校美育工作应该出现的现象和问题。新时代守护好学校美育工作主阵地,根本上来说,要确立学校美育工作的价值标准,构建学校美育工作的评价体系,使新时达学校美育工作契合立德树人的价值诉求。

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新时代美育工作的评价标准。新时代美育工作是带有价值立场的工作,把立德树人作为价值标准是由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性质、使命、任务决定的,是新时代遵循学校美育规律的必然结果的。学校美育工作有了立德树人这个标准,就等于有了美育工作的度量衡、指南针和温度计。有了这个标准,西方的美育价值就会被排除在学校美育工作外,“苍蝇乱飞”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有了这个标准,过去社会上的各种所谓的美充斥校园和学生中间的现象就会被屏蔽掉,学校的美育工作环境就会得到进一步净化;有了这个标准,学校美育工作秩序就会得到有序维护,学校美育工作生态环境就会根本改善。相反,一旦美育工作的价值立场松口,其它各种带有形形色色价值立场的美就会蜂拥而上,美育工作就会旧疾复发、沉渣泛起、乌烟瘴气,立德树人的使命就会面临严峻挑战。从实践效果看,把立德树人作为价值立场,美育工作的阵地不仅守得住,而且守得好、守得牢。

要构建完善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新时代美育工作评价体系。学校美育工作的价值体系是以学校美育工作的价值立场为基本依据和参考的,有什么样的价值立场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评价体系与之相适应和匹配;同理,学校美育工作的价值立场的捍卫是以学校美育工作的价值体系为基本保障的,学校美育工作的价值体系从来都是服务于学校美育工作的价值立场的。因此,构建一套充分反映立德树人价值立场的学校美育工作的价值体系不仅十分必要,而且意义十分重大。具体来说,主要从两个维度着手构建。一是学校美育工作者的评价体系。美育工作者是美育工作的施动者,是学校美育工作的主体力量,如果主体力量的价值导向发生偏离,那么学校美育工作必然发生异化,这就要求构建一套针对和适用于美育工作者的评价体系,以此来约束和左右美育工作者的行为边界,从而使学校美育工作者的美育工作不跑偏、不出轨、不越矩。二是学校美育工作评价体系。学校作为学校美育工作的具体部门和单位,是学校美育工作的具体组织者、谋划者,事关学校美育工作的全局,具有覆盖范围广泛、影响深远等一系列特征,学校如何布局美育工作直接关系到学校美育工作的基本走势。因此,必须构建学校美育工作评价体系,切实把学校美育工作评价体系转化为硬性约束,把学校美育工作纳入立德树人整体框架中去,从根本上杜绝学校美育工作空转、走形式等一系列问题,确保学校美育工作往深里作,往实里走。

综合来看,只有构建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学校美育工作价值体系和评价体系,学校美育工作的关口才能把好,学校美育工作的主流价值体系才能真正得到贯彻,学校美育工作的主动权才能牢牢掌握在党的手上,学校美育工作的阵地才能真正掌握在党的手上。

三、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立德树人路径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工作的一篇大文章,美育工作是这篇大文章的大写意。教育部长陈宝生指出对“美育要有刚性要求”,这就意味着美育教育是作为必要条件构成在学校教育体系之中的。美育工作做好了,立德树人的德育工作就具备了美的基础和条件。做好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进行下去,把立德树人贯穿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全过程。

第一,牢固树立新时代大美育观。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正确而科学的理念,是推动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重要保障。做好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必须坚持正确的、科学的美育观。新时代的学校美育观,具有特定的新时代内涵,要结合新时代的具体特征赋予新时代学校美育教育合理的美育观内涵,这就是,既要继承马克思主义美育观,又要在进一步发展深化中国化美育观,从而使得不断发展着的美育观总能适应时代和形势发展的需要,进而在指导和推动美育实践的过程中实现美育观的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新时代的学校美育观,要充分体现新时代美育工作的规律特点和要求,充分彰显新时代美育工作的时代价值。

美育工作进入新时代,美育观念也要同步进入新时代。从学校美育工作的实践看,过去的美育观念、理念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必须不断挖掘新时代的美育观。从现实倒推理论的维度看,新时代的美育观至少要包括三个维度的内容。从大美育观的内涵来说,新时代美育观要包括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维度的美育。微观的美育工作主要是指狭义的美育教育,中观和宏观的美育工作,强调的是美育的社会实践,即让课堂上的美育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从而赋予美育以厚重的实践内涵,让学生用生活感知美育的美,进而践行美育的美,使得美育的美不仅美在学生心里边,更要美在学生的行为上,让美成为一种行为自然,让学生充分体验美的价值、感受美的美好、感悟美的真谛。从美育工作的整体性来看,要把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美育工作贯通起来进行顶层设计和布局,既要兼顾各个阶段美育工作的特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同时又要把美育工作作为立德树人的制度性安排整体推进,使各个阶段的美育工作有序衔接、一以贯之。从美育工作的地位和作用看,要正确处理德智体美劳之间的逻辑关系,既要突出美育工作的特殊性,又要兼顾德智体美劳之间的内在关联,把美育工作贯穿的德智体美各个方面、各个过程,让美在德智体美上充分得以体现和彰显,五者之间既要各美其美,又要美美与共、相得益彰、形成合力。

上述三个维度的内容,涵盖了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过程,是美育观的集大成体现。基于新时代美育观的特点内涵、覆盖范围和现实考量,故把新时代的美育观称之为新时代大美育观。

第二,构建学校美育工作大格局。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贯穿其中的一条重要思想是大美育工作格局。大美育格局的提出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今天的学校美育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不是单个指头弹琴,而是十个指头奏乐。不能把学校的美育工作单纯理解为是美育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这是孤立站在美育工作的内在狭义维度来理解和看待美育的,客观上割裂了美育工作的外在姻联。事实上,如果把美育工作放在立德树人的全局维度来考虑,这种理解显然是狭隘的、片面的、不完整的。要充分看到美育在德智体美劳中的作用和价值,从学校的教育全局来布局美育工作,就需要构建学校美育工作大格局,具体来说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搭建学校多部门联动平台。特别是中小学美育工作者严重短缺,如果单靠美育工作者来推进学校的美育工作,不仅美育工作者难以承担立德树人的美育使命,而且会耽搁立德树人的历史进程。因此,学校各部门要集体行动起来,既要各司其职,又要相互补充,形成联动效应、合力效应、系统效应、集成效应。二是发挥教育主管部门监督保障作用,为学校美育工作提供充足的保障。学校美育工作既要有政策支持,更需要物质保障,教育主管部门要做好美育工作的协调部署,让美育工作既有的放矢又有序推进,切实保证美育教育工作的良性秩序。三是激活美育工作的社会活力,为学校美育工作提供充足的实践保障。美术馆、雕塑馆、艺术馆等美育的实践载体要为学校美育工作开辟绿色通道。要动员和鼓励社会各层面的美育工作者开展进校园义务教育活动,推动和支持学校美育工作面向社会开展。四是发挥好家庭的示范作用。家庭是美育工作的重要实践场所,家长要支持学校美育工作的家庭教育,让学生在家里时时刻刻感受到美的力量、美的价值。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和主管部门四位一体的美育教育工作格局。

第三,推进美育课程与课程美育走向结合。开展学校美育工作,课堂是根本和关键。课堂教学是美育工作的起点,是培养学生美育理念、素养和能力的重要场所,既是美育工作的传统优势,也是基础渠道和首选路径。学校美育工作的实现方式要以课堂教育为基本支撑。无论是哪个时代的美育教育,都要把课堂教育置于首要位置,都要予以高度重视和强化,任何替代课堂美育工作、弱化课堂美育工作的作法都是不可取的,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淡化美育课堂教学以及由此诱发的学校美育工作式微的作法都是短视错误的,必须予以纠正。

建设好课堂美育工作,首先解决好美育课程建设。课堂是美育课程的实现载体,但美育课程不局限于美育课堂,而是包括美育话语体系、美育教材体系、美育学科体系、美育教学体系等在内的一整套体系。推进美育课程建设,要有系统性思维,一体推进美育课程各方面建设,同时要有创新性思维,在提升美育课程效果上下功夫,深化美育课程教学改革,丰富和完善美育课程的实现形式,打通美育课程的“中阻梗”,改进和优化美育课程体制机制,释放美育课堂活力,使美育课程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建设好课堂美育工作,要高度重视课程美育建设。美育工作是美术学科的分内之事和重要职能,但美育的特征又决定了美育工作不仅仅是美术学科自身的工作。事实上,美育的美贯穿于各个学科之中,体现到美术以外的各门课程之中,从数字到汉字、从图形到字母、从规则到不规则,美育的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在加强美育课程建设的同时,要充分发挥课程美育的作用,发挥各个学科对美术学科的支撑作用,发挥各个课程对美术课程的支撑作用,把体现和反映在各个课程之中的美按照美的实现形式完整呈现出来,实现美育课程与课程美育的有机统一。

猜你喜欢
树人立德美育
论公民美育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用关怀实现学校立德树人的使命
又是开学季,再聊“树人班”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