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无锡刺绣“活化”发展策略探析

2019-02-02 04:02叶设玲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活化无锡刺绣

叶设玲

摘  要无锡刺绣是中华传统手工刺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专业性强、工艺要求高、传承人断层、脱离生活等内外部困境,锡绣正面临式微之危机。本文在分析锡绣自身优势与外部机会的基础上,提出锡绣应主动融入当代产业体系、加强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走旅游活化发展道路的三步走策略。

关键词锡绣;困境;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化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19)04-0062-0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不仅要面向传统,更要面向新时代,充分挖掘其潜在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通过生产创造、产品创意和技术创新进行转化,让其在当下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无锡刺绣(下文中简称“锡绣”)作为无锡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是江南地区“吴韵文化”的精华所在,亦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当前,锡绣同样面临着与社会生活渐行渐远的危机,如何重拾锡绣繁荣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锡绣面临的内外部困境

(一)内在劣势

刺绣是一门细活,它注重工匠精神,讲求精益求精,因此需要大量的劳力输出。一方面,锡绣制作耗时长,难以量产。锡绣名品《丝绸之路》(1989年入围第七届全国工艺美术展)耗费半年;《韩熙载夜宴图》历时五年(2010年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可见,精良的锡绣作品均需要较长的制作周期。出工慢,意味着产量少,这便成为制约锡绣广泛传播和推广的重要因素。同时,在“小产量”“物以稀为贵”的市场规律下,其消费或使用群体就偏向于高收入、特定收藏需求的小群体,而普通民众往往望尘莫及。另一方面,锡绣工艺要求高,掌握人员少。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积淀,锡绣已经形成一套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与操作手法,包括单面绣、切马鬃绣、堆纱绣、发绣、盘金绣、双面精微绣等10种绣法,针法更是多达30多种。要掌握此类技术,不仅需要数十年的苦练,还需悟性和天分,这便给刺绣学习人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压力,甚至让人望而却步,使得锡绣工艺难以顺利传承。锡绣传承人赵红育多次表示,锡绣可谓是“人未亡,艺将绝”[1]

此外,无锡刺绣与书画艺术精密结合,逐渐走向“阳春白雪”。刺绣家丁佩于清道光元年刊行我国第一部刺绣专著《绣谱》,并感叹“此画家所未到也”,由此诞生“观赏绣”,世称“闺阁绣”。民国时期,无锡锡山绣工会将锡绣推向社会和商品市场,使锡绣名闻天下。然而,后期学习者偏重于书画感,主张以画入绣,更使得绣品走向“阳春白雪”,欣赏人群有限。许多作品均是被国家领导人和外国元首、著名人士收藏,并非适用于民间与日常生活。而相对的,闻名中外的苏绣却始终秉持原来的风格,接近生活、立足民众,从而走向了鼎盛,以至到了现在往往是只闻“苏绣”不闻“锡绣”。

(二)外部威胁

首先,来自机械化大生产对传统手工业的冲击。我国刺绣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时期无锡地区的匠人们就已经掌握了精湛的刺绣技艺,并称誉中原。众所周知,男耕女织是我国封建时期最为普通和广泛的生活方式,此刺绣也是民间普及率极高的传统手工艺和家庭副业。然而,大工厂、机械化的生产方式对我国原有手工市场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工业化促进了棉麻制品的快速发展,却让刺绣的基底材料——丝绸在市场的作用下产量大减,并逐渐成为奢侈品,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刺绣成本。由此,在减低生活成本的刺激下,人们更青睐机器制品,手工制品销路不畅,又反制约于锡绣的发展,众多锡绣手工业者为生计只能放弃“老手艺”。时至当下,在工商业较为发达、城市化程度较高的苏南地区,机绣、电脑绣等现代化刺绣方式的涌现,也冲击着传统手工锡绣市场并使之愈加萎缩。

其次,政府、社会各界的重视与支持力度存在不足。改革开放早期,锡绣曾用于出口创汇,政府拨款予以支持的力度较大,还配有专项研究资金,但随后便大量削减,甚至取消,民间艺人的生存就陷入了困境。眼下,无锡政府主要设立了惠山泥人专项保护基金,其他工艺的支助措施亟待推进。作为推动地方文化传播与发展重要手段的学术研究也未充分重视该领域的研究。据统计,从1990年至2018年仅有37篇“锡绣”相关学术文献得以发表,其下载量更是仅以个位数记。反观近代,早在1821年丁佩就将一套刺绣艺术理论整理成章并出版发行了《绣谱》,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部刺绣艺术专著;1938年华璂与许频韵合著的《刺绣术》成为了中国第一本刺绣专业的教科书。在民间,中国最早的民办刺绣教育机构——锡山绣工会传习会创办于1879年,使得习绣成为女青年的时髦活动。可见,当时社会各界、从政府到民间对手工刺绣是十分重视,并大力研究和推动的。

二、锡绣的发展优势与机会

(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绣法丰富

据汉代刘向《说苑》记载,早在2500多年前,吴国设都梅里时就已流传刺绣技艺。在明朝中叶,锡绣作为贡品上奉朝廷,清末民初时锡绣有“不唯国人知之,薄海内外,靡不知之焉”一说。锡绣曾一度名比苏绣,甚至有记载:锡绣“实比汀绣,苏绣为优”[2]。在历史长河中,锡绣不断地从书画中获得灵感,拓展自身表现题材和加深其文化内涵。锡绣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无画不能绣”的特点。与书画艺术的紧密结合,使锡绣的文化魅力大放光彩。锡绣的绣稿源于书画,但它又不同于书画,多样的绣法和多变的针法让锡绣又具有了独特的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而且,锡绣绣法多样,针法多变。经过几千年的沉淀、发展,形成了单面绣、切马鬃绣、堆纱绣、戳纱绣、发绣、盘金绣、双面精微绣等10种绣法。其中,切馬鬃绣是无锡刺绣特有的传统绣法。双面精微绣是锡绣特色绣法,是刺绣文化中的精华。如今的锡绣已经和绘画一样,代表着一种历史传承的技艺,是地方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和见证。

(二)国家非遗振兴策略的提出与地方非遗人才培养的逐渐重视

2017年,国务院通过了《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旨在促进中国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为非遗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保障。江苏等地也陆续启动了省级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起草和研究。在这个政策的指引下,一系列振兴传统工艺的探索实践陆续展开,尤其在制度建设、宣传展示和人才培养三大方面有了新的拓展。比如自2016年开始,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传习补助经费标准由每人每年1万提至2万,并要求相应提高省级及省级以下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传习补助经费标准[3]。在非遗保护的宣传与展示方面,除了利用传统的节日、展会等开展形式多样性的非遗宣传、展示、比赛和体验活动外,还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的作用,促进了非遗的互联网“分享”发展,取得了显著的宣传效果。在人才培训方面,近两年高校与非遗之间的合作十分频繁,针对非遗传承人、管理者和参与者举行了一系列的培训活动,培养了一批非遗保护人才,强化了非遗保护与建设的能力。无锡市的职业教育较为发达,为培养职业化、实践性的锡绣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总之,复兴中华传统文化与弘扬工匠精神的环境为锡绣的创新发展、人才培养和宣传推广构建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三、新时代锡绣的发展策略

(一)主动融入当代产业体系

融入当代产业体系、积极参与生产实践是锡绣传承延绵、实现自身价值的有效路径。传承非遗创造精品固然重要,但是切不可脱离生活,应该用传承与市场两条腿走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通过四大名绣发展轨迹可以发现,一个绣种如果无法导入当代产业体系并在生产实践中得到积极应用,再辉煌的历史也避免不了消亡的危机。例如,内蒙古在推动“王府刺绣“的市场化中,就通过政府与文化产业公司签订项目协议,用先进的“产业化运作+品牌化运营”模式,通过“宣传推广”“技能培训与提升”“产品设计、生产及销售”三大具体的工作方向,对王府刺绣产业进行全面的整合,拉动王府刺绣产业创新。

当然,锡绣走向市场之路必然面临众多问题,但是这不能否定其产业化、融入生活与实践的整体发展,因为只要走出去便是新的开始。锡绣的传承与发展在保留精髓的同时也能够迎合时代与市场。高品位、高价位的锡绣可谓“高大上”,普通老百姓对之抱有敬而远之的态度,不妨将锡绣运用于一些日常用品(如手帕花样、帽檐点缀、首饰服饰等)中,使之更加具有亲和力,从而拉近与生活的距离。为使得当代创新型锡绣走向生活与大众,一方面需要建立合理化的产销平台,使锡绣稳步发展;另一方面,增加锡绣在国内的知名度扩大内销,并在此基础上拓展外销之路[4]

(二)加强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

由于锡绣人才稀缺,从“绣娘”到“绣师”的转型是当代锡绣复兴的重点。据了解,当前从事锡绣的艺人大多年过五十,因锡绣对视力要求高,“绣娘”的艺术生涯受到年龄和身体素质的制约较大,也就对“绣娘”的素质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传承人断层的原因之一。虽然时代变迁更迭,但是摒弃一切外在因素,锡绣能否发展的内核始终是刺绣者是否拥有一颗热诚的心。以锡绣而言,人才必先有一颗爱惜刺绣的心,其次才是领悟与技艺。扩大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兴趣群体的培育就至关重要。目前,可在政府支持下,依托无锡众多职业技术學校,开办“无锡刺绣传承与创新”研究班或“非遗传承人才培训班”等订单式人才培养项目,为锡绣培养有针对性的后备人才,为锡绣爱好者搭建一个学习的平台。同时,聘请刺绣界的工艺美术大师进行刺绣技艺实践性授课,邀请艺术类高校知名教授传授艺术理论知识,把艺术理论和刺绣实践操作紧密结合,这些方式对刺绣人才培养及实现“绣娘”到“绣师”的转型大有裨益。

(三)走旅游活化发展道路

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旅游,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是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更为非遗的良性循环、市场融入提供了有效支撑。锡绣与旅游的结合正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活态传承,游玩、休闲过程也成为了认知非遗、传承非遗的最佳时机,同时也能大力推动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非遗的旅游活化可以是旅游产品的“活态”参与,如将锡绣融于景区纪念品就是较为成熟的利用方式,也可在纪念品的包装设计中融入锡绣元素,还可以是丰富旅游内容的“活态”参与,如在旅游景点中设以绣房,让游客参与、体验锡绣的制作过程,从而了解锡绣、推广锡绣文化,提升游客对非遗文化深层次体验的同时丰富景区的文化内涵。总之,锡绣本就源于生活,回归生活、走旅游“活化”之路乃是可取、可行之良策。

—————————

参考文献:

[1]汪志顺.谈对无锡传统民间工艺美术的保护[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1989(3):85-89.

[2]吕元.苏绣艺术之--无锡精微绣[J].纺织报告,2015(11):18-19.

[3]罗微.2017年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57.

[4]龙佳骊.锡绣的演进与传承[J].丝绸,2016(12):86-94.

猜你喜欢
活化无锡刺绣
大别山精神在红色小镇打造中的传承与“活化”
判赔百万!无锡格利姆乐器侵权案,国家严厉打击!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传承
刺绣织成的日本传统美食
刺绣风尚
【花样盛年·欲望清单】华美刺绣
保护与发展:民族村寨活化的空间途径
“活”化英语思维,期待会在一瞬间
由2016年无锡中考17题说起
刺绣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