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护理模式对高龄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2019-02-08 01:59吴静娟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36期
关键词:高龄产妇产程产后

吴静娟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和生育政策的调整,我国二胎政策已全面放开,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生育二胎,随之而来的高龄产妇也逐渐增多。众所周知,生育风险和生育能力与女性年龄有密切关系,随着年龄的增加,高龄妊娠不仅对产妇自身健康有重大影响,同时也影响胎儿健康[1]。研究显示,高龄产妇的分娩结局劣于适龄产妇,其剖宫产率、妊娠期合并疾病发生率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高于适龄产妇[2]。因此,关注高龄产妇健康,改善高龄产妇分娩结局越来越引起临床关注。

协同护理模式(collaboration care model,CCM)起源于美国,是一种社会支持的护理方法[3],利用现有人力和物力资源,最大程度地发挥产妇、家属、护士的协同作用,共同提高护理质量[4-5]。本研究通过对高龄产妇进行协同护理,探讨CCM对高龄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为高龄产妇的护理提供科学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2月就诊于南京市扬子医院的146例高龄待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39.6±4.2)岁;平均孕周(39.5±0.9)周。纳入标准:(1)年龄≥35岁;(2)单胎妊娠且孕周为37~42周;(3)产妇至少有1名家属照顾且愿意参加研究,并具有一定的学习和理解能力,无精神类疾病。排除标准:(1)有严重妊娠并发症;(2)智力低下或患有精神疾病无法正常沟通;(3)胎儿存在健康问题。将参与本研究的所有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73例。本研究方案经笔者所在医院医学伦理会批准。产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年龄、孕周、计划妊娠比例、孕前健康状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见表1。

1.2 资料收集

设计统一的资料调查表格,在产妇入院当天,由经过培训的护士进行基线资料收集,收集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如姓名、年龄等,分娩相关信息资料,如孕期体重增长、孕周、是否计划内妊娠、孕前健康状况、是否初产妇等。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对照组入住普通病房,给予产科常规护理。宫口开至3 cm时由病房转入产房待产,产后2 h转回病房。整个分娩过程给予常规产科护理和相关知识宣教。住院期间每日上午10:00-10:30针对全病区产妇及家属集中进行健康宣教,产妇和家属自愿参加。出院时对产妇和家属进行口头健康宣教。

1.3.2 干预组 干预组在产科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CCM护理,具体措施包括:(1)明确产妇、家属、护士职能。由医院专职护理人员对产妇及其家属详细介绍产前及分娩后主要的母婴护理工作,并对产妇及其家属在护理过程中能参与的工作进行详细分工。(2)产前宣教。入院第一天,对产妇心理和身体状况进行评估,对产妇及其家属详细讲解临产症状、分娩流程、产前准备、分娩疼痛原因及缓解办法、可能的并发症及预防、围产褥期保健知识、母乳喂养方法及重要性、新生儿护理知识等,共同讨论制定护理干预方案。对家属进行针对性宣教,指导家属积极参与产妇及新生儿的护理工作。(3)提高产妇自我护理能力。指导新生儿喂养技巧、脐部护理、新生儿沐浴,鼓励产妇在分娩后初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家属适时的提供帮助,为以后的新生儿护理做好准备。(4)出院当天对产妇及家属进行出院健康宣教,发放新生儿护理和产妇保健手册,提供网络在线服务,对各类问题及时进行解答。搭建家庭交流群,分享育儿经验和产后心理支持。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剖宫产率、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量、新生儿产后5 min Apgar评分。Apgar评分根据出生后5 min的心率、呼吸、肌张力、喉反射、皮肤颜色来评价新生儿的状况。满分10分,7分以上为正常,只需要一般处理,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分别在入院当天和产后24 h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产妇焦虑和抑郁情况,SAS>50分认定为焦虑,SDS>53分认定为抑郁,得分越高,表示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6]。

1.5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组内干预前后焦虑和抑郁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分娩结局比较

干预组剖宫产率为28.8%,低于对照组的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2 h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自然分娩产妇产程时间比较

两组第一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第二产程和第三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自然分娩产妇产程时间比较 (x-±s)

2.3 两组焦虑及抑郁情况比较

两组入院当天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后24 h 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后24 h SAS、SDS评分均低于入院当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后24 h SAS、SDS评分与入院当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焦虑及抑郁情况比较 [分,(x-±s)]

3 讨论

高龄产妇指分娩年龄在35岁及以上的女性。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女性生育意愿受到经济、文化、职业、家庭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生育年龄明显升高。此外,国家对生育政策进行了调整,约50%的产妇有生育二胎的意愿[7],这进一步促使高龄产妇的人数逐年升高。相关研究显示,高龄产妇由于代谢功能、机体功能及产后恢复能力、子宫伸缩能力均开始逐渐下降,妊娠及分娩期间妊娠期高血压、胎膜早破、妊娠期糖尿病、产后出血、巨大儿、胎儿生长受限等并发症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均明显高于非高龄产妇[8-10]。因此,加强高龄产妇的保健护理将有助于改善高龄产妇及新生儿健康状况。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高龄产妇采用CCM护理模式后,可显著降低高龄产妇剖宫产率,缩短产程时间,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改善产妇负性情绪。为科学护理高危产妇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产妇剖宫产率和产程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过程比较漫长,分娩前产妇往往由于对相关知识缺乏了解、恐惧疼痛等原因产生负面心理,而这些负面情绪直接影响分娩方式的选择和产程进展[11]。CCM模式是将家属护理和护士护理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可使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感受到来自家庭的关爱,增加产妇自然分娩的信心,因此该模式护理的高龄产妇更多的选择了对胎儿更有益的生产方式并顺利完成。

相关研究显示,98%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都会有紧张、恐惧等负性情绪发生[12]。本研究结果显示,CCM模式可显著降低产妇产后焦虑和抑郁的发生。CCM模式通过在产前对产妇及其家属进行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使产妇及其家属在产前充分了解分娩的流程和可能出现的不适及应对措施,可降低产妇对分娩的恐惧。此外,CCM模式通过指导产妇及其家属尽快掌握新生儿护理技能,缓解初为人父母的紧张和惶恐,降低了产妇由于缺乏护理技能而出现的焦虑,进而改善产妇心理状态。而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产妇选择顺产并使产程缩短,这也有助于降低新生儿并发症风险。本研究结果也显示,干预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完成某一行为并达到预期效果的自信心。自我效能感越低,越容易出现悲观或消极等不良情绪。CCM模式通过护士和家属对产妇给予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同时通过健康教育指导产妇完成力所能及的自我护理和新生儿护理工作,可显著提高产妇自我效能感,进而消除不良情绪。

综上所述,协同产妇、家属和护士的护理模式可有效缓解产妇不良情绪,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改善母婴健康。

猜你喜欢
高龄产妇产程产后
高龄产妇分娩中实施全面护理优化对分娩结局的作用研究
新、旧产程标准在低危初产妇进行产程管理中的应用对比*
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在产程中的应用及满意度分析
女性产后便秘怎么办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探讨助产护理干预对高龄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的影响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高龄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
镇痛分娩会影响产程吗
高龄产妇能否生二孩,最好查查卵巢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