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肽注射液改善四肢骨折患者疼痛的疗效及对患者骨代谢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2019-02-08 01:59肖帆瞿兴崇方祖怡严佳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36期
关键词:四肢炎性注射液

肖帆 瞿兴崇 方祖怡 严佳

四肢骨折是骨折疾病中常见的一种,主要是由于暴力因素或者是病理因素所导致的疾病。这种疾病一旦发生,在起初时候就会有畸形、异常活动、骨擦音、发热及休克等症状发生,患者只有在这些症状发生之后及时地进行治疗,才可以避免更为严重的并发症发生[1]。四肢骨折疼痛发生率高,受伤部位疼痛明显,局部及邻近部位活动时疼痛加重,对人体影响非常严重。所以,缓解四肢骨折患者疼痛,提升临床疗效至关重要。骨肽注射液有效成分完全提取于哺乳动物骨中,含多种活性肽及微量元素。该药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的作用,与人体有极高的组织相容性,无刺激和过敏反应[2]。其所特有的骨生长因子如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可诱导间充质细胞分化成骨细胞和成软骨细胞,可促进骨代谢与新骨形成。黄建立[3]研究发现骨肽注射液对缓解骨折患者疼痛有一定效果,但目前临床普遍缺乏该药疗效相关性研究。因此,本次将主要研究该药对四肢骨折患者疼痛的疗效及对患者骨代谢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骨科2018年2月-2019年1月治疗的78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的《四肢骨折的现代诊断与治疗》诊断标准[4];(2)四肢畸形有固定而局限的压痛,有骨擦感;(3)X线拍片诊断为四肢骨折;(4)年龄20~45岁。排除标准:(1)临床资料不完整患者;(2)孕妇;(3)具有心脏病、肝肾功能不全者; (4)恶性传染疾病及癌症患者;(5)拒绝参加研究者。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39)和对照组(n=39)。研究组男20例,女19例;年龄20~42岁,平均(31.35±1.50)岁。对照组男22例,女17例;年龄22~45岁,平均(32.12±2.67)岁。本研究经过医院医学伦理会批准,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完全知晓研究目的和治疗内容,并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正常骨折部位解剖,复原骨位。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骨折部位,小夹板、石膏、绷带等外固定骨位,维持骨折部位稳定;并同时采用功能锻炼法避免固定部位关节粘连,肌肉挛缩,使肢体功能正常恢复。患者统一进行抗感染措施,使用常规抗生素消炎。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添骨肽注射液(吉林亚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2025704,规格2 ml∶10 mg)辅助治疗,将10~20 ml骨肽注射液溶于2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30 d。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检测并记录患者治疗3、15、30 d的疼痛等级、骨钙素(BGP)、肿瘤坏死因子(TNF-α)。采用NRS数字评分法记录患者疼痛等级,1~4分为轻度疼痛,5~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空腹采集两组患者治疗3、15、30 d静脉血,加抑肽酶,4 ℃分离血浆进行检测。采用BGP检测试剂盒(鄂食药监械准字2014第2401995号),测定骨钙素(BGP)水平。采用上海恒远生物公司生产的人TNF-α试剂盒,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疼痛等级、BGP、TNF-α等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对比

治疗3、15、30 d时,研究组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对比 [分,(x-±s)]

2.2 两组患者BGP及TNF-α水平对比

治疗3、15、30 d时,研究组BGP明显高于对照组,TNF-α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BGP及TNF-α水平对比 (x-±s)

3 讨论

四肢属人体活动关节,四肢骨折在人体活动中很容易发生,且大多时候都是由意外情况引起[5]。四肢骨质或关节受外部剧烈碰撞致使骨质破裂损伤,导致四肢骨折。四肢骨折是由于骨裂或骨头弯曲变形直接产生,随着外部作用力进一步加大,四肢骨质发生断裂或严重移位[6]。四肢骨折能导致非常剧烈的痛感,严重者可致休克。在治疗四肢骨折患者过程中,患者疼痛发生率非常高,会迅速出现并进行性加重,使患者出现脱水,皮肤苍白,体温明显下降,给治疗和患者身体带来严重负担。因此,骨折患者的疼痛是医护人员必须解决的一道难题[7]。

骨肽注射液提取于哺乳动物骨中,含多种活性肽及微量元素[8]。有明显的抗炎、镇痛的作用,它所特有的骨生长因子,如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可诱导间充质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和成软骨细胞,促进骨代谢与新骨形成。俞泳等[9-10]研究发现,骨肽注射液对四肢骨折患者的疼痛及新骨形成有一定疗效,相比常规药物能更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夏伟军等[11-12]研究表明,骨肽注射液会对骨代谢及炎性因子产生影响,但并未表明影响效果及其是否具有积极性。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3、15、30 d时,研究组患者疼痛评分和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BG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肽注射液对于四肢骨折患者疼痛疗效明显,能显著改善骨代谢,促进骨质复合,并且能明显抑制炎性因子,更有效保证了患者的康复疗效。

综上所述,骨肽注射液对四肢骨折患者疼痛具有显著疗效,能提高骨代谢水平,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四肢炎性注射液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局部枸橼酸抗凝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AKI患者NLRP-3及下游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鱼腥草注射液在养猪生产中的妙用
跟踪导练(四)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rotocol for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Trial Version 7)
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
跟踪导练(四)
Effects of Shenmai Injection (参麦注射液) Combined with Meglumine Adenosine Cyclophosphate Injection on Cardiac Function and Peripheral Serum Levels of TNF-α,TGF-β1 and IFN-γ in Patients with Viral Myocarditis
跟踪导练(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