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肿脐带气门芯断脐的改良设计及应用研究

2019-02-08 01:59高艺滨康瑞贞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36期
关键词:脐部脐带助产士

高艺滨 康瑞贞

脐带是胎儿在宫内进行物质交换和营养代谢的生命通道[1]。在断脐的那一刻,新生儿成为一独立体。通常情况下,新生儿在断脐之后,残留的脐带会逐渐的硬化、干枯,进而1周左右脱落[2]。新生儿体内的脐血管要经过3~4周才能完全闭合,因此脐部是一个感染途径[3]。特异性与非特异性防御功能不完善以及腹部脐带残端开放性创面,使其成为医院易感人群之一[4]。处理严重水肿的脐带较为棘手,如何快速有效断脐,尽量避免出血是助产技术的一项难题[5]。新生儿这一高危人群,需要我们细心地呵护,不断地提高技术,保障新生儿的安全,进而体现产科服务质量。助产士发挥的作用与母婴安全的保障及产科服务质量息息相关[6]。在面对水肿脐带时,助产士第一反应是紧张的,因为水肿脐带极易导致断脐失败而渗血,为减轻助产士压力,提高助产技术,保障母婴安全,根据水肿脐带的特点将气门芯断脐进行改良,现将本项设计研究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周(38.41±1.84)周,脐带直径(2.74±0.21)cm。两组活产新生儿在孕周和脐带直径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随机选取助产士处理水肿脐带,纳入标准:产房接生工作年限>5年,能独立完成接生工作,掌握水肿脐带的处理方法。笔者所在医院产房符合纳入标准的助产士共12人,利用抽签的方式随机平均分配到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助产士工作年限(8.51±2.38)年,对照组助产士工作年限(9.17±2.14)年,两组助产士在工作年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1月1日-12月31日出现水肿脐带足月活产新生儿100例,纳入标准:孕周37~42周足月正常活产新生儿;Apgar评分>7分;脐带直径>2.5 cm,排除腹部畸形或脐部畸形儿。在临床实践中,随机分组,观察组50例采用气门芯断脐的改良技术断脐,孕周(38.57±2.12)周,脐带直径(2.81±0.23)cm;对照组50例采用气门芯断脐技术断脐,孕

观察组分娩后,清理口鼻分泌物后,将新生儿抱至预热的辐射台擦干、保暖,采用气门芯断脐的改良技术断脐,系用单层纱布包裹水肿脐带,再用套有气门芯的止血钳在距脐带根部1~2 cm处夹紧脐带,在夹毕处0.3 cm用剪刀剪断脐带和纱布,牵拉气门芯套住脐带根部,检查气门芯有无扎到脐轮,保证断脐成功后撤掉止血钳和纱布,再用2%碘酊烧灼脐带血管,包扎固定。

对照组分娩后,清理口鼻分泌物后,将新生儿抱至预热的辐射台擦干、保暖,采用常规气门芯断脐技术断脐,系用套有气门芯的止血钳在距脐带根部1~2 cm处夹紧脐带,在夹毕处0.3 cm用剪刀剪断脐带,牵拉气门芯套住脐带根部,检查气门芯有无扎到脐轮,保证断脐成功后撤掉止血钳,再用2%碘酊烧灼脐带血管,包扎固定。

在两组新生儿断脐过程中出现断脐失败,立即改用传统的断脐方法,系用线绳结扎脐带,达到止血作用,再用2%碘酊烧灼脐带血管,包扎固定。两组新生儿断脐第2天以后采用暴露方法,在新生儿洗澡后用安尔碘消毒后不再包扎,嘱家属及时更换尿布,预防粪便和尿液的污染,保持脐部干燥,注意观察脐部有无红肿、流脓或渗血。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的脐带断裂率(%)、断脐失败率(%)、脐带渗血率(%)、脐炎发生率(%)、断脐时间(s)、脐带脱落时间(d)、助产士压力指数(分)。新生儿脐部感染的诊断:新生儿脐部红肿或有脓性分泌物,其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7]。用问卷调查法评估助产士断脐时的压力状况,以10分为满分,越高分表示心理压力越高,让助产士对自己在应对水肿脐带时的心理压力进行打分,统计助产士的压力指数,从而对比改良效果。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断脐方法的结果对比

观察组脐带断裂率、断脐失败率、脐带渗血发生率、脐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断脐方法的结果对比 例(%)

2.2 两组断脐方法的断脐时间和脱落时间对比

观察组断脐时间(32.43±8.31)s,短于对照组的(88.12±15.29)s,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脐带脱落时间(5.67±1.48)d,短于对照组的(9.27±3.87)d,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断脐方法的断脐时间和脱落时间对比 (x-±s)

2.3 两组助产士断脐时的压力状况比较

采用压力指数评分表进行问卷调查,观察组助产士压力指数(1.82±1.24)分,低于对照组助产士压力指数(6.54±2.41)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脐部是新生儿腹部的一个创面,若脐带断裂或松脱,极易渗血而引起失血性贫血;加之新生儿抵抗力弱,病原体极易通过脐部进入体内引起脐部感染,若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有引发新生儿败血症的风险,甚至危及生命[8]。因此,断脐技术直接影响着新生儿的安全,体现了产科护理服务质量。脐带是由一根脐静脉和两根脐动脉及周围的胶质样的胚胎结缔组织(华通氏胶)而构成[9],临床观察发现,水肿脐带直径可达2.5~5.0 cm。主要是华通胶水肿增粗,导致脆性大、难结扎[10]。针对水肿脐带的特点,设计一个既简便又合理的断脐方法,快速而有效的断脐使新生儿安全得到保障,减轻助产士面对水肿脐带的压力,提高助产技术,保障母婴安全。

3.1 气门芯在水肿脐带结扎的局限性

气门芯在结扎脐带上广泛应用,效果是肯定的,但在脐带水肿的情况下,水肿脐带直径比正常脐带直径大,在断脐的过程中,需要更大的力气牵拉气门芯方可与脐带直径大小一致,加之在牵拉气门芯的过程中,极易从水肿脐带边缘华通胶裂开,不得不重新更换气门芯,往更接近脐带根部的部位结扎,断脐时间长,给病原菌的侵入提供了有利机会,脐炎发生率增加;利用气门芯断脐失败后不得不改用传统的结扎方法补救,而传统的结扎方法容易在脐带水肿消退后结扎线松脱,脐带血管开放,极易造成脐带渗血。

3.2 改良法断脐效果优越性

本研究针对水肿脐带脆性大这一特点,利用纱布包裹脐带,有效地解决因脐带脆性大在牵拉气门芯时引起脐带华通胶裂开的现象,从而减少脐带断裂率(P<0.05)和脐带渗血率(P<0.05)。利用纱布包裹脐带,大大降低了气门芯结扎脐带的难度,助产士可快速断脐、结扎,大大缩短了断脐时间(P<0.05),从而减少脐带感染机会,降低脐部感染发生率(P<0.05),降低了气门芯结扎的失败率,从而减少因改用传统结扎法而出现脐带水肿消退结扎线松脱而导致的脐带渗血率(P<0.05)。由于改良断脐技术能够更好地阻断血管,降低脐部感染发生率,减少脐带渗血,使脐带更快地坏死、干枯、脱落。因此改良后的断脐方法脐带脱落时间短于单纯用气门芯的断脐方法(P<0.05)。

3.3 改良法减轻了助产士的心理负担

助产士的工作是神圣的,同时也是紧张的,他们可以迎接新生命的到来,他们的工作关系到孕妇和胎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所以他们同时也承担着巨大的压力,社会责任明显[11]。Selye在压力理论中指出,压力是指由外界事物导致个体心理出现的应激张反应[12]。在面对水肿脐带时,助产士是异常紧张的,因为在断脐的过程中害怕气门芯的牵拉导致增粗的脐带从脆性大的华通胶处断裂,容易引起脐带渗血,如果处理及时,立即用止血钳止血,重新牵拉气门芯断脐,此时助产士的情绪是更紧张的,心理压力指数骤增。改良后的断脐方法克服了脐带脆性大的问题,使断脐更简单、有效,不再出现脐带断裂和渗血的问题,助产士在处理水肿脐带时的压力指数降低(P<0.05)。在缩短断脐时间的同时,助产士有更多的时间观察产妇,及时娩出胎盘、缝合止血,提高了母婴安全。

综上所述,水肿脐带气门芯断脐的改良设计效果显著,节省时间,降低了结扎脐带的难度,从而减少脐带断裂率、脐带渗血率和脐部感染发生率,促进脐带的自然脱落,减轻了助产士的心理负担,提高了助产技术,保障了新生儿安全,值得临床实践推广。

猜你喜欢
脐部脐带助产士
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理念在新生儿脐带护理中的应用及对脐带脱落的影响
助产士分级授权管理对产房质量控制的影响分析
全球还需900万护士和助产士
产房助产士的心理压力分析及相关对策
脐带先露与脐带脱垂对胎儿有影响吗
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脐部皮肤感染的预防作用
男助产士 一年接生200余名婴儿
染毒的脐带
穿露脐装注意事项
雏鸡质量检查及孵化程序调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