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逻辑理路*

2019-02-10 00:03
关键词:群众思想发展

周 扬

(陕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西安 71011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依据国内外形势发生的深刻复杂变化,提出了一系列与时俱进而富有成效的治国方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其中的重要主题,贯穿于整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始终。深刻理解和认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包含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既有助于完整准确地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内核,又有利于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不断向前发展。

一、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理论逻辑

从理论逻辑上看,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传承与创新,又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同时也体现出对西方资产阶级人本主义的批判与超越。

首先,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传承和创新。民本思想最早起源于西周时期。当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对自然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从自然界的奴役中解放出来,由最开始的敬畏自然,到后来开始怀疑自然,认为:“昊天不佣,降此鞠訩。昊天不惠,降此大戾。”(《诗·小雅·节南山》)进而从以天地为本转向以民为本,主张保民、爱民。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越来越多的思想家开始认识到以民为本的重要性,如“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左传·桓公六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以此提醒君主人民是国家的根本。管仲认为:“政之所兴,在顺民意;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牧民》)老子提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道德经·第四十九章》)告诫为政者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察民情、顺民意。孟子则明确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中国古代关于民本思想的论述还有很多,总而言之,基本都包含了保民、爱民、顺民意、查民情、民贵君轻等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在有限的范围内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一定意义上保障了人民利益,有一定的进步性。但是,民本思想也不可避免地具有历史局限性。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决定了民本思想的出发点不可能是维护人民利益、保障人民权利。虽然封建君主也意识到国泰民安的重要性,希望自己治下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但是其根本目的并不是为了百姓,而是为了自己。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使得阶级剥削仍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希望封建地主阶级放弃剥削、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是不可能的。民本思想虽然名义上宣扬民贵君轻,但其实质只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保证统治者的剥削地位。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民本思想的糟粕剥离开来,继承了民本思想的合理内核。一方面,他高度赞扬了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力量之源。”[1]70另一方面,与民本思想将人民当成维护阶级统治的工具,将人民作为“手段”具有本质上的不同,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将维护和实现人民利益作为最高目标,把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列为头等大事,将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1]103从而努力推动实现人的发展从作为手段到作为目的的飞跃。

其次,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马克思唯物史观基本原则的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作为客观的发展过程并不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以人为手段达到自身目的的特殊主体,而只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人的活动。这纠正了以前将历史视为抽象主体,把人当作历史实现自己目的的工具的错误观念,将人从历史中“解放”出来。马克思提出人创造历史的观点,但同时强调应该把人“既当成剧作者,又当成剧中人物”。从把人作为历史的“剧作者”而言,人类社会的一切物质、精神、文化现象都是人类自身活动的产物,离开了人的活动人类社会是不存在的,历史也是无法想象的;从把人作为“剧中人物”而言,历史虽然是由人创造的,但单个人并不能随意创造历史,历史也不是个体活动的简单相加,而是由无数的人合力创造的,这一合力最终决定着历史的结果和走向。虽然某些历史人物会加速或延缓历史发展进程,但并不能决定历史的发展方向和最终结果。因而,历史活动本身只能是人民群众自己的活动,也只有人民群众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方向和结果。人民群众主要从三个方面创造历史:

第一,人民群众劳动创造物质财富。物质生活的满足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也是历史的起点。因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2]而生产这一切的不是别人,正是人民群众。离开了劳动,离开了人民群众的物质生产活动,人类社会将无法延续。

第二,人民群众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如前所述,物质生活需要的满足,是人类从事一切精神文化活动的前提。正是由于人民群众的物质生产活动为精神文化工作者提供物质保障,精神文化生产活动才得以存在和发展。同时,一切精神财富归根到底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基于实践活动的再加工和再创造,科学技术也是在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求的推动下才不断取得新发展的。此外,人民群众还是创造社会精神财富的直接参与者,如雄伟的宫殿、悦耳的民歌等都是由人民群众直接创造和创作的。

第三,人民群众还是决定社会发展变革方向的根本力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两对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发展和变革的主要标志是生产关系的重新调整和社会制度的更替,而两者最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人作为生产力三要素中最活跃的成分,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力量;而且生产关系的重新调整和社会制度的更替并不会随着生产力发展自发自觉地完成,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主体推动力。这种力量在阶级社会中表现为人民群众的革命活动,而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则表现为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改革和完善。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领导全国人民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把人民群众嘴上的“小事”当作自己心中的大事;始终坚信人民群众是智慧和力量的源泉,在人民面前甘当小学生,自觉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引导人民为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刻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马克思唯物史观中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主体这一核心观点的坚持与发展。

最后,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西方资产阶级人本主义的批判与超越。从文艺复兴开始到马克思全面创立唯物史观之前的几百年时间里,资产阶级人本主义思潮逐渐成为西方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人本主义思潮的兴起与发展,标志着西方社会从以神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转变。在人本主义思想兴起之前,西方社会轻视人、蔑视人,认为人在神面前都是生而有罪的,只有轻视自己的人才会在上帝那里受到尊重。在封建君主面前,所有的人不分贵贱都是臣民,看似人人平等,其实大家都等于“零”。

人本主义思潮兴起之后,从早期的人本主义思想家皮科、爱拉斯谟、蒙台涅倡导的人的尊严和自由,到法国启蒙学派以自然权利为依据的关于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其核心内容都是强调在人和神的关系上人高于神,要以人为中心。例如,但丁就曾高度地赞扬人:“人的高贵,就其许许多多的成果而言,超过了天使的高贵。”[3]3彼特拉克表示:“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抱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3]11莎士比亚也曾盛赞道:“人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作品!理性是多么高贵,力量是多么无穷!仪表和举止是多么端正,多么出色!论行动,多么像天使!论了解,多么像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3]58在卢梭看来:“在人类所有的知识中,对我们最有用的,但是是我们掌握得最少的是关于人的知识。”[4]强调要多关注和了解人自身。资产阶级人本主义赞美人,歌颂人,通过肯定人性来否定神性。这表明资产阶级开始由神学历史观转向人本主义历史观,开始以人自身而不是以神的意旨为起点寻找历史发展的动力,在当时这无疑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

但是,正如《神圣家族》所言:“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5]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的人本主义必然只能为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资产阶级人本主义对人的赞扬与肯定是以抽象的人和人性为出发点的,它虽然在理论上主张人生而平等,提倡要尊重和保障一切人的尊严和权利,但实际上却是从资产阶级的利益出发,追求的是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权利。在革命刚开始时,为了最大限度地争取同盟者,资产阶级极力伪装,总是以全体社会群众利益代表者的面目出现在无产阶级面前;可是共同的敌人——封建专制和教会统治一旦被消灭,资本主义制度代替了封建专制,资产阶级人本主义的丑恶嘴脸便暴露无遗。“革命的箴言‘博爱’化为竞争中的蓄意刁难和嫉妒,贿赂代替了暴力压迫,金钱代替了刀剑成了社会权力的第一杠杆。”[6]资产阶级理论上宣扬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现实中却不断地剥削、压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以牺牲无产阶级的利益为代价保证有产者的自由和民主,这充分证明了资产阶级人本主义的虚伪本性。

相比于人本主义的虚伪性,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具广泛性和真实性。其广泛性首先体现在受益主体的广泛性。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的人民,从质上看包括了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的劳动和建设者,以及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从量上看,涵盖了全体社会成员中的绝大多数。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新时代党的三大历史任务,就包括“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表明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但指向中国人民,而且指向世界人民。其次,其广泛性还体现在主体权益的广泛性。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仅要求要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还强调要保障人民日益增长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权益。其真实性主要体现在人民各项权益的实现具有法律、制度、物质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重申了《宪法》的基本内容,强调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以及国家权力的归属问题。在我国,人民群众是国家唯一的权力主体,国家权力既来源于人民,又服务于人民。这表明人民的主体地位受法律保护,人民的各项权益由法律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通过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通过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为解决新时代的基本矛盾、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历史逻辑

从历史逻辑上看,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党对近百年来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形成的历史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把握,是对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的理论与实践的丰富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宗旨。自此,一切为了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为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政治底色,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全过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始终认为,只有人民群众才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真正主体。这主要体现在:

第一,人民群众是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主体。中国的革命战争只有依靠和动员群众才能进行下去,中国的革命是老百姓的革命,革命的主体不是其他人,而只能是老百姓。中国的革命是人民的事业,中国共产党要想取得革命的胜利,党和党领导的军队必须和群众打成一片、融为一体,让群众发自内心地认为我们就是人民自己的军队。只有这样,我们的军队才会天下无敌。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同样把人民看作实践主体。毛泽东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了取得革命胜利我们采取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方针,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现在为了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我们也必须同样地实行这个方针。可见,人民群众的力量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也是不可或缺的。

第二,人民群众也是革命和建设的认识主体。毛泽东认为,正确的认识和真理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革命实践,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也只能是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斗争实践。以此为基础,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倡导确立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成为日后党在群众工作中的基本遵循。

第三,人民群众还是革命和建设的价值主体。价值主体的问题归根到底是回答中国革命和建设“为了谁”的问题。对此,毛泽东提出“共产党就是要奋斗,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能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7]的基本观点,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谋利益的政党,党自身没有任何私利可图,党的一切言论和行动都要以符合人民利益、受人民拥护为最高标准,在服务人民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一心一意,不能马虎大意,更不能三心二意。

邓小平也曾强调:“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8]这一论断反映了邓小平对人民群众历史地位的深刻认识,同时,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视为传家宝也体现出他对唯物史观的准确把握。在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上邓小平指出,和资产阶级政党把人民群众当作维护和实现自身阶级利益的工具的做法不同,工人阶级政党始终自觉地把自己当作人民群众在特定时期完成特定历史任务的工具,并明确提出“党是人民群众的工具”的论断。此后,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讲话中,邓小平进一步深化了对党群关系的理解,提出了“什么叫领导?领导就是服务”[9]的观点。无论是“党是人民群众的工具”,还是“领导就是服务”,都充分体现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党群关系和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质的科学认识。诚然,从革命的中流砥柱到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依靠人民,领导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从根本上讲不是因为党掌握了军队和国家机器,而是因为党始终把自己当作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工具,始终为人民利益着想,才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如果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中国革命就不可能取得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也不可能顺利进行。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同样十分关注民生问题。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多次讲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发展就必须消灭贫穷。此后,他又提出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有、大多数人贫穷,只有共同富裕才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从而把实现共同富裕提升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又明确提出衡量我们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三条根本标准,其中一条就是“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邓小平特别强调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因为生产力的发展速度是衡量综合国力的基本要素,只有生产力发展了,才能为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物质保障。邓小平还创造性地提出要以人民是否拥护、是否赞成、是否高兴、是否答应作为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起点和终点,为检验党的群众工作成效提供了重要的评判依据。

改革开放后,伴随着所有制和收入分配制度的调整,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一大批新的社会阶层。他们为社会主义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也是拥护和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分子,他们的利益也应该得到保障。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依据形势的新变化和发展的新要求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反映出对时代脉搏的准确把握,而且反映出对唯物史观的理解和运用,对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的坚持和发展。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江泽民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10]279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为了贯彻这一理念,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要求全党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处理好先富和后富、个人富裕和共同富裕的关系,党员干部要发扬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于奉献的精神,首先帮助人民群众富起来,而不能只想着自己如何致富,更不能以权谋私。

此外,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总结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深刻教训的基础上警示全党:“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10]572提醒广大党员必须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无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背离群众,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推进党和国家的事业。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多次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和执政理念,树立科学发展观,强调“群众利益无小事”,注重将人民的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国家的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兼顾起来,推动经济社会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胡锦涛多次强调全党同志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群众,利为民所谋”[11],实际上回答了如何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和执政理念。

“权为民所用”强调的是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党和国家各级领导干部的权力来源于人民,因而权力的行使也只能服务于人民,维护人民利益。要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用好手中的权力,尽心尽力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情为民所系”强调的是要始终对人民群众饱含深情,牢记党和人民的鱼水之情与血肉联系。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了解群众,从行动上关心群众、亲近群众,从感情上理解群众、爱护群众,做到对群众的冷暖疾苦感同身受,对群众的利益要求高度重视。只有拥有对人民群众的真情实感,才能真正做到为民解忧、为民添福,真正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利为民所谋”强调的是要坚持为民谋利,不谋私利,始终把维护、实现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起点和终点,坚持以群众利益为本,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体现在国家的方针政策里,落实在具体行动中。要为人民群众解决实实在在的困难,谋取实实在在的利益。凡是对人民群众有利的,我们全力去办;凡是损害人民利益的,我们绝不去做。不能因事大而怕为,也不能因事小而不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时刻关注民情民愿,始终坚持人民立场,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体来看,在如何执政的问题上,强调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思想,把人民生活的改善、人民权益的保障和人民幸福感的提升作为检验一切工作成效的标准。

在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要坚持五大新发展理念,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多为民谋利、多为民解忧,增进民生福祉。在文化发展问题上,提出新闻舆论工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宣传和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为主,展现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历程和美好生活图景。文艺创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扎根实践,扎根人民,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营养,发掘灵感。要始终牢记“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12]316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把个人的学术追求与国家的前途发展联系起来,多出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检验的成果。在国家安全问题上,指出要在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的前提下,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道路,不断开创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再次强调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党的执政理念,践行党的一贯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时处处,在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征程中,努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3]。这充分体现出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继承中国共产党密切联系群众优良作风的同时,又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践行群众路线的理论与实践。

三、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实践逻辑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是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14]从实践逻辑上看,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在实践中坚持发展为了人民的根本立场,发展依靠人民的根本方法,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根本归宿。

首先,在实践中坚持发展为了人民的根本立场,就是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努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升人民的幸福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必要的物质生活条件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人从事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条件。“党和政府必须想人民群众之所需,急人民群众之所急,积极解决民生之忧,补齐民生发展的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15]当前,民生问题是中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这一问题能否解决好,关系到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认可度、满意度,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人民最关心的现实利益问题,不仅能够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调动他们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而且能够不断激发人民群众的消费潜力,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从而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内驱力。民生问题的解决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在具体的民生工作中,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既要统筹兼顾,从整体上保障和改善民生;又要重点突破,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倾斜,补齐民生短板。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依靠勤劳的双手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实质性进展,实现历史性突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条件下,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重要变化。在大多数人满足了基本的民生需求后,人民开始向往更加美好的生活,不仅要求就业、收入、住房、教育、医疗、社保等“硬需求”得到满足,而且希望公平、民主、法治、正义、环境、安全等“软需求”也能得到满足。诚然,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社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但是立足现实,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状况依然广泛存在,严重影响了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实现和幸福感的提升。为此,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继续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满足人民群众更多样化、更高层次的需求,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提升人民的幸福感创造条件。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重要标志,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内在包含着两层逻辑:第一层是指全面发展所覆盖的主体要更加全面。当前,我国还存在着大量的贫困人口、失业人员、残障人士等。他们都是发展中的弱势群体,是实现全面发展的重点和难点。要针对特定群体的特定困难综合施策,对症下药,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每一个社会群体都能充分享有全面发展的权利。第二层是指个体实现发展的内容要更加全面,不能有明显的短板。长期以来,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条件不断得到改善,但是医疗、住房、环境等方面的发展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因而,要不断推进社会保障和医疗体系建设,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补齐短板,为个体实现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其次,在实践中坚持发展依靠人民的根本方法,就是要在思想上牢固树立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在实践中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让人民群众充当发展成效的评判者。

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无数次证明中国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是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是否尊重人民,是否承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主要标志。习近平强调:“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12]53我们要实现的发展是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发展,而只有人民群众自己才最了解实际情况,最清楚自己的根本利益所在。因此,只有时刻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深入基层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才能真正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始终把握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在人民面前,我们要甘当小学生,虚心向人民求教,拜人民为师,做到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意见和要求的有机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光荣而又艰巨。在这一伟大实践中只有充分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发挥人民群众积极主动、敢闯敢干的精神,社会主义事业才能赢得最广泛的支持,才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人民群众在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和智慧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代表了社会的前进方向。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实现从无到有到不断发展壮大的一条基本经验就是坚持相信和依靠群众,不断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政治智慧,增强政治本领。因此,面对新时代条件下的新形势和新问题,一方面要及时发现、总结、概括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和智慧,将其转化为国家的方针政策;另一方面要引导和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开展新的实践,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由谁评判,用什么标准来评判,实际上是一个让谁满意、对谁负责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是代表人民利益、捍卫人民利益、为人民谋取福利的党。因而对于党的一切工作的成与败、好与坏,人民最有评价权和发言权。要把人民群众作为发展成效的评价主体,以群众意见为尺子,把人民是否拥护、是否赞成、是否高兴、是否答应作为衡量发展成效的根本标准,做到群众支持我们就去鼓励,群众期待我们就去做好,群众反对我们就去纠正。在制定政策、出台规范时,要多增加人民群众的话语权和评判权,在政绩考核、评先树优时,要多倾听群众意见,注重群众评价。在处理日常事务时,要经常回顾反思,看看工作是不是按照群众要求在开展,好的方面要继续坚持,不足之处要想办法加强和改进。只有让人民群众从心底感到满意,才能让党和国家的事业永远经得起实践、历史、人民的考验。

最后,在实践中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的基本原则;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把“蛋糕”做大;完善制度设计,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分好。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国家发展取得的成果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哪一个人施舍的,而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用勤劳智慧的双手干出来的。人民群众是国家的建设主体,当然也应该是发展成果的受益和共享主体。在实现共享的过程中,应当遵循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的基本原则。全民共享是指共享主体应该涵盖全体人民,不仅包括当代人,还要造福子孙后代。全面共享是指共享的内容应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既包括物质利益层面,又包括精神文化层面。共建共享是指共建是共享的前提和基础,广大人民群众只有共同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共同享有发展成果。渐进共享是指共享的实现是一个逐渐完成、从多到少、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均衡到均衡的过程,因为共享的内容和水平从根本上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财富的不断增加而逐渐丰富和发展的。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其实质是要实现共同富裕,这就决定了实现共享不能通过“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以“多”补“少”,而是要通过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总量,使“少”变成“多”。只有这样,全民共享、全面共享才既是现实的,又是可能的。因此,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既把“蛋糕”做大,又把“蛋糕”做好。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要做大、做好“蛋糕”就要稳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为引领,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发展打造新引擎,增强新动力。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随着人民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居民消费结构和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要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缩减低效或无效供给,扩大优质供给,实现供给与消费的有效对接,通过消费拉动经济持续增长。

要真正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除了要做大、做好“蛋糕”,还必须分好“蛋糕”。目前,收入分配不公平的问题仍然是制约我国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要防止出现“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的现象,就要完善制度设计,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分好。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调整利益分配格局,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提高低收入劳动者的收入,增加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把收入分配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要不断深化社会领域制度改革,拓宽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机会和渠道,使全体社会成员无论阶层、无论地区、无论城乡都能更加公平地自由流动,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让每一个人都能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勤奋充分享有发展的权利。

猜你喜欢
群众思想发展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思想与“剑”
多让群众咧嘴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