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基层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研究*

2019-02-10 00:03张琼琼王兴权康晓琦
关键词:核心作用规范化师生

张琼琼, 王兴权, 康晓琦

(沈阳工业大学 a.学生处, b.国有资产管理处, c.机关党委, 沈阳 11087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突出政治功能,把学校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要贯彻落实好党的教育方针,把握好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根本在于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特别是加强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基层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是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基石,更有助于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

一、高校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 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础工作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更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使命[1]。他强调要把基层工作做好,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和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转化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能力。因其主体是广大师生党员,所以高校党支部既是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人才储备库[2],又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德树人、从严治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沿阵地。只有更好地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贯彻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3],才能确保党的政治引领和战斗堡垒作用有效实现,夯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基础。

2. 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根基

2013年6月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基层党组织发出了动员令:“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必须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在全党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基层组织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只有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党员发挥应有作用,党的根基才能牢固,党才能有战斗力。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4]。2017年3月,党中央《关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意见》提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注重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到支部,把从严教育管理党员落到支部,把群众工作落到支部。”因此,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是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历史使命。2017年4月,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赵乐际在贵州省调研时强调:要“久久为功抓基层打基础,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更好地把党员组织起来、把群众凝聚起来。”高校基层党支部是基层党组织的一线核心组织,党支部建设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关键环节,事关党在未来接班人中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因此,高校基层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就成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根基。

3. 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前提

2016年12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强化院(系)党的领导,发挥院(系)党委(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履行政治责任,保证监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上级党组织决定的贯彻执行。要加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建立健全高校基层党组织,加强教师党支部、学生党支部特别是研究生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5]明确提出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就是要加强党支部的建设,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2017年2月22日,王岐山在出席十八届中央第十二轮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议时强调,对中管高校的巡视要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把党组织推动“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建设情况作为重点巡视内容。这是党中央再次明确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强烈信号,足见党中央的坚强决心。中央对中管高校第十二轮政治巡视结果显示,部分高校不够重视党建工作,基层党组织存在软弱涣散现象[6]。从中共十二届辽宁省委第三轮巡视反馈来看,有的高校存在党内政治生活不够严肃,履行抓党建的政治责任不到位;基层党组织设置和党员队伍管理不规范,组织生活制度落实不到位、不严格;党支部工作存在薄弱环节,战斗堡垒作用不显著等问题[7]。之所以出现上述问题,症结在于党的领导弱化,基层党组织建设不规范,基础不牢固。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发挥必须通过基层党支部实现,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前提,为其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提供了基础性保障。

二、高校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的努力方向

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是高校党组织发挥先锋堡垒作用的现实需求和有力手段[8]。

1. 使之成为高校建设的战斗堡垒

新形势下,学生是高校的主体,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学生培养位居高校五大职能之首,要坚持学生工作、教学工作、科研工作“三个轮子”一起转[9]。只有把党建工作、思想政治工作融汇于日常的中心工作,把握学科建设发展方向,了解师生的需求,才能把高校党委的主体责任落到实处。党建工作要与高校中心工作互相促进,通过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组织党员干部带头执行党的方针政策,争做业务骨干,争做模范大学生,有效发挥党支部的政治优势,通过解决师生关注的实际困难增强组织力和凝聚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使党支部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为学校建设作出贡献。

2. 使之成为服务师生的桥梁纽带

高校基层党组织承担着统筹协调教学、科研、学生工作的任务,而党支部正处在协调教师与学生、党政领导与教师、学科带头人与学科成员、党组织与各民主党派及无党派人士之间关系的第一线,任务艰巨且意义重大[10]。推进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能够更好地处理上述种种复杂关系,从而实现全面发展。党支部通过其战斗堡垒作用、先锋模范作用来保障党的方针政策有效落实到每一名党员、每一位师生,实现政令畅通。党支部通过发挥对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的领导力,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增进与群众的情感,做师生的领路人、贴心人,从而促进各项工作协调发展,保障高等教育发展的正确政治方向。党支部通过扎扎实实做好统一战线工作,团结各方,积极吸纳各方面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为学校科学民主决策提供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高校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1. 理论建设规范化,提供思想保障

2010年2月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指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全局出发而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2018年4月23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共产党宣言》及其时代意义举行的第五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

首先,建立健全党支部理论学习制度。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与时俱进,本着过程有记录、结果有考核的原则,做到真学、真会、真懂,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其次,创新理论学习形式。党支部应破除传统的照本宣科、死记笔记等枯燥的学习方式,根据自身实际坚持必学内容与选学内容相结合、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结合、集中学习和实践教育相结合、理论学习与业务工作相结合的原则,创新理论学习形式,增加理论学习的吸引力,调动党员干部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构建党建研究机制。高校党委要统筹宣传部、统战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学工部、研工部的力量,营造浓厚的党建交流研究氛围,深化对共产党执政、社会主义建设、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研究与思考,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篇章。

2. 制度落实规范化,提供机制保障

创新组织生活方式,稳步落实基本制度。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将理论与具体业务工作相结合,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如微信、网站等,构建指尖上的网络课堂,调动党员的学习积极性[11]。重大事项要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凡是支部讨论决定的决议,所有党员必须严格无条件执行。创新党课形式,可以把课堂搬到影院、博物馆、科技馆,采取青年党员喜闻乐见的形式搭建党员思想交流、党性锻炼的新平台。落实组织生活会制度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促使党员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畅通党内监督主渠道。领导干部平日应多关注普通党员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让谈心谈话、联系服务群众制度真正成为为师生解忧助困的好平台,提升党支部的向心力。创新党日制度,坚持与日常工作相结合的原则,开展贴近师生的特色主题活动,引导党员主动参与议事与奉献。坚持请示报告制度,党员工作日离开和返回单位所在城市,如外出参加会议、出差等要向党支部报告。严格执行党支部与党员双向交流通报党内重大事项工作机制,做到个人与组织信息融通,增强党支部的组织纪律性。创新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联系服务群众、谈心谈话、请示报告、主题党日七项制度,为基层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提供机制保障。

3. 队伍建设规范化,提供政治保障

党支部书记是党支部的核心,支部委员会是党支部的领导班子,其素质对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有着重大影响,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党支部推动工作、服务师生、凝聚人心的作用发挥得如何。选优配强党支部的领导班子才能为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发挥提供政治保障[12]。首先,统筹制定基层党支部班子成员工作考核办法。近年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推进,高校承担着越来越多的政治任务,基层党建工作逐渐回归本真,党支部党务工作日益繁重。而基层支委会成员多数为兼职,为激发工作热情,提供职业发展空间,应该对基层支委会成员实行年度考核。成绩突出的,在选拔任用干部时予以优先考虑;履职不力的,根据相关条例予以问责[13]。其次,搭建成长平台。高校党委要为基层党支部班子成员提供各层级的进修、交流、培训、学习机会,拓宽基层党支部班子成员视野,提高业务素质和政治素养。另外,应规范党员信息台账、党费收缴使用台账、组织关系转接、流动党员管理等,以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为中心开展党员日常业务理论学习,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重视从一线青年教职工、学生骨干中吸纳党员,规范党员管理[14]。

4. 阵地建设规范化,提供平台保障

探索党支部有活动,活动有引力,活动有阵地,阵地有保障的阵地建设长效机制。阵地建设不仅要在无形阵地——教育阵地上下功夫,还要在有形阵地——党员活动室上投入精力。强化党员主体作用,群策群力组织开展支部活动。一方面,党支部可以开展“我为党建献一策”、“党建好点子”、团队素质拓展等活动,潜移默化地增强全局意识、政治意识。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传统资源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每一个红色旅游景点都是一个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红色旅游寓教于游、寓游于教,是革命传统教育方式的创新,是红色精神教育的大课堂。”党支部可以把红色历史资源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尝试探索适应新时代要求并富有吸引力的活动方式,以新颖的体验将爱国主义精神、新时期党性教育寓教于游,重温红色历史,解读红色故事,领会红色精神,进一步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另一方面,按照有“场所、设施、标志、党旗、书报、制度”的“六有”标准规范党员活动室建设,有条件的还可以建设网上阵地、党建文化室、廉政教育室等,整合线上线下资源供党员学习交流[15]。

5. 统一战线规范化,提供群众保障

统一战线历来是我党的三大法宝之一。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强调,统战工作是全党的工作,必须全党重视,大家共同来做。各级党委要把统战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统一战线政策法规,带头广交深交党外朋友。高校统战工作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基础,要在高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提升统战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水平,积极吸纳优秀知识分子入党;也要高度重视党外人士队伍建设,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学生校务参事团等平台,有效领导工会、共青团、学生会、民主党派等党群组织。只有关注师生切身利益,通过规范形式与机制广开渠道、听取诉求、服务师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坚强的统一战线,才能为基层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发挥提供群众保障[16]。

猜你喜欢
核心作用规范化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企业党委在转型期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调研与启示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人格教育在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作用
麻辣师生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发挥造价管理核心作用,提高建设工程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