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养老”发展模式和实现路径研究
——以无锡市耘林虚拟养老院构建和社区首创应用为例

2019-02-10 04:04宋绍征钱晓红陈娟娟詹雪丽周鸣鸣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50期
关键词:无锡市养老院居家

章 恒,宋绍征,韩 萍,钱晓红,陈娟娟,韩 雪,詹雪丽,俞 玮,李 丹,周鸣鸣*

(无锡太湖学院护理学院,江苏 无锡 214000)

1 “互联网+养老”发展模式探究

2019年2月国家卫健委发布相关政策,建议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经研究确定江苏省作为试点省份之一。利用在本机构注册的护士,依托网络等技术,形成“线上申请、线下服务”模式,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江苏耘林养老集团和无锡太湖学院护理学院合作,对无锡市钱桥社区养老状态的进行调查分析,参照荷兰生命公寓“快乐养老理念”,以老人需求为导向,实现快乐养老为目标,根据钱桥社区老龄人口以及养老需求的实际情况,推出耘林“互联网+养老”虚拟养老院新型养老模式。充分发挥现代网络技术、江苏耘林养老集团及无锡太湖学院护理学院的资源配合,建立长效社区养老服务机制。

江苏耘林养老集团虚拟养老院最终目标为社区老人安装乐享耘林APP,如若老人需要服务,只需登陆APP发出信息,信息平台就会第一时间根据定位赶赴现场。指挥平台24小时安排专人负责、保证老人安全以及需求的满足。同时,平台还会详细记录服务人员的工作用时,并进行满意度回访。

江苏耘林养老集团与无锡太湖学院护理学院合力推出耘林乐老护理专业培训课程。2019年整理出版养老护理员培训标准手册,并为耘林虚拟养老院的会员提供乐老护理培训。拟在今后开发就业合作,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引向,促进虚拟养老院的运行与发展。

2 “互联网+养老”实现路径

2.1 利用科技、实行信息化、标准化管理

虚拟养老院的技术核心是服务系统。涵盖四大平台:中西医结合、社区居家养老、文化养老、健康超市智能化;六个中心:中医养生调理,会员服务,康复护理,慢病干预调理,日间照料,增值服务。数据库自动生成每位老人的信息。所有的援助服务、体验项目、自费服务都基于行业标准实施,定期收费。

2.2 完善长期养老资金链

其一,对试点社区养老机构提供经费补助;其二,利用政府相关政策支持,按照一定标准给予财政补助;其三,可利用当地企业,养老慈善机构,个人等捐赠扶持。

2.3 构建和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系统网络

按照钱桥社区建设规划和老年人实际需要,协同各个部门,建设综合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服务站点等基础性服务设施。吸引老人走到社区接受服务;对行动不便的老人采取上门服务,满足生活照料、医疗护理、文化娱乐、心理慰藉等需求。2018年7月虚拟养老院APP进行测试。仅一个月,APP接收并满足社区、养老机构各类服务,直接或间接服务对象约1000人。

2.4 创建居家养老服务团队

政府部门积极配合居家养老服务团队的创建,利用机制规范虚拟养老院服务模式和服务内容,在政策上予以鼓励和支持。联合政府部门的支持,虚拟养老院已经获得无锡市众多医疗机构的支撑。无锡市人民医院、无锡市中医院、无锡市同仁康复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同时还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团队。

2.5 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管理体制

建立老年人信息库,发布老年人服务需求信息和社会服务供给信息,对享受政府补贴的居家老人进行资格评估;对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相关资格进行审查,接受服务对象的服务信息反馈,检查监督服务质量。承担政府委托的其他养老服务事项。

3 “互联网+养老”今后发展趋势及意义

在养老理念、养老模式、技术支持上进行创新,最大程度降低运营成本和运营风险。老人从养老的被动方转变身份,可进行主动选择。

从无锡市钱桥社区入手,注重实地研究。“互联网+养老”是一个崭新的养老模式,推进虚拟养老院的构建并在社区中得到首创应用,以小见大分析“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新的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计划。

“互联网+养老”以虚拟养老院为契机结合政府支持、江苏耘林养老集团合作、无锡太湖学院的配合成功将养老服务行业个性化。注重服务对象老人的关怀,真正从老人角度出发感同身受体会老年人的需求,了解老年人的衰老机制。

最终实现老人实现足不出户便可享受生活照料、居家安防、精神关爱、康复护理等多种专业养老的服务。

猜你喜欢
无锡市养老院居家
无锡市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清零行动”
无锡市“三项举措”探索执法可视化新路径
日本Sakuragien-青森养老院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把幼儿园搬进养老院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staycation居家假期
有多少钱才能住进养老院
老太太养老院
微生高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