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创新的基本经验

2019-02-16 07:01苏国辉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理念特色

苏国辉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随着全球政治经济形势的转变与时代的发展,每个时代中国共产党都面临着不同的历史任务以及各种国内外的挑战。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特别是执政理念的创新,使得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和全国人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执政理念的创新发展,既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也维护了广大人民的利益,同时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如何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以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基本经验。

一、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创新的基本线索

执政理念是关于为谁执政、靠谁执政和怎样执政的理性认识,用以指导党的执政活动的根本原则;也是执政党根据执政宗旨、根本思想和党内切实情况,在符合党内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上形成的对党的执政活动的根本指导原则。中国共产党成立70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不同时期党内发展和社会发展要求都创新了我党的执政理念。而每一阶段的执政理念也都有其自身特点。有学者提出,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党确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民主思想、科学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三大执政理念”[1]。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重视政治纪律到逐渐重视“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实施落实,从最初重视国家的独立富强到逐渐重视人权的发展,都体现了我党在不断创新党的执政理念,使其更好的符合时代的发展,更好的指导党的执政行动。

(一)新中国70年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坚定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个具有革命性的无产阶级政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解救中华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领导人民为创建独立自主的新中国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各方面都遭受了重创的中国,社会各方面都面临着重建与发展。作为一个以前以小农经济为主,自给自足的封建社会在经过帝国主义列强压榨后“一穷二白”的国家,党提出了相应的执政理念。在那一时期最主要的执政理念为“两个务必”思想。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由局部执政党变为全国执政党,要巩固我党的执政地位,提升党在全国人民心中的地位,党内建设是关键一环。为防止党内人员的思想腐化,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了“两个务必”,即务必使党员干部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一直坚持的执政宗旨。要求党员干部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就是要求他们关心群众、爱护群众,时刻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

改革开放时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认真审视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在总结过去我党发展的错误经验基础上,破除旧的体制框架,并站在发展的新高度提出“以改革促发展”的执政理念。在建国后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上,经历过一段时间“左倾”错误影响,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问题,社会亟待发展,加上国际上资源流动较为密切,各国联系逐渐紧密,因此中国要发展就必须抓住全球发展大势,改革过去旧的理念推行新的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策略。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对外联系,利用全球资源促进自身的发展,并在国际舞台上争取更多话语权,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改革开放后,针对党的发展路线,邓小平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看不见的手”——市场的作用,实现由服务计划经济向服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两个基本点即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一基本路线是党的领导集体在总结过去发展经验,结合中国发展特点得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真理,是党执政理念坚持贯彻的关键。

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改革开放的发展基础上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贯执政宗旨,强调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进入新世纪,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组成成分、利益分配等方面多样化,之前旧的发展模式在经过新的发展后就产生了新的问题。针对新问题、新要求,中国共产党人,站在发展前沿,提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重要思想。

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表明我党的执政理念更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也是第一次对人民所关心的社会公平问题给出了科学合理的解释。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但由改革开放所引发的社会贫富差距问题日趋严重,因此社会公平问题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以人为本就是要保证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的人的各项权利,改善民生,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始终贯穿以人为本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理念,这被写入十七大修改并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之中,使之具有党内最高的法律效力,成为我党在执政理念上的一大创新。

党的十八大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的发展也面临着新问题新挑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相应也有了创新。习近平在俄罗斯索契接受电视台专访时谈到自己的执政理念,具体概括为十二点:“凝聚共识的最大公约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大的问题上不能出现颠覆性错误”;“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从最坏处准备,向最好处努力”;“鞋子合适不合适,自己穿了才知道”;“必须识民情、接地气”;“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十个指头弹钢琴”;“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2]。这些丰富内容的核心就是“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而担当作为”的执政理念。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在新时代的执政理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中国国情得出的结果,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行动指南。

(二)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特征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与时俱进地创新了党的执政理念,形成了“两个务必”“以改革促发展”“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和“以人民为中心”“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而担当作为”的全新执政理念,其根本特征是回答了“为谁执政”“如何执政”的问题并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丰富和发展。“为谁执政”就是为人民执政,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政党,其执政理念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特征,在新时代就是为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党的执政理念始终强调坚持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和完善民主制度,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具有民主性。“如何执政”就是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科学执政”体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实现伟大的飞跃,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实践基础上创新执政理念;“民主执政”体现在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保证人民权益,保障人权;“依法执政”体现在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完善法制制度与体系,以法治促公平,以法治保利益。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始终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奋斗终生,代表着大多数人的利益,其执政理念及执政行为是公开公正,经受得住人民检验的科学民主的执政。同时,党的执政理念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党执政规律的科学的执政理念,是与时俱进的理念,是符合党的价值取向和符合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科学理念。

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创新的认识论基础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分其他哲学的显著标志。这一思想贯彻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在唯物史观中表现为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正如恩格斯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的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3]实事求是也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思想路线。毛泽东指出,中国的发展要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寻找思想营养,但各国国情具有差异性,因此要根据本国基本国情,运用科学理论,走符合自身发展的道路。“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4]“文革”结束后的一段时间,“两个凡是”严重阻碍了社会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教训,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出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特别重要。“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5]邓小平确立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全党必须坚持的思想路线,也是党在历经几十年艰辛和付出巨大代价后得出的认识论,也因此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习近平强调新时代依旧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面临发展的新情况、新挑战和新任务,相应地对新时代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否坚持实事求是,能否按客观规律办事,这是决定我们的工作特别是领导工作有无主动权和得失成败的关键所在。”[6]这要求全党同志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全面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认清形势和任务,顺应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抓住发展机遇,直面挑战,着眼本国现在的国情,着眼全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这就是我们新时代执政理念创新的认识论基础。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永葆生机和活力的决定性因素。马克思主义理论只强调在根据各国实际情况发展社会主义,最终走向共产主义道路,并未指出通往共产主义的科学具体的方法。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本国自身国情不断创新发展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创新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认识论基础,这是我党几十年来实践证明的真理。坚持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与时俱进,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用全新理论指导当代执政实践,为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贡献智慧和力量。

三、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创新的价值论支柱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关于“民主”的思想,《尚书·五子之歌》中记载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它体现了中国最早期的政治思想。又如孟子在《尽心章句下》中强调“民为贵,君为轻”。唐朝魏征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一系列思想都体现了我国古代的重民思想。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也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7]他强调无产阶级的使命是在全人类解放的基础上实现自身的解放。中国共产党是彻底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在传承自身优秀传统民主文化的同时,也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反专制的民主思想,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之日起就坚定了为人民服务,努力解放人民,挽救中国人民于水深火热中,保证人民的最大利益。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经历了长期的实践经验后得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人民是胜利的关键。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确立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以及人民代表大会的根本政治制度,其最基本的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在强调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坚持社会主义民主的同时强调了法治与民主的结合,关注人权的保障和社会的公平治安,形成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思想。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邓小平民主法治的思想基础上,强调坚持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矢志不渝,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中国共产党人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必须坚持将“人民利益”及“民主”贯彻到底。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将人民的利益作为我党执政的一切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推进依法治国,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更强调了人权的保障,将人民所关注的“人权”问题做了科学的回答,指出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要与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要求相适应,执政者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健全民主法治体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十九大报告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其中初心就是指中国共产党一直坚持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党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现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我国的主要任务转变为更多关注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更多关注社会民生的改善和发展,即人民幸福生活是民族复兴的关键。经济上,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引导集约化经济高效高质发展;政治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致力于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法治国家,保证人民的人权与利益;文化上,坚定民族的文化自信、道路自信,发展人民所喜闻乐见的文化,使社会各方面的发展都以保证人民利益为基本标准线[8]。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广大人民谋福利的执政理念是党巩固执政地位、引导社会和国家发展、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的执政理念创新的价值论基础,无论哪一时期执政理念的创新都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原则,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分于其他社会形态的一大特色。

四、回应时代之问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创新的实践论精髓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实行改革开放,总结了国际国内发展社会主义的经验,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方针,认识到了“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围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这些根本问题的提出都反映了各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当时国内国外发展情形的深刻把握,而党针对各个问题提出的相应发展策略实现了国家稳定健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根据新矛盾、新问题、新挑战,回应了时代之问,即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就需要对内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依法治国,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对外加深同各国的友好关系,以中国的发展推动世界的发展。也正是这些正确理论基础上的切实行动,使得中国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同时也在国际上增强了自身的影响力,拥有了话语权,逐渐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使中国人民真正自信起来。

进入新时代,针对国内外发展新形势,习近平要求全党认清国际局势和发展趋势,主动抓住发展机遇,敢于挑战。现今世界经济政治形势复杂,各国联系越来越紧密,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和平与发展依旧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时代依旧有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的存在,霸权思想和恐怖主义依旧威胁着世界的和平发展。在这样的国际局势下如何实现自身的发展,我们要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坚持改革开放再出发,加强同各国的友好联系,坚决反对国际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以及任何威胁世界和平的举动,积极主动加入国际组织,走进世界舞台中央,增加自身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同时更重要的是认清我们依旧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但新时代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和发展战略都有了相应改变,发展目标也有了新高度,我们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发展格局,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国梦而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提出时代之问,源于我国现在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实现了民族独立的目标,但经济上,在社会主义改造后有所发展却又在“文革”时期经受挫折。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才开始真正发展起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生产力极大提高;政治上加强法制建设,强调民主法治,保证人权;文化上,发展人民的文化,发展优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上注重民生改善和人民美好生活的建设;国际上主张和平共处,以自身发展推动世界发展,同许多国家建立了深厚友好关系,国际影响力增强。这使得走向了独立自主后的中国真正发展起来,建立起中国人的自信。纵观新中国成立后的70年发展,从实现独立自主到实现民主富强,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前30年是三十而立,后40年是四十不惑。

回应时代之问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创新的实践论精髓,对时代之问的回答并不是空谈想法,而是真正落实到了党的执政行动中。党的所有执政行为离不开执政理念的指导,而党的执政理念的创新更离不开全球发展时代背景,离不开中国发展现状以及对发展前景的展望,党的执政理念要在执政行动中得到验证,而党的执政情况也会促进理念的创新,使执政理念更切合中国的发展道路。

五、使命担当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创新的方法论特色

时代决定使命,使命呼唤担当。各个时代的人有什么样的使命,是依据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国内外环境所决定的。迄今为止的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史、民族进步史,都是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进步力量站在历史前列,不断开拓,推动社会矛盾的转化所谱写的。建国70年的辉煌成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的结果,“保持革命性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规律”[9]。新中国70年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史就是党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的奋斗史。建国70年的奋斗史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每个时期都制定了相应的任务,都肩负了相应的使命。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大力发展国民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地位,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加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我们必须承担的使命。到了改革开放时期,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们在这一时期必须担当起的使命。进入21世纪,继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完善国家体制,抓住战略机遇期,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要担当的使命。进入新时代,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政治上更要实现清明,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新时代要有新目标新使命,在决胜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10],继续抓住并用好战略机遇期,牢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不懈奋斗。

新时代的伟大使命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担当,更是党员干部的首要责任担当。新使命、新担当对党员干部提出了更高要求,对党的执政理念也提出了创新要求。全体党员应以更高的境界、更强的本领、更优的作风、更好的精神状态,锐意开拓进取,创造无愧于新时代的伟大成就,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11]建国70年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创新的历史进程深刻说明,使命担当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创新的强大动力,从而具有鲜明的方法论特色。

猜你喜欢
中国共产党理念特色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完美的特色党建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