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习近平的妇女事业发展观*

2019-02-16 07:47王克霞张庆伟
关键词:妇女特色家庭

王克霞 张庆伟

(中国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青岛 266580)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建国以来历届中共领导人的妇女思想,推动中国妇女运动向前迈进。在当今社会发展的环境下,习近平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融入到中国发展的具体实践,立足妇女发展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妇女思想。

一、习近平妇女事业发展观的理论来源

在实现人类解放的过程中,妇女解放是推进人类解放的重要一步。习近平的妇女事业发展观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基础上,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形成一整套体现时代发展特色的妇女理论体系。

(一)中华妇女传统美德是习近平妇女事业发展观的重要来源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虽然出现了“三从四德”“男尊女卑”等一系列贬低女性的封建伦理思想,存在着《女戒》《女论语》等约束妇女行为的书籍,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我们仍能从浩瀚的传统文化中找到许多体现中华传统妇女美德的思想。

传统社会中女性被赋予勤俭、贤惠、善良等各种标签,妇德成为封建女性的立身之本。在中华传统妇女美德中出现了勤俭持家、相夫教子、庄重典雅、协调家庭关系以及注重孝道等内容。从古至今,勤劳的中国人民一直强调节俭,这也成为中国人民特有的习惯保留下来。北宋司马光说“妇人固以俭约为美,不以侈丽为美”[1]207。封建社会的女性大多以家庭为主,特别是结婚后的女性以勤俭持家作为生活的信条,因而发挥好“妇功”成为一个女子所必备的精神素养。在家庭伦理中,妇女要发挥“贤妻良母”的形象——“贤妻”是帮助丈夫功成大业,夫妻二人做到相敬如宾、同甘共苦,共同维护家庭和谐;“良母”是尽职尽责地做好一位母亲,助子成才,从而打造妇女相夫教子的形象。古代中国社会的妇女最大的特点是维护家庭关系稳定,重视家庭和谐。妇女本身特有的体贴善良、温柔大方等特点在封建家庭当中发挥了重要的价值。如果一个家庭和谐,肯定会有一位伟大的女性操持家务。家和才能国和。家兴才能国兴,在家庭中妇女要做一个贤惠的妻子和母亲,懂得维护家庭和谐。孝是中华传统美德,封建的古代社会强调“百事孝为先”,妇女在传统家庭关系中起到维护家庭和谐的纽带作用,自然女子之孝成为“德之本”的典范。像木兰的替父从军、缇萦的上书救父已经被很多人所熟知。中华传统妇女的美德是家庭美德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指导妇女如何更好地参与社会、服务家庭。

中华传统妇女美德源远流长,至今影响着新一代的女性群体,它所保留下的文化精髓也成为当今社会党和国家倡导的重要文化内容。

(二)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习近平妇女事业发展观的根本来源

在19世纪初,西方陆续进入了机器大生产的时代,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导致资本家和劳动者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无产阶级开展了一系列工人运动,反抗资产阶级的压迫。随着社会矛盾的不断加深,马克思开始注重对人的思考,关注的对象包括了广大妇女群众在内的全体社会人民。马克思不断地进行思考,形成了具有时代价值的马克思主义,也产生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所研究的问题涉及到了妇女发展的社会地位、妇女特有的社会价值以及实现人类解放特别是妇女解放的方法。传统的妇女是私有制下受压迫的对象,在家庭中处于底层,是丈夫的附属品,是家庭劳动的工具,因而她的工作重心是家庭。而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工厂需求大量廉价劳动力,此时妇女开始走出家庭,积极参加生产劳动,掌握一定的经济主动权,不再依靠男性提供经济支持。因此,妇女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基础上确立了自身的社会地位,实现社会价值,打破了妇女长期受压迫的局面,平衡了妇女的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从而为妇女的解放发展奠定经济基础。马克思强调实现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只有在解放全人类,特别是在解放妇女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他认为:“没有妇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2]59。妇女生活在世界上,会受到来自社会上不同方面的影响。因此妇女发展和解放的过程并不会一帆风顺,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伴随着许许多多的机遇和挑战,而私有制是束缚女性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所以只有在实现公有制的基础上,确保女性拥有和男性同样的社会价值,才能实现自身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的主体,历史的变革和发展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作用,人民群众创造的物质资源促进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妇女是社会群体的一部分,具有和男子同样的地位和作用,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产生在世界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它不仅促进了世界妇女运动的发展,同时也提升世界妇女的地位,在肯定妇女价值的基础上为实现妇女解放做好了充分的理论准备。

(三)中共历代领导人的妇女观是习近平妇女事业发展观的直接来源

毛泽东倡导的男性和女性拥有同样的权力体现在政治、教育、婚姻等方面。“必须实行无男女信仰、财产、教育等差别的真正普遍平等的选举制度”[3]677,从而充分发挥妇女半边天的作用;他认为要想实现平等教育,首先要扫盲,消灭文盲。为了鼓励广大女性积极地参与学习,他主张建立妇女夜校,建立学习榜样,在提高妇女学习能力的基础上,降低文盲的比率。在婚姻方面,他认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观念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所以他主张恋爱自由,改变旧婚姻制度,运用法律的手段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邓小平主张进行改革开放,提高社会生产力,利用经济建设解决社会上的问题,同时解决妇女问题。他认为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中,妇女的力量不容忽视。他强调妇联组织要组织妇女学习党中央的大政方针政策,提高妇女的政治话语权;同时重视人们素质问题,重视“四有”新人的培养,妇女一直处于社会的弱势地位,培养新女性,提高她们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提高其在社会上的竞争力,提高其社会地位。江泽民认为“妇女和男子同是人类历史前进的推动者,同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应该具有同等的人格和尊严,同等的权利和地位”[4],因此,他主张要实现男女平等,并把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长期地实行下去,从而保障妇女的政治平等、教育平等、就业平等以及婚姻平等。胡锦涛认为妇女作为独立的个体,有权决定自己的命运,有权改变自己的生活。只有将妇女群众联合起来,才能挖掘其巨大的潜力。妇女组织是为妇女服务的,因而要积极向广大妇女群众传达党中央的方针,发挥集体的力量;同时坚持科学发展观,使广大妇女得到全面解放,在本质上实现男女平等;妇女要学会利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积极主动地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推动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基础上,实现全人类的幸福安康。

习近平深刻认识到传统妇女观中的不足,因此在继承优秀思想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创新。他认为只有坚持男女平等的政策,才能保证妇女的解放和发展,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同时他鼓励妇女群众实现自身解放,参加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从而为国家变得更富、更强、更美丽献计献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习近平妇女事业发展观的主要内涵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从中国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自身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提出要注重人民群众的力量,同时关注广大女性的切身利益,针对妇女存在的问题,确立一整套妇女思想理论体系。

(一)核心思想和精髓:把妇女权益放在首位

习近平的妇女事业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核心思想,他主张将妇女的权益放在妇女解放的首要位置,从妇女生活的各个环节维护妇女权益。

习近平指出:“妇女权益是基本的人权。”[5]5中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妇女集体,妇联、女企业家协会、女艺术家协会等各式各样的妇女组织,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保障绝大部分妇女权益将会对世界妇女运动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维护妇女权益的过程中,只有保障妇女平等地参与国家政治管理,行使最基本的选举权以及被选举权,才能从政治层面全面解放广大妇女群众,使妇女拥有自由平等的人格,才能在新时代找准自己的位置。在现代化不断发展的中国,已经将平等就业纳入到法律法规当中,用法律的形式保障了女性职工的基本权益,使妇女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免受性别歧视的困扰。法律只能保障妇女的就业平等,医疗设施才能为妇女健康保驾护航。习近平强调:“要特别关注农村妇女、残疾妇女、流动妇女、中老年妇女以及少数族裔妇女的健康需求”[5]5。加强医疗设施建设,为广大妇女提供最基本的生活健康医疗服务。健康医疗需要重视,教育平等更不能马虎。习近平强调:“发展面向妇女的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帮助她们适应社会和就业市场变化”[5]5。妇女参加教育,一方面可以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只有广大妇女积极主动地行使自己受教育的权利,才能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维护自身基本权益。

(二)根本政治立场:党领导妇女工作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发展到不断壮大,一直作为中国社会发展的引路人,积极带领人们参与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将广大人民群众看作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妇女组织作为党联系群众的媒介,党依靠妇女组织的力量,为党顺利地开展妇女工作奠定组织基础。

妇联组织是众多妇女组织中最重要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个群体,是由具备丰富头脑的知识女性以及具备高度责任心的妇女群众等组成的先进组织,它是妇女解放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标志。首先,妇联组织要始终坚持当代中国妇女运动的时代主题,坚持实现“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依据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制定出符合本组织发展的目标,促进妇女解放与发展。同时,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妇联组织活动,推动妇联组织进入社会、进入家庭。最后,妇联组织要重视创新意识的培养,加强与各地区妇女组织的经验分享,吸取他人长处,不断地完善自我。在不断壮大的党中央集体中,妇女组织努力开展党的各项事业,积极开展社区工作。在全国各地形成上下相互联系的工作体系,即以社区妇联为主、妇女小组和妇女工作小组为辅的工作体系,不断完善妇女工作网络体系。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网络的快速普及,不仅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同时加强了人们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积极地开展互联网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党的领导之下,推动妇联工作实现线上线下的结合,才能实现信息的交流共享,发挥妇女组织处理工作的时效性。

党在制定方针路线时要密切联系群众,听取包括广大妇女群众在内的全体人民的意见。妇联组织作为党联系群众的纽带,要根据党中央的路线方针,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发挥妇女组织密切联系群众的力量。妇联组织是党开展妇女工作的得力主将,是党中央的有力臂膀,开展妇女工作要紧紧围绕党中央发展核心,把握时代发展的大局,才能把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转化为妇女群众自觉的实践行动。

(三)基本原则:推动妇女工作和经济社会同步发展

世界上任何国家的发展都需要党和国家的积极协作,需要每个人的奋发图强。世界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社会公民的积极参与,因而社会发展取得的思想成果和经济成果也会促进人们过上幸福生活。

中国进入社会发展的新时代,随之而来的妇女事业也进入新时代发展的行列。妇女群众是社会成员的一部分,妇女拥有自己的事业是妇女解放和发展的重要一步,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推动妇女事业的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点。所以,促进中国进入新的征程,必须充分发挥妇女群众建设妇女事业的重要力量,将妇女工作与中国发展各个环节相联系,特别是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中国共产党只有紧紧围绕各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开展妇女工作活动,才能使妇女的工作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习近平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也是当代中国妇女运动的时代主题”。[6]由此可见,实现中国梦是我们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妇女也是如此。妇女群众要加强自身观念,打破弱者的标签,真正渗透社会发展的每一个环节。“妇女必须同男性平等地参与到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去,才能为自身的解放开辟道路”[7]162。只有真正地将自身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融合,才能做到在不同的领域发挥和男性一样的作用。实现中国梦的两个奋斗目标迫在眉睫,国家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以及文化建设等也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全民自主创业的意识逐渐提高,广大女性积极地走出家庭,融入到经济发展的潮流中,成就自己的事业。德国教育学家福禄贝尔曾经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8]。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广大妇女的全身心投入与支持,因此发展的成果也要惠及每一个参加圆梦的中国妇女,使个人梦想与整个经济社会梦想同步实现。

在中华民族奋斗的几十年当中,党和国家目标一直是实现妇女解放,促进男女平等。特别是十九大以后,国家从不同的层面强调了妇女权益的重要性,强调了妇女的发展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地进步,肯定了妇女与经济社会的关系。

(四)实现路径:走中国特色妇女发展之路

走中国特色妇女发展之路要坚持在中国的道路上发展妇女事业,推进妇女理论的建设。习近平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础上,结合“四个自信”,在丰富和发展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将理论自信列入发展的第二位,从该方面可以深刻体现出党和国家对理论建设的重视。中国特色妇女理论是体现中国妇女发展特色的理论体系,坚持理论自信必然要坚持妇女理论建设,只有解放妇女群众思想,鼓励她们发展妇女事业,才能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提高自身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

十八大召开以后,习近平提出了中国梦的主张,将中国梦的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从中国发展的实践中探索中国梦的来源。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实现中国梦的初心从始至终从未改变。中国梦作为全国人共同的梦,它的实现必须体现在全体人民的奋斗成果上,体现在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繁荣富强,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中国特色妇女发展道路的各个方面。“只有阶级的胜利,妇女才能得到真正的解放”。[9]314要实现妇女的解放,让妇女群众投身于社会建设中,这是实现中国特色妇女发展之路的根本途径。只有女性群体具备参与社会生产的意识,积极地参与社会生产劳动,不再将家庭作为自身发展的全部,而是平衡好家庭与工作,积极地融入到社会当中,为维护自身权益而奋斗,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跟上社会的步伐,不被社会淘汰。党中央鼓励妇女积极地参加社会劳动,走出家庭,建设属于自己的事业,实现家庭和事业的和谐发展。

中国特色的妇女道路是中国特色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和贯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吸取时代发展经验、全面落实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才能使中国特色之路不断地趋于完善。

(五)价值观念和追求:全面发展,共建美好世界

家庭和谐才能世界和平。家庭的和谐稳定是一个国家稳步发展的基础,每一个家庭具有各自家庭独特的文化,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也具有各自国家的风俗习惯,全世界人民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文化的交融必不可少。全世界是一个整体,全世界的人民应该团结起来,发扬优秀文化,加强文化交流,共同建设属于我们的美好生活。习近平在顺应历史潮流的基础上提出了要建设家风的主张,肯定家庭的重要性。女性是一个家庭的成员,贤良淑德、勤俭持家等肯定了女子维系家庭稳定的重要性。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充分挖掘妇女在家庭中的潜力,使广大妇女扮演好家庭的角色,发挥好维护家庭和谐的纽带作用。妇女只有在家庭生活中扮演好属于自己的角色,才能保障家庭的幸福美满。小家庭的幸福美满,才能促进社会大家庭的全面和谐发展。

习近平强调:“世界各国人民都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拥有同一个家园,应该是一家人。”[10]世界作为一个大家庭,需要每一个国家的小家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每一个国家由无数个家庭组成,每个家庭的梦想组成全世界共同的梦想。妇女作为世界发展的一部分,要发挥自身的作用,艰苦奋斗,在实现自身解放的同时,积极地参与到世界大家庭的建设中。同时密切联系世界其他国家的妇女群众,在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同时,实现全世界妇女的联合,促进妇女的解放与发展,共同建设美好的世界。

三、习近平妇女事业发展观的意义

新时代习近平的妇女事业发展观指导中国特色妇女运动的发展,促进中国特色妇女事业的建设。它是最新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成果,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

(一)最新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妇女事业发展观成果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习近平开始关注妇女的问题,并将妇女问题作为长期的事业坚持下去。伴随着习近平工作的调动,他对妇女问题的认识越来越深邃,表达出了不同的见解,形成具有时代特色和自己风格的理论。

思想理论成果是一个社会发展程度的体现。习近平妇女事业发展观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形成了最具中国特点的理论体系。但在建设妇女理论的过程中,中国的发展面临着重重困难,出现了许多阻碍社会发展的新问题,在这些问题当中,既包括了传统的思想问题,又包括了时代发展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习近平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重新解释了妇女的地位;同时,他主张利用妇女组织建设妇女事业,在推动社会整体发展的过程中促进妇女事业的发展;他还重视家风建设,“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11]。习近平的妇女事业发展观是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既有继承性,又有创新性,是继承性和创新性的完美结合。习近平不仅对妇女的社会地位、家庭地位进行重新的界定,同时肯定妇女发展的价值,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体系日趋完善。习近平妇女事业发展观是指导妇女发展经济、参与政治的重要思想武器。国家倡导妇女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男女平等政策的落实,促进社会的公平,提高妇女事业发展效率,必要时发挥法律作用,利用法律维护妇女事业的发展。

(二)丰富了中国特色的妇女发展之路

中国特色的妇女发展道路是具有中国特色道路的一部分,是中国国情的体现,新时代的习近平妇女事业发展观为中国特色的妇女发展道路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保障。

中国特色的妇女发展之路是习近平根据时代发展的内涵,从国家基本国情出发,为解决中国特色道路上的问题而提出的。中国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时间紧,任务重,因此就需要动员包括妇女在内的全体社会主义成员的积极参与,建设好属于我们的美好家园。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只要妇女仍然被排除于社会的生产劳动之外而只限于从事家庭的私人劳动,那么妇女的解放、妇女与男子的平等,现在和将来都是不可能的”[12]158。习近平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要求妇女同志积极参与社会劳动,用科学的妇女事业发展观指导妇女参加社会实践,不断促进妇女运动的发展,推动中国特色妇女事业道路的建设。

习近平关于妇女事业发展的研究经过了漫长的时间,与他自身的工作环境息息相关,从农村发展到城乡建设,在社会发展到每一步中,他都提出了有关妇女发展的问题。从最初的关注妇女儿童问题到妇女与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妇女发展的每一步都有中国特色的影子。在研究妇女发展的过程中,习近平发现影响妇女实现社会价值的因素是经济因素。特别是在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着许许多多的问题,例如收入不公、资源分配不合理等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反映在政治层面是男女不平等、政治歧视等问题。从社会发展角度来讲,妇女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激化了社会矛盾,从而不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为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之路,针对该问题,习近平提出要重视妇女合法权益,用法律的手段保障其权益。他十分关注广大妇女的呼声和建议,确保两性关系的和谐发展,同时注重家风建设,用家风筑就国风,使社会风气呈现祥和态势。

习近平妇女事业发展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指明了妇女解放的新方向、新道路,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解放之路,以促进全世界妇女解放事业的完成。

猜你喜欢
妇女特色家庭
特色种植促增收
家庭“煮”夫
完美的特色党建
恋练有词
当代妇女的工作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妇女法》也要治未病等9则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强奸罪立法和执法中对妇女的性别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