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镜治疗消化道息肉疗效观察

2019-02-19 12:49汪英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切术消化道息肉

汪英

(甘肃省山丹县人民医院,甘肃 山丹 734100)

消化道息肉是一个多发的常见的疾病[1],并且此种疾病有一定的癌变倾向。在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方法是进行常规的手术治疗,对消化道息肉进行切除,但是这种手术的方法对患者自身的损害也十分大,患者不易接受[2]。本次研究为了分析研究消化内镜治疗消化道息肉的疗效,特选取我院100例患者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常规资料 入组患者入院时间在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数量一共为100例,根据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50例观察组和50例对照组,对照组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例数分别为28例和22例,年龄最大值为63岁,最小值为15岁,中位年龄值为(38.21±2.17)岁;观察组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例数比例为23:27,年龄16岁-66岁,中位年龄值为(39.39±2.21)岁,在统计学软件的分析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极小,可进行下方实验。

1.2 方法 100例患者在术前都要做好准备工作,对患者进行血常规、心电图等常规检查,均要禁食至少6 h。

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手术的方法:根据患者的实际病症部位以及息肉的大小和数量等进行不同的手术方案。

观察组患者则使用内镜下行电凝电切术治疗的方法[3]:内镜检查并且找到息肉,将息肉的周围处理干净以便电凝电切的正常进行,根据内镜检查到的息肉的大小、形态等情况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直径小于0.5 cm的无蒂息肉可以直接进行钳除;息肉的直径在0.5 cm-2 cm的有蒂息肉在确定好为良性恶性后使用电凝去除,组织要送病理检验;息肉的直接大于2 cm的无蒂息肉,需要再电凝前对次息肉注射2点左右的去甲肾上腺素,以防止电凝切除时其他组织受到损伤,如果息肉过大,可以分次进行去除,息肉去除后要用内镜检查好看是否有出血的情况,如有出血要进行止血,全部检查完毕退出内镜。

1.3 疗效评价标准 痊愈:息肉以及症状全部消失;未痊愈:息肉以及症状均还在。

1.4 统计学方案 在本次研究中,数据的表达方式均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并利用t检验,数据均利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当P<0.05,则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愈情况 观察组患者痊愈48例(96%),未痊愈2例(4%),对照组患者痊愈37例(74%),未痊愈13例(26%),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比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高了22%,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2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情况 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腹痛情况,无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对照组患者出现4例腹痛情况,2例出血情况,3例穿孔情况,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8%,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对自身健康的重视,人们越来越重视起体检[4]。消化道息肉是一个常见的并且多发的疾病,有先天性的、家族性的、多发性的息肉病。患有消化道息肉的患者要将较大的息肉进行处理,要定期的回到医院进行复诊,息肉是有一定的癌变倾向的。定期的观察并且对消化道息肉进行处理可以减少胃癌的发生,也会降低结肠癌的发生率[5]。

在临床上传统的治疗方法为常规手术治疗,但是由于对人体损伤巨大并且治愈率不高,使得患者不是很满意这种治疗的方法。消化内镜下行电凝电切术治疗对患者的身体损伤较小,不会出现过大的伤口,可以避免脏器过度的暴露在空气中,而且治愈率也很是理想,并发症的发生也很低,所以慢慢的很多患者选择这种治疗方法。

本研究中发现,消化内镜下行电凝电切术治疗的患者的治愈率有96%之高,并发症的发生率却仅为2%;使用常规手术治疗的患者的治愈率为74%,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达18%,比消化内镜下行电凝电切术治疗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了16%,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消化内镜下行电凝电切术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患者的治疗是很有利的。

综上,消化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息肉的疗效十分理想,有着极少的并发症发生率并且治愈率十分高,安全可靠。

猜你喜欢
切术消化道息肉
宫腔镜下电切术和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比较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刨削系统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比较
胃息肉会发展成胃癌吗?
肛裂缝切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临床疗效观察
探讨消化道早期癌前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后的护理干预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Dieulafoy病变致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及护理
ER、PR、Ki-67在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