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都“斟鄩”选建洛阳试探

2019-02-22 09:58张应桥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二里头都城王朝

张应桥

(洛阳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洛阳 471023)

1959 年徐旭生先生豫西“夏墟”考古调查,发现了著名的二里头遗址[1],就此拉开了用考古学手段探索夏文化和夏都的大幕。60 年来,考古工作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相继发现了偃师二里头、尸乡沟,登封王城岗,禹州瓦店,新密新砦,山西东夏冯、陶寺等一批与夏王朝密切相关的重要遗址,确立了重要的二里头文化。围绕这些重大发现,学术界对夏文华及夏都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二里头文化一至四期为夏文化[2]、二里头遗址是始自太康终于夏桀的夏都“斟鄩 ”[3],已是学术界的基本共识。

夏都选建洛阳,开启了十三个王朝相继建都洛阳之先河,谱写了洛阳1500 余年都城历史的首篇华章。上下五千年,洛阳为什么拥有如此强大的魅力,使帝王将相纷纷趋之若鹜,为之竞折腰?又有多少英雄豪杰在这里描绘出无数雄伟壮丽的画卷,多少风流人物在这里谱写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诗篇!

洛阳古代号称“天下之中”,地处中原,居于祖国心脏位置,四周地势平坦、群山环抱。其地西据崤函,东扼虎牢,北倚太行、黄河,西望伏牛、嵩岳。伊洛瀍 涧,纵横其间。即所谓“河山拱戴,形胜甲于天下”。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十分优越。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又是人类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这里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存,表明早在30 万年前[4],伊洛平原就是华夏先民生息繁衍的沃土。距今五六千年的仰韶文化时代,这里是最发达的原始农业区。到了距今四五千年的龙山文化时代,河洛地区的华夏先民,率先迈进了人类文明的门槛。夏王朝的建立,使中华民族正式挺进文明时代。

洛阳是最适合建都的理想之地,是夏人经过长期探索发现的。

一、夏人选建都城的探索

夏人立国前后,为选建自己的都城,进行了长期探索,颇费周章。大禹、夏启之都位于颍河、汝河流域,亦即环中岳嵩山地域之内。早期文献记载表明,颍河、汝河流域的登封、禹州、新密等地一带,是鲧、禹、启三代活动的重要区域。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国语·周语上》云:“昔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三国时期史学家韦昭作注说:“崇,嵩高山也。”《国语·周语下》称鲧为“崇伯鲧”。《史记·夏本纪·索引》引《连山易》云:“鲧封于崇。”足证“崇山”即中岳嵩山,雄立在今天登封境内,禹父鲧主要活动于嵩山周围。古代学者把“夏之兴”与嵩山相系联,绝非偶然,至少表明环嵩山地区是夏王朝发祥之地,夏王朝立国前后的政治中心——阳城、阳翟,一定设立在该地域。

《古本竹书纪年》《世本》《孟子·万章上》均记载大禹之都是“阳城”,而阳城地望基本可以锁定在今登封境内。《水经·颍水注》:“颍水自堨东径阳翟县故城北,夏禹始封于此,为夏国。”《帝王世纪》:“禹受封为夏伯,在《禹贡》豫州外方之南……今河南阳翟是也。”《汉书·地理志》“颍川郡阳翟条下”班固自注:“阳翟,夏禹国。”应劭注曰:“夏禹都也。”颜师古注曰:“阳翟,本禹所受封耳。”《史记·周本纪·集解》引徐广曰:“夏居河南,初在阳城,后居阳翟。”可见,阳翟是大禹的封国,其地在今河南禹州市。

另外,《史记·夏本纪·集解》引皇甫谧云:“(禹)都平阳,或在安邑,或在晋阳。”平阳(晋阳)、安邑位于今山西临汾夏县附近,即地处晋南地区。

关于夏启之都,文献记载相对较少,主要有夏邑和黄台两种说法。《今本竹书记年》:“帝启元年癸亥,帝即位于夏邑,大飨诸侯于钧台。”夏邑所指,古今学者多认为是大禹所设之都阳翟,《郡国志》:“颍川阳翟禹所都。”盖禹始封于此,为夏伯,启即位于此,故曰夏邑。另外,《左传·昭公四年》载:“夏启有钧台之享。”可见,夏启曾于阳翟附近举行“钧台之享”,“夏邑”即阳翟。大禹、夏启皆曾建都于此。

《穆天子传》卷五记载:“丙辰,天子南游于黄台之丘,以观夏后启之居,乃于启室。”《水经·洧水注》曰:“洧水又东南,赤涧水注之。水出武定岗,东南流,径皇台岗下。又历岗东,东南流,注于洧。”经考证,夏启所居“黄台之丘”可能即《水经注》所载之“皇台岗”,其位置在今河南新密市境内。近年,考古工作者在颍河、汝河流域发现了多处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具有都邑性质的大型聚落遗址,为探索夏代早期都城提供了线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告成镇的王城岗遗址,占地面积约30 万平方米,现存面积约1 万平方米[5]。属于河南龙山文化晚期的大型城址和城壕,建于约公元前2070 年,具有古代都城的性质,恰与文献记载的禹都阳城地望相合,应该是大禹时期选建的都城——阳城[6-7]。

新密新砦遗址位于河南省新密市刘寨镇新砦村,遗址总面积约100 万平方米。发现有龙山文化晚期和“新砦期”城址由外壕、城墙、内壕三部分组成,可视为具有三重城圈等重要遗迹,以及该时期的青铜容器残片、刻有饕餮纹的陶器盖、刻有夔龙纹的陶器 圏足、陶猪形器盖、刻有“五”字的圈足盘、玉器、卜骨等重要遗物[8]。“新砦期”遗存大型城址,规模宏大,出土遗物规格高,具备王都特征,其时代正处于夏朝初期,与夏启所居“黄台之丘”的地望相符合,很有可能是夏启之居[9]。

禹州瓦店遗址是一个以河南龙山文化晚期遗存为主的大型遗址,面积约100 万平方米。发现有大壕沟、大型建筑基址、祭祀坑等遗迹,以及玉器、陶觚、陶 盉、卜骨等重要遗物[10]。其文化性质属于夏族立国前的物质文化遗存,时代与大禹所处的时代相当,地望与文献记载的禹都阳翟有关,是大禹受封为夏伯后的新建之都[11]。

二、二里头遗址的性质

斟鄩是夏王朝的重要都城,众多史料记载表明,其地望大致可以锁定在伊洛平原地区。如《古本竹书纪年》《今本竹书纪年》《括地志》《史记·夏本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国语·周语上》等文献,皆有相关记载,众所周知,此不赘述。

1959 年徐旭生先生豫西“夏墟”考古调查发现的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总面积为3.75 平方千米,内有大型宫殿遗址,已发掘出土大量遗迹和包括青铜器、玉器、原始瓷器、漆器、镶嵌绿松石的青铜龙、镶嵌绿松石的青铜牌饰在内众多遗物[12]。多年的发掘和研究证明:二里头文化一至四期为夏文化[4],二里头遗址一至四期阶段遗存均具备都邑性质[13-14]。“夏商周断代工程”公布的《夏商周年表》之夏代年表为“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 年”,碳14 测定二里头遗址的绝对年代,约为公元前1750 年—公元前1500 年。除去该遗址晚期的早商代遗存,二里头遗址重要遗存皆落在夏代纪年之内。据此再结合文献记载,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二里头文化即夏代文化,二里头遗址就是夏代都城——斟鄩。

必须承认,目前考古工作者尚未发现能证明夏王朝自身的系统文字,但夏王朝有自己的文字应该是不争的事实。商代甲骨文也没有明载其都城,但不能否认郑州商城、安阳殷墟为商之都的事实。同理没有出土夏代文字,也不能否认夏王朝及其都城的存在。众多文献记载均已指向夏都斟鄩即在伊洛河流域。再根据二里头遗址的庞大规模,又非上古都城莫属。其所在河洛地区为上古三代王朝统治中心区域,其代表的王朝,若不是史书记载的夏朝,又会是哪个王朝?考虑到二里头遗址碳14 测定不能涵盖整个夏王朝的纪年,即缺少夏王朝早期遗存,故只能是夏代中后期的王都斟鄩。其作为王都始自太康终于夏桀,中间不曾废弃[15]。

三、夏都选建洛阳之原因

依上所述,立国前后的相当一段时期内,夏人的领导核心长期在颍汝河流域迁徙,直至在伊洛河平原立足,最终舍弃颍汝河流域,选择了自然条件更加优越的伊洛河流域,在今天的偃师二里头一带建造了夏都斟鄩。

(一)伊洛河流域优越的自然条件

首先,伊洛河流域地势高亢,四周环山的盆地地形能够阻挡大规模的洪水袭击。盆地北有崤山、邙山,南有秦岭余脉熊耳山、外方山、嵩山,两列山系南北对峙,东西绵延百余千米,将洛阳环抱其中,只在盆地东西两端留有几个狭窄的谷口。北部的邙山将盆地与黄河隔绝开来,确保盆地不受其侵犯,故洛阳盆地“无水患”。

其次,伊洛河流域河湖众多,水产资源丰富,并且分布有大面积的平原,非常适于发展农业生产。流经洛阳盆地的伊、洛、瀍、涧、谷水等河纵横交错,为原始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伊洛河流域的平原主要有伊河中游平原、洛河河谷平原以及伊洛河平原,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土地资源。伊洛河流域气候温暖湿润,非常适宜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伊洛河流域属于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523.3 毫米—685.4毫米之间,平均气温在14.2益—14.7益之间。温暖湿润的气候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也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宜居的环境。

再次,洛阳“天下之中”的独特地位,不仅便于居于此地的统治者对周边地区实施有效管理和统治,而且更便于汲取周边地区先进文化因素,引进周边地区先进生产力和科技因素,为我所用,为我发展。这是其他地区都不曾具备的地理条件。

总之,经过在颍汝河流域长时间的探索,自然条件更加优越的伊洛河地区成为夏王朝理想的建都之地,把都城选建在此是先民适应自然环境做出的正确抉择。这样,就可摆脱夏初颍汝河流域洪水频发带来的灾害,缓解人口膨胀造成人地关系紧张的态势,为夏王朝的发展壮大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政治军事因素

夏初,都城从颍汝河流域迁至伊洛河流域,还与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密切相关。

首先,夏代早期紧张的夏夷关系,迫使夏人选择更加安全的地方建都。启接禹位或启抢益位,都破坏了由来已久的“禅让制度”,造成夏与周边部族关系紧张,特别是与东夷的紧张关系尤为突出。“夷”在我国古代指居住在东方的少数民族,东夷的势力在夏商时期相当强大,与中原王朝几成鼎足之势。夏代初年,东夷与夏王朝之间经常发生战争,伯益是东方少昊氏之后,其族居于今山东青州附近,为东夷大族。根据《尚书·舜典》记载,大禹死后,伯益和夏启围绕着部落联盟的最高统治权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最终夏启获胜,结束了禅让制度,开创了“家天下”的夏王朝。后来的后羿、寒浞代夏事件,是夏王朝与东夷部族的第二次交锋,以东夷部族的暂时胜利而结束,夏王朝几乎亡国。第三次夏夷交锋是“少康复国”,以夏王朝的胜利而告终,夏夷争斗终于画上了句号。

夏夷争斗中,颍汝河流域无险可守的地理位置,让夏人感到不安,寻找易守难攻的战略要地成为必然。夏王朝立国伊始,便开始积极向西扩张,“启二十五年,征西河”“甘之战”等,为夏都的西迁创造了条件。

其次,伊洛河流域的地理环境非常有利于军事防御体系的构建,是理想的建都之地。偃师二里头遗址所在的洛阳盆地四周环山,仅有几个险隘的关口与外界相通。盆地东部出口是虎牢关和黑石关,南部是伊阙和轘辕关,西部为函谷关,北部邙山之外便是黄河天堑,为一道天然的城墙和城壕。这里易守难攻,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成为夏都防御体系中的第一道防线。二里头周围的河流构成夏都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道防线。其北部黄河、东部和南部的伊洛河在都城北、东、南三面构筑起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从大范围来看,伊洛河流域位居天下之中,东出虎牢关可达华北平原,西有崤函古道通往关中盆地,南跨伊阙可进入江汉平原,北越太行山可达晋南盆地。这种进可攻、退可守的地理环境优势是颍汝河流域所不具备的。

再次,二里头遗址不设城垣和城壕这些后世都城最常见的最后防御设施本身,也表明该地区有险可依。类似考古发现有安阳殷墟、郑州小双桥遗址,二者皆为都邑遗址,但无城垣和城壕。

(三)经济文化因素

持续了六十多年的二里头遗址考古发掘成果丰硕,表明该地区具有坚实的经济基础,繁荣的文化底蕴。迄今遗址内发现有宫殿建筑基址、供排水管道系统、平民居住基址、手工业作坊、墓葬和众多窖穴等二里头文化遗迹。夯土建筑基址共发现有30 多座,构成面积超过10 万平方米的宫城,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宫殿建筑基址群。已发掘的1 号宫殿建筑基址平面略呈正方形,面积达1 万多平方米。3 号建筑基址结构更加复杂,规模更加庞大。要完成这样规模庞大的建筑,事先一定经过规划和设计,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其中还有一定的掌握了熟练建筑技术的工匠,且必需有机组织起来分工协作。

发掘出土的各类遗物更是琳琅满目。青铜器有鼎、爵、斝、盉、戈、矛、戚、镞、刀、锛、凿等,乐器有铃等,从礼器、兵器、乐器到日常生活用具,一应俱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型镶嵌绿松石青铜龙,出土于贵族墓葬。青铜铸造的龙身长逾70厘米,巨头蜷尾,通体镶嵌绿松石,共用各种形状绿松石2000 余块,其用材之巨、工艺之精、难度之大,十分罕见,是远古镶嵌制品的巅峰之作,足证夏人已经掌握了熟练的青铜冶炼、铸造和镶嵌技术。二里头遗址的玉器有圭、璋、琮、钺、刀和柄形饰等,琳琅满目,工艺精湛。还有精美的陶器、象牙器、骨器、漆器、石器、蚌器等大量遗物。

这些遗迹和遗物表明当时已经出现了原始青铜制造业、陶器制造业、玉器加工制造业。虽然二里头之前,中国已经迈进了青铜时代的门槛,但真正迎来青铜时代应该是从二里头开始的,大量青铜器的出现即是最好的证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能力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由此也可证明,伊洛河流域具有高度发达的原始农业,可以生产出丰富的剩余农产品,使大量劳动力解放出来从事各种手工业等。

先进发达的农业、青铜冶炼铸造业、玉器加工业、陶器制造业,必然促使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中华民族迎来了进入文明时代后的第一次文化繁荣时期。夏都斟鄩 的选建首次实现了都城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目的。

诚然,选建都城这样巨大的工程,无疑要受到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夏初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工具还主要是石器,仅有一些小件的木工工具,如刀、锛、凿等。虽然夏部族具有优良的治水传统和经验,但他们驾驭河水的能力还是相当低下的。所以,斟 鄩城还是比较小,且只能屈居洛河北岸,而不能跨越洛河伸向洛南。只是到了隋唐时期,人类驾驭河水的能力提高后,隋唐洛阳城跨洛河两岸而建,洛河由城外河为城内河,都城实现了跨河而建的雄伟景象。

四、夏都选建洛阳之启示

古今中外历史上,人类选建自己的政治中心——都城,都必须考虑自然环境和安全形势,我国第一个王朝夏王朝选建都城自然亦不例外。夏都从颍汝河流域的阳城、阳翟迁建到伊洛河流域的偃师二里头,正是基于当时自然环境与夏初的政治军事形势,坚实的经济基础和繁荣的文化也是影响选建都城的重要因素。夏王朝立国前后,洪水频发,致使颍汝河流域的王城岗城址、新密新砦城址都修建有宽深的城壕和高大城墙,用来阻挡洪水的袭击,而新砦城址内壕的设置,与其说是为了防御外敌,不如说是为了疏导城内的洪水。二里头城址既不设城壕又不筑高大城墙的事实,表明伊洛河平原的水患较之颍汝河流域要弱得多。太康选择几乎没有水患的伊洛河流域建都是明智之举。

夏初夏夷集团之间长时间的军事对峙,可能是夏人迁徙都城的又一重要原因。文献记载,夏代初年,东夷部族和夏王朝之间经常发生战争,东夷的后羿、寒浞集团还曾一度占据夏都。考古资料表明,夏朝立国前后,与二里头文化对峙的东部地区文化主要是岳石文化,其文化遗存在郑州、洛阳地区同时代遗址中皆有零星发现,不排除其为战利品的可能。颍汝河流域处在夏夷争锋的前沿,且地势平坦开阔无险可守的地形是夏王朝处于极其被动状态,处在该地的都城时刻处于危险境地。伊洛河平原则周围群山环抱,有极佳的拒敌千里之外的军事防御条件,可以在其都城及其周围构筑起严密而完备的军事防御体系。境内土地肥沃,河流纵横,自然资源丰富,经济繁荣,人心稳定,可以“处变不惊”。

夏人选都洛阳,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是经过长期探索而做出的决定。历史证明,夏人的选择是正确的。斟鄩城的选建,开洛阳十三朝建都之先河,具有开创之功,在中国都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二里头遗址,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具有明确规划且较为科学的都邑。中国古代都城的营建制度诸多特征都可在二里头遗址的规划布局中找到雏形:如规矩方正的宫城、中轴线规划的宫殿建筑群、多进院落的宫殿布局、高台夯筑的台基、坐北面南的建筑方向、土木建筑技术等。所有这些,都为后世王朝都邑的选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都城大都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气候适宜,宜人宜居。都城是众多人口聚居之地,宜人宜居的气候环境是都城选建的首要条件。2.天下之中,河山拱戴。都城是国家的心脏,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处于中心位置,便于对周边地区的管理和统治。都城是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安全是首要选择,其一定要处于易守难攻的战略要地,有天然的保护屏障。3.资源丰富,经济文化发达。都城是全国人口最集中的地方,需要极其丰富的物质资源,特别是水资源,在人类农业文明时代,都城一定处于农业经济发达和物产资源丰富地区,具备深厚的物质基础。

猜你喜欢
二里头都城王朝
二里头遗址为何定位为夏都
二里头: 寻找最早的中国
“形式”之都与“移动”之都:辽代都城解读的一种尝试
二里头遗址:“最早的中国”诞生在这里
论汉初都城择变过程中的空间认知
伊洛平原二里头文化期聚落群聚形态研究
养心殿,带你走进大清王朝的兴衰沉浮
奇波利尼的王朝Saeco
近年来六朝都城考古的主要收获
杨贵妃 王朝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