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成周与东周王城选址初探

2019-02-22 09:58刘余力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洛阳

刘余力

(洛阳理工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河南洛阳 471023)

成周是西周时期的东都,这在很多文献里都有明确的记载。《左传·昭公三十二年》云:“昔成王合诸侯城成周,以为东都。”《诗·王城谱》载:“周公摄政五年,成王在丰,欲宅雒邑,使召公先相宅,既成,谓之王城,是为东都,今河南是也”。孔颖达疏:“周以镐京为西都,故谓王城为东都。”这里所说的“王城”,是成周的别称。成周是西周时期的东都,是当时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军事中心和文化中心。西周时期,武王、成王分别营建成周[1]。按习惯及史书说法,武王所营东都一般称为“雒邑”,成王所建东都则称“成周”。西周时期,雒邑与成周实为一体。为表述方便,笔者统称为成周[1]。周平王东迁,定都王城,从此王城成为周王朝的都城。西周成周与东周王城均在洛阳,今不揣鄙陋,对两座都城的选址问题略做考述,以求教于方家。

一、都城选址的理念

先秦时期的先民对都城的规划有何要求?从《管子》一书中可找到答案。其《乘马》篇载:“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西周成周和东周王城,都秉承了《乘马》篇的规划要诀,并有所创新[2]。

第一,西周成周和东周王城都将都城位置选定在广阔、平坦的平原。西周成周中心区位于今洛阳瀍河区,东周王城横跨今洛阳西工区与涧西区。二者所处位置均位于洛阳盆地中心区,地势平坦,周边几千米内既无丘陵也无高山。

第二,西周成周和东周王城都将城址选定在水源充足之处。在古代,水源对一座城市至关重要,关系到百姓的用水及城市的安全。靠近河流,则取水方便,能保障日常用水的需要。有时河流还是一道天然的屏障,有着护城河的功用,某种程度上能防止外敌入侵。西周成周依 瀍河而建,靠近洛河[2]。东周王城跨涧河而建,亦靠近洛河。

第三,遵循“因天材,就地利”的原则。考古资料显示,东周王城城垣并不是闭合的,其东城垣、南城垣均残缺,就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灵活规划的结果。东周王城东南为断崖,因此其南城垣向东过涧河、瞿家屯村,然后终止。其东城垣向南过洛阳市农业银行大楼、014 中心高层住宅楼、市二十七中至九都路,然后终止。西周成周因考古发掘资料所限,如何利用地势而灵活规划,还不得而知。

第四,西周成周和东周王城选址时都注重自然环境优越性。洛阳位于伊洛河冲积平原,冲积平原所形成的土壤十分肥沃,历来都是中原地区的重要粮仓[3]。

第五,西周成周和东周王城选址时都考虑交通的便利性。《史记·周本纪》言成周位于“天下之中”,通往四周较为便捷。向东可达齐国,向西可通镐京,向南可到汉水流域,向北可到燕国[4]。

第六,西周成周和东周王城选址时都注重利用自然资源进行防御。两周时期,在选址时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作为防御设施。洛阳盆地周围多高山峻岭环绕,其北部为邙山,南部为万安山,山岭之中的峡谷成了重要的关隘,形成一道道天然的屏障。

二、选址的具体过程

西周时期,营建都城有一整套系统的、复杂的过程,其中一个重要环节便是选址。据相关资料显示,选址包含考察地形、卜宅相宅等环节。

(一)考察地形

武王营建雒邑时首先考察地形并选址。《逸周书·度邑解》记载了武王东都选址时的情况:“自 洛汭延于伊汭,居易无固,其有夏之居。我南望过于三涂,我北望过于有岳,鄙顾瞻过于河宛,瞻于伊洛。无远天室,其曰兹曰度邑。”[5《]史记·周本纪》对这一事件也有类似的记载:“自洛汭延于伊汭,居易毋固,其有夏之居。我南望三涂,北望岳鄙,顾詹有河,粤詹雒、伊,毋远天室。营周居于雒邑而后去。”

《逸周书·度邑解》《史记·周本纪》中武王考察地形的这段话,表达的意思是:洛河、伊河北面的广大平原,地势平坦,容易生活居住,但没有险要的地势作屏障,是夏人居住过的地方。我向南看见了三涂山,向北看到了太行山,回头看见了黄河,又看见洛河、伊河,不要离嵩山太远[1]。《史记·周本纪》还明确说明武王考察地形并计划在此营建都城。可见,武王在考察地形后,决定在伊洛河流域之北、嵩山附近建立成周。

(二)卜宅相宅

经过实地考察、精心挑选地址后,还需进行卜宅相宅,才能确定是否在所选之地建立都城。所谓卜宅相宅,即对拟定的地址进行占卜,根据占卜结果判断是否适合营建都城。

《尚书·召诰》曰:“卜宅。厥既得卜,则经营。”《尚书·洛诰》载:“我卜河朔黎水,我乃卜涧水东、瀍水西,唯洛食;我又卜瀍 水东,亦唯洛食。”上列文献记载了召公卜宅相宅的情况。考古发现也证明召公卜宅相宅的事实。1996 年,北京琉璃河西周燕国都城遗址出土了3 片有字卜甲,一片刻有“其阴阴余”4 字,一片刻“用贞”2 字,另一片刻有“成周”2 字[6]。这3 片卜甲乃典型的周式卜甲,它们表达的意思是:自称“余”的地位极高的大臣,他来占卜,占卜的结果为“成周”。曹定云先生认为这3 片卜甲当是召公为“成周”占卜取名时留下的遗物[7],应当是可信的。

三、所选建都之址的具体位置

西周、东周的统治者具体将建都地址选在什么地方?通过文献记载提供的线索,考古工作者已找到了成周和王城的具体位置。今天所发现的成周和王城的具体位置,就是西周和东周统治者所选定的建都之所。

(一)西周成周

汉魏洛阳故城位于伊、洛交汇处的洛水北岸,北临嵩山,毗邻前述所谓几处“有夏之居”,当为武王营建雒邑之处。

《逸周书·作雒解》《史记·周本纪》《汉书·地理志·河南郡》等文献记载:成周也称翟泉,周公所迁殷顽民之地,在今洛阳市区东北13 千米。今汉魏洛阳故城恰好处于《逸周书·作雒解》《史记·周本纪·正义》所云成周之处。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武王营建的成周在今汉魏洛阳故城一带,该地与武王考察地形后决定建都的地望是一致的。

考古发掘也为武王营建成周在今汉魏洛阳故城一带提供了证据。1984 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城队发现了4 处西周时期的夯土城墙[8]。城墙的发现,证明在西周中晚期今汉魏洛阳故城一带,存在着一座有城墙的城址。这座西周中晚期的城址,怎么会突然出现,是什么时候修建的?笔者认为,汉魏故城一带发现的城墙应是西周晚期周厉王为抵御淮夷的叛乱而增筑的。周厉王之所以选择在此增设城墙抵御叛乱,主要是因为自武王在此建雒邑始,这里就有人居住,并且已经有了一些基础设施和军事设备,只需增设一些设施,便能抵挡淮夷[1]。

在1984 年的发掘过程中,还发现了2 个西周时期的灰坑和1 座西周时期的墓葬。2007 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城队在阊阖门遗址周围发现了9 座西周中晚期的墓葬[9]。除发现的9 座西周中晚期的墓葬外,同时还钻探出了几十座西周时期的墓葬。今汉魏洛阳故城发现的西周时期考古遗存,应该是当时成周城内老百姓在此居住生活而留下来的。

最迟到西周中期,今汉魏洛阳故城一带就有大规模人口在此居住生活。根据以上考古发现并结合文献记载,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地区之所以自西周早期一直有人在此居住生活,就是因为西周早期武王在此营建雒邑,已经建立了一些基础设施,才被后人一直使用并有所增修和扩建。因此谓武王在此营建雒邑,应当是可信的。[1]

近些年的考古发现证明,周公主持营建的成周城就在今洛阳 瀍河两岸,恰好位于邙山之南、洛水之北。在这里,既发现了大型的手工业作坊,特别是高规格的铸铜作坊遗址,又发现有贵族墓地和平民墓地,也有“殷遗民”墓地,还有祭祀遗址、居址等。以上文献材料及考古材料充分证明,成王之世周公主持营建的成周城,在今洛阳市瀍河两岸,应当是可以确定的。拙作曾对这个问题有过具体论证[1][10],此不赘述。

(二)东周王城

1954 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洛阳勘探古代城址,首先在洛河北面靠近涧河东岸的地方发现了汉河南县城,为寻找东周王城提供了可靠线索。1955 年,在涧河两岸找到东周城西墙的中段;1956 年,在东干沟村以北找到了东周城西墙的北段。1957 年,在东干沟村土冢以东地方,又找到了东周城的北墙,并在东周城西北隅、小屯村以北发现了陶窑遗址,清理了陶窑15 座和房址1 处,并得到大量制陶工具、废料及燃料等。1958 年,又在兴隆寨村北找到了东周城西墙南段,在瞿家屯村以南找到了南墙,在东下池东北找到了东墙。至此,历时7 年的考古工作,终于找到了东周王城的四面城垣和三个城角。21 世纪初,考古工作者又对东城墙进行了发掘。这样,东周城的大体面貌就呈现出来了。东周王城的外廓城近方形,四周有夯土筑造的城墙。除东南部因地势低洼而未发现城墙外,其余几面基本完整。北墙在涧河东岸,保存较好,全长2890 米,宽度一般为8 米—10 米,残高0.8 米—1.65 米;西墙北部在涧河东岸,南部在涧河西岸,总长约4000米,一般宽5 米左右,残高1.5 米;南墙仅存西段,总长约3400 米,残长850 米,宽约14 米;东墙仅存北段,总长约3500 米,残长1800 米,一般宽度15 米,残高1.5 米。城墙乃建造在生土上,先在地面挖基槽,往槽内填土并逐层夯实,然后地面采用两面夹板分层平夯。所发现的夯层及夯窝均十分清晰,夯层厚6 厘米—10 厘米,夯窝直径2.5 厘米—4 厘米[11-12]。在此基础上,学者们又进一步对各段城垣的具体位置及走向进行了研究,现摘述如下:北城墙位于今纱厂西路一线,西起纱厂西路涧河桥东南侧的北城角,向东到纱厂南路口、纱厂北路、解放北路、天香楼,再经金谷园路,穿过市一运汽车站、市卫生纸厂门口及光华路,直到801 厂仓库。西城垣不规则,绕过涧河呈曲折形。北起西北城角,向南沿涧河东岸,经东干沟村、西小屯村,南至王城公园沿涧河又折向西,过涧河约150 米后南折,穿建设路与中州西路交叉口,进入七里河村,又西折过黄河路至洛阳铜加工厂家属院,又南折经洛阳轴承研究所、洛阳理工学院北区。南城垣接洛阳理工学院北区内的西城垣,向东过涧河、瞿家屯村,再向东则为断崖。东城垣在今洛阳市体育场路一线。北起801 厂仓库内的北城垣东端,向南到光华路、市蔬菜公司家属院、省建三公司,过唐宫路、市邮电大厅,再过中州路、凯旋路、市农业银行大楼、014 中心高层住宅楼、市二十七中至九都路,再向南是断崖[13-14]。

涧河沿岸的东周城就是王城,除地望与文献记载一致,发现了四面城墙和三个城角等遗迹外,还有一些古文字学的证据。1954 年,在大城圈西墙WST1 城基北侧,发现战国小墓1 座,随葬有一件陶罐,上刻铭文“中官”[15]。“中官”,与“上官”“下官”相类,均指食官[16-17]。这里的食官,当为周王室下属之职官。同年,在WST15 出土1 件陶盆,残,口沿上刻有“王”字,可能是王城的省称。WNT4 出土空首布1 枚,钱身正面铸“川釿”三字。“”读为三,“三川”为地名,《战国策·秦策二》秦武王谓甘茂曰:“寡人欲车通三川。”张琦先生考订“三川”即指周之东都[18]。1957 年,在大城圈东北隅,发现4 座较大的战国墓,其中1 座编号为洛阳西郊1 号墓。墓中出土1 件石圭,残长14 厘米,上墨书“天子”二字,应是周王的赙赠。以上文字资料,均出土于东周城遗址,足以进一步证明该城即东周王城。

除城墙外,城内还发现了其他相关设施。1959 年—1960 年,在城西南部瞿家屯村发现了东周时期的夯土基址。夯土建筑分南、北两组,北组建筑四周有一道夯土围墙,围墙内部有大面积的夯土基址。围墙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344米、南北宽约182 米。墙基建筑在生土上,先挖基槽,槽深0.8 米—1.1 米。夯土为黄褐色土,每层厚5 厘米—6 厘米,夯窝直径为3 厘米—4 厘米。墙基厚约4 米,残存高度一般为1.5 米—2米。围墙北面和西面有河道环绕,推测正门可能在南面。在围墙里面探测到几块夯土基础,其中最大的两块位于围墙中部偏北的地方。两块夯土基础均为长方形,南北并列。一块东西长80米、南北宽40 米,一块东西长80 米、南北宽30米,这两块夯土基础应是本组建筑的主体。在主体建筑的西南面也有一块面积较大的夯土基础,应是附属建筑。南组建筑的形制、结构与北组建筑相同[19]。这里所发现夯土基址,应是当时的宫殿建筑[19]。

在城址西北部发现有东周时代烧制陶器的场所。该作坊位于小屯村北、东干沟村东偏北。共发现陶窑15 座,在窑里和附近还发现了很多制陶用的工具。其中包括陶拍、制瓦钉、瓦当的范、打磨陶器的工具及铁制的生产工具等。在陶窑附近的一些灰坑里,堆着大量的碎陶片,烧坏的陶器及一些完整的陶器。显然,这是一处烧制陶器的作坊。另外,在窑场的西南方,还发现了制铜器的陶范,范上还附有铜渣[19],应是当时的铸铜作坊。在窑场的东面发现了很多锉磨过的骨料,应是当时的制骨作坊。在窑址的东南发现了一处战国时代制造玉石装饰品的地方,还有很多未成型的石环、石片等[20]。因此,城址北部这一带应是东周王城的手工业作坊区。

在城东北部的原洛阳手表厂至小屯村东汉河南县城东北角一线,发现了东周墓葬近3000座,其中不乏一些带墓道的大型墓葬。1957 年,在小屯村东北发现4 座互相毗连的甲字形积石积炭墓,自东向西依次编号为一至四号,并且发掘了一号墓和四号墓。一号墓南边带一条长墓道,呈甲字形。墓室为土圹竖穴,呈方形,墓口长10 米、宽9.1 米、深12.5 米,墓道长40 米。墓室和墓道填土都经过夯打。墓道和墓室四壁均施红、黄、白、黑四色彩绘,内容是表现居室墙壁的帷幕和画幔装饰。墓室底部和椁室四周堆积厚约30 厘米—40 厘米厚的鹅卵石和木炭。该墓曾遭盗掘,残存随葬品有陶器、铜车马器、铁器、玉器及石器等。其中石圭上墨书“天子”2 字,该墓时代为战国中期[21]。四号墓与一号墓形制相同,墓口长10.8 米、宽9.05 米、深13.05 米,墓道长77.2 米、宽7 米。墓道和墓室填土均经过夯打。墓室底部积砾石,底部砾石厚60 厘米。该墓一棺两椁,内外椁之间有四个边箱,椁室最上层还构筑有屋脊状的木结构。此墓曾遭盗掘,但残存遗物仍相当丰富,达1637 件,主要有铜器、铁器等。铜器有鬲、椭杯、尊、斧、镞等,铁器主要为锛、刀、凿等生产工具,还有石磬、玛瑙器和彩色玻璃珠等。椁顶上屋脊状的木结构为中原地区第一次发现,彩色玻璃珠经鉴定是人工制造的。此墓规格及随葬品级别都很高,墓葬年代为战国中期。1982年,在一至四号大墓旁边,发现了1 座陪葬坑。坑为长方形,长5.8 米、宽1.1 米,坑中陪葬有器物147 件,主要有铜器、石乐器及玉器。铜器有鼎、豆、壶、敦、盆、瓶、缶、盘等,值得注意的是10 件一套的列鼎及9 件一套的编钟。该陪葬坑显然是一至四号大墓的公用陪葬坑,其所出器物之多、级别之高,充分表明这四座大墓应是周王墓。

在今金谷园路至解放路一带区域内,也发现了一些大型墓葬和车马坑。1956 年,在中州路以南,又发现一座甲字形积石积炭墓[22]。墓道长31.4 米、宽4.4 米,北端有长9.4 米、宽4.2 米的平台。墓室为长方形,长6 米、宽5.4 米、深13.5米,墓室四周积石积炭。随葬品有铜器和铁器,铜器主要有鼎、豆、壶、爵、铃、编钟等,铁器主要有凿、锛、锤等工具。1974 年,在今东周王城广场西又发现一座甲字形积石积炭墓。墓室为长方形土圹,长7.5 米、宽6.5 米、深14.12 米。该墓为1 棺2 椁,墓室四周积石积炭。该墓曾遭盗掘,残存器物仍较丰富,有剑、尊、镞等铜器,还有玉璧、石磬、骨镳、海贝等器物[23]。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铜剑,长45 厘米,宽3.9 厘米。剑身有纵,无格,扁茎侧有两小突。身上一面有错红铜铭文“繁阳之金”四字。此剑出土时插于象牙孔内,口饰有浮雕兽面。剑首原有垂饰,用珍珠12 颗串成,非常华丽。1972 年,在中州路南侧,发现了一座战国中期的车马坑[24]。坑呈长方形,长7.7 米、宽6 米、深5 米。车马坑内为4 马1 车,随葬有错金银车马器和兵器等。错金银器制作十分精美,充分显示了当时错金银工艺的高超水平。2001 年,在九都路与体育场路交叉口东北部的周王城东墙外,发现1 座车坑、1 座马坑和3 座大墓[25]。3 座大墓中规模最大者为带4 条墓道的“亚”字形墓,墓室长8米、宽7 米,北墓道长11.4 米、宽4.5 米。另外两座为带2 条墓道的“中”字形墓。从布局及规模分析,车马坑应隶属于“亚”字形大墓。2002 年—2003年,在今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清理墓葬200座,车马坑16 座,其中最大的车马坑当属“天子驾六”车马坑。

基于以上论述,可知东周王城是一座面积巨大,四周有城墙、内城外廓布局的都城。在城西南部,亦即今北起行署路,南至瞿家屯村,东起王城路西,西至涧河一带,应是王城的中心区亦即宫殿区。在城北部,亦即北起北城墙,南至今唐宫路一带,则为手工业作坊区。王陵区有两处:一处在原洛阳手表厂至小屯村东汉河南县城东北角一线,一处在今金谷园路至解放路一带区域内,统属于王城陵区,并发现了春秋早期至战国晚期各个时期的考古遗存,因此,此处为东周时期自平王始之王都所在,当无异议。

四、结语

作为两周时期的都城,西周成周和东周王城在选址时,都有一定的规划理念,即依据《管子·乘马》篇中的规划要诀并有所创新。具体来说,主要依据如下几点:第一,将都城选在广阔、平坦的平原。第二,将城址选定在水源充足之处。第三,遵循“因天材,就地利”的原则,灵活规划。第四,选址时都注重选择自然环境优越的地方。第五,选址时充分考虑交通的便利性。第六,选址时都注重利用自然资源进行防御。考古所揭示西周成周与东周王城的情况,完全符合以上理念。从文献记载来看,西周成周在选址时,先要考察地形,然后卜宅相宅,确定都城的具体位置。考古发现的西周甲骨文证明:西周成周在选址时确实进行过卜宅相宅活动。西周成周与东周王城所处的位置,就是西周和东周统治者选定建都地址的具体位置。以考古资料为基础,结合文献记载,可以确定西周成周与东周王城的具体位置。武王选址并营建的成周具体位置在今汉魏洛阳故城一带,周公主持营建的成周具体位置在今洛阳 瀍河两岸,平王东迁之王城具体位置在今洛阳涧河沿岸王城公园一带。

猜你喜欢
洛阳
洛阳正大剧院
《洛阳牡丹》
《洛阳新见汉晋刻文砖铭辑录》《洛阳新见北魏瓦削图志》出版
洛阳战“疫” 人大在行动
《洛阳十三朝之唐朝·洛阳十三朝之后晋·洛阳十三朝之三国》
“立法为民”的洛阳实践
洛阳师范学院
洛阳自古繁华
来自洛阳的文物“唤醒师”
洛阳北魏节闵帝元恭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