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白帝托孤”隐藏的君臣关系

2019-02-22 09:58赵育辉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魏延君臣刘禅

赵育辉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河南三门峡 472000)

从古至今,君臣关系始终是封建政治社会之中一道挥之不去的难题。朝代更迭、社会发展的背后无疑都是君臣关系彼此角力的一个过程。围绕权力的争夺,经历了从集权到分权再到高度集权这样“殊死”的历程,其可谓渗透着血一般的残酷。然而,提及三国时期的蜀汉君臣:刘备与诸葛亮,超多溢美之词诸如"亲密无间”“如鱼得水”等等呼之欲出,他们之间的这种“士为知己者死”[1]的融洽关系已经超越了古代传统社会里“君为臣纲”等政治体制的牢笼,成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的君臣楷模,被后世普遍视为君臣关系的模范和理想境界。

但凡看过三国的人都很清楚,刘备与诸葛亮的结合从“三顾茅庐”再到“白帝托孤”,虽然仅仅只有短短的十七年风云际会,然而它却成就了《三国演义》最为华丽的篇章,其中的精彩故事如草船借箭、舌战群儒、单刀赴会、义释严颜等,都不禁令人热泪盈眶。尤其是“白帝托孤”更是将这一古代理想君臣关系推升到了极致:章武三年四月,夷陵惨败逃回白帝城的蜀汉昭烈帝刘备又是懊悔又是遗憾又是悲怆,临终前,刘备上演了中国古代历史上那场著名的托孤之言:“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2]

这场感人肺腑的大剧,一直被视为千古君臣“推心置腹、相知不疑”的代表,被后世历代帝王将相及无数文人墨客所称道。例如东晋著名文学家袁宏记载“刘后(备)授之无疑心,武侯处之无惧色,百姓信之无异辞,君臣之际,良可咏矣”[1]。宋元之际著名史学家胡三省说“自古托孤之主,无如昭烈之明白洞达者”[1]。

按下历史,冷静思考白帝托孤,我们发现其背后所隐藏的君臣关系并非如袁宏和胡省之等人们想象当中的这般亲密无间。相反,托孤中暗含隐忧甚至是杀机,再次将我们从理想的天国带回现实的冰室:君臣关系终究还是一个权力控制游戏,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

一、“白帝托孤”问题的重新认识

(一)刘禅即位

首先,刘备立刘禅的来龙去脉,可以从《三国志》中找到答案。其中有这样一段详细的历史记载:“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2]大概意思是:诸葛亮曾经对射源说过刘禅是个智慧且有雅量的人。刘备听说后定下决心并勉励刘禅。诸葛亮应当识人有度,不至于睁着眼睛说瞎话,刘备的同意和决定也并非一味附和诸葛亮,肯定刘禅有可取之处,不像大家想象中那般痴呆愚笨。最重要的一点,刘禅的嫡长子身份在封建皇权体制下是一个先天优势。这样一来,刘备托孤之言有令人生疑之处。可堪一用的刘禅即位无可厚非,不存在“不可辅”的问题。

其次,关于刘备托孤中最为关键的八个字“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在历史上存在较大争议。这段著名的言论困扰了中国历史两千年,众说纷纭:

1.真心说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对这种观点持肯定态度,并且作品评注里面给予无尽的溢美之词:“举国托孤于诸葛亮,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2]清代大文学家赵翼也说:“千载之下,犹见其肝膈本怀,岂非真情流露?”[1]这样的君臣关系无疑是大家心目中最美好的向往,刘备与诸葛亮的相遇相知故事更是被人们广为传颂,体现了人类心灵中善念的本性。

2.权谋说

然而,有人却认为刘备在这里是惺惺作态,帝王的权谋之术被其玩弄得相当完美,完完全全是一种“权力阴谋”“非剖心出血以示之,其能无疑哉”[3]。东晋史学家孙盛也认为“备之命亮,乱孰甚焉!”刘备的托孤似乎是一种虚情假意的试探,而且还暗含一种隐隐的杀机。权谋之术跃然纸上,令人不寒而栗。

3.择贤说

托孤之言中的所谓“自取”,不是“自代”,而是指如果刘禅是个昏庸且无能之辈,诸葛亮自己可以选择其他有贤才的皇子取而代之。可是联系刚才的第一条就知道两者自相矛盾。自取与自代虽然只有一字之差,看上去好像是一个简单的单项选择题,其实答案只有一个且唯一掌握在君主手中。

封建社会的权力之争向来都是异常残酷的,再加上刘备出身乱世且身系贵胄“中山靖王之后”,他一定通晓“卧床之榻,岂容他人安睡”这一封建帝王最高的人生信条。“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刘备在临终前做了各方面的准备,然而他最不放心的就是帝位问题。诸葛亮毫无疑问是他去世前最大的“不安”,所以刘备不动声色地从侧面进行试探,这是一种进可攻退可守的权谋,可谓一石二鸟。诸葛亮虽然离开我们多年,且无史书记载,我们也不能对事件进行完完全全的科学论证,但无疑,诸葛亮的“痛哭流涕”表态足以证明这是十分恰当和正确的,即使没有上述“肺腑之言”,诸葛亮也定会秉承儒家之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二)李严入阁

“托孤”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皇位世袭制固定出现的重大政治命题,它的出现条件必是君危主幼。孔安国说:“六尺之孤,幼小之君。临终之命曰顾命。[4]”能够作为托孤之大臣,必是皇帝最为信赖的心腹大臣,同时托孤也是一种无上的荣耀和机遇,可谓是位高权重。

托孤的对象选择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威望,二是忠诚。诸葛亮就不用说了,那是不二人选,而另外一个对象的选择,刘备就颇动了一番心思。李严,何许人也呢?他出于南阳,过去先在刘表手下任职,而后又投奔刘璋,然而都是一些如县令、书吏等一些小官,得不到重用,时不时流露出“怀才不遇”的牢骚感言。等到刘备入川建立基业,他又转入刘备麾下,被识人的君主破格提拔为犍为太守。犍为作为蜀国重地,它毗邻成都,物阜民丰,是蜀国重要的门户和仓库。刘备登基时的神龙异象说,也是李严为了劝进而蓄意为之,可以说是刘备登上帝位的有功之臣。再加之李严治理有方,政绩突出,另外与法正等人所制定的《蜀律》,又奠定了蜀国的法律体系;并且李严仅仅率领五千人就平定了马秦、高胜等人的作乱,解了 越 巂之围;凿通天社山,修筑沿江大道,使得犍为的局面大为改观。

然而,有威望的李严的入阁绝非刘备的信任,而是一种政治需要。蜀国政权的组成是非常复杂的,充满了很大的利益角逐,既有刘备的荆州集团,也有刘璋的东州集团,另外还有当地的土著势力,所以刘备在三方势力制衡的基础上平衡蜀国内政关系也就不难理解了。

二、“白帝托孤”隐藏的君臣关系

(一)君臣战略思想分化

在三顾茅庐之时,诸葛亮未出茅庐而定下天下三分的大计,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即坐跨雍益、联吴抗曹,一旦天下有变则联动出击成就大业。在诸葛亮的设想蓝图中,联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这一点是成功的前提,是不容破坏的底线和原则,包括在关羽镇守荆州时反复叮嘱“东和孙权,北拒曹操”[2]。可是刘备又是一个急功近利的机会主义者,随着情势的变化即一方面汉中、益州的相继胜利给了其极大的自信,且刘备在荆州经营多年,有自己深厚的根基,在此地一旦爆发战争,自己优势满满;另一方面东吴大都督吕蒙的病逝,所以不顾诸葛亮和赵云等忠义之臣的极力劝谏“国贼乃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曹操虽毙,子丕篡盗,此人神共怒也”[2],冒天下之大不韪征讨吴国,渴望灭吴伐魏即“恢复汉室”[2],却最终落得个夷陵惨败、白帝托孤的结果。回顾历史,赤壁大战作为君臣关系的重要节点,此前是“勠 力同心”,此后则“貌合神离”,从入川作战不倚重孔明便略见一斑。

在刘备在世时,蜀汉军国大事最终决定权在刘备手上,诸葛亮只能建议,不能决断而已。刘备死后,诸葛亮成了蜀国实际上的当家人,马上就派出使者,与吴国建立良好关系,并巩固了两国的同盟。从此后,诸葛亮终其一生,从来都没有对吴国发生过一次战事,即使是很小的军事摩擦。

而刘备则不同,他对东吴始终是一种现实的需要,有益于自己则联合,不利则刀兵相见。即便是在联合期间,刘备也始终保留着一份警惕。如汉献帝建安二十年,刘备入主益州,孙权提出履行诺言即归还荆州,可刘备则一拖再拖。然而就在这年,曹操夺取了汉中,威胁到蜀国安危,刘备立刻把荆州的江夏、长沙、桂阳还给孙权,再次实现了孙刘联合。

(二)情感沟通障碍

自赤壁以后,刘备另行组建人事体系,诸葛亮的才能被长期闲置弃用。如刘备入川,用庞统、法正为参谋,到取蜀战争后期才调诸葛亮入川,刘备进军汉中,参谋是法正,诸葛亮只是一个军师将军,仅仅是作为后勤保障的负责人而已,并没有起到多大的参谋作用。刘备进位汉中王时,诸葛亮的排名也在法正之后。诸葛亮的性格特征,无论是后世研究者的点评,还是他本人的自我评价,都几乎大差不差地归为一点——“谨慎”。《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说他是“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2],这句评价应该说是相当到位并且异常客观公正的。

大思想家王夫之在其史学名著《读通鉴论》中对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也有过非常深刻的分析,“然则先主岂特不能将羽哉?且信武侯而终无能用也。疑武侯之交固于吴,而不足以快己之志也”[3]。刘备对于诸葛亮始终是存在戒心的,怀疑来自其弟诸葛瑾仕吴,畏惧其才高势大,有妨主之忌。

在荆州问题上,关羽取得襄樊大胜乃至后来急转直下的败走麦城,诸葛亮的反应显然是非常滞后的,以致刘备的生死兄弟败走麦城身死异乡,蜀国大伤元气,诸葛亮在刘备的心中对于关羽之死显然难辞其咎,结义兄弟如同手足岂可与之相比。再有后来的夷陵之败,刘备御驾亲征,带的是马良、胡班等一众智谋不足、忠义有余的“不堪大用”之人等,而且刘备在排兵布阵时也故意拒绝了诸葛亮的建议。最终蜀军被火烧连营、招致惨败之后,诸葛亮不由发出这样一句聊以自慰的真心话:“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2]从诸葛亮这段内心的真实告白中不难发现法正在刘备心中的地位,而作为知遇之恩的诸葛亮则吐露不受重用之冷漠感,君臣之间的情感沟通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

《三国志·黄忠传》记载:“是岁,先主为汉中王,欲用忠为后将军,诸葛亮说先主曰:‘忠之名望,素非关、马之伦也。而今便令同列。马、张在近,亲见其功,尚可喻指;关遥闻之,恐必不悦,得无不可乎!’先主曰:‘吾自当解之。’”[2]刘备当了汉中王之后,准备封黄忠为后将军,诸葛亮说,担心黄忠的封官引起关羽等不满,刘备却说,我自己解决。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不用你管,明显的含有不满的情绪,这是对诸葛亮事无巨细、管得太多的一种厌烦。

(三)用人策略冲突

用人策略上,总的来看,刘备用人,重在看实绩,讲气概;诸葛亮用人,则对学识的高低和为人的谦谨要求较多。刘备和诸葛亮不同的用人观还直接表现在对魏延、彭 羕、马谡等人的使用上。

魏延勇武绝伦,“善养士卒,性格矜高”[2],刘备一直器重有加。汉中平定后,刘备力排众议,提拔名不见经传的魏延为镇远将军、汉中太守,并在群臣大会上问魏延:“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2]魏延慨然答道:“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若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2]刘备笑而称善。魏延也不负所托,在其任内,曹军始终没有占到任何便宜。对于魏延的勇武少学识,诸葛亮一直不以为然,视为一勇之夫,从魏延的投奔即要杀掉这个“不忠不义不仁不孝之徒”,幸被刘备拦下。至于魏延多次提出的“请兵万人”,与诸葛亮所率主力分进合击,会于潼关,诸葛亮也制而不许,最后还进而怀疑魏延的忠诚。魏延的造反和因此而带来的蜀汉军力的削弱,诸葛亮的用人观实在难辞其咎。

彭羕是蜀中名士,法正庞统极力推荐于刘备。刘备亦以为奇。多次派他“宣传军事,指授诸将”,都非常满意。于是任命他为治中从事,成为刘备的主要谋臣之一。然而,彭 羕个性狂傲,“行色嚣然”。诸葛亮“虽外接待 羕,而内不能善。屡密言先主(即刘备),羕 心大志广,难可保安。”刘备正倚重诸葛亮,于是疏远了彭 羕,并贬为江阳太守。“后竟诛死,时年三十七。”

至于马谡就更不用细说了,刘备曾专门告诫诸葛亮“马谡志大才疏,不可重用。”[2]诸葛亮就因为马谡出身名门(马谡是马良的弟弟,马家是荆襄望族),才学出众,出过几个小点子,且又对诸葛亮执弟子礼,意甚谦恭,就把刘备的话置之脑后,亲手导致了失街亭、斩马谡的悲剧。

再有,刘备得到西川后,为了取得当地人的信任和支持,刘备认为选拔当地人和外来功臣共同管理,但是诸葛亮认为应该以功劳选拔人才,排斥当地人的特殊化,其实这也是荆州内部派系的权益之争,可惜法正去世太早。刘备强力提拔李严,短时间内连续数级,临死前还把他列为与诸葛亮并列的托孤大臣。刘备死后,诸葛亮借故铲除了李严势力。

三、结语

自古以来,封建社会的君主就是专制国家的家长,臣子都是依附的家庭成员。出于维护和巩固专制君权的需要,家长和成员之间上演了许多爱恨相生相伴的人间大剧。刘备与诸葛亮所谓“如鱼得水”的君臣关系只是众多封建阶级社会的特殊现象,“美好”的白帝托孤背后则是惊心动魄再加暗潮涌动,君为臣纲才是封建历史阶段永恒不变的真理。

猜你喜欢
魏延君臣刘禅
从《氓》看女子的抱怨和依恋
明清两朝边疆治理中的西夏历史借镜——兼论明清君臣的“西夏观”
刘禅北伐
刘禅北伐
原来如此
立刻·立即
学渣当自强
原来如此
阿斗的用人之道
揣着明白装糊涂的“阿斗”刘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