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的转型与一流建设

2019-03-04 16:52陈光磊
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应用型转型大学

陈光磊

(菏泽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山东 菏泽 274015)

19至20世纪,大学学术中心从大不列颠英国转移到欧洲德国之后又转移到北美大陆的美国。国际上,在不同的国家、地区和不同的时间,世界一流大学、国内一流大学不断呈现。是什么促成了大学学术中心的转移,是什么因素促成了一流大学的形成,是什么因素促成了大学的转型,值得分析与探讨。经济的繁荣抑或衰落,国家的危机抑或强大,生产力发展需要知识的进一步支撑等都是助推、影响大学变化的因素。对于世界一流大学的形成而言,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大学校长的智慧与作为是不可缺少的因素。分析大学成为“一流”与转型的因素,对于理解大学的转型发展、“双一流大学”建设具有启发意义。

1 世界学术中心的两次转移

历史上公认的世界学术中心有两次重要转移,第一次是从大不列颠到欧洲大陆的转移,其标志是洪堡在19世纪初建立柏林大学;第二次则是二战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高等教育大发展。是什么因素促成了世界学术中心的两次转移与发展,高等教育一直进行探讨研究。

1.1 创立柏林大学的促成因素

1.1.1 国家社会发展的战略需要

“世界范围内极具影响力的大学的形成机制,……大学的兴起并不是偶然发生的随机事件,而是国家建构和发展(nation building and development )战略的一部分”,“学术中心的出现与迁移是和所在社会的经济发展状态紧密相联的”。[1]大学的创立与发展始终是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现实或未来发展的需要,大学发展的基本推动力是国家发展的需要。大学发展真正的、直接的、间接的、内在的、潜在的动力就是国家社会的发展及其需要。在国际竞争中,具有战略意义的人才等要素,是大学培养出来的,大学是国家战略人才最为坚实的后盾与基础。美国战略思想家格林斯潘、约瑟夫·奈等几乎一致认同,美国在当今世界的经济、政治、军事优势,是以其学术、科研优势为基础的,而学术、科研优势是在大学形成的,美国大学在国际竞争中具有重要作用。

从历史发展看,国家、社会的发展,大学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正是大学重要作用的发挥,国家、社会的发展需要大学。当德意志民族意识到危机的时候,他们同样会把目光转向大学,德国大学制度的产生就是必然而合理的。

学术中心的第一次转移是以洪堡在1810年建立柏林大学为标志的。欧洲中世纪创造了大学,但中世纪后期,大学因其内部的腐朽,发展的势头与生命力渐弱,并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诟病与批判。“在德意志,大学也同样脱离于时代和社会,结果在1792年到1818年,德语世界中一半以上的大学消亡了”。[2]19世纪初,德国的大学因为声誉及其对国家、社会的贡献甚少,甚至被认为可以废除。当德国成为一个可以被人占领的国家的时候,德国需要自身的发展与强大,需要大学培养支撑国家发展的知识力量、人才力量,国家的发展需要大学根本性的发展,需要创新。可以公认的事实是当欧洲大陆的德国大学成为世界高等教育中心时,也是德国的国势在世界上最强之时。施密特认为在1830年至1910年的80年间,德国大学引领世界高等教育的潮流。[3]

18至19世纪的欧洲,大学创新的动力,从根本而言,来自于工业革命的需要。在英国,大学教育宗教的地位开始下降,培养目标发生流变,开始形成服务社会的普通教育传统。在法国,1789年开始设置各种专门学校,如数学、物理、机械、军事、农业、兽医等专门学校。欧洲各国为了使大学服务现实社会生活需要,专门学院兴起。此时,工业革命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新的知识,人们对知识的渴求代表了社会的整体需要,从而对大学提出要求,要求大学从根本上进行改革,进行制度改革。

1.1.2 代表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思想家出现

具有先知先觉的德意志哈勒大学首开大学制度改革的先河,哥廷根大学紧随其后。有一些杰出的高等教育思想家代表并引领这一趋势,康德在格尼斯堡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提出哲学院的价值在真理,阐述了大学教授的职业特性、大学与政府的关系等。自康德始,谢林、施莱尔马赫、费希特等德意志学者对大学的讨论是连续的。但洪堡成为德国柏林大学的代名词,成为研究型大学的代名词,成为一种符号与象征。柏林大学的建立,标志者世界范围内极具影响力的高等教育黄金时期的开始。

从事教育对于洪堡来说仅仅是人生中的一个插曲,做教育行政官员的时间仅仅为16个月(1809.02~1810.06),在职位上来去匆匆,“但洪堡与教育的渊源、对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对教育的思考和论述却早已开始,并且持续到他任职司长之时”,“洪堡成为20世纪高等教育的宠儿并不是历史的错爱,他日益显耀的声名更非虚华和偶然,而自有高等教育和历史不能回避、无法割舍、也难以忘却的情怀和逻辑。”[4]洪堡准确判读了国家需要、社会的需要,以及大学所能感受到的因需要而进行的改革、发展与转型。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犹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一样,在历史的洪流中,总有人会主动或者被动地进入洪流的高潮处并成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标志,洪堡就是如此。

1.2 二战后西方高等教育大发展的促成因素

与以柏林大学建立为标志的第一次学术中心的转移相比,二战后西方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时代背景、动力因素等有着许多完全不同的特点。如果说柏林大学开启了知识生产的大学制度,二战后西方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则是知识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20世纪中叶,从世界范围而言,代表西方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则是美国大学的兴起,尤其是美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制度,继承了英国大学、德国大学制度模式的实用之处,为了解决国家危机问题的需要,实现了对德国大学制度模式的超越。

1.2.1 美国大学的兴起应对国家危机的需要

美国是实用主义国家,是通过操作行为达到效用目的的国家,美国对大学的期望也是如此。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美国正面临着深刻的国家危机,二三十年代经济危机带来的创伤还没有修复,便是二次大战,之后和苏联处于冷战的对峙较量。与第一次学术中心转移背景不同的是二战后,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主导作用,因此国家危机促成了国家与知识精英合作的外在需求,要求知识精英创造具有生产力作用的科学技术知识。国家与知识精英合作的具体要求体现在国防委员会、科学研究与发展局、原子能委员会、国家科学基金等科技组织的建立及其出台的相关政策。

二战原子弹的使用,其威力证明了科技的力量。科技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在科技革命力量推动下,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出现了第二次大变化大发展,使20世纪60年代成为西方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里程碑。

西方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同第一次德国洪堡模式的确立在性质上都是一种大学制度的发展,制度规范了大学的模式。洪堡的意义在于洪堡大学制度代表了德国大学的模式,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则是一种整体性的运动。20世纪中叶美国大学制度的调整和创新主要包括大学内部新型学术管理阶层的兴起;跨组织与学科的独立研究机构的产生;多层次、多元化学位制度的形成;基于合同的知识生产模式的产生。[5]时至今日,在跨组织与学科的研究机构基础上,美国又出现了世界一流大学之间的协同创新,开始建立一种“跨机构和跨学科的新型合作研究机构”,进行“跨学科协同”“跨行业协同”“跨国家协同”,开展跨国家、跨机构、跨学科的研究。[6]

回看世界历史,大学制度的产生与发展,无不看到社会的力量与作用,当社会对大学产生具体需求与要求的时候,大学需要摆脱原来的模式,进行改革创新。符合高等教育规律的改革创新,被完、并固定为一种模式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同和传播,继而产生更为广泛的影响。洪堡的意义在于此,美国大学的发展也在于此。同样的道理在一个国家也是如此,一个国家一流大学的办学模式对全国范围的高等教育的影响是深刻的,也是长期的。

1.2.2 美国一流大学管理者的出现

美国大学的管理制度是由一流大学管理者继承英德大学模式之后,在自身传统的基础上,根据社会需要而提出的。哈佛大学、麻省理工、耶鲁大学的管理者如此,加州伯克利大学也是如此。

以伯克利大学为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伯克利继续在学术卓越的道路上行进。伯克利的教师、管理层、董事以及对学校有重要影响的外部力量都一致认为应该把伯克利建成美国最好的研究型大学之一”。[7]

当惠勒校长使加州大学完成了现代研究型大学的转变之后,1930年,斯普劳尔由于出色的管理才能被任命为伯克利第11任校长,在任的28年里,始终坚持致力于基础研究,坚持提升伯克利的学术水平,采用最大限度的措施吸引各领域杰出的人才到学校工作。在20世纪50年代,伯克利在美国高等教育领域已经是大名鼎鼎,奠定了加州伯克利大学的世界地位。

斯普劳尔对伯克利的贡献是相当多的但最为杰出的表现在两个方面:

(1)天才的资金筹措家。

斯普劳尔在任期间正是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时期,由于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政府对学校拨款资助减少,斯普劳尔充满希望地积极筹措资金,通过感动人心的演讲,感动社会,并通过写信等多种方式感动学生家长来呼吁政府不要削减拨款。其措施效果显著,其筹措的款项,坚实地支撑了伯克利大学的发展。

(2)吸纳杰出卓越人才。

斯普劳尔通过提高工资待遇吸引顶尖人才,虽然工资待遇不是个人价值的全部,但是体现了一种承认,在基本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尤其讲求绩效的话语中,工资待遇是最好的激励因素。1928~1929年,劳伦斯、罗伯特·奥本海默,被引进伯克利,他们是当时最有潜力的两位年轻物理学家。1930年,斯普劳尔力排众议将年仅29岁的劳伦斯晋升为教授,使其成为该校历史上最年轻的教授。1939年,劳伦斯由于发明回旋加速器和发现多种人工放射性同位素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奥本海默则是制造美国第一颗试爆原子弹的总设计师,而且在“在短短的28个月里,就制造出两颗完全不同设计的原子弹。正是这两颗原子弹击碎了日本帝国的强大野心,结束了日本人的疯狂屠杀,最后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8]

1.2.3 基于社会需要独具一格的先锋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世界上任何一所一流大学,任何一所独具特色的大学,都有自己独具一格的办学理念。独具一格的办学理念,是对整个社会环境的直接、间接的本质需求把握后凝练生成的。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伯克利都是如此。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之所以久负盛名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独具的先锋理念。加州理念的本质是积极追求乐观的未来,追求成功不受传统羁绊。加州理念认为“教育是重塑社会和推动社会繁荣富强的驱动力,它预示着机会,也在制造着社会”。[9]“加州理念,即把发展公立高等教育作为州政府积极有为、改革发展的举措,也是建立现代的、科学进步社会的基石。更具体地说,加州理念就是这一普遍信念在公立大学系统的具体体现”。[10]

正是加州独具的先锋理念,凝聚了能够促进加州大学发展的所有因素,形成一种推动力,使加州大学快速前进。

2 大学的转型、创新与坚守

社会的发展,产生对大学的需求,大学就会急剧扩张。内战后,美国高等教育首先表现为扩张。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平稳发展,1999年,新建本科院校快速增多。英国大学的发展状况也是如此。世界经济的发展与大学的发展之间相互印证着彼此的关系需求,社会需要大学,大学同样离不开社会。

2.1 美国大学的转型

南北战争结束后的19世纪中后期,随着《莫里尔法案》的颁布,直至20世纪40年代中期,美国高等教育急剧扩张。表现为州立学院和大学的继续增加、高校入学人数的日益增长,也表现为增地学院、增地大学的建立以及社区学院的快速兴起。1870年学院数是250所,1945年为1 768所,学生注册人数由1870年的63 000,到1945年的1 677 000。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美国高等教育开始发生转变,最为重要的转变就是学院变成大学。[11]现在可以认为由学院到大学的转变实质上是一种转型,是一种向研究型大学的转变。

从学院到大学的转型主要有三种路径:第一种是按照德国洪堡大学的基本模式创建研究型大学;第二种是改革传统学院,向现代大学过渡;第三种模式是在霍普金斯大学启发下,创建更具美国特质的新型研究型大学。[12]美国大学的扩张是现实具备了扩张的相应的物质准备、文化准备,而转型则是试图摆脱原来的高等教育模式,建立新的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模式,建立新的大学制度。1900年美国大学联合会成立,试图建立大学的统一标准,规范研究型大学。

研究型大学的建立,使高校的职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由原来的保存和传播知识,变为促进知识的增长和发现、创新知识。鼓励大学教师探索知识、创新知识。“大学教师作为学者,他们寻求对已有的理论进行新的解释;作为社会科学家,他们致力于明辨是非真假;作为物理和自然科学家,他们通过精密的实验对现有的理论进行检验。”[13]教师作用发生了转型,是因为大学的职能发生了转型。教师不再是仅仅传播知识,而是要在知识基础上再进一步,进行再创造、创新,进行新的探索,发现未知的东西。而创新是基于社会的需求,是时代的要求。在现实需要面前,大学的创新是一种历史推动下的主动。如果没有这种主动性,就会随着历史而去,历史中的退场不是因为你不好不优秀,而是你不是时代所需要的,柯达胶卷品质优秀,但而今也是“黯然失色”。

教师、科研工作者固守于一隅,不能与时代信息同呼吸共成长,就不会有时代的创新。大学的任务就是激励、支撑起一种创新体系,创新队伍,进行世界一流的创新。

2.2 中国大学的转型

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功,成功的事业一方面为大学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物质和保障,一方面需要建设人才的支撑。改革开放30年后,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中国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时期,中国高等教育迎来大调整、大发展的机遇期。

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新建本科院校数量迅速增加,招生数量、外延急剧扩张。从1999年开始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通过合并、升格、重组等不同的方式,大学的数量规模迅速增多与扩张。新建本科院校急剧增多,“而有些高校的形变甚至可以用翻天覆地般‘极度膨胀’来形容。”[14]可以看到,有些中专先是升为专科,而后进入本科,有些中专直接进入本科,正如人们形容的,从地面的中专做到了专科席子上,之后到了本科的炕上,有的直接从地上到炕上。

随着高校的扩张,新建本科院校完成“初创期”后,接下来面对的是“中兴期”“成熟期”。[15]学校如何发展与成长,且表现出自身的优势与特色,这是高校发展的根本问题,是任何国家高等教育扩张后必然面对的机遇与挑战问题。有新建高校在初创期后,在大学发展的理念中存在着向国内老牌大学看齐的意象,试图通过努力追赶国内老牌传统一流大学。追赶对于新建本科院校而言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则表现出多方面的困难。

新建本科院校在初创期大多存在经费投入不足、教学基础设施薄弱、师资队伍不能适应本科教学、学科没有特色、专业分散、生源质量不高、整体本科意识不强的情况与问题。“而专科教育模式的惯性作用、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维持学校运作和促进学校战略之间的张力这三大问题则是新建本科院校在升格之初众多问题的集中体现。”[16]

那么,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其中包括新建本科院校,如何发展自身,如何适应社会,如何服务社会是对学校综合治理能力与办学水平的一个考量。不同高校分别提出质量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理念,而充分反映普通高校发展方向的概念则是转型发展。

地方高校转型就是向应用型转型,就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高校转型是社会转型中的一部分,是社会发展大趋势下的转型,“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包括地方本科高校在内的所有大学不可能忽略这样的背景,都要考虑‘转型’的问题,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17]4

随着人们对高等教育规律的进一步认识,普通高校逐渐认识到不但要摆脱原来的经典大学意象,而且普通高校的发展要耦合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从社会需要的层面上说,所有大学都要坚持应用的方向,都应该关注应用的道路,在应用的道路上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2.3 英国大学的坚守与创新

纽曼1852年出版的《大学的理念》进一步强化了英国大学尤其是“牛桥”的办学理念或精神气质与传统,以至于古典人文主义课程和对社会精英的培养成为“牛桥”固守的传统,在新的形势下难以改变,甚至成为一种迷恋。

在英国,从19世纪50年代起,工业革命及其工业化的发展,要求大学进行改变以便为工业服务。由于“牛桥”在英国大学制度中的统治地位及其在上层阶级社会中获得的特有权力和社会声望,直至19世纪中后期,“牛桥”大学毕业生依然处于高等教育与社会阶层的顶端,始终保持着社会精英地位,很难服务工业化。大学注重的依然是经典的传统、精英的培养,大学不需要传授专业知识,而是通过自由知识或绅士知识的传授培养大学生成为聪明和富有智慧的人。

因此,“牛桥”拒绝自然科学知识进入讲坛,最初的允许强调的也是纯科学而不是专业应用,更不是为工业化应用。有学者指出,大学的基本特性是保守主义的,其声誉不是建立在创新基础上,且总是有意无意地抵制突如其来的变革。[18]由于牛津与剑桥精英主义的教育传统与理念,他们最大努力地维护其培养社会精英的目标,时至今日培养社会精英的目标也是难以改变的。

然而,工业化之后,尤其工业发展的巨大潮流,要求大学在人才培养的模式与目标方面进行改变。随着学术职业、原创性研究的开展,大学必然地与外界发生联系,整个大学的精神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不得不发生改变,在过去的一个世纪,根深蒂固的自由教育传统“逐渐遭到了破坏”,随着“构成精英权力基础的大学作用的转变”,古典大学自由教育精神式微。[19]

随着19世纪初期围绕着古典教育进行的大辩论,与19世纪五六十年代科学教育的发展,自然科学进入大学讲坛。进入20世纪以来,面对各种压力和适应新形势,牛津和剑桥进一步改变了知识结构。整个20世纪以来,牛津和剑桥的知识结构、学生人数发生适应的改变,其变化表明,一个世纪以来自然科学因社会发展所需,与人文社会科学几乎平分秋色,研究开始成为大学的精神特质。但是,牛津与剑桥积淀的特殊大学精神,成为始终发挥作用的观念。[20]

3 顺应转型成就一流大学

由于中国传统心理的积淀与对大学意象的认同以及人们对清华、北大的向往,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和高等教育国际化,人们十分认同、支持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但在地方普通高校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对应用型转型还缺乏足够的理解,对于发展方向还有许多模糊、不明朗的地方。但是,明白了什么促成了大学的转型、什么成就了一流大学,就能够顺应转型,成就一流。

3.1 转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从高等教育发展历史,大学发展历程看,历史上最初的大学在自身发展、成长的历程中对于社会发展而言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以至于工业革命也没有对大学产生即时的、直接的较大影响,而是随着工业革命带来的工业化慢慢对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提出要求,从而证明社会需要才是大学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急需专业人才,所以,高等教育按照苏联的模式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的腾飞,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大批量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而且中国的经济已经能为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提供资金支持,所以,新建本科院校在较短的时间实现数量与规模的扩张,中国很快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是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基础较为薄弱的情况下提出并实现的,“我国在同一历史时期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作为了公共政策目标”,在经济基础薄弱的情况下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同时提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且体量巨大,是中国特色之一。[21]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提出,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符合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实际。

承载体量巨大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中国经济基础是相对薄弱的,但是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高等教育人才,需要更多的“应用型”人才,为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中国更需要高端科技创新人才。所以,高等教育不能同质化发展,普通地方高校需要进行应用型转型,需要一部分高校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地方普通高校,尤其是新建本科高校,尽管抱负高大,希望把自己建成“有名望”的大学,成为国内知名、国际知名进而成为世界一流。其发展愿景是好的,但不是短期时间内可为的事情。大学之大,关键在于积累,而不是在很短的时间内“超越”“跨越”,否则会伤害到大学的发展。这是大学发展较为普遍的经验。

试图在短时间内进行发展的超越是对自身发展不自信或者是急躁的表现,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既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也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有目共睹,改革开放以来,关于高等学校职能的作用发挥上,中国高等教育只用了20多年的实践就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演变路程,而且我们是“飞跃式”地从精英教育进入到大众化教育,[22]而且体量巨大,而今又提出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成就世界一流大学,需要积累,需要长期的积淀。在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既需要学习西方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经验,又要立足自身,建立高等教育评价的富有中国特色的大学评价标准。在应用型转型的过程中,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要敢于坚守传承下来的独特的气质和使命,通过学科专业优化与组合,利用自身传统优势因素,利用区域优势因素,通过服务地方,富有自信地开拓一流大学建设的路径。

3.2 一流大学的积累与自信

通过西方大学排名的标准来看,中国大学与国外大学存在差距,其差距的存在多半是时间的积累造成的,是文化的积淀造成的,还有更多的是心态与标准造成的。

回顾新中国大学发展的历史,我们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设新中国,同时建设新中国的大学。新中国大学塑造了中国大学精神内核,为新中国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积淀了如何办好中国大学的多方面经验。正是新中国大学的努力,培养了适应时代的大学生,培养了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改革开放后,中国大学稳步发展,教学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拓展与加强。中国大学对自身发展、积淀有着充分的信心。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大学会显示出更加强劲的发展势头。

3.3 应用型转型与一流建设

有一定办学经历的地方普通高校对应用型的提法有一定的抵触心态,新建本科院校愿望就是想成为国内知名的高校,因为这是支持本科院校新建的地方人民的愿望。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对应用型转型的引导、激励等,地方普通高校对应用型转型还是存在许多疑问与观望。

疑问与观望的原因之一就是对自身发展的不自信,似乎一旦承认应用型就降低了自己的身份,就失去了与国内知名高校看齐的机会。在许多地方普通高校的发展规划中把学校的发展目标定位“综合性大学”,试图在短时间内改变自身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状态。

疑问的与观望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担心学校被贴上“职业院校”的标签。从而影响社会对大学的期许,影响学校的形象,甚至影响生源的质量。因为在中国如果在清华、北大接受了高等教育就预示着一个好的前途。在现实状态下,其担心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中国的现实是中国家长、考生只要有进入普通高校的机会就不会选择“职业院校”,职业院校是考生没有退路的选择。

从2013年正是提出“应用型”至今,随着理性化思考,地方普通高校不再争论是否转型应用型,而是在接受了应用型转型提法的现实状况下,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内涵建设。因为任何层次的高校,首先培养的就是应用型人才,我国本科生教育目标就是为国家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用型的内涵就是高校培养的学生更加符合社会的需要,学校具有更好地服务地方、服务行业和产业的能力。[17]9这一点与西方国家如美国的本科生教育是不同的,因为美国的专业培养主要放在研究生层次,所以本科层次主要进行的是通识教育。美国一些研究型大学甚至认为,如果本科教育培养专业人才,那是本科教育的失败。

中国提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实是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大批量的高等人才,需要高等人才提供支撑,提供继续发展的动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简单、繁重、重复的体力透支,需要高科技、高技术、高智力的支持。学校要以开放的姿态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是让培养出来的学生始终盯着大城市,始终盯着发达城市。国家发展的转型升级,需要高校的转型升级进行对应。普通地方高校要在国家转型发展的形势下,发挥自身的优势,引领、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创造出一流。

应用型转型是高校分层的内在要求,地方普通高校要在应用型转型的过程中,明确自身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强化内涵建设,融入到国家的创新、创业的体系中,培养服务地方、服务社会、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地方普通高校要立足地方、服务地方,通过智力支持成为地方发展的动力源,最大限度地获得地方政府的支持。美国“赠地学院” 成为世界一流,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州政府的大力支持、地方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所以久负盛名,其中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州长的支持及其领导才能”、“加州独具的先锋理念”、州政府的权力下放、多元化的经费筹措渠道。[23]在我国地方普通高校应用型转型发展的过程中,钦州学院服务地方获得政府23亿元资金支持,许昌学院大力推进校地合作,获得许昌市政府3亿元资金支持。[17]9高校没有政府、地方的支持,很难取得更大的发展。

地方普通高校要在应用型转型的过程中抓住历史机遇,准确定位,提升水平,办出特色,获得国家、地方政府、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争创一流。

猜你喜欢
应用型转型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