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微课”构建初中英语听力高效课堂初探

2019-03-05 00:07顾正莲
英语教师 2019年5期
关键词:英语听力听力微课

顾正莲

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对初中生的英语听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初中生在毕业时要达到五级听力要求:能根据语调和重音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谈话,并能从中提取信息和观点;能借助语境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能听懂接近正常语速的故事和记叙文,理解故事的因果关系;能在听的过程中用适当方式作出反应;能针对所听语段的内容记录简单信息(教育部2012)。

在当前的初中英语听力课堂教学中,教学时间短、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普遍存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应运而生。将“微课”引入初中英语听力教学,能有效改善课堂教学现状,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微课”与高效课堂概述

(一)“微课”的界定

从广义角度看,微课属于课程,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之间相互联系的实体。通常,微课是常规课程的微化处理结果,即围绕特定的某一个(或两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在一定的时间限制(如10 分钟以内)条件下,浓缩计划、细化目标、凝练内容、明确方法,形成紧凑型资源。从狭义角度看,“微课”属于教学资源,是以短小精悍的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精心设计开发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包。其中,前者将微课纳入课程范畴,关注完整的教学过程;后者将微课限定数字教育资源范畴,关注支持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课程资源,是前者的呈现形式(郭宏伟2017)。本文所指是狭义概念上的“微课”。“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资源,既与传统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单一资源型的教学资源有所区别,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张军喜2016)。

(二)高效课堂的界定

高效课堂是高效性课堂的简称,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高效课堂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郭建明2014)。虽然针对课堂高效问题的研究及论述颇多,但有个基本的描述,即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高效教学是高效课堂的基础,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是高效课堂。

二、应用“微课”构建初中英语听力高效课堂的优势

(一)教学内容丰富、方式新颖,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听力学习兴趣

将“微课”应用于初中英语听力课堂教学,教师选择教学内容时可以不再局限于课本,而是基于互联网的“海量”资源和学生实际灵活选择。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给学生提供教学视频,学生通过观看视频预习所要学习的内容,初步理解教学主题和教学内容。这种方式对学生而言具有新鲜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听力学习兴趣。

(二)便于学生理解和教师实施评价与反馈

“微课”内容单一且重难点突出,便于学生理解(张冬梅2016)。“微课”具有时间短、内容少、切入点小的特征,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将其应用于初中英语听力课堂教学,有利于节约课堂教学时间,促进教师实施教学评价与反馈。

(三)重塑师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方向

将“微课”引入初中英语听力课堂重新定义了师生在教学中的地位:教师成为学生在听力学习方面的引导者、促进者;学生成为听力课堂教学的主体。这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方向,也为构建初中英语听力高效课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能够促进教师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

将“微课”应用于初中英语听力课堂教学,对于教师而言是一种挑战。因为“微课”内容的选取、视频的制作、反馈等各个环节都需要教师具有极高的业务水平及专业素养。例如,“微课”教学视频的制作要求教师依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个体差异精心选材并对选材进行深度挖掘。在初中英语听力课堂教学中应用“微课”,能有效提升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及专业素养。

综上所述,将“微课”应用于初中英语听力课堂教学,有利于构建高效课堂。

三、“微课”在初中英语听力高效课堂中的应用设计

(一)课前预案

教师根据学生的平均水平及个体差异,依据教学计划制作教学视频,确保视频内容适宜学生预习,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听力教学目标及学习内容,便于学生对其中的重难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在制作微课视频时,教师应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时长需要控制在5~10 分钟,时间过长,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无法集中精力继续学习。

第二,内容的呈现形式要尽可能地多元化,即教师应充分利用图片、音乐、PPT 等多种形式呈现教学内容。

第三,凸显教学内容的重难点,重视对学生听力技巧的训练。

在课前,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一定量的与教学视频相配套的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重难点知识。

学生在观看教学视频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通过在线平台向教师请教或者与同学互相探讨。教师要通过在线平台积极收集学生的反馈,了解学生掌握了哪些内容、对哪部分内容仍有疑惑,进而调整教学目标,完善教学视频内容。

(二)课中呈现

首先,教师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测验,以此考查学生是否认真预习,是否掌握教学视频中的内容。

其次,教师对学生课前在平台所提交的问题及学生通过在线讨论后依然没有答案的问题进行归纳,并根据课前预习计划完成情况进行分类,运用小组合作讨论探究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在课前预习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了解各小组讨论的情况,并给予恰当的引导,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

最后,教师再次播放微课教学视频,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回顾,并组织开展课中集中答疑解惑。

(三)课后评价

在课后评价环节,教师对学生在课前及课中的学习情况和结果进行评价,并对所使用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反思。评价的方式主要有诊断性评价、相对性评价、自我评价及学生互评等。诊断性评价是将课前学生听力预习预期掌握度与其在“微课”学习后的实际掌握度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实现对学生是否达到听力教学目标掌握度进行全面的科学评价;相对性评价主要以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两种方式展开,通过对学生在“微课”学习前、后的能力变化进行比照分析,获得相对客观的学习评价;自我评价是让学生将自己在英语“微课”学习前、后的能力对比分析,使其认识到自我学习能力的改变和提升,并以自我评价为依据,对自己的英语听力学习方法及内容进行调整;学生互评是在学生之间开展的相互评价,评价内容为英语听力“微课”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学习能力的变化。

四、应用“微课”构建初中英语听力高效课堂应注意的问题

(一)在应用“微课”的同时不能摒弃传统教学方式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内容繁多,而“微课”是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技能等开展的单一教学活动,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如一直以“微课”方式开展听力教学活动,会加重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负担。即使“微课”比传统英语听力课堂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能让学生过于依赖。有的学生沉浸于生动的图像、有趣的情节中,对其中的知识并没有真正的掌握,因此,教师并不能摒弃传统教学方式。

(二)注意把握“微课”应用的时机

教师在设计英语听力课堂教学时,需要注意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宜采用“微课”方式进行教学,而是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来考虑是否采用“微课”。

(三)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由于“微课”的学习不受时空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由选择时间、地点进行学习。因此,将“微课”引入初中英语听力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设计“微课”时要注意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结束语

综上所述,“微课”在初中英语听力课堂教学中的推行,能够提升学生对英语听力的学习兴趣,极大地改善传统英语听力课堂教学中教学时间偏短、教学方式方法单一的问题。作为一种新型有效的教学方式,“微课”对于构建初中英语听力高效课堂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英语听力听力微课
趣味英语听力 How to Live a Greener Life
趣味英语听力:How to Live a Greener Life
趣味英语听力Smart Home Devices◎
趣味英语听力:Top 7 Most Common Types of Bread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