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法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2019-03-05 00:07
英语教师 2019年5期
关键词:习语语法单词

赵 慧

引言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扎实地做好教学工作,帮助学生认读和理解基础词汇、句子和课文,掌握文章中的重点短语、句子和段落,尽量使用教材中的短语和句子说和写英语。在我国农村中学,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薄弱,很难写出一篇语句通顺、语言优美的文章。以“译”为突破口设计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一、初中英语以“译”促“写”的实施背景

翻译是跨文化交际的桥梁,是实现语言之间转化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形成英语思维能力之前,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进行着中英文转换与翻译。同时,翻译也是第二语言大量输入的一个重要来源,是学生获取词汇、语言结构、写作技能的重要途径。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翻译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

在初中英语写作中,学生很少能够真正做到用英语思维,大多数是用汉语语法规则将汉语翻译成英语,再写成文章。很显然,这种方式既浪费时间,又影响写作能力的提升。更严重的是,在农村初中,许多学生对写作存在恐惧心理,甚至不会翻译最简单的句子,更不用说在写作中运用英语思维来完成一篇英语习作了。如果把写作比作跳高运动,需要助跑、起跳、腾空飞跃,最后才能越过高杆,获得成功。那么,教师为什么不能循序渐进,先教会学生如何助跑呢?对于对写作心生恐惧的学生,翻译就是一个很好的导入口。

二、初中英语以“译”促“写”的实施策略

(一)译词汇——铺垫写作

根据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法,对某一知识的教学目标分为六个主要类别,即识记、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对于第二语言的习得,识记是放在第一位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便是这样一个道理。词汇对写作正如米对于巧妇、砖块对于建筑。《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应学习和掌握1500 个单词。本文的研究对象为笔者所任教的初三学生,年龄在14—15 岁,有一定的英语基础,但词汇量很小,一般为800—900 词。针对学生的基本情况,笔者要求学生首先要扎实地背记课本上的单词和词组,掌握《课程标准》所规定的1500 个单词,尤其是“四会”单词。要求学生背记时特别注意一词多性和一词多义现象。下面,笔者借助《中考英语背诵手册》,设计了三个步骤让学生循环识记词汇。

1.“地毯式轰炸”

要求学生每天记30 个单词并翻译,大概花10周时间将1500 个单词逐一默写、翻译过关。每天默写,每天检查,笔者基本在早读结束前的最后15 分钟让学生拿出课堂随练本默写并翻译。

2.“精确打击”

有了第一步的基础,在第二步识记时,要求学生一周识记300 个单词,5 周内记完第二遍。要求学生每天从300 个单词中随机挑选出不太容易掌握的30 个单词进行默写并翻译,从而反复记忆。

3.“直捣黄龙”

最后花3 周时间彻底消灭那些顽固的、不认识的单词。

当然,在实施过程中,教师需注意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情绪变化,先易后难,多鼓励,进行个别指导,防止畏难情绪在全班蔓延扩散,努力营造“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

(二)译篇章——助力写作

想写出一篇好作文光有足够的词汇量肯定是不行的。我国学生英语书面表达普遍存在质量不高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完整的语篇输入不足。他们脑中所储备的语言信息极为有限,或者分散化。常用句型及固定表达太少,以至于不得不用汉语思维。这既造成“中式英语”的出现,又因脑中翻译的过程降低了表达速度(曹怡鲁1999)。可见,学生在没有足够语言输入的情况下进行表达,必然会产生大量不规范的语言输出,从而影响输出质量。针对学生的这种情况,笔者采用了以下翻译循环背诵法。

1.逐句翻译

笔者每天精心挑选5 句与单元密切相关的经典句型,让学生进行整句翻译练习。

2.英汉互译

每学完一篇文章,笔者布置一项特殊作业,取名为“亲爱的翻译官”。要求学生根据所学课文,用自己最准确的语言翻译一个语篇,然后进行批改。随后,笔者挑选出那些语言正确,用词优美的篇章粘贴于班级表扬榜上。第二项作业取名为“能量转换”。要求学生对照笔者修改过的汉字文本进行翻译、背诵,最后默写。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基本能够翻译完整篇章,收效甚好。

(三)译语法——精确写作

每一个学生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有词汇,懂语法,但是在写作文时忍不住逐句甚至逐词翻译,一遇见长难句就无从下手。实际上,这是受到强势语言(汉语)的干扰。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用语法公式来化解中英文转换的难题,搭建中英文转换的相关逻辑。

一般情况下,汉语较为复杂的陈述句是这样的结构:(状1/定1)主语(状2)谓语(定2)(宾语)(状1)。英语较为复杂的陈述句的结构为:(状1)主语(定1)谓语(状2)(宾语)(定2/状1)(不包含特殊句式)。下面以My dream home 习作为例。

(汉语)在南京,没有钱的年轻人以这种方式也能实现他们心中的梦想。

(英语)In Nanjing,the young without money can realize their dreams in this way.

分析:在句子的主干主谓宾和状1 不变的情况下,把剩下的颠倒即可完成一句地道的英文句式。将平时枯燥的语法结构融入中英文的转换和对比中,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夯实语法基础。

(四)译习语——美化写作

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曾说过:“一个民族的天才、智慧和精神寓于它的谚语之中。”在英语中,谚语言简意赅、音韵和谐、寓意深刻,让学生翻译并仿写谚语是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手段,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西方文化知识,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英语习语多而杂,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实际分类整理,精选谚语。

1.教习语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英语中的习语,提升学生表达的精练性和地道性。例如:“Well begun is half done.(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血浓于水)”“The longest journey begins with the first step.(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

2.仿习语

在学生掌握了一定习语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让他们进行习语仿写,如“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学生仿写为:“Where there is world,there is an action.”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写作时恰到好处地插入一些习语,提高文章档次,增加文章亮点。

三、初中英语以“译”促“写”的成果反思

经过一学期的以“译”促“写”教学活动,笔者所在班级学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首先,学生的词汇量由原来的800—900 词达到了1500—1600 词,达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大大减轻了对写作的恐惧感,增强了写作的自信心。

其次,学生在写作时,能够运用许多固定表达及句型,减少了依靠语法逐词、逐句编造句子的情况,了解了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和规律,培养了英语语感。

但是,“译”在给写作带来好处的同时,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地教授,仍需要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和自主学习。

猜你喜欢
习语语法单词
单词连一连
跟踪导练(二)4
看图填单词
Book 5 Unit 1~Unit 3语法巩固练习
看完这些单词的翻译,整个人都不好了
实用习语 话“鸟”
话“鸟”
习语自有WAR
习语自有WAR
单词拾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