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充分发挥思政课在公安院校“立德树人”中作用的思考

2019-03-05 03:23李云昭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思政政治

李云昭

(云南警官学院,云南·昆明 650223)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18日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称“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不可替代的课程[注]① 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R].2019.。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决定了必须在高校开设思政课,这是党的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在高校传播和贯彻的需要。高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和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大学生政治素质和精神境界的主阵地、主课堂和主渠道,它是理论性、针对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一类课程,承担着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培养和输送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体现着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因而在高等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9月10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深刻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我们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决定了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注]②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R].201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的根本问题,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基本方针原则和工作遵循。[注]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16】31号)。” 在2016年12月7日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这就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面对各种噪音杂音、风吹草动,高校总体保持稳定。这里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功不可没[注]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2016.。高校思政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阵地、主课堂和主渠道。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意见》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和高校在国家建设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反映了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及高校的重视与期待,反映了党和国家对高校教师特别是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及思政课教学的教师的认可和尊重。培养“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合格人才,既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也让我们更加感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国家安危,公安系于一半。”公安机关是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是党和人民手中掌握的“刀把子”。公安教育是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安工作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公安院校是公安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公安机关培养输送专门人才的摇篮,是公安队伍建设的源头。公安机关的性质决定了公安队伍必须忠诚可靠,政治合格。公安院校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公安姓党”的根本政治属性,坚持政治建警、政治建校方针,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加强党对公安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确保公安教育工作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不懈地加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切实打牢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忠诚使命的思想根基,推进具有公安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着力培育学生献身理想使命的信念信心,培养学生适应公安事业需要的素质本领,锤炼学生敢打必胜的意志品质,把学生锻造成为“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人民公安事业可靠接班人。

二、思政课程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教育人培养人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思政课所肩负的历史担当。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大学生的教育是人才的教育,大学生的培养是德智体美劳全面素质的培养,缺乏思想政治素质的教育,任何专业的教育都是失败的。它关系到大学生世界观的改变、人生价值的选择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教育人和培养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从基本理论角度阐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角度,说明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理由。“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角度,说明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要中国化,什么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性,从而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主要是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澄清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上述这几门课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基础性、学理性最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鲜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历史的深度和厚重见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则注重应用性和实践性。它们充分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学理和实际的统一,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在人才培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公安院校的学生同其他普通高校的学生一样是具有激情,富有理想,朝气蓬勃的群体。但他们没有走上社会,人生经历不丰富,一方面对有些事情容易陷入理想化,另一方面又会感到不理解和困惑。尤其是当今社会上的一些负面的价值观念和理想判断,经常影响着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大学早已不是一块纯净的世外桃源。伴随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面临着诸多新挑战和新考验。国际上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西方敌对势力想方设法对我国进行渗透和颠覆,企图搞“颜色革命”;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既给社会带来巨大活力,也使各种矛盾和问题更为集中、更为复杂,对人们的思想意识产生深刻影响;现代传播技术迅猛发展,给敌对势力的思想渗透和有害信息传播提供了方便条件。面对复杂多变的政治生态环境,坚持“公安姓党”的根本政治属性,铸牢忠诚警魂,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防范抵御“颜色革命”,确保政治安全特别是政权安全便成为公安院校思政课教学的政治立场。因此,公安院校的思政课教学必须从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的实际出发,深入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基本特点与价值冲突,掌握其价值取向与行为选择的特点和模式,特别要关注学生内心世界的发展与变化,真正读懂学生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所疑、所惑和所急,启迪学生思考和探讨有关人生价值、理想信念、道德法律、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问题以及带有共性的思想疑虑和困惑,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回答,帮助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

三、充分发挥思政课在“立德树人”中的作用和育人功能

我们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公安院校思政课教学的特殊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充分认识思政课所肩负的历史担当,切实把思政课建设摆到更加突出位置,着力解决好思政课建设和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好思政课在“立德树人”中的作用和育人功能。

(一)改革创新,不辱使命。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复杂变化,社会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情况更加复杂,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指导思想面临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市场逐利性的挑战、传统的教育宣传管理方式面临迅猛发展的新媒体的挑战,以及我国在走近世界舞台中央面临各种敌对势力的遏制和渗透的挑战都日益凸显,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遇到的挑战更加严峻、承担的任务也更加繁重。同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有的高校存在重教书轻育人、重智育轻德育、重科研轻教学等现象,个别教师不能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思政课教学存在针对性和吸引力还不强的问题;有的高校在阵地建设和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错误的思想观点仍有传播的空间等等。人无德不立,没有崇高的理想和良好品质,知识掌握再多也无法成为优秀人才[注]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2016.。高校思政课教学既是我国高校的特色,更是办好我国高校的优势,它将影响一代又一代青年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精神风貌。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高校思政课教学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前进不能停滞,只能积极作为不能被动应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目的是教育人培养人,必须始终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穿全过程。办好思政课就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用“四个自信”明心立志,用真理的光芒照亮前行的路,引导莘莘学子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新时代的追梦征程之中。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深刻把握长期以来形成的规律性认识,推进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让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充满活力、魅力四射[注]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R].2019.。

公安院校从事思政课教学的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注]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R].2018.,必须正确面对,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奋力开创新时代公安教育工作新局面。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创新教学理念、方法和手段,不断研究新情况,善于运用新方法,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增强教学的科学性、针对性、时代感和吸引力,充分发挥思政课的“立德树人”作用和育人功能,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切实做到不辱使命。

(二)站稳立场,守住阵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在事关办学方向的问题上站稳立场。高校要发挥优势,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建设好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改革举措,切实防止出现一些人担心的高校马克思主义研究教学“被边缘化”的问题。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生,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使命所在。我们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对鱼龙混杂的思想观点,要辨析甄别、过滤净化,不能照单全收,当传声筒、扩音器;对各种错误思潮,要保持警惕、有效防范,防止以各种形式在高校抢滩登陆,同我们争夺阵地、争夺师生、争夺人心。课堂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地方,不能“我的地盘我做主”[注]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2016.。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学术研究有规范、课堂讲授有纪律、公开言论守规矩”的原则,充分发挥思政课的政治导向作用,通过教育教学使其真正成为向学生传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意识形态的主阵地、主课堂和主渠道,不断增进学生的政治认知和政治认同,激发学生的政治热情,培养学生的担当精神,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观点、政治立场以及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生活中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思想上更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党的忠诚。激励学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刻苦学习,掌握本领。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教育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时光,心无旁骛求知问学,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进。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具有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做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注]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R].2018.。

(三)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沿用好办法、改进老办法,探索新办法,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固然很多,但课堂学习更具基础性和系统性。思政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不断改善课堂教学状况,防止形式化、表面化。思政课建设固然有师资、教材、课程体系方面的问题,但最重要的是解决自信问题。在相关调查中,学生反映思政课教学最普遍的问题是理论与现实脱节。具体表现为:一些教师自说自话,缺乏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照本宣科,不面对学生的思想实际;教材过于理论化,注重结论,忽视了生动性和可读性;教学过程实践性不够。结果是教师讲的学生认为不能解决问题而不想听,学生想听的教师不会讲或者讲不好,弄得“言者谆谆,听者藐藐”[注]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2016.。因此,必须重视高校学生思政课教学对“立德树人”的实际效果,从教学过程的源头入手,开展教研活动特别是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智慧,弥补各位教师的不足,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和效果,促进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把“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有机结合,促进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生实习、大型安保和各级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在实践中检验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在实践中锤炼学生的忠诚品格,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努力做到教师想教的与学生想听的结合起来,把“大水漫灌”与“精准滴灌”结合起来,让马克思讲中国话,让大专家讲家常话,让基本原理变成生动道理,让根本方法变成管用办法,进一步提高思政课教学的科学性、针对性、时代感和吸引力、感染力,努力把思政课建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为党培养合格的接班人,思政课责无旁贷。思政课集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于一体,是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专门性课程,在人才培养中具有根本地位,无论是从贯彻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方面,还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方面,思政课都是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办好的关键课程。因此,我们必须理直气壮地开好思政课,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注]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R].2019.,切实发挥好思政课的“立德树人”作用和育人功能。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思政政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