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虚拟现实技术对提高公安院校实战化教学的运用研究

2019-03-05 03:23张颜华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教学软件虚拟环境全息

张颜华

(湖南警察学院,湖南·长沙 410138)

VR虚拟现实技术( Virtual Reality )是通过多媒体技术与仿真技术相结合而生成的视觉、听觉、触觉一体化的虚拟环境技术,会使用户通过体验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VR虚拟现实技术的基本内涵包括: 操作者可以通过人的自然动作与虚拟环境发生交互;虚拟的实体不是客观存在的,是由计算机通过相应的算法来生成的;虚拟现实需要依靠专门的传感设备来进行交互作用。

一、VR虚拟现实技术的特征及在公安院校教学中的应用

VR虚拟现实技术具有如下特征:一是沉浸性。虚拟现实技术是根据人类的视觉、听觉的生理心理特点,借助计算机、传感器和图像生成系统来虚拟真实环境,让参与者有声临其境的感觉,即“沉浸”于虚拟的环境中。使用者戴上头盔显示器和数据手套等交互设备,便可将自己置身于虚拟环境中,成为虚拟环境中的一员。使用者与虚拟环境中的各种对象的相互作用,就如同在现实世界中的一样。当使用者移动头部时,虚拟环境中的图像实时地跟随变化,拿起物体可使物体随着手的移动而运动,而且还可以听到三维仿真声音。二是交互性。主要是指实现人与虚拟环境中的对象发生交互操作的作用,使参与者以自然的手段、行为与计算机交互,达到真正的人机和谐。三是构想性。主要是指在计算机图形学的基础上实现真实场景的三维立体显示。

在技术研发层面来说,VR系统强调用户在虚拟环境中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完全浸入,强调将用户的感官与现实世界绝缘,而沉浸在一个完全由计算机所控制的信息空间之中。VR通常要借助于能够将用户视觉与环境隔离的显示设备,一般采用浸入式头盔显示器。就应用环境来说,VR技术被用来构建虚拟世界的生活,这种世界是通过前期软件开发设计而成,可以做到高度仿真当前世界或者重新构建一全新的世界,满足使用者在现实世界不能实现的操作要求。VR技术在应用到日常实战教学中时,就会要求设计出一个完全虚拟的场景,这种场景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随着使用者在这虚拟空间的移动,场景就会像真实世界不停地变化,这在软件设计上具有较高的难度,并随着场景布局加大、仿真程度加深,研究人员所需要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逐步增加。

通过对公安院校实战化教学改革进行研究,以及根据VR虚拟现实技术的特性,我们认为VR技术在公安专业日常教学中的应用必将提高教学的实战化水平。VR技术完全虚拟世界的性质,符合当前对实践(实验)教学的要求,该技术可以根据公安实战要求而设计不同的案发场所。例如:肇事逃逸致死交通事故、十字路口红绿调控、高速公路多车事故等,VR技术虚拟世界的性质,完全可以应用到日常教学中,可以像看三维(或者四维)电影一样身临其境,意在加深使用者的自身体验感。

二、VR虚拟现实全息教室建设

VR技术的引入还将对传统的教室教学方式及效果进行改革,其将打破传统“粉笔+黑板+课件”的教室教学形态。使课件全息呈现在眼前,使之成为三维投影、感官互动的教学形态,使同学们更容易投入课堂教学中、提高学员与课件的互动性、提高学员与老师的互动性,更能加深公安院校学员在课堂教学中实战感知。

(一) VR虚拟现实全息教室的一般构成

VR全息教室构成共分为两部分,即,教室硬件环境搭建和VR教学软件。全息教室的硬件环境搭建共分为两个区域,分为教室区和学生区。教室区包括:三联显示屏或主动式3D投影仪+幕布,用于教师日常授课,VR虚拟现实教学软件的终端显示;VR台式电脑主机(教师端服务器),用于VR虚拟现实教学软件的承载与使用。学生区包括:多功能一体机(学生端),用于承载及显示VR虚拟现实教学软件;多功能触控硬件,用于学生对VR虚拟现实教学软件进行全息触控;交换机,用于学生端一体机互联;主动式3D眼镜,用于学员观看VR虚拟现实软件课件,将屏幕上三维效果图片或视频转化成立体图像,使得佩戴者拥有身临其境的互动性。

VR教学软件包括教学课件和系统运行相关软件。教学课件,在原有的课件基础上针对课件内的图像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经过处理后的图像可以转化为具有三维效果的图像,方便学员观察以及加深体验感,提高学员兴趣。

(二) VR虚拟现实全息教室需求分析

VR全息教室是在现有教室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革新设想,通过VR技术的引入将会使原有的“平面”化教学更具有立体感,在加深学员的体验感的同时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平时教师可以通过教师端的大屏幕进行授课,学员们则可以通过主动式3D眼镜进行观看,原有的静止案例图像在经过VR技术的处理后,就如同在学员身边重新发生过一遍,可以使同学们融入当中,从而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战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教师端屏幕显示学员屏幕的操作内容,可以做到及时纠正、指导。

VR全息教室是信息时代教学环境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技术先进、功能多样、操作简便、多屏显示,多元互动、虚实结合等诸多特征,如果其能应用到公安院校教室教学过程当中,必能使课堂教学更贴近实战。

三、VR虚拟现实实验室建设

虚拟现实(VR)实验室可以在一个有限的真实空间内模拟不同虚拟空间,这个虚拟空间可以是交通事故现场,也可以是机动车拆解工厂,抑或是车辆通行的十字路口等,在这个虚拟空间的使用者可以是一名,也可以是通过联机的多名;可以进行交通事故现场勘查、机动车的拆解与结合、交通秩序管理,也可以进行交通信号灯调控;可以是一人工作,也可以是多人合作。其具有较高的自由度,并能使参与者完全处于虚拟环境,从而达到所需要的训练要求,并能无限接近实战工作。

(一)VR虚拟现实实验室设备构成

该系统实验室建设将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VR头戴设备,该设备用于沉浸式的体验VR教学软件,佩戴于使用者头部与外部环境隔绝,内置显示屏幕。第二,VR操作手柄,用于在体验VR软件时进行内容操控,可以使使用者在虚拟环境中进行伸手、移动、提举、放下、推、拉、拧、抓、握等动作。第三,电脑主机,用来承载VR虚拟现实教学软件。

(二)VR虚拟现实实验室需求分析

实验(实践)教学一直是公安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学员日后的实战能力。现有的公安院校实验(实践)场地可分为专用实验室、模拟街区两类。在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下,受限于各种条件的约束,学员只能在限定的时间和地点利用限定的实验设备,完成特定的实验(实践)内容。因此,传统实验只是完成具有“典型性”和“常见性”的“规定流程”,极大地制约了学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传统实验(实践)场地的建设经费投入不可小觑,不论是实验仪器设备的购置与维护,还是实践场地的建设、管理、更新,都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基于VR技术的实验室建设将有利改善以上弊端,同时可以随使用者的意愿、案例的不同不断改善,不断持续地锻炼学员的实战能力。

四、结语

实战化教学是公安院校公安教育的根本要求,是培养适应实战需求警员的有效途径。而开发实战化教学,必须不断完善教育教学方法与基础设施建设。在教学中VR虚拟现实技术的引入将会为公安院校学员提供视觉、听觉、触觉等全新全方位的感受,使学员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充分贴近实战需求和实战环境,并得到与实战操作同样的效果,从而达到公安院校实战化教学的目的。

猜你喜欢
教学软件虚拟环境全息
传承·创新·引领:虚拟教学软件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推广
全息? 全息投影? 傻傻分不清楚
前庭刺激对虚拟环境三维空间定向的影响及与空间能力的相关关系
如何通过虚拟环境有效管理Python第三方库
"全息投影"
虚拟教学软件在高职院校汽车维修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HTML5的凸轮廓线图解法App教学软件研究
全息欣赏:小学美术“欣赏·评述”学习新样态
虚拟环境下大数据智能并行聚类方法研究
VR技术在三维角色动画教学软件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