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的临床分析

2019-03-07 02:05李铭
智慧健康 2019年6期
关键词:灌流优良率尿毒症

李铭

(长治市人民医院 肾内科,山西 长治 046000)

0 引言

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但是随着病程的延长,可出现尿毒症等终末期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肾衰竭为终末期肾病患者最为严重并发症,出现肾衰竭后由于机体原有的肾功能对于机体日常排毒等已经无法满足,此时需要采用肾脏替代治疗维持生命[1]。肾脏替代疗法中血液透析为常见一种,该治疗方法可以明显帮助患者净化血液,延长存活时间,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也会使得机体的毒性分子、血钙、低钠等出现从而导致皮肤瘙痒等相关症状。笔者在临床治疗中发现采取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疗效显著,因此将资料整理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基础资料

30例2016年1月至2018年7收治的尿毒症患者,慢性肾小球肾炎10例,糖尿病肾病5例,梗阻性肾病7例,药物性肾损害2例,高血压肾病3例,不明原因3例。按照治疗时间将于上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患者平均具有患者15例,其中对照组男7例,女8例;年龄45-77岁,平均(57.8±6.5)岁;血液透析时间1-11年,平均(6.2±1.0)年。对照组男5例,女10例;年龄42-72岁,平均(55.2±3.2)岁;血液透析时间1-10年,平均(5.0±1.1)年。统计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本次治疗方法均经过患者同意;本次研究方案经过我院院办同意。

1.2 治疗方法

血液透析治疗:中心静脉插入血液透析管持续性进行血液过滤治疗,碳酸钠透析盐为透析试剂,1.3平米的透析器面积,超滤系数为5.5 mL/mmHg,血流速度为200-250 mL/min,透析液流量为500 mL/min,每次透析时间为3.5-4 h,每周进行3次。观察组患者采取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将肝素钠及生理盐水配成比例为配成15 mg∶500 mL水,2500 mL溶液,然后使用该溶液冲洗血液灌流其以及管道。使得血液灌流器在血液透析机前进行治疗,150-200 mL/min的血流量,500 mL/min系数为透析流量。血液灌流治疗2.5 h后取下灌流器,进行2 h的血液透析治疗,治疗时间为4 h;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每组进行1次,每组2-3次血液透析治疗。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评价治疗效果。

1.3 观察项目

皮肤瘙痒程度采取视觉模拟评分法,0-10分,得分越高说明瘙痒程度越严重[2]。SF-36评分量表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为100分,≥90分为优,≥70分为良;≥50分为中,<50分为差[3]。治疗前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检测血红蛋白、甲状旁腺激素、BUN、Cr水平值。

1.4 数据分析

统计分析如那件SPSS 22.0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均数±标准差)为计量资料表示方式,并以t检验分析,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并以χ2检验,组间数据比较后P<0.05位差异显著,P>0.05为差异不显著。

2 结果

2.1 皮肤瘙痒缓解程度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皮肤瘙痒得分为(6.2±0.2)分,对照组为(6.2±0.3)分,两组得分差异不显著(t=0.023,P=0.089);治疗后观察组为(2.2±0.1)分,对照组为(4.1±0.9)分,两组患者差异显著(t=1.39,P=0.038)。

2.2 两组治疗后生活优良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优良率为66.7%,对照组为40.0%,两组差异显著,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n,%)

2.3 生化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血红蛋白、甲状旁腺激素、BUN、Cr等水平值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指标比较(±s)

组别 血红蛋白(g/l) 甲状旁腺激素(pg/mL) BUN(mmol/l) Cr(umol/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84.1±10.2 110.0±10.2 419.0±105.4 240.0±113.2 27.5±1.2 24.0±1.2 884±1 817±1对照组 86.2±10.6 100.0±13.0 420.1±101.2 201.2±150.5 26.7±1.3 25.0±1.5 867±1 813±1 t 0.26 2.26 0.32 6.20 0.028 0.029 0.045 0.056 P 0.065 0.025 0.056 0.000 0.062 0.060 0.055 0.051

3 讨论

早期治疗尿毒症采取药物治疗,但是临床实践表明药物治疗仅起到缓解相关症状的目的,效果不满意[4-5]。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使得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在尿毒症治疗中获得广泛使用。

血液透析工作原理主要依赖半透膜,将患者的血液中的堆积的各种有害的物质和代谢物通过扩散和对流的作用排除体外,从而达到血液净化的目的[6-7]。但是该种治疗方法半透膜的厚度仅为10-20 um,孔径为3 nm,而患者的血液中的分子量大于3.5万的大分子难以通过,从而不能排出体外,因此具有一定得劲局限性。血液灌流的方法是将患者血液引入到装有固体吸附剂的灌流器中,吸附剂将血液中的毒素吸附,从而清除有害物质。

采取联合治疗的观察患者优良率为66.7%,明显高于单纯使用的40.0%提示联合治疗可以明显患者皮肤瘙痒,因此说明联合使用可以弥补血液透析的并发症;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患者的血红蛋白、甲状旁腺激素、BUN、Cr等水平值均获得一定的改善,说明该种联合治疗方式可以改善患者机体内环境,结果与蒋在峰等报道基本一致[8-9]。总之,采取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治疗尿毒症具有显著效果,改善皮肤瘙痒等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灌流优良率尿毒症
微流控芯片细胞灌流培养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治疗尿毒症新型血液灌流吸附剂体外实验研究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早期肾性贫血20例疗效观察
听闻某大佬尿毒症洗肾有感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