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9-03-07 02:05卢可栋魏赛君
智慧健康 2019年6期
关键词:肾衰竭肾小球西药

卢可栋,魏赛君

(昌邑市人民医院 肾内科,山东 昌邑 261300)

0 引言

慢性肾衰竭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肾功能疾病,是多种肾脏疾病发展到晚期的症候群,对于患者的生命健康以及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威胁[1]。慢性肾功能衰竭根据肾功能损害程度可以分为四期,即肾功能代偿期、肾功能失代偿期、肾功能衰竭期、尿毒症期。经调查,近年来,我国慢性肾衰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肾功能衰竭的治疗主要以延缓尿毒症发病为主,目前多采用西药进行治疗,但西药并发症较多,治疗效果并不理想[2]。本次研究旨在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特选取了86例早期慢性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将研究成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所选取的86例早期慢性肾衰竭患者均是我院于2015年5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均符合慢性肾衰竭的诊断标准[3],诊断标准如下:①肾储备能力下降,肾小球滤过率仅为正常时期的35%至50%,无明显肾衰竭症状,血肌酐正常。②氮质血症期是肾衰竭早期,肾小球滤过率减少到正常的21%-35%,血肌酐高于正常值,但低于450 μmol/L,可伴有多尿和夜尿,轻度贫血,但临床症状不明显。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采用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43例,实验组中男22例,女21例;年龄在22-62岁,平均(47.25±2.11)岁,病程在6个月至15年,平均(8.56±1.07)年;慢性肾小球肾炎21例,糖尿病肾病10例,高血压肾病5例,慢性间质性肾炎2例,梗阻性肾病1例,多囊肾2例,痛风肾2例。对照组中男21例,女22例;年龄在23-64岁,平均(47.32±2.09)岁,病程在6个月至16年,平均(8.47±1.02)年;慢性肾小球肾炎23例,糖尿病肾病8例,高血压肾病6例,慢性间质性肾炎1例,梗阻性肾病2例,多囊肾2例,痛风肾1例,两组患者各项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排除标准:①排除24 h尿蛋白量大于10 g,血清白蛋白低于25 g/L的患者;②排除难治性水肿患者;③排除近6月内患有恶性高血压、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重症病史的患者;④排除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⑤排除癌症、妊娠、血液病患者以及不适于接收本次治疗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给予患者潘生丁50 mg、碳酸氢钠1 g,血压异常患者采用氨氯地平进行治疗,每日1次。实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治疗,大黄、龙骨、牡蛎、蒲公英、丹参各30 g,附子、当归各15 g,将其煎制成100-150 mL的汤剂,每日灌肠2次,每次1 h以上。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以及肾功能指标。患者治疗效果判定标准如下:症状减轻或消失,Ccr增加大于30%,BUN及Scr下降大于30%为显效;症状减轻,Ccr增加大于20%,BUN及Scr下降大于20%为有效;症状无变化或加重,Ccr增加小于20%,BUN及Scr下降小于20%为无效。

1.4 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 19.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s)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若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肾功能指标比较

根据表1可知,实验组患者Ccr(35.12±2.17)mL/min,BUN 为(15.32±1.69)mmol/L,Scr 为(310.75±21.34)μmol/L,各项肾功能指标明显由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各项肾功能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各项肾功能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Ccr(mL/min) BUN(mmol/L) Scr(μmol/L)实验组 43 35.12±2.17 15.32±1.69 310.75±21.34对照组 43 26.15±2.09 26.75±1.87 391.77±25.66

2.2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根据表2可知,实验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为97.67%,对照组为74.42%,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n,%)

3 讨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肾功能疾病,一旦发展到晚期,会出现各种临床综合征,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4-5]。慢性肾功能衰竭根据肾功能损害程度可以分为四期,即肾功能代偿期、肾功能失代偿期、肾功能衰竭期、尿毒症期[6]。肾功能衰竭在不同时期,临床表现不同。一般情况下,慢性肾功能衰竭早期多采用药物进行治疗[7]。肾功能衰竭的治疗主要以延缓尿毒症发病为主,目前多采用西药进行治疗,但西药并发症较多,治疗效果并不理想。随着中医中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疾病临床治疗中采用中药进行治疗。

本次研究旨在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特选取了86例早期慢性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则是通过将西医对症常规治疗与中医辩证使用中药相结合,按照患者的具体情况,多措施综合治疗改善肾功能。其中本法很多药物具有通腑通气、攻邪泄浊的作用,能够兼顾标本,改善患者病情[8]。同时该方具有调节患者免疫功能,改善脂质代谢的作用,能够有效降低血粘度硬化,结合西医常规治疗,包括肾血管扩张、改善肾脏微循环等措施,能够有效降低血中非蛋白氮,抑制免疫复合物,对肾功能衰竭具有延缓的作用[9]。在本方中,大黄能够将一部分氮质清除体外,且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有效改善肾衰竭患者的高凝高粘状态,改善肾组织的高代谢情况,抑制肾小球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以及细胞外基质的合成,改善患者脂质代谢,为人体供给必要的氨基酸。牡蛎富含碳酸钙,能够有效的减少肠道中磷的吸收,因而,能够有效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的钙磷代谢,减少低钙血症以及肾性骨病的发生。丹参、当归具有补气活血、化瘀的功效,能够有效改善肾衰竭患者高凝高粘状态,从而延缓肾衰竭甚至达到改善肾功能的目的。

综上所述,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改善患者肾功能指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过程中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肾衰竭肾小球西药
赵振昌教授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经验
白藜芦醇改善高糖引起肾小球系膜细胞损伤的作用研究
西药和中成药的配伍使用致不良反应分析
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Cys C、β2-MG、MCP-1及ANGⅡ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基于数据挖掘对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组方规律的分析
肾小球系膜细胞与糖尿病肾病
补肾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
参附芪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0例
扩心宁煎剂联合西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30例
蛭龙通络胶囊联合中医辨证论治治疗慢性肾衰竭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