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英国延续护理现况对比研究

2019-03-07 02:05吴冬晓胡翠环
智慧健康 2019年6期
关键词:全科护士英国

吴冬晓,胡翠环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护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30)

0 引言

延续护理概念的提出、形成及实施均起源于美国。目前国际延续护理与医院DRG、医疗保险支付相结合不断发展,已形成服务内容和形式基本明确、多团队服务整合的多种延续护理模式。

1 英国延续护理管理及实践介绍

1.1 英国延续护理管理体系

英国有初级保健信托基金(Primary Care Trusts,PCT)为基础的国民健康服务体系(National Health Service,NHS[1]),NHS保障英国全民公费医疗保健,凡有收入的英国公民都必须参加社会保险,按统一的标准缴纳保险费,按统一的标准享受有关福利。NHS体系分两大层次。第一层次是以社区为主的基层医疗服务,任何进一步的治疗都必须经由第一层次的基层医疗转介。第二层次医疗以医院为主,包括急症、专科门诊及检查、手术治疗和住院护理等。PCT是国家卫生服务的一部分,负责委托提供者提供初级、社区和二级保健服务,是NHS的主体,分配NHS约75%的资金[2]。PCT主要由全科诊所和全科医师提供。全科医师的工作团队包括执业护士、全科诊所管理者、地区护士、接待员和健康护理助手等,为居民提供各项服务。全科医生是初级卫生保健的主要提供者,除急诊外,医院治疗需要全科医师转诊,形成了“诊所-社区医院-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的“以需要为基础”的服务体系,从技术和资金两个方面为延续护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英国护理人员最高管理机构是“护理和助产士委员会”(Nursing and Midwifery Council,NMC),NMC是英国护理和助产专业的监管机构,负责全英护士和海外护理人员的管理和登记注册事项。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都必须得到NMC的资格认证,才能正式执业。其严格的管理框架为延续性护理提供了团队保证。

1.2 英国延续护理的实施

在医院,护理管理者联合医院管理层组建以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团队,并设置了多学科团队协作的制度和工作流程。护士是全程护理的启动者、资源整合者、患者及家属的教育者,多学科协作一定程度上是由护士发起并主导推动的。经多学科团队评估后达到出院标准的患者,转诊至社区医院、入住养老院或回归家庭。护士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出院去向,整理其护理护照并转至下一阶段。“护理护照”一直跟随患者的记录单,由初级医疗机构护士建立,根据患者的情况随时更新,伴随在就医的每个环节,记录患者的医疗信息及喜好性格特点等,各机构护理人员都能根据护理护照提供精准的服务[3]。社区拥有全科医生团队及完全由护士组成的健康照护团队,其中区域护士能够深入到居民家庭提供最合适和最高标准的照护服务,健康访视员围绕心理、生理以及社会的整体健康,为社区居民提供家庭支持和建议。

2 我国延续护理现状

我国自“十二五”以来高度重视延续护理事业,2015年拥有优质护理服务的三甲医院占87%、二级医院占82.6%。《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将开展延续护理服务作为拓展护理服务的任务之一,将护理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4]。2016年人社部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将河北承德市等15个城市纳入试点城市。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延续护理虽然起步晚,但近几年发展迅速,延续护理的病种涉及慢性病、PICC带管患者、肿瘤患者、外科疾病及手术后、产妇和早产儿、儿科慢性病及失能人等范围。基于医院的延续护理已经开展,其服务对象是急性期入院治疗后出院仍有较高护理需求的患者;开展的形式主要有专科护士门诊和延续性护理中心;服务方式主要有护士电话/微信随访、家庭访视、医院社区联动如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等。少数延续护理网络平台正在试用如居家延续护理公益服务示范项目--乐护平台等。

3 我国与英国延续护理对比

我国有专门延续护理机构的医院仅仅25.6%,内容局限于用药、饮食等基本指导,对延续护理进行监管和效果进行评价的医院仅仅53.5%。可见,延续护理服务在我国已初步开展起来,延续护理服务内容和形式较为多样化,但仍处于起步阶段,不同级别医院间的开展情况存在一定差别。与英国相比,在实施主体、管理模式、评价标准、社会资源利用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别,详见表1。

表1 中英延续护理实践对比

4 我国延续护理的实施建议

4.1 建立多学科团队指导下的社区-医院联动护理体系

我国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护理能力不足、综合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紧缺,但是护工资源充足,单纯以综合医院为中心的延续护理在社会资源利用上无法调动社区及社会服务的力量,显得力不从心。以四川省人民医院延续护理中心为例,该中心成立于2012年,有7个专科护理组、11个临床科室的参与,能进行压疮治疗护理、PICC护理、母婴关爱及护理、康复护理、慢病管理、营养管理、心理健康维护等七个方面服务,是我国质量较高的延续护理中心,然而目前仅能服务1000余位患者,远远不能满足患者需要[5]。因此,应当以综合医院为中心,组建以医院专科护士为主导、多科医生指导、社区服务人员和护工实施的延续护理团队,以信息化技术为手段,建立社区--医院联动的延续护理体系,以多科团队制定的出院计划为核心,由专科护士进行社区与医院的信息沟通,由社区医生实施分级诊断,这样才能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延续护理服务,规范护理流程,降低再入院率,整合社会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4.2 建立延续护理的评价体系

英国NICE是世界闻名的临床技术评价机构,具有严谨的技术评价流程和准确的社会价值原则。NICE成立于1999年,2013年更名为国家卫生和临床技术优化研究所,简称NICE,目的是评估卫生技术医疗市场准入,提供临床诊治指南,同时向政府和公众提供具有临床效果和成本效果的卫生服务信息[6]。NICE指南覆盖所有疾病领域,并在《英国医学杂志》刊出,每四年更新一次。NICE质量结果框架对指南的实施进行监测,并对全科医生的绩效进行考核。这种常规监测系统与信息化技术结合保证PCT对医院、全科医生进行实时监测,为英国的延续护理建立了第三方评价体系。我国延续护理处于起步阶段,延续护理的评价体系处于以医院为主体的评价指标构建的研究阶段。在建立评价体系时,现阶段应包括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延续护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慢病延续护理效果评价体系、延续护理过程评价体系。

从事延续护理的护士应掌握各种常见病和多发性疾病的护理措施、具有丰富的专科知识和专业技能、过硬的业务素质、良好的沟通互动能力。护理管理者应重视专家型护士示范作用,通过平台搭建、培养方案落实等促进专家型护理人才的培养与发展。

猜你喜欢
全科护士英国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欢迎订阅《全科护理》杂志
英国的环保
欧盟同意英国“脱欧”再次延期申请
英国圣诞节
全科医生培养还需添柴加油
全科专业招生“遇冷”